四进大凉山——你的眼泪,我的痛2
手机日志
图片1:一进布拖县县城,路边的标语。
图片2:县委县政府所立。对于大凉山的贫困和落后,有些人和媒体片面把其归之于地方政府的不作为甚至腐败,这是不公平的。面对这样一个基本面貌为原始社会状态。面对着社会资源和物质资源几乎一穷二白的人群,地方政府有太多太多的无奈。单纯靠他们自己,不能走出贫困和愚昧的泥潭。
图片3:高寒气候。布拖县处于青藏高原向横断山脉过渡的地带,一年四季最高气温是27度,冬季气温一般在零度左右徘徊,特别是山区,气候更是酷寒。我在布拖县城住的这几天,还属于难得的好天气,但是,对于我这个从东北来的人来说,已经很受不了了。特别是晚上气温特低,我睡觉都要盖三层被子,依然寒气逼人,去了1个星期,我连洗澡都不敢洗,害怕冻感冒,睡觉前脸脚都不想洗,因为太冷,甚至这一个多星期,我睡觉连袜子和毛衣毛裤都不脱,因为被窝里太冷了。
图片五:12月16日,我到达布拖县城的第二天,一大早,我去距离县城仅仅几公里的木尔乡看望那两个孩子后,我们立即掉头去沙洛乡。沙洛乡距离县城10公里左右,就是在地图上“县城到火烈乡”之间地带。
图片6-7,去沙洛乡的路。这还是刚出县城比较好的路。
图片8,阿加的微型车,路上有些地段必须下车,要不卡车底盘。
图片9,沙洛乡政府。我们本来想去沙洛乡中心校区看望孤儿班的孩子们,但是给校长一打电话,校长说需要跟教育局联系,他们同意后,我们才能进校园。而16日正好星期天,没有办法找到教育局的人,我们只好作罢,临时决定去沙洛乡的农村,阿牛问去哪个村子,我说去沙洛乡最偏远的村子,阿牛睁大眼睛说,仅仅去就需要2-3个小时啊,还要爬大山,我犹豫了一会,还是决定去。我们把车停在了沙洛乡政府门前,徒步上山。
图片10:我穿着最笨重的长筒厚棉鞋。上山下山的路上,让我吃尽了苦头。
图片11:刚一上路,就遇到一个放牧的老大娘,62岁。
图片12:看她穿的鞋子:
图片13:我们上山的路。
图片20:到达一个村子,叫沙洛乡鲁子村。
图片21:这是村子里一个代课老师,以前是村子小学的老师,撤点并校后,他就去沙洛乡中心校去代课了,他的一只眼睛是失明的,他每天上班都要走我们刚才走过的路。他正在帮助邻居盖房子。
图片22:阿牛跟他是同事,旁边的这个房子就是以前鲁子村的小学。这个老师很热情,搂着我得脖子,一个劲儿跟我近乎,后来,阿牛告诉我,他迫切希望把他7岁的孙子带出大山读书,这属于彝族知识分子最迫切最美好的愿望。
图片23:分糖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个小女孩。
图片24:她叫日休么你作,是沙洛乡鲁子村4组,今年8岁,没有上过学,她爸爸死了,她妈妈改嫁了,按照彝族的习俗,她妈妈不应该再管理赡养这个孩子了。她和她得妹妹在一起生活,她背上的孩子不是她的妹妹,那是邻居家的孩子,她在帮助邻居照看孩子,换一顿饭吃。
图片26:我让她带我去她的家。
图片27:这就是她的家,背后是她的妹妹。
图片28:手里是不知名的玩具,到底是孩子,对于玩具的渴望。
图片29,这就是她的家
图片30,这就是她们的家,通过这个梯子上阁楼睡觉。
图片31:由此上阁楼进入卧室。楼下全是柴火,烂稻草,是牲畜住得地方。可惜我忘记拍楼下了照片了。
图片32:这就是两个孩子的卧室,那一堆稀疏的稻草,就是这两个孩子晚上睡觉的地方。寒冷彻骨的大凉山晚上,我盖三层被子都觉得冷,这两个可怜的孩子是怎么熬过那漫长而寒冷的夜晚的!??????????
图片33-34,我再重复一下:她叫日休么你作,住在布拖县沙洛乡鲁子村4组,她和她妹妹一起生活。她们是孤儿。
图片35;我希望阳光能永远照耀这些无辜孩子们们的笑脸,谨以我看不见的泪水和祝福,誓言,献给沙洛乡鲁子村4组天真烂漫而贫穷的孩子们。(12月16日布拖县城的气温是0-13度,山区还要低于这个气温)
(未完继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