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羌风情(一 ) 松潘掠影
个人日记
坐着旅游大巴从成都出发,向川西北行进,不久便进入了阿坝藏羌自治州。
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巴下了高速,便没有了好路可走,一会儿是绕着山路一圈圈盘旋,一会而是擦着悬崖峭壁小心翼翼前行,一会而又穿山甲似的穿过深深的隧道。人们都深有体会坐车长途的无聊和困顿。好在我是不晕车瞌睡少的人,因此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看窗外的风景。而这里的风景自然不同于川地平原,对于我这个沿海地区而来的人,有足够的吸引力。
窗外,连绵不断的群山,或被植被覆盖成苍翠浓郁,或裸露着山体凸凹嶙峋,山间环绕着云烟薄雾。远处不时的可见山川草原,蓝天映衬着白云,半山腰上偶尔见几间结构简陋的民居,也会有几只牦牛在山坡上一闪而过。初显了高原地带的辽阔空旷,天高云淡,地广人稀。
我们走了很久很久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条滚滚流淌的河水,问导游才知道是岷江的分支。突然想起了毛泽东的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见后尽开颜”。想必这里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吧。果不其然,我们已经进入松潘境地,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松潘草地。导游说,从松潘到川主寺之间的路上可以远观“红军长征纪念碑”。因不是旅游项目之内,我们也没有期待。
此时,导游叫醒了昏昏欲睡的游客,简单介绍了松潘并停车参观一小时。
我们参观的松潘是很小的一个镇子。松潘古称松州,是历史上重要的战争要地。来到这里,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古城墙,建于明代洪武时期。城门上方写着“松州”两个红色大字,城墙很厚,有青砖建成,斑驳沧桑,很多地方已有明显的毁损和修复的痕迹。城门上方的城楼应该是重新修复的。和墙体明显的不协调,但谁也不会去在乎这种不协调。
城门前方的广场上,有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雕像。当年,唐王朝在这个地方打败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回藏后,向唐太宗提出通婚和解的请求。唐太宗顾全大局,也为解除战争带来的重负答应了和亲。文成公主主动要求嫁入吐蕃王来换回唐王朝的安宁,入藏后,带去了汉族的纺织,粮食种子,药物以及汉文化。促进了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受到藏民的爱戴和拥护,传为千古佳话。
城门的左方,有一组“茶马锅庄”的雕像。对于茶马古道,我一直认为是云南境内的旅游景点。原来茶马古道是很长的一段道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贸易通道。人们用马帮托运云南等地的茶叶运至拉萨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地区,并换回自己需要的马匹粮食以及日用品。一共有三条要道,为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四川境内为川藏线。因为不包括在我们这次的旅游线内,所以无缘一见了。这里的茶马锅庄应该是马帮当年经过次古道时临时停歇歌舞娱乐做饭休整的地方。这样想着,也没有机会去问导游。
信步走进厚厚的城门内,发现这条古街镇并不长,用不了半小时就能走完。两边的门面显然是新建不久,出售当地的土特产,比如皮毛,药材,藏羌饰品。只有一家与现代文明接轨的店面:中国移动。显得那么突兀。街上兜售商品的着藏族服饰的女人们互相用自己的语言交谈着,遇到汉族顾客,便会用流利的汉语讨价还价。看到一位年轻的藏族妈妈带着两个孩子,虽穿着汉族服装,小脸蛋上飘着两朵“高原红”。给他们照相时,其中的一个孩子还做成了“耶”的造型。在这里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藏羌民众风情与现代商业文化形成了撞击和融合。
古镇尽头的一个广场上即将有一场古装演出出台,一群穿着古装的演员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估计是当地旅游文化的一部分,因时间关系,我们无缘看这场现代人诠释古代人的演出了。
大巴驶出了松潘境内,今天的松潘连同历史上的松潘就这样浮光掠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也让我对藏羌民族文化风情有了初步的印象。







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巴下了高速,便没有了好路可走,一会儿是绕着山路一圈圈盘旋,一会而是擦着悬崖峭壁小心翼翼前行,一会而又穿山甲似的穿过深深的隧道。人们都深有体会坐车长途的无聊和困顿。好在我是不晕车瞌睡少的人,因此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看窗外的风景。而这里的风景自然不同于川地平原,对于我这个沿海地区而来的人,有足够的吸引力。
窗外,连绵不断的群山,或被植被覆盖成苍翠浓郁,或裸露着山体凸凹嶙峋,山间环绕着云烟薄雾。远处不时的可见山川草原,蓝天映衬着白云,半山腰上偶尔见几间结构简陋的民居,也会有几只牦牛在山坡上一闪而过。初显了高原地带的辽阔空旷,天高云淡,地广人稀。
我们走了很久很久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条滚滚流淌的河水,问导游才知道是岷江的分支。突然想起了毛泽东的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见后尽开颜”。想必这里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吧。果不其然,我们已经进入松潘境地,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松潘草地。导游说,从松潘到川主寺之间的路上可以远观“红军长征纪念碑”。因不是旅游项目之内,我们也没有期待。
此时,导游叫醒了昏昏欲睡的游客,简单介绍了松潘并停车参观一小时。
我们参观的松潘是很小的一个镇子。松潘古称松州,是历史上重要的战争要地。来到这里,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古城墙,建于明代洪武时期。城门上方写着“松州”两个红色大字,城墙很厚,有青砖建成,斑驳沧桑,很多地方已有明显的毁损和修复的痕迹。城门上方的城楼应该是重新修复的。和墙体明显的不协调,但谁也不会去在乎这种不协调。
城门前方的广场上,有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雕像。当年,唐王朝在这个地方打败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回藏后,向唐太宗提出通婚和解的请求。唐太宗顾全大局,也为解除战争带来的重负答应了和亲。文成公主主动要求嫁入吐蕃王来换回唐王朝的安宁,入藏后,带去了汉族的纺织,粮食种子,药物以及汉文化。促进了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受到藏民的爱戴和拥护,传为千古佳话。
城门的左方,有一组“茶马锅庄”的雕像。对于茶马古道,我一直认为是云南境内的旅游景点。原来茶马古道是很长的一段道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贸易通道。人们用马帮托运云南等地的茶叶运至拉萨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地区,并换回自己需要的马匹粮食以及日用品。一共有三条要道,为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四川境内为川藏线。因为不包括在我们这次的旅游线内,所以无缘一见了。这里的茶马锅庄应该是马帮当年经过次古道时临时停歇歌舞娱乐做饭休整的地方。这样想着,也没有机会去问导游。
信步走进厚厚的城门内,发现这条古街镇并不长,用不了半小时就能走完。两边的门面显然是新建不久,出售当地的土特产,比如皮毛,药材,藏羌饰品。只有一家与现代文明接轨的店面:中国移动。显得那么突兀。街上兜售商品的着藏族服饰的女人们互相用自己的语言交谈着,遇到汉族顾客,便会用流利的汉语讨价还价。看到一位年轻的藏族妈妈带着两个孩子,虽穿着汉族服装,小脸蛋上飘着两朵“高原红”。给他们照相时,其中的一个孩子还做成了“耶”的造型。在这里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藏羌民众风情与现代商业文化形成了撞击和融合。
古镇尽头的一个广场上即将有一场古装演出出台,一群穿着古装的演员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估计是当地旅游文化的一部分,因时间关系,我们无缘看这场现代人诠释古代人的演出了。
大巴驶出了松潘境内,今天的松潘连同历史上的松潘就这样浮光掠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也让我对藏羌民族文化风情有了初步的印象。
文章评论
云舒云卷
松州的牦牛干和藏银也是一绝的哦
月光晒谷
羌族,一个古老的民族;文化,也是别具一格的!
浪漫一生/回评受限
[em]e100[/em][em]e160[/em]
一剑飘飘
[em]e100[/em]
太极人生
你的松潘掠影不凡,不仅欣赏了独特的风土人情与风景,还深入挖掘了其文化渊源和历史价值。
太极人生
还有就是,最后这两位藏族美女很耐看~~~[em]e11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