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大凉山——你的眼泪,我的痛3

个人日记


 

 

图片

图片1,过了鲁子村,我们继续往前走,见到一大一小两座在向我们移动

图片

图片2:这是一个13岁的男孩,我让阿牛问他上学了没有?他说上学了,三年级,这应该是一件很庆幸的事情。

图片

 

图片3:这是他的奶奶,今年65岁了,这里的老年人常年不穿鞋,无论是冬天雪地。其实,即使是孩子,能穿上鞋子,也是最近10几年的事情。20年前的大凉山,依然是洪荒,依然是原始,依然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图片

图片4:这个小女孩,跟她得姐姐一起砍柴去,太小了。她背着这一堆柴火,爬不上来这个高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7:我问她的名字,她叫日呷,今年8岁了,没有上学。片面的撤点并校,把大山深处孩子的最后一点教育权利,也剥夺了。从这个村子走到最近的学校——沙洛乡中心校,需要2个小时,下雨下雪天还通行不了!就是我刚才走的那条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你看到了吗?听到了吗?

 

图片

图片8:女人和女孩处于彝族的底层,她们接收教育的机会比男孩少很多,15岁叫要出嫁,养活自己的家庭和男人,她们是彝族社会里最苦难,最无助的群体!

图片

图片9:这块不算贫瘠的土地,用泪水泡大了一代又一代苦难的彝族女人和她们的孩子。

图片

图片10又到达一个村子。远处的城墙一样的东西,是以前的寨墙。几个孩子在田地里劳动——收获元跟。元跟是当地的特产,类似园萝卜一样的东西,吃起来一点都没有萝卜的辣味,感觉很脆,阿加去地里拿了几个,给我吃一个,我第一次吃,很好吃。

图片

图片11:这里的孩子警惕性很高,阿牛和阿加招呼他们过来吃糖,他们一直没有过来。

图片

图片12:这个村子叫拐乐村。

图片

图片13:又是晒太阳的男人,在牛粪堆里晒太阳。却让自己的女人和孩子去干活。彝族的落后贫穷,主要是这些男人的颓废和不争气。

图片

图片14:这个又是一个代课老师,在沙洛乡中心校。你看他穿的裤子,就知道那里的教育和教学质量了。他的裤子是反穿着的。

图片

图片15:这是一个村子里的房子,一个是村长的,另外一个是村民的。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实,大部分起来的是领导干部,这样的里面的正义和正当,不知道是百分之几?

图片

图片16:拐乐村的另外一个组。远处就属于昭觉县的地盘了。

图片

图片17:这就是元跟。正在晾晒,准备冬天做口粮和蔬菜。

图片

图片18:孩子们好奇看着我们这些村外来客。

图片

图片19,这又是一个代课老师,也在沙洛村中心校。他退休了,被学校返聘回去,他上课的路上估计要花费2-3个小时。他退休金每月2000多,再加上每个月800块的返聘工资,他应该是村子里最富的人了。这个拐乐村,据阿牛说,教育氛围最浓厚的,孩子的失学率也很低。

图片

图片:20,这是哪个退休老师的孙子。在这样高寒的山区,这样的衣服配备,应该是标准的装备了。孩子手里拿的,就是元跟。

图片

图片21:这个小女孩,问她几岁了,她不知道,看样子有8-9岁的样子,没有上学,这是她和她得妹妹。女孩和女人,一直生活在彝族社会的最底层。

图片

图片22:退休老师的孙子和孙女,从他们身上才可以看到现代和温暖的气息。

图片

图片23:这是退休老师的家。

图片

图片23:猪是圈起来养了,这是现代化社会的符号。

图片

图片24:但是也有例外,老母猪还是闲庭信步

图片

图片25:这是退休老师的家:

图片

图片

 

图片29;牲口圈依然建在屋子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32:这就叫锅庄,也叫火塘,退休老师拿出腊肉和鸡肉招待我们。彝族家里来客人了,绝对要用最好的食物来招待客人。这是他们的传统。

图片

图片33:这叫元跟。

图片

图片34:这绝对是现代电器。

图片

图片35:这也是电器,但是光线有点象蜡烛。

图片

图片36:这个孩子5年级了,退休老师的孙女。我让她背《静夜思》,她一开始背不出来,我提示一下,她很流利背完了。我鼓励她一定不能早结婚,要考上大学,走出大山。这个退休老师一共5个孩子,4个儿子,一个姑娘,只有一个儿子高中毕业,现在在交通局开车。其他的3个儿子都是小学毕业,在务农,一个姑娘一天书都没有读。在本村务农。

图片

图片37:回来时的路,这样的路,在雨天,绝对不敢走,被水冲下山崖,什么命都没有了!

图片

 

路边是悬崖,孩子们雨雪天肯定不敢走,怎么上学?

 

图片

村子商店门口一个小男孩

 

图片

 看他的衣服,寒风中瑟瑟发抖
图片 

另外一个,裤子太小了,太短了

图片 

 

当时气温:零上4度。大风。



 

文章评论

笶口常开

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呼儿嘿哟,哪里人民得解放!。这里可能没有太阳的光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