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人心智的六个经典故事
个人日记
一位动物学家在考察生活于非洲奥兰洽河两岸的动物时,注意到河东岸和河西岸的羚羊大不一样,前者繁殖能力比后者更强,而且奔跑速度每分钟要快13米。他感到十分奇怪,既然环境和食物二者相同,差别何以如此之大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动物学家和当地动物保护协会进行了一项实验:在河两岸分别捉10只羚羊送到对岸生活。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另外7只被狼吃掉了。谜底终于揭开了,原来东岸的羚羊之所以身体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居住着一群狼,这使得羚羊天天处在“竞争氛围”之中。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变得越来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长得弱不禁风,恰恰就是因为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
启示:牵手“对手”,共度美好人生。在学习上有了对手,或暗暗找个对手作为自己的动力,是提高自己竞争力的最好办法。要把对手当做自己的竞争伙伴,不要当做敌人,要羡慕而不是嫉妒,要通过公平的竞争来锻炼自己超越他人。实际上,真正迫使经营者到达成功彼岸的,往往不是朋友、也非顺境,而是那些可能置人于死地的对手。要学会“尊重对手、珍惜对手、甚至热爱对手。”
故事二:
一个女孩,无论她走到哪里总是会有很多的朋友,以前的老朋友会经常挂念她,给她打很多电话,而身边的新朋友也总是源源不断,即使是在路边邂逅的陌生人也似乎对她有好感。和她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意识到了这一点,好奇地问她为什么。“我长得并不漂亮,所以别人喜欢我不是因为我的外在,如果说我的内在足够吸引人,我想那就是我格外珍惜和身边人的缘分!”女孩继续说下去:“念书的时候,我想,和这些本来陌生的人能在一起学习多么不容易啊。有了这样的想法,你就不可能和他们产生矛盾,也不可能不关心他们。当我踏入社会,我又觉得和同事、老板在一起工作也是一种缘分。说不定两年、三年之后大家又分开了,这样想着,我就觉得每个人都像宝贝。”把每个人都当宝贝的人,难怪别人都把她当作宝贝!
启示:如果你真正珍惜和身边人的缘分,你就会像故事中的女孩一样,把每个人都当作宝贝。有了“珍惜”的心态,你就会深深地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含义。你和父母间就会有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因为“珍惜”,你自然就不会和同事勾心斗角。也不会和上司针锋相对,你会感激老板给了你一个工作的机会。“十年修得共船渡,百年修得共床眠!”你将善待和你肌肤相亲的爱人等。
故事三:
章鱼是海洋里最可怕的生物之一,身体柔软是它的一个特点,却也是它的弱点。渔民们把小瓶子用绳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鱼见到了小瓶子都争先恐后地往里钻,不论瓶子有多么小,多么窄。结果是在海洋里无往不胜的章鱼,成了瓶子里囚徒,成了人们桌上的美餐。是什么办禁了章鱼呢?是瓶子吗?不,是章鱼本身。它们向着最狭窄的路越走越远,不管那是一条多么黑暗的路,即使那条路是死胡同,它们还是固执地往里钻,而且不会吸取教训。我们经常见到渔民们只用一块表面有点粗糙的乳白色的普通石头,就可以将章鱼捕获。因为章鱼会固执地利用自己强有力的吸盘紧紧地吸在石头上,直到被渔民们抓获为止。
启示:如果我们的思想也像章鱼一样,钻牛角尖,那么固执的结果只有像章鱼那样――死路一条。如果我们也像章鱼那样没有学会放弃,那么失败厄运将不可避免,甚至会像章鱼一样,把自己强有力的吸附优势或特长,变成走向死亡的致命缺陷。学会放弃是走向新生的必由之路。这点做起来特别难,它需要勇气,需要有极强的创新精神,更要有灵活的思维支撑,老师们要帮助我们的学生把握“放弃”之度。或左或右都会令人遗憾。拜托了!
故事四:
戴伦是个很懂得运用赞美方式与人交往的人。有一回,在公司的会议上,有一个同事提了一个报告,他的报告寻常无奇,现场也没得到任何掌声,散会后,戴伦和这位同事相遇,他对那位同事说:“你刚才的报告很好,简单扼要,我很欣赏!”这位同事本来就不指望自己的报告得到谁的注意,但戴伦的几句话,却让他心情愉快了一天。每个与戴伦相识的人,都会很快与他建立友谊。可以相像,戴伦公司里每一个人都相处得很好,而这良好的人缘也给他带来了很多便利
启示:赞美赞美,因美而赞,因赞而美。不要让赞美之口难开,你应该大胆地说出来,你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友谊和人缘。赞美的话要好好说,用心说。更多地关注别人,用你的观察力和创造性。说出那些能深入对方心灵的赞美。想想吧!全世界那么多人,为什么惟独我们恰恰在网上相遇呢?这多么难得啊!
故事五:
一位年轻的母亲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请教,“怎样才能教育好我的孩子?”苏氏回答说:先教会你的孩子剥鸡蛋壳吧!这件事发生在前苏联的教育经典故事,在几十年后的中国找到了原型:北京某小学一位四年级的孩子,每天上学母亲总给他一个剥好了的熟鸡蛋放在书包里的饭盒中,以便在课间时给孩子充饥。有一天,孩子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鸡蛋怎么有坚硬的外壳呢,而且一点缝都没有?无奈之下,孩子只好将鸡蛋带回家中,交给了母亲。也许这位母亲还后悔那天怎么忘记剥掉鸡蛋壳哩,可她不知道自己不仅是在剥夺孩子剥鸡蛋的权利,而且是在剥夺孩子的独立生存的权利。
启示:生活需要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经受挫折、失败。学习也如此,为师者要把属于孩子们的时间,动手、思维的空间还给他们。这无异于是还给孩子们独立生存的权利。体现孩子们的主体应表现在他们生活、学习的每一个时空之中。
故事六:
孟子小的时候,他家住在一片坟地旁边,孟子就玩一些哭丧、埋人之类的游戏。孟子的母亲认为这种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就举家搬迁到一个集镇上住下,结果孟子又玩些做买卖的游戏。孟子的母亲还是不满意,又迁居到了一所学校旁边,孟子受到良好的影响,逐渐变成勤奋学习、彬彬有礼的孩子,于是孟子的母亲决定在学校旁边定居下来。这就是几乎人人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启示:孩子的教育首先是从父母开始启蒙的,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吃饱穿暖之外,还要言传身教。环境的影响、知识的灌输,行为的模仿,性格的培育都会在孩子这张白纸似的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人的意识就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远比藏于水中的少得多,父母如果可以的话,每天应该坐下来,倾听孩子每天心中的所思所想,着重鼓励和引导孩子的心理向着好的方面发展,启发孩子自我解决困难的能力、自觉改正错误的勇气。慢慢的,你们就可以变成孩子倾心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在孩子白纸般的心灵上种满鲜花的种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