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的几点建议

美文共赏

填报志愿的几点建议

我楚狂人

高考成绩出来了,媒体热衷的是一年一度的热炒“状元”,而千家万户关心的则是如何填报志愿。这不,几位网友家长问我这个老教师有关填报志愿的问题了,谢谢大家的信任。下面根据我多年担任高中毕业班班主任和学校教务主任获得的相关经验,提几点建议,供有关家长参考。挂一漏万,难免出错,请行家指正,以免误导家长和考生。

一、如何选择学校?

1.如何看学校的可能分值

学校的可能分值要参考此前的三年资料,根据前三年的分数线看分差。某校高于本一或本二线几分或几十分,这个分差有参考价值。参考三年数据,各位会发现,本地院校或外地招生数很大的学校,这个分差很稳定,基本没有起落。而外地院校到本地招生数很小的学校则会出现“大小年”现象,而且落差明显,看看相关学校今年是“大年”和“小年”。如西安交大到江苏的招生,大年高于东南大学,小年低于苏州大学,就是一例。最明显的如华中工程学院,大小年十分明显。

2.距离换分数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一般家庭都不愿意孩子远行求学,如我们苏南的孩子视线总离不开沪宁线沿线城市。这就给分数尴尬而希望上好学校的考生以机会了。如我们苏南的学生填报东北、西北和西南的好学校,这些学校不比江苏本省分值第二的东南大学差,甚至更好,而分值则要低不少。如吉林大学、哈工大、西北大学、云南大学、成都电讯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要怕出远门,也就是四五年上学期间,就当是出门旅游吧。其实上大学而不离家门,等于失去了一次锻炼机会。出远门上大学,这是独生子女极好的“心理断奶期”,值得珍惜。

3.撞车问题

填志愿最怕扎堆,一定要注意招办提供的信息,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毅然抽身,没有什么可以犹豫的。如我们苏州大学的分数偏高,就是因为学校地处苏州,吸引力较强,考生扎堆造成的。

4.第一志愿一定要慎重选好

第一志愿填得是否合适,基本上决定了成败。须知,相同档次的学校是等不到你从第一志愿淘汰再找第二志愿和后面的志愿的,这样就会造成失误。所以还得反复斟酌。

二、如何选择专业

1.尊重孩子的择业愿望

这是一个必须尊重的原则。毕竟读书的是孩子,今后可能终身从事这项工作的是孩子,不是家长,也不是老师。一个人去学不愿意学得东西是很痛苦的,终身从事不感兴趣的工作那就更痛苦了。同时,考生也不要勉强自己因为分数尴尬而去接受不喜欢的专业,可以考虑换个学校满足专业需求。

2.弄清楚所选专业是干什么的

我们现在大学的专业名字很花俏,如生物学叫做“生命科学”,叫你摸不着头脑。要仔细查查有关资料,好在现在网上都查得到。除了看学校自己的介绍,还得看跟帖的风评,也许更能看出实质来。

你是选择应用科学还是理论科学,这是先决的大问题,要先解决。如环境工程是应用科学,环境科学是理论科学,所从事的工作完全是两个范畴。再如汉语言文学里面,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中学语文老师的,古汉语则是研究古代汉语的,两码事。

想不想考研?有些学科读了本科是不够的,读了这个专业就是要一路读下去的。如学医的,本科学历基本进不了大医院,起码也要硕士,最好是博士。如生物学,本科只能改行当中学老师,还不一定竞争得过师范生;要读就要读到博士,那才是领先于时代的朝阳事业。

3.选专业不跟风

不要跟风。前几年都说学电脑、学外语、学财会吃香,就业机会多,升职快。于是各地各类学校的相关专业设置就特别多,结果没几年就过剩了。我的一个学生学的石油的专业,当时看着很苦,但是现在事业顺利,前程远大。

还有,是朝阳事业还是夕阳事业?这也很重要,免得到时就业尴尬。

先想到这些,以后想到在补充。就把这些答复有关的网友吧,希望有一点点帮助。最后提醒大家一下,每年这段时间招生骗子就要出来活动了,千万不要上当。这样的教训太多了,下次专门说。

文章评论

影子

家有上高中的孩子请看看,也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