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格列佛游记》后的一点感想

个人日记

 

上一次读《格列佛游记》,是小学四五年级时的事了。那次不过走马观花,只是觉得情节有趣而已;而这次再读,却触发了我一点新的感想来。

《格列佛游记》讲述了主人公莱缪尔•格列佛在各国游历的经历。书中,“慧骃国”贤明的统治者——马被塑造成了理智、善良与正义的化身。在当地语言中,“慧骃”一词意为“至善至美”。然而,在我看来却并非完全如此。

除了马外,慧骃国还有一群未开化的野蛮居民——形似人类的“野猢”。在慧骃国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们要求格列佛的主人(也是马)把他——这只“衣冠野猢”——赶走。除了主人之外,几乎所有慧骃都坚持这么做,理由是把像格列佛这样具有“劣根性”的“野猢”下太危险且有悖常理。“这头野猢的行为举止不像畜生,而更像慧骃,大家为此都很生气。”闻知消息,格列佛一度痛苦得昏死过去——他不能继续留下来向智慧的慧骃们学习了,最后无奈地离开。

德富芦花说过:“土地之所以为土地,并非排斥肮脏来保持自己的纯洁,而是它能作为生命的温床,包容和净化肮脏。”如果慧骃们能够接纳格列佛,帮助他净化心灵,那真是功莫大焉。虽然格列佛身上存在很多缺点,也确实具有一定的“劣根性”,但他已经意识到并在努力地改正了,这时候把他赶走,于他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墨守成规,一昧地排斥异己,不应该是一个具有高等智慧的民族所为。而因为其他物种和自己一样具有理智就生气,气量之狭也未免显得可笑。

由于在慧骃国的经历,格列佛回国后愈发厌恶自己的同胞甚至妻儿,乃至于无法容忍他人身上的气味,但却没有试图改变这一切(当然,他写了这本书,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这与慧骃们何其相似。这大概也算一种悲哀。

对于他人身上的缺点,不应当一昧排斥和抱怨,而应该有所动作,我的感想大概就是这样。为什么纵观全书显得品格高尚的“慧骃”们有时也会犯这种错误,我还不太明白,或许作者是想说生活中真正的“至善至美”者毕竟是不存在的吧。


图片
 


文章评论

Jealuosy'

Mark!可以应付老王了!版权费多少

云端漫步

呵呵,未来的女政治家,环宇本浑沌,人心向清明,仅此而已

CHEastlife

不来西安玩儿在家补作业,不错,有追求有理想!

Visionary

还没读完呢 不过觉得小人国的故事特有趣[em]e176[/em]

文灬卿

拜读朋友日志,感受朋友才情,写得真好,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