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回家,还是不回家?

个人日记

回家,还是不回家?——武志红

尊重版权

正文内容处 完整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作者:武志红 微信公众号:wzhxlx”

未注明而转载将视作侵权举报处理。

 

武志红老师,你好!

 

我今年27岁,我一直觉得跟家人交流沟通困难,我害怕他们,所以毕业4年来都在外地。我一直觉得他们很假,眼睛总是盯在那些表面的名誉利益上,却不知道基本的爱和相处之道,他们把整个家庭气氛搞得纠缠不清,我在其中苦恼不已,却无法置身事外。

 

我的家人和前任男友总是出于利益对我说东道西的,说的不是钱就是利,在我面前否定这个否定那个。有时我真的是恨透了他们,我觉得如果不是生在这个家庭,我的人生一定会很顺利。现在我父母好像对我总有所期求一样,希望给他们买什么什么的,他们都有退休金,却为什么不知足呢?

 

因为这些因素,每次我只要回家,情绪都会变得很糟糕,国庆节我回去只一天,也没有逃脱这个结果。妈妈不断问这问那,一会儿问我前男友的事情,这是一年前的事了,一会儿问关于房子和钱的事情。难道她就不知道说些别的吗?

 

我是一个追求纯真的女生,喜欢简单的思想和真诚的感情,而我最多的压力总是来自家人,我非常苦恼,我有时经过家所在的城市也不回家,今年春节我一样不敢回去,真的好怕。跟他们在一起,我会消耗巨大的心理能量,而情绪会无法平复。

 

我该怎么办呢?武老师。抱歉可能要花你一些时间看,诚恳地请您指引我一下,谢谢了!

 

小倩

 

 

 

小倩,你好!

 

和人聊天或做咨询时,我常发现,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和他所表达的动力是不一致的。这时,一定是有其他的动力在发挥作用。

 

你的来信中写满了对家人的厌烦,假若你只有这一个动力,你就没什么好犹豫了,你会干脆不回家,甚至和这个家不再来往。但是,你没有这么做,你是一边烦,一边忍不住还是想回家。那么,到底是什么隐蔽的动力让你产生想回家的念头呢?

 

从表面上看,这种动力不难想象。

 

一个容易想到的原因是孝道,尽管父母令你厌烦,但毕竟是女儿,还是要尽孝道的吧。

 

另一个容易想到的原因可能是对家的渴望。尽管这个家令自己不满,但除了这个家之外你没有第二个家,除了这些亲人外你再没有别的更亲的人。每个人都难以忍受孤独,想必你也不例外,孤独的人会想到谁呢?那些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人,自己好像都没有资格去想到,这时只有去想一想亲人。

 

还应该再加上我们通常所说的血缘之亲,说到这里时,似乎这就是一种没法逃避又不能分析的一种莫名的爱与纠缠了。

 

除了这些原因外,我想和你探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

 

这可以说是心理学的一个原则,也是我深为赞同的一个原则——我们主动做任何事情时都是在追求一些好处的。问题只是我们有时看不见这些隐蔽的好处而已。

 

在我看来,世人都在追求的一个最普遍好处是我是正确的。对这个好处最执著的人会常说这样的话我问心无愧我已经仁至义尽等等。这个好处相对应的一句话是他们是错误的。特别喜欢分对与错的人,经常会表达出这样的意思他们应该对我与他们关系中的问题负全责,因为我已经仁至义尽了。

 

很多人会在面子上维持这种好处,而在行动上不愿意付出太多,这时他们就必须特别聪明,特别会耍一些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手腕才能得逞。这样太困难了,太麻烦了,于是一些怕麻烦的人就会玩一个简单的游戏:我尽力付出,我做一个道德上的完人,我要拿出真凭实据来证明我是对的。

 

恕我直言,你的来信给我的感觉是,你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后者。

 

面对家人,你很烦,那么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去自寻烦恼呢?这种尽力付出从而问心无愧的道德游戏是非常常见的,这或许也是你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动力。

 

尊重你自己的选择



一般而言,发展出尽力付出的心理机制的人,在家里常是被忽略的。假若一个人在家中被严重忽略,那么他很容易发展出尽力付出这种获取爱的方式。也就是说,在他的家中,他只有这样做时,他才能获得一些可怜的爱与关注,而假若他不这么做,他就会被忽略得更厉害。

 

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每当他想与别人亲近时,他就会使用这一招——尽力付出。假若效果不能如他所愿,即别人没有与他亲近,他就会发出抱怨我为你们做了这么多,你们怎么就不替我想一想

 

于是,厌烦就来了。但是,他不敢放下这个招数,因为这个招数的背后是恐惧:假若我不是这么做,那么可能连这一点可怜的爱与关注都不能获得了。

 

这样一来,矛盾就产生了。他一方面对一些人烦透了,但另一方面却忍不住靠近他们并讨好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是藏着恐惧的。

 

这种恐惧在儿时是成立的,假若他不这么做,假若父母不爱他,那么他就会死去,他没有多少选择空间。但是,这种恐惧在成人时已不成立,现在假若家人不爱自己,他可以去更广阔的空间寻找爱。这种恐惧,以及围绕着这种恐惧的付出的游戏,都已是幻觉了。

 

走出这种幻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承认一切行为都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迫的选择。在你的来信中可以看出,好像是一种强迫性的力量迫使你去靠近家人而自寻烦恼似的,而你也在埋怨家人为什么就不好好对待你。

 

埋怨别人没有任何意义,除了会伤害我们自己的心灵和身体外。并且埋怨仍然是一种幻觉,是在幻想着别人该如何对待自己。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真相就是,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就算看起来是被迫似的,但最后选择这一行为的,仍然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所以,别人不能为我们的选择负责。

 

试着真正去尊重自己的选择,试着明确对自己说——“回家,或不回家,只有我自己能决定,这是我的选择,只有我对这一选择负责。

 

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当我们真正这样做了以后,或许选择还是一样的,譬如回家,但回家后,好像一切都发生改变了,自己变得平和了一些,而家人好像对自己的方式也和原来不一样了。这是因为,你的内心发生了改变,当这个改变发生后,别人对你的方式就会相应改变。

 

多数事情的改变点都在自己内心上,而不在别人身上。

 

武志红博客:blog.sina.com.cn/wuzii

武志红微博:weibo.com/wuzii

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微信公众号:wzhxlx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