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访谈六十九:奋斗男北漂16年从“农村初中辍学”到“京1800平修车厂老板“,满满的正能量!

个人日记

 
  一,导读

  一个无依无靠的安徽农村北漂小伙子,16年的时间,如何从200元/月工资的修车厂学徒一步步发展为拥有1800平的一类修车厂的老板?

  1999年到2015年,一名北漂奋斗男生活,跟北京这个城市的规划变迁、奥运会举办等大事有哪些交集?通过他的故事,你可以分析你生活中作为创业者的机会在那里?

      
有人说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也有跳出的农门的孩子通过婚姻来重新定位自己的起点,这属个人选择,无可后非。但是本文的故事,将告诉你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和学历的北漂男,如何通过”十年奋斗“,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干起来。

  最后,再来听听一个有着16年实干经验的修车工,对”德系车、日系车、美系车“等的深入到骨髓与基因的鉴别!在中日关系正处于对抗的大历史背景下,这既是一个敏感话题,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本期嘉宾——修车厂老板马恒亮,他将带给你不一样心路历程,展现不一样的安身立命之路,提供不一样的对车的优劣对比透视视角?

图片 

  让我们一起走进云访谈六十九~

  二,被访谈者资料

  姓名:马恒亮

  年龄:36

  星座:摩羯

  目前常呆地:北京 

  创业经历:99年来京,3年学徒工,6年正式工,08年花光自己所有积蓄,10万元从前老板手里接下一家面临倒闭的小型维修厂,6年来完全苦干实干,以24小时随叫随到,专业,正品,薄利的服务精神,逐渐扭亏为赢,稳中有进。干到2014年,维修厂所在的地方被规划,被迫迁移到现在的场地——北京海淀常青园路南口。

  未来一段时间规划:

  因为现在这个场地再无拆迁担忧,用心经营好这个维修厂。

       另一方面针对个人修车用户,提供:上门接车——修车保养——上门送车的服务。苦干实干,以
专业、正品、薄利赢得个人用户信耐,进而赢得客户推荐,扩大利润相对略好的单位修车用户。

  三,访谈问题:

真正的北漂

  1,你算是真正的北漂吧?什么时候到的北京?

  1999年,21岁到的北京。

  来北京后,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修车厂当学徒工

  那时候,啥也不会,但我自己从小就喜欢机械修理因为我老家是安徽宿州农村的,15、16岁就学着开拖拉机干活,那时候拖拉机特别爱坏,在乡下拖拉机坏了找人来修很麻烦,从那时候起,我就想要是自己能修就能帮助老乡们了。

  所以到北京后,经人介绍就进了一个汽车修理厂当学徒。

  2,那时当学徒,工资很低吧?你还记得是多少钱一个月么?

  工资很低,每月200多点。

  那时候,像我们这种没有学历,想学一门手艺的人相对较多。

  不像现在,学徒工资都给到1000多,还不好招人。

  3,后来工资是怎么一个增长变化过程?

  在2003年,我去北京理工大学参加了一个正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领了“维修等级资格证”。

  2003年-2006年,我的工资是2000元/月——2500元/月。

  2006年—2008年,我的工资大致是4000元/月——5000元/月。

  4,2008年,恰好是奥运会在北京举办那年,你正式踏上了创业路?

  是的。前老板不想干了,询问我们看看谁愿意接手,是一家很小型的维修厂,铁道科学研究院大院里头。当时一次性支付了10万元给对方。钱都是自己的工资,一分分攒下来的。

  之后,又重新添置了一些设备,前前后后共花了15万左右。

创业征程

  5,接手后,生意如何?

  最初,预期很高,但接手后生意一般,因为不临街,完全靠熟人和推荐,生意才得以延续和发展

  起步两年都很艰难,一直处于维持生存的状态。

  6,那2008年有赚到钱么?是否还没有之前打工赚得多?

  那年还是赚到钱了的,因为我接手后,基本初期的顾客都是我当工人时的朋友,所以无论对老朋友还是新朋友,一直是当朋友当自己人来对待,所以他们都说我”钱少活好!“,所以经由老顾客推荐,接了一个不错的活

  2008年,北京不是举办奥运会么,运动员的食品需要特供,而特供的食品需要冷藏车运输

  为确保最严格的食品安全,每台冷藏车都需要装监视仪,全程监控我总共给装了200多台,其中每个车能赚200多元,所以光是这一个订单赚了4万多。

  7,你这家汽车维修厂后来生意貌似不错。怎么一步步做起来的?

  其实也没什么技巧,主要有两个方面吧:

  第一、就是每个顾客我们都用心服务。

  有的本来只是到我们这来修自己的车,感觉我们的干活水平、价格都很满意,也把朋友或单位的汽车维修都推荐来了。我完全是靠回头客和熟人推荐。

       第二,就是我一向实事求是,绝不弄虚作假。

       修车,跟治病救人一样,
完全要靠良心做事的,因为人家用车本来就是图方便,而且车关系生命安全。一是用料用件要实事求是,绝不用假冒伪劣品。二是提供专业建议,该省钱为顾客省钱,不夸大风险不忽悠。顾客是有感觉的,谁都不傻,现在上网都能查,专业人士多得是,夸大忽悠就是用专业知识去欺负人,人总有明白过来的时候。

  第三,我们不怕吃苦。

  不管是凌晨几点,只要电话打到我们这,我们基本随时响应,第一时间赶过去。

  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有个客户,是铁科院某所的领导,他的座驾是朗逸。

  凌晨两点,在昌平回龙观往东很偏的一个地方,车冒烟打不着了~,

  最初他是打电话到一个比较大的汽车修理厂那,那里的一个师傅嫌天冷,不愿出门救援,就把我的电话给了对方。

  后来,电话打到我们这。我们就过去救援了。

  因为他抛锚的地方实在太偏,我们单是过去找他的时间,就花了一个多小时,后来总算找到他了。但经过检测,我们发现需要更换配件,没法马上修好。

  于是我们用自己的车将客户给送回家。第二天又派人到那把车修好,然后把车给客户送了过去。

  一来二往,这个客户对我们的服务和收费等各方面都很满意。把他们单位的同事和公家的车都给我推荐过来了。

  我的生意,基本就这样一步步起来了。单位的活利润要好一些,因为单位是多台车,同样的价格和服务,单位综合来讲服务成本要低一些,但个人用户是我生意的源头。

被迫搬迁

  8,生意好起来,但因维修厂的场地被规划,被迫搬迁。有没有很沮丧?

  这个还好,因为干我们这行的,都懂。

  像我当时那种规模的小维修厂,往外搬或被规划,那是迟早的事。

  9,你现在所在的这地,貌似比以前大多了。现在这个是多大面积?

图片图片 

  1800多平

  现在这个维修厂的修理级别,与4S店完全一样,属于一类修理厂。

  洗车、钣金、喷漆、换轮胎、机修,所有都能做。

  我们也可以接定点保险理赔的单。

  10,你们现在修理厂所在这个位置,有一个特别大的优势,那就是离西郊汽配城挺近的。这个对你们帮助是否特别大?

图片 

  是的

  我们缺什么配件,直接派人到汽配城去取就可以,非常方便,而且汽配城哪家好,哪家是正品低价,都是长期优化出来的。

  但西郊汽配城已经被规划,很快就会被搬迁走。

  届时以为没法像现在这样很方便地取件,我们肯定得库存一些常用配件。

       但配件的库存,对于我就会是一件很头疼的事。

  你说囤货吧,不是个办法。因为也不知道自己囤的哪个配件会被及时用上。

  不囤吧,每次都到汽配城去购买,那也不是个事~

  11,你们现在这个地,不会再被规划或拆迁吧?

  这个地方不会

  这个地方紧邻西郊机场,西郊机场是军用机场。

  紧邻机场,就不允许建筑过高。因为不能建过高的建筑,所以这个地方就基本不会被规划。

关于日本车

  12,你们经常维修德系车、美系车和日系车,站在维修角度,他们各自的特点是怎样的?

  德国车、美国车,相对而言,容易出现“小毛病不断”的特点。具体来讲,新车买回来后,在你跑到8-10万公里的时候,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保养维修维护得当,整车的使用寿命会较长。

  而日系车,站在维修角度,整体设计相对精良。一般新车买回来,10万公里以内,几乎都不出毛病。但一旦使用年头长了,出毛病都是系统性问题,维修成本都非常高,年头特别长的车基本维修价值不大。

  13,现在反日情绪,是否导致日系车价格下降?现在买日本车,性价比是否相对合适?

  聊到这个话题,我个人的观点:日系车当下性价比不错。

  但有的人可能会担心,一旦日本跟中国的关系闹僵。会被反对日货的人,把车给砸了。

  站在这个角度,买日本车有风险。哈哈~

  14,很多都会觉得“日系车”不耐撞。网上也有很多晒德国车和日系车相撞后,日本车都撞扁了,但德国车完好无损的照片。站在你们专业维修的角度,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日本车无论底盘还是车声框架,钢板都要薄,相撞起来,肯定是日本车要吃亏一些。但开车毕竟不是为了撞车,撞车那叫意外事故。若是真撞车了,看完全性,我觉得,不在于”发生事故时,车变形没有变形,而在于”发生事故时,人有没有变形“。
        
       人坐在车里,车将人包裹起来,大家自然会觉得,汽车越坚固,保护性就越高。

  但事实并非如此!

  汽车界在上世纪60年代出现了“缓冲吸能”的理论思想。造车厂终于意识到,汽车安全的核心是人的安全,关键不是在碰撞中保证车不变形,而是保证里面的人不“变形”。

  因此,车壳不是越坚硬越好,它(乃至整部车)要对乘员有一定的保护能力,为乘员分担和吸收一部分(最好是全部)撞击能量。这样才最合理。汽车上真正坚硬的部分是车架的驾驶舱,它必须保证在剧烈的碰撞中不变形和挤压,给乘客留下“生存空间”。

       但很多人觉得,这只是日本车对自己“不皮实”的狡辩。我在这里只分享这些知识给大家,给大家多提供一个视角。站在一个常人角度,都希望自己的座驾皮实耐撞。尤其对大多数男人而言~,但从我来说,“皮实耐撞=驾驶安全”,这个理论是不成立的。


最后两个问题
 
     15,这么多年走下来,你肯定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经营逻辑和脾气?你觉得自己是依靠什么在这个行业安身立命的?
 
        你这个问题好深奥,我按照我的理解来回答吧。

        这个”安身立命“就是指赚钱和有所发展的意思吧。

        总结起来说的话,可能就是
24小时随叫随到,专业负责,诚信低价
三条

        再总结为一条的话,就是
把客户当自己兄弟当朋友!

        
如果说到经营逻辑,就是把个人客户当生命之源,赢得公司客户让利润稍好吧。
 
 
      16,2015年伊始,你的新年规划是怎样的?打算如何扩展你的业务?

        我接下来的计划是,以现有的1800平修车场为依托,提供”
上门接车——修车保养——送车上门“服务,我感觉在北京大家的时间比较忙,而且交通又不讨好,维修保养很不方便,上门服务能更好的解决大家的方便性问题。有的简单的保养等,直接上门搞定。

        取车送车的驾驶人员不够的话,我可能考虑同E代驾合作。

        顾客再多了,我看看能不能做二手车,用我们的专业修车保养经验和能力,提供免费保修的质量承诺的二手车交易服务。

      
……………………………………………

    全文访谈结束,感谢嘉宾马恒亮的时间

 

      马恒亮的个人微信号:x6ypspdk  (北京的朋友,修车、保养都可以找他~) 

      
他的业务手机号是: 18046576103(平常车子有点小毛病之类的,也可以直接向他电话咨询) 

  ……………………………………………

图片 

  云访谈——创业访谈,在线采访各种类型创业者,挖掘精彩创业故事,发现最前沿的创业项目。访谈形式主要为一问一答的在线访谈,云访谈QQ空间首发,在云访谈官网(www.yunfangtan.com)和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同步更新。

  云访谈主笔QQ:97143288微信公众账号:yunfangtan2014,欢迎添加,持续关注! 






文章评论

静子

爸爸和这位嘉宾同时入行,做修理行业比较辛苦,接到客户的电话,不管风吹雨晒都要外出帮客户维修。小时候,一次刮台风,有个客户的车爆胎,打电话过来要父亲过去一趟,父亲二话没说开车就去了,但是回来第二天就感冒了。都是因为一份责任,祝马老板生意兴隆、多招如意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