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为什么喜欢林黛玉
手机日志
红楼梦是一部经典之作,一千个人看红楼梦,便会有一千个不同的红楼梦。但是,有很多人始终对贾宝玉会喜欢林黛玉十分的不解。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林黛玉正如书上所说,孤高自诩,目无下尘,。或是尖酸刻薄,柔弱多病,为什么贾宝玉会喜欢这样的女子。
我不经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看懂了红楼梦,是否看到贾宝玉眼中的林妹妹。
贾宝玉眼中的林妹妹是“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一双似泣非含露目。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贾宝玉在林妹妹眼中是“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生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风情,悉在眼角。”
而后人对宝玉的评价却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可见宝玉在世人的眼中是个不肖子弟,而在林黛玉的眼中却是风情万种。而贾宝玉送给林黛玉的颦颦,也是那么贴切,可见二人是初相见,便以一见钟情了。
贾宝玉喜欢林黛玉,自有它出事后的友爱较别个不同,既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自有宝玉对妹妹的倾心而百般呵护,却也有林黛玉对宝玉的一番回护。
在“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黛玉在薛姨妈处吃酒,李嬷嬷上前拦阻,宝玉区一样高,李嬷嬷却提及老爷问书,宝玉不禁垂下头,黛玉便忙回护道“别扫大家行!舅舅若叫你,只说姨妈留着呢。这个妈妈,她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一面推宝玉使他赌气,而当李嬷嬷让她也劝一劝时,黛玉不禁冷笑“我为什么著他?也犯不上劝他,你这妈妈也太小心了,往常在老太太处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娘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防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
这一番话,即护了宝玉,却也说出了那个妈妈的心里。在外人的眼里,她的冷笑她的话语,都透着她的尖酸,却可知在宝玉的心中却生出的是一股暖流,那就是爱。而小丫头给宝玉戴个斗笠也戴不好 惹得少爷脾气的宝玉骂 如若黛玉果真惯以刻薄人为乐 她自然要跟着损小丫头几句 但她没有那么做 而是直接叫过宝玉替他戴帽 在今人眼中 为心爱的人穿衣戴帽算得了什么呢 可在那个年代那种家庭里不行 那都是下人做的事 。
蒙府本此段处有侧批流露了当时人的想法“知己最难逢,相逢意相同。花新水上香,花下水含红” 这种意境是非常美的 在周瑞家的面前甚是顾及自己身份的林妹妹此时却极细致的为宝玉整理 完毕之后还要“端相了端相” 这一切都做得非常自然 如同鱼在水中游 。 这就是黛玉对待爱情的忘我 此刻的她眼中只有宝玉 她对自己的行为是不会考虑什么的 这也是黛玉真性情的流露 。
在贾宝玉的心理,林妹妹是孤苦无依的,她的身世才会让她那么的伤感,就像他看到那首桃花行,就知道是出自林妹妹之手,只为他知道林妹妹心中的凄苦。林妹妹的柔弱,让贾宝玉情不自禁的心生怜爱,情不自已。
而在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宝黛二人同榻而卧,对于宝玉的腮边胭脂,黛玉用手帕为她擦拭,没有责备和不肖,只有关爱和婉言提醒,没有一丝让宝玉心生反感,而更多的是让宝玉体会了林妹妹的那一腔柔情。二人在床上说笑打闹,却无半点杂念,要知道那是的贾宝玉已然知道了男女之事,可见林黛玉在贾宝玉的眼中,绝不似袭人,而是高贵的圣洁的,是真正的爱的展现。
还记得那月下读西厢,二人同有惜花心,又同为葬花人。宝玉以“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而喻之,使得林黛玉是竖起两道似蹙非蹙(cu)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要去告状,在宝玉千央万告之下,却以一句“呸,原来也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将一场风烟化为一片柔情。像这样的林妹妹谁能不爱。我想真正让宝玉倾心的,也有这一刻吧。
而在第二十六回,,贾宝玉道潇湘馆,走到窗外正听到林黛玉的细声长叹:“每日里家睡昏昏。”,贾宝玉听后心内痒将起来,这应该是因为这句是西厢记中的一句,而林黛玉的这句也让贾宝玉想起了西厢记。掀帘进屋再见黛玉,星眼微饧,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一歪身坐在椅子上,笑道:“你才说什么?”黛玉道:“我没说什么。”宝玉笑道:“我给你个榧子吃。”
这一段读来,一阵暖意让人不由的微笑。随后,贾宝玉的心痒,才对紫鹃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而引得黛玉生气流泪,还来不及赔礼,就被薛蟠骗出。当林黛玉道怡红院去看贾宝玉,又被晴雯拒之门外,就是这一据的伤心,在饯花之期,勾起了那伤春愁思,把残花落瓣掩埋之即,由不得感花伤己,才吟出那首葬花吟,而这曲葬花吟又以宝玉也来葬花而被其听到,不禁勾起他的一腔痴情,一份傻念,这正是:落红满地伤春老,孤叶飘零叹秋痕。
却也解开了林黛玉被拒之隙,而聪明顽皮的林妹妹却笑谐:“你的那些姑娘也该教训教训,只是伦理我不该说,今得罪了我的事小,倘若明得罪了宝姑娘贝姑娘来,事情岂不大了。”宝玉听了,又是咬牙又是笑。解开心结,她没有一丝的小气,对此事再无半点怨言。这样的林妹妹在宝玉的眼里难道不可爱吗!
对于林妹妹的小性,那次不是为宝玉而起,因为爱,因为在意,也因为一切都是朦胧的,才会有那么多的争吵,那么多的试探,还有那么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愁。而每一次争吵,不是让他们生疏,而是更加的亲近,每一次争吵过后,宝玉都体会着那爱的温馨。
她们却都无法摆脱金玉良缘带来的苦恼,这就像一个紧箍咒,套在宝玉的头上,却勒疼了黛玉的心。为此他们有了一次次惊天动的的争吵,宝玉再次摔玉,而林黛玉哭的吐药,却换来贾母的一句:不是冤家不聚头。也是这次摔玉,贾宝玉许下了他的第一次誓言:你死了我出家去。爱的海誓山盟,就这样走进了二人的心理。
贾宝玉 无心仕途,对于宝钗等人的劝解,视为钓名沽玉,而林黛玉自幼就不曾劝他立身扬名,这是他与黛玉的志趣相投,也是他视黛玉为知音的一点。
林妹妹有着不饶人的嘴,宝玉的奶妈说她“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宝钗对她的说法就是:“真真这个颦丫头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每看到十九回的一段,宝玉和黛玉在床上歪着,宝玉说“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吧。”黛玉说:“放屁!外头不是枕头?拿一个来枕着。”看到这儿我不禁要笑,其实黛玉也是很生活化的,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她是一个可爱的姑娘。
黛玉也是极风趣幽默的,她经常与姐妹和丫头们开玩笑,逗趣在第四十二回有着精彩的展现。薛宝钗审她时,她的满面绯红,搂着宝钗软语央告的小妹妹样子,是多么让人怜爱。而就在那一刻,他抛开了金玉良缘的枷锁,真正的接纳了这个宝姐姐,在以后的篇章中,再不见她对宝姐姐的一点怨言。这也让她与宝玉之间的感情真正的升华。
而在惜春作画请假那一段,林妹妹诙谐顽皮灵巧机智都展现无遗,这时的她,是阳光的,她把刘姥姥戏称母蝗虫,又为惜春的请假有一段精彩的说辞:“论一年也不多,这房子盖才改一年,如今画自然要二年功夫呢。
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在别人笑的时候,他有自己撑不住笑道:“又要照着这样慢慢的画,可不得二年的功夫。”慢慢品味,我们也不禁要笑。而她为画取的名字《携蝗大嚼图》却又是一个让人不得不笑的话。当宝钗讲画一节 宝钗讲得头头是道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 她偏要“又看了一回单子,笑着拉探春悄悄的道:‘你瞧瞧,画个画儿又要这些水缸箱子来了。
想必他糊涂了,把他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 如此灵巧的话也只有黛玉才讲得出 ,不但当时的众人会笑翻了 即使现在的读者看了 也禁不住要笑起来 。说刘姥姥是母蝗虫 这是个很妙的比喻 不是吗 说取笑也好 说戏谑也罢 从阶级论的角度出发一个贵族小姐如此称呼一个贫下中农也不算过分是不是 。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个称呼从黛玉口中出并没有那么多贬损人的想法 一个很向来忧郁 但因年幼还有些孩子气的少女遇见这样一个可以让她无所顾忌地和大家开心一下的老人时候的非常单纯的表现 就是给她取个外号 大家笑一笑,无可厚非。这样的林妹妹,在宝玉的眼里,将是怎样的爱怜也不为过的啊。
林黛玉的才情,更是让贾宝玉折服,从元妃省亲时的代笔,到后来的诗社建立,林黛玉始终是才思敏捷,她的诗总是风流别致,新颖飘逸,没有一点世俗的尘埃。虽然她被屈居宝钗,但她依然是出类拔萃的,孤标独树。让贾宝玉为他鸣不平。但是,她却在以后的诗中,始终占据了诗中状元,华中魁首。
林黛玉最可爱之处,是她的叛逆精神,这是他和宝玉共同的。所以,她才得到了贾宝玉的爱。只是她们的爱,得不到承认,而她带着爱的渴望,那么坚强的活着,直至那金玉良缘让她的爱,没有了希望,她带着一腔痴情,今生的痛离开。
黛玉“美丽”到极至,却又“凄凉”以至身死!怎能不让贾宝玉为她感痛伤心。
文/图:网络 编辑:云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