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讀最美的文字,做最真的人
个人日记
豐子愷
我的森儿五岁开始了人生的阅读。有时,我在家里读书,他也搬着小凳坐在我身边,捧着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 温暖的阳光洒在他身上,他穿一件红色小上衣,蓝色的牛仔背带裤,一双小手捧着书,白胖的手指认真地指着一本唐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语声清脆,大珠小珠落玉盘。又似雨打荷叶,泉水叮咚,宛如天籁。原来世间最美好的声音是小童朗朗的读书声。
他渐渐长大,七岁的时候开始喜欢《福尔摩斯的探案集》,暑假里整天捧着书细读。我忙着在厨房做饭,就听见他大喊着:妈妈!我连忙答应着,一时间,他安静了下来,又沉浸在惊心动魄的故事里。我想,一定是书中的某些情节惊吓了他,他才失声唤我。我走过去摸摸他的大脑袋,一头黑亮亮的短发,丝绸一般。他仰起脸冲我笑了,刚掉了一颗门牙,可爱极了。他那时常说,我的理想就是长大了做像福尔摩斯一样的大侦探,伸张正义,除恶扬善。
他九岁,对历史类的书发生浓厚的兴趣,他读《中国上下五千年》,讲给我听,讲得有声有色,我问,你读到哪里了?他回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那些日子,他还喜欢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对其中的人物如数家珍。十一岁时能读原版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古文观止》,我问,你读得懂古文吗?他笑着说:“能啊!古文真是简洁,我们要写一大段话,古文一句话就说清楚了。”
他十二岁上初中一年级,写了第一篇文言文作文《告别童年》,生动鲜活,不失古风。后来,这篇文章发表见报,语文老师对他赞赏有加,在班里朗读了他的作文。于是回家来对我夸口:我现在的理想是长大了准备研究国学。我问,你还做不做大侦探了?
后来,他渐渐能读书柜里的书籍《哈利波特》《鲁宾逊漂流记》《三个火枪手》《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也读鲁迅,丰子恺,叶圣陶,老舍,汪曾祺等作家,那年过端午节,我买回了咸鸭蛋,他尝了一口说,妈妈,你买的咸鸭蛋就是汪曾祺笔下难吃的咸鸭蛋,我问,汪先生怎样写的?他说:“蛋白不细嫩,吃起来发干,发粉,像嚼石灰一样。比起汪曾祺故乡的鸭蛋,可差远了。”我笑了,好像你真吃过高邮的咸鸭蛋。
好书如芳邻,自幼和大师为邻的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品味和阅读习惯。一个人的阅读品味的高低,也决定了他视野和思想的高低和广博。
读书,原来是一阵春雨唤醒一朵花,是一阵风吹醒一片云,是一颗心灵去唤醒另一颗心灵。
我常带他去书店,不建议他读畅销书。我以为那些书就像一个浓妆艳抹的女子,打扮得时尚靓丽,但是没有深厚文化的内涵,“快餐”的品质,决定了它只能是一次性消费。那些畅销书是飘泊在时光河流上的泡沫,一转眼就消失了。真正经得起岁月打磨的书,一定是能让人内心洁净,安然,给心灵以光亮和温暖的书。
我希望孩子们能少一些网络阅读,读纸质书和网络阅读的差别在哪里?网络阅读没有质感和温度,也没有灵魂,更没有内心的安宁。网络阅读仿佛一个忙着赶路的人,步履匆匆,行色匆匆,这样的阅读是浏览和观光,走马观花。可是,我们匆忙的脚步,急促的心到底在追逐什么?一切都是因为“快”,一个“快”让阅读的美好意味尽失。真正的阅读是灵魂的阅读,留出让人思考、遐想的空间。一本书若不能引人回味和沉思,不能给心灵以雅洁和美好,那是不值得阅读的。
我常推荐他读丰子恺的书,他的画和写孩子的文字尤为温情和天真。一个终生保持天真之心的人,赤子之心的人,最后多成为大家。这样的人还有王世襄,一个老顽童一样的老人,他将世间可以玩的,如:蛐蛐,金铃子,蝈蝈,风筝,空竹,鸽子的哨声,明代家具,器物文玩,都玩尽了,也写尽了,一个将生之乐趣携带一生的人,文字里饱含人与天地万物深深的情意。人常说玩物丧志,他却玩物成家。他去世的那天,央视节日里有这样的一句话:王世襄走了,一个时代结束了。
作家孙犁暮年时写过一段话:我一向认为,作文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一,要质胜于文。二,要有真情,要写真象。三,文字文章要自然。三者之反面,则为虚伪矫饰。
这是孙老总结的关于修养和作文、做人的道理,简淡朴素,却字字真切,这些道理也够我们受用一生。
我还推荐他读苏轼,辛弃疾,沈从文,孙犁,史铁生,苇岸,德富芦花,东山魁夷,法布尔,安徒生等作家的书,他们的文字充满自然之美和精神之美,他们都是大地的赤子,无论尘世如何喧嚣,总有他们为人类守住精神的家园。
孩子,我希望家里的书,你能渐渐读完,他们如同芳邻,陪伴你,滋养你,慢慢成长。从他们的世界感知生命的愉悦,精神的光亮,灵魂的静美。他们的文字传达人世美好的一切:智慧,良知,悲悯,至善,信仰,理想和爱。唯有他们,能活过岁月,时间和未来。
作为一位母亲,我时常在想,教育是什么?教育是让一个小生命对万物敏感。教育是让孩子学会爱,爱世界值得爱的一切,更要学会搜集和感知世间美好事物的能力。别忘了去细细聆听春之鸟鸣,夏之蝉声,秋之雨声,冬之雪声。其实,许多人,不是在七十岁以后才失聪的。
教育更不应该是在做蛋糕,不是让所有的孩子成为一个人。而是,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他自己,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一个人自幼就要有一颗审美的心灵,分得清美和丑,善与恶。而现在的人,审视美的能力和意识正在悄悄丧失,而审视丑的好奇和猎奇心却比比皆是。尼采说:“与怪兽搏斗的人,要谨防自己变成怪兽。”是的,你的心若简单,世界就简单。你的心若美好,这个世界就美好。因为,一个人的审美观何尝不是一个人的世界观?
孩子,读书不要想着实用,也不要有功利心。读书只是为了谋心,不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自身的修养。读书,将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不是一朝一夕。邂逅一本好书,如同邂逅一个至美至善之人,那么,读最美的文字,做最真的人。
春日迟迟,金丝线一样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读书的幼童身上,他捧着书,低着头,痴迷而忘我,完全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一个人打开书的一刻,他就长出了翅膀。
孩子捧书阅读的一瞬间,连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上苍微笑着俯视着孩子,俯视着向善向美的一颗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