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和热衰竭的区别 来源:民众健康网博客 2011-07-12

中医

中暑和热衰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就中暑和热衰竭两个概念、疾病原因、症状特点、处理方法与救治、预防方法等等做鉴别诊断,了解了中暑和热衰竭的常识后要正确的分析是中暑还是热衰竭。

  什么是热衰竭

  热衰竭高温环境劳动,出现的血液循环机能衰竭。血压下降、脉搏呼吸加快、大量出汗、皮肤变凉、血浆和细胞间液量减少、晕眩、虚脱等症状。这时体温正常。在炎热的天气下作体力劳动或长跑,都可能引致热衰竭,严重的更会中暑。一般起病迅速先有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体温不高、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继以晕厥,通常昏厥片刻即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治疗方法使病人仰卧,饮水待血压恢复正常,不必用升压药,有心血管疾患者尤应慎用,以免增加心脏负荷而诱发心衰。预防措施应着重降低气温。

  盛夏时节,经常有一些“热衰竭”的急诊患者。患者多是长时间坐办公室的白领,享受惯了清凉空调,一旦外出就觉得热浪袭人,不久便感觉恶心、呕吐,渐渐神志不清甚至失去知觉。这是人长期依赖空调导致耐热能力下降,遭遇高温后人体无法及时散热而出现的中暑症状。热衰竭和中暑可导致不省人事,须尽快召医护人员救治。人体散热的机理失常,会引致热衰竭。人体通常有三个调节体温的途径:排汗,汗水蒸发时可为皮肤散热。这好比一个未上釉的瓶子渗出的水在瓶外蒸发,可冷却瓶内的水。毛细血管扩张,把更多血液送到表皮散热。过热时面红,就是这个缘故。呼吸加速,把热量从肺部散发出去。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以及无风的环境条件下,主要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和I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上述三种情况可顺序发展,也可交叉重叠。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较高。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治疗,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的体征;体温若再略为升高一点则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预后。

 

 
中暑和热衰竭的区别有哪些?

  原因之不同——————

  中暑成因:因环境高热多湿,体温不能正常的由排汗发散,因而急升,损害脑细胞引起。

  热衰竭成因:因天气炎热大量出汗,令身体缺少水和盐因而虚脱。

  症状之不同——————

  中暑症状:皮肤干热发红,头痛作呕兼口干,小便量少,呼吸浅速,脉强而快,体温很高,最后患者会神志不清昏倒。

  热衰竭征状:疲倦虚弱,皮肤湿冷苍白,脉速而弱,头痛头晕兼作呕,情绪不安,昏厥。

  处理方法之不同——————

  中暑处理方法:把患者移到清凉的地方,平卧,给他降温。若患者清醒,可以给他饮一些清水,但不要给热饮或刺激品如咖啡等;同时可用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十滴水、人丹等解暑。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宜穴。送往医院诊治。

  热衰竭处理方法:移患者到阴凉地方,抹身降温。让患者平卧,垫高双脚,如清醒没呕吐,每15分钟给患者喝淡盐水一杯,共喝两杯。然后送去医院接受治疗。

  预防方法之不同——————

  中暑预防方法: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教室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加强个人防护,戴遮阳帽、饮消暑饮料。有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

  预防热衰竭的方法:运动前,最少要喝二杯白开水,确认远足的路线、路程、地势和天气,必须量力而为。遇到不适时,应及早停下来休息;还有在夏天运动时,要穿松身、轻便、浅色容易散热的衣服;记得戴帽子或带能遮阳的东西,也多备粮水;最后有一点要提醒、建议的就是:不要单独一人去爬山!应该三五成群结伴同行,这样才可以互相照应。希望大家做运动时,亦要顾及安全。

  适当的耐热训练可提高热耐受能力,使人更适应高温环境。一是通过有意识的体育锻炼,增强人们的耐热能力,初夏时节每天早晚进行散步、跑步等项目约一小时,使人体出汗;二是在气温刚开始偏高时,尽量少用或不用电扇、空调。随着温度逐步升高,先用电扇降温,气温升高到35摄氏度以上、室内气温超过28摄氏度时再启用空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