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
个人日记
匈牙利的著名钢琴家鲁兰斯在1933年写了一首乐曲《黑色星期天》,这是大萧条时期的一首悲歌,更是挽歌,曲调极其忧伤。有时候,情绪比瘟疫蔓延的还快,这首曲子迅速流行开来,许多人听了它以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杀,以至于美国政府多次限制这首曲子的发行。
其实,死有什么可恐惧的呢?作为人,可以选择生也可以选择死,选择生或者死都是人的权利。从人生的完整性这个角度上来说,来过,走过,而后回归,这个过程的长与短是没有限制的。就像一幕戏剧,有开头有过程有结尾,无论长短,观众看得过瘾就好。好的戏剧当然要有好的结尾,最好的结尾我觉得应该是能够让人回味无穷的,能打动人并渗透到人的心灵的东西。死也一样,有尊严,能体面地结束,这是最完美的。
当海子走过德令哈时,他说,“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大西北空旷的荒城让诗人善良博大的胸怀被置于绝望之上。有人说,这种绝望是德令哈给的,它让诗人真切体会了生不如死的境界。其实这是对诗人情怀的一种妄断,当一个人恣肆汪洋的情感无处宣泄,只能在内心掀起狂潮的时候,这种折磨与其留存于生命中燃起熊熊大火,以煎熬原本就寂寞如秋的灵魂,不如让另一种境界取而代之,这种境界就是空寂。这是一种近乎自主的自我意识行为,让空寂完全占领身体,进而直抵内心,达到灵与肉的完美统一。也在这个时候,生与死达成和谐,这正是生命进程中情感发挥到极致时,生对死亡的召示。“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海子以一种悲壮的方式把自己的灵与肉交还给了上帝,带着“姐姐”的温暖。
讨论死亡我们是不能够绕过顾城的。海子止于生命的探索,而顾城则将生命宣泄于爱,尽管是以暴力的方式。在诗人死去二十一年之后来看他,也许有人说,顾城究其一生也没有走出自己精神上的童年,他仿佛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他以自己天真的想法来构造这个世界,他要这个世界是完美的,也要自己的爱是完美的。事实上,他带着谢烨也始终都在寻找着完美,正是这样,他才在1988年选择了隐居新西兰。之后,他在那个南太平洋的遥远的小岛创造着自己的家园,他想完全脱离这个喧嚣的世界,梦想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给自足的生活。但谢烨不认同他的这种想法,于是出现了分歧。他在给李英的信中写道:“我们是一起躲雨的小虫,花壳壳,你是花瓢虫,好看的一种。在天冷之前,我们已经找好了藏身的地方,也许在大岩缝里铺上木板吧,像过家家一样,外边大山谷里大风吹着——很小的锅里煮十五粒豆子。”那么英儿(李英)是不是他要的完美呢?这段话已经说明了一切。顾城的的完美到底是什么?多简单的事,两只虫儿,守着小小的火炉,煮十五粒豆子!但英儿最终却跟着别人私奔了,顾城不完美的世界只能用他的死来达到完美。
所有的死亡中,卧夫是最理性的,在走向石景山的小径上之前,他安排好了身后的一切。我能体会到,他想给这个世界更多的温暖更少的麻烦,以慰藉自己通灵的灵魂。每一种死都是一种归宿,卧夫赤条条地把自己袒露于浩天朗月之下,苍茫明媚之中,他的句号(其实感叹号是最合适的)画的尤其完美。有时候我会想,如果顾城的选择也是这样的呢?我们无法更贴切地走近诗人,当然不可能代替他来做任何的取舍。
讨论死我们同样也不能绕过自己,既然死亡是万物的最终结局,那就笑着面对好了。倘若觉得那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那人生便没了趣味。在基督教里,圣经说,在原始的创造计划中,原本是规定人是不死的。之所以后来改变了计划,那是从人的罪而来,也就是说人犯了罪,得为自己赎罪。即便如此,他们仍坚信基督徒不会死,那是睡着了。其实,我不喜欢这样牵强的比较有欺骗性的说法。相对来说我倒是相信佛教的解读:所有的生与死无非就是一场轮回而已。这人世间也就相当于一个大舞台,大家轮番过来表演,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而后各个变换着身份和角色。如此说来岂不是有意思得多。
绝命,止于今生而希冀着来世,只要完整了,哪怕是自己认为的完整也好,命就不会绝。
其实,死有什么可恐惧的呢?作为人,可以选择生也可以选择死,选择生或者死都是人的权利。从人生的完整性这个角度上来说,来过,走过,而后回归,这个过程的长与短是没有限制的。就像一幕戏剧,有开头有过程有结尾,无论长短,观众看得过瘾就好。好的戏剧当然要有好的结尾,最好的结尾我觉得应该是能够让人回味无穷的,能打动人并渗透到人的心灵的东西。死也一样,有尊严,能体面地结束,这是最完美的。
当海子走过德令哈时,他说,“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大西北空旷的荒城让诗人善良博大的胸怀被置于绝望之上。有人说,这种绝望是德令哈给的,它让诗人真切体会了生不如死的境界。其实这是对诗人情怀的一种妄断,当一个人恣肆汪洋的情感无处宣泄,只能在内心掀起狂潮的时候,这种折磨与其留存于生命中燃起熊熊大火,以煎熬原本就寂寞如秋的灵魂,不如让另一种境界取而代之,这种境界就是空寂。这是一种近乎自主的自我意识行为,让空寂完全占领身体,进而直抵内心,达到灵与肉的完美统一。也在这个时候,生与死达成和谐,这正是生命进程中情感发挥到极致时,生对死亡的召示。“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海子以一种悲壮的方式把自己的灵与肉交还给了上帝,带着“姐姐”的温暖。
讨论死亡我们是不能够绕过顾城的。海子止于生命的探索,而顾城则将生命宣泄于爱,尽管是以暴力的方式。在诗人死去二十一年之后来看他,也许有人说,顾城究其一生也没有走出自己精神上的童年,他仿佛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他以自己天真的想法来构造这个世界,他要这个世界是完美的,也要自己的爱是完美的。事实上,他带着谢烨也始终都在寻找着完美,正是这样,他才在1988年选择了隐居新西兰。之后,他在那个南太平洋的遥远的小岛创造着自己的家园,他想完全脱离这个喧嚣的世界,梦想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给自足的生活。但谢烨不认同他的这种想法,于是出现了分歧。他在给李英的信中写道:“我们是一起躲雨的小虫,花壳壳,你是花瓢虫,好看的一种。在天冷之前,我们已经找好了藏身的地方,也许在大岩缝里铺上木板吧,像过家家一样,外边大山谷里大风吹着——很小的锅里煮十五粒豆子。”那么英儿(李英)是不是他要的完美呢?这段话已经说明了一切。顾城的的完美到底是什么?多简单的事,两只虫儿,守着小小的火炉,煮十五粒豆子!但英儿最终却跟着别人私奔了,顾城不完美的世界只能用他的死来达到完美。
所有的死亡中,卧夫是最理性的,在走向石景山的小径上之前,他安排好了身后的一切。我能体会到,他想给这个世界更多的温暖更少的麻烦,以慰藉自己通灵的灵魂。每一种死都是一种归宿,卧夫赤条条地把自己袒露于浩天朗月之下,苍茫明媚之中,他的句号(其实感叹号是最合适的)画的尤其完美。有时候我会想,如果顾城的选择也是这样的呢?我们无法更贴切地走近诗人,当然不可能代替他来做任何的取舍。
讨论死我们同样也不能绕过自己,既然死亡是万物的最终结局,那就笑着面对好了。倘若觉得那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那人生便没了趣味。在基督教里,圣经说,在原始的创造计划中,原本是规定人是不死的。之所以后来改变了计划,那是从人的罪而来,也就是说人犯了罪,得为自己赎罪。即便如此,他们仍坚信基督徒不会死,那是睡着了。其实,我不喜欢这样牵强的比较有欺骗性的说法。相对来说我倒是相信佛教的解读:所有的生与死无非就是一场轮回而已。这人世间也就相当于一个大舞台,大家轮番过来表演,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而后各个变换着身份和角色。如此说来岂不是有意思得多。
绝命,止于今生而希冀着来世,只要完整了,哪怕是自己认为的完整也好,命就不会绝。
文章评论
雨竹
嗯嗯
原上草
这两天有点不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