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谚语里的智慧)

智慧人生

         据说“一升米养恩人, 一斗米养仇人”这则谚语源于一则民间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再以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一家穷困,一家富足,平素关系倒也融洽。这一年天灾降灾祸,先是数月无雨,地里旱得像被火烧过一样,接着蝗虫遮天蔽日,将本已枯黄的庄稼一扫而光。存粮吃尽,穷的一家被饥饿驱赶着,揭下树皮刨出草根,煮了充饥,到了无草可食的境地,一家人只能枯坐等死。这时,富的一家念及邻里之情,送来一升米,穷家感激涕零,视富邻居为救命恩人,两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播,穷的一家没有种子,便去找富邻居“讨要”,富人二话不说,又送他一斗稻米。穷邻居回到家里,家人见了,七嘴八舌忿忿不平:“一斗稻米怎么够咱们用啊?他那么有钱,为什么只给一些种子,不多送一些粮食和钱让我们应急,真是牛角越长越弯,财主越大越奸”。富邻居知道后非常气愤:我白送你这么多粮食,你不仅不感激,还这般辱骂我,真是狗咬吕洞宾啊!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则故事里,富邻居的气愤是可以理解的,无论怎样善良宽厚仁慈的人,也不会希望因助人而招至怨恨。然而在生活里,如此种植善心,收获抱怨之事却并不鲜见。

       乐善好施自然是一种修养,一种文明,一种美德,但是也该有度,过之则适得其反,让受助者养成一种“受助习惯”,认为你的帮助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结果必伤人害己。而故事里的富邻居正是走入了这样的误区。“一升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启示我们,助人也是有讲究、有学问的,不仅要有善心,还要有智慧。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少女与情人吵嘴后,悲愤交集,准备轻生,当她嘤嘤而泣,慢慢涉入浅滩,一步步走向湍急的河流的时候,一位云游至此的老僧见了,忙摘下佛珠抛进少女附近的水里,并大声喊道:“毒蛇,河里有毒蛇!”少女看了“蛇影”,尖叫一声,转身跑上了岸。老僧不慌不忙拿起“毒蛇”,少女这才发现被骗了,嗔怪道:“你这个老和尚!为什么吓唬我?”老僧慈祥而平和地说:“女施主再往里走,就永远上不来了!老衲不会凫水,只能用这“佛珠蛇影”的方法来救你!”少女听了,感激地笑了……

      老僧的救人充满了智慧。让善心与智慧同行,这样的“助人”才能真的“为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