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一)——刘世教
个人日记
我们来到祠堂时,远征军老兵刘世教老人午饭还没吃完,今天是他的96岁生日,两个女儿都赶来为老父亲庆生,桌上的菜比往日丰盛,有两碗鸡肉和一碗青菜。
老人碗里还剩小半碗汤泡的饭,知道我们来了,忙放下碗起身相迎,他眼睛已经看不见了,仅有些光感,朝着我们的声音微笑着伸手过来:“是小陈么?陈建琼?"我上前握过老人的手,很惊讶:“您怎么记得我名字?”他说记得,还记得王海宁,雷军,还提起上个月来看他,并在这住了一晚的一个志愿者,他努力地回忆:“他姓王,叫王……王……"
我提示:“王明飞?”
他说对对对,王明飞,那小伙子还住了一晚,发现老人住祠堂里太冷了,又给买了被子和鞋子,走了后又汇了钱来。
我向刘老介绍了建兵哥,建兵哥是第一次来,坐下来与刘老闲聊,刘老的故事我听过很多次了,却总记不完整,只知道他是96军的,是远征军,参加过入缅作战,穿过野人山,死里逃生回了家乡,在文革时期因参加过国民党部队很吃了些苦头。生有一子二女,儿子在外当庙祝,多年没回家了,女儿嫁人,老夫妇二人除了每月55元的农村养老保险,没有其它经济来源,二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刘老口齿清楚,和建兵哥提起当年打仗,他说,子弹乱飞,200军的一个师长都打死了,我们的副师长也被打死,团长也死了,我和战友并排打枪,“扑"的一声,战友就倒了下去。到处是死人,急红了眼,也不晓得怕了,心想要死就死,偏偏又没死。
说起过野人山,他说,又冷又饿又累,山里瘴气重,好多人就被毒死了,我脚上有伤,一分力气也没有了,窝在一棵老树下,再也不走了,心想死了就松了。后面来了人,探我的鼻子说还有气,就用棍子撬我,打我,不许我等死,没有办法,又起来走,我后来真活着走出了野人山,用棍子撬我的人却死在山里。死了的人,用树叶子遮一下,都没埋。
他说,和战友听说湖南被日本人占了时,都哭了,回不去了,回去也没有家了。我问他,抗战胜利后为什么不投诚进共产党部队?他说我只想回家看我娘,要不是知道我娘活着,我就跟着部队去台湾了。回来的路上,到处被日本人烧光了。
“连茅厕都烧了。”老人又补充一句。
说起文革,他说:"我的证件全被没收,这么大小的徽章也收了去。”他用手比了比大小,接着说,他们让我交待打死多少共产党,抢了多少老百姓,我说我只打了日本鬼子,我自己也是老百姓,不会去抢老百姓,可他们不信,把我安成了一个坏分子。后来政策好了也没有用了,我没了证件,什么也证明不了……
回来的路上,建兵哥不胜唏嘘,说那是那个时代的战士的悲剧,说起老人的身体状况,建兵哥又忍不住赞叹:“身体好,他每餐还能吃一大碗饭,我们去的时候他还剩了些没吃完,说不要了,我们劝他,他一高兴又端起碗吃完了。”
我说是啊,记性也很好,隔了七八十年了,还记得部队番号,记得军长名字,还记得很多经历细节。
往夕的经历是用命和鲜血换来的烙印,或许想忘亦己不能。可是,做为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已经很难形成新的记忆了,他怎么还能记住我们这些志愿者的名字呢?临走时,老人拉着我问:“那个小同志全名叫什么?”我告诉他:“姚建兵。”他重复一次:“姚建兵?”我说是的!老人又说:“你们都是好人,等我死了,我就保佑你们!”
我很惶恐,心情无比沉重,他们是民族英雄,没有他们那一代人的浴血奋战,哪有我们的今天?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志愿者,所做的也只不过每年来看他几次,将上面团队资助的捐助款和物质送达,这么一点点付出,这么一点点温暖却让他如此感念,可见他的一生经历了多么残酷的严寒。
临走时我给他们拍合影,我站在他们的右前方,人人都朝我这边的镜头看,老人却往左边的门那里看,他坐得很直,尽量保持微笑,他眼睛己经看不见了,光从门外照进来,他以为我站在那扇光亮亮的门边,以为我在那扇破旧的,开和关的时候就会吱呀作响的木门边。
老人碗里还剩小半碗汤泡的饭,知道我们来了,忙放下碗起身相迎,他眼睛已经看不见了,仅有些光感,朝着我们的声音微笑着伸手过来:“是小陈么?陈建琼?"我上前握过老人的手,很惊讶:“您怎么记得我名字?”他说记得,还记得王海宁,雷军,还提起上个月来看他,并在这住了一晚的一个志愿者,他努力地回忆:“他姓王,叫王……王……"
我提示:“王明飞?”
他说对对对,王明飞,那小伙子还住了一晚,发现老人住祠堂里太冷了,又给买了被子和鞋子,走了后又汇了钱来。
我向刘老介绍了建兵哥,建兵哥是第一次来,坐下来与刘老闲聊,刘老的故事我听过很多次了,却总记不完整,只知道他是96军的,是远征军,参加过入缅作战,穿过野人山,死里逃生回了家乡,在文革时期因参加过国民党部队很吃了些苦头。生有一子二女,儿子在外当庙祝,多年没回家了,女儿嫁人,老夫妇二人除了每月55元的农村养老保险,没有其它经济来源,二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刘老口齿清楚,和建兵哥提起当年打仗,他说,子弹乱飞,200军的一个师长都打死了,我们的副师长也被打死,团长也死了,我和战友并排打枪,“扑"的一声,战友就倒了下去。到处是死人,急红了眼,也不晓得怕了,心想要死就死,偏偏又没死。
说起过野人山,他说,又冷又饿又累,山里瘴气重,好多人就被毒死了,我脚上有伤,一分力气也没有了,窝在一棵老树下,再也不走了,心想死了就松了。后面来了人,探我的鼻子说还有气,就用棍子撬我,打我,不许我等死,没有办法,又起来走,我后来真活着走出了野人山,用棍子撬我的人却死在山里。死了的人,用树叶子遮一下,都没埋。
他说,和战友听说湖南被日本人占了时,都哭了,回不去了,回去也没有家了。我问他,抗战胜利后为什么不投诚进共产党部队?他说我只想回家看我娘,要不是知道我娘活着,我就跟着部队去台湾了。回来的路上,到处被日本人烧光了。
“连茅厕都烧了。”老人又补充一句。
说起文革,他说:"我的证件全被没收,这么大小的徽章也收了去。”他用手比了比大小,接着说,他们让我交待打死多少共产党,抢了多少老百姓,我说我只打了日本鬼子,我自己也是老百姓,不会去抢老百姓,可他们不信,把我安成了一个坏分子。后来政策好了也没有用了,我没了证件,什么也证明不了……
回来的路上,建兵哥不胜唏嘘,说那是那个时代的战士的悲剧,说起老人的身体状况,建兵哥又忍不住赞叹:“身体好,他每餐还能吃一大碗饭,我们去的时候他还剩了些没吃完,说不要了,我们劝他,他一高兴又端起碗吃完了。”
我说是啊,记性也很好,隔了七八十年了,还记得部队番号,记得军长名字,还记得很多经历细节。
往夕的经历是用命和鲜血换来的烙印,或许想忘亦己不能。可是,做为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已经很难形成新的记忆了,他怎么还能记住我们这些志愿者的名字呢?临走时,老人拉着我问:“那个小同志全名叫什么?”我告诉他:“姚建兵。”他重复一次:“姚建兵?”我说是的!老人又说:“你们都是好人,等我死了,我就保佑你们!”
我很惶恐,心情无比沉重,他们是民族英雄,没有他们那一代人的浴血奋战,哪有我们的今天?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志愿者,所做的也只不过每年来看他几次,将上面团队资助的捐助款和物质送达,这么一点点付出,这么一点点温暖却让他如此感念,可见他的一生经历了多么残酷的严寒。
临走时我给他们拍合影,我站在他们的右前方,人人都朝我这边的镜头看,老人却往左边的门那里看,他坐得很直,尽量保持微笑,他眼睛己经看不见了,光从门外照进来,他以为我站在那扇光亮亮的门边,以为我在那扇破旧的,开和关的时候就会吱呀作响的木门边。
文章评论
山中溪
唉,道不尽的人生辛酸!
建兵
我看你忙上忙下,却把所有事记得清清楚楚,细致入微。能有这份心真的不容易,向你学习!
云哥
不胜唏嘘
滑石子
这些文字资料非常好,能多收集就多收集些,以后会有用,很有意义的。抗战胜利70周年,市里准备出一本抗战文史资料,正缺这方面的东西。
angel
向老兵致敬,向你致敬!
山花烂漫
因为有你们,这世道多少些温度
野马
深深的感动!
楚
陈姐有才
飞濂
能将你的这篇文字和图片转到湖南老兵之家公众号吗?希望感动更多人。
直书888
一是向老兵致敬,二是向你们这些热心的志愿者致敬!二十年前,我是我们县志愿者的头,二十年后,我是默默的慈善倡导者,我认为人生最大最持久的快乐就是能从事慈善,能帮助急需帮助的人,我和我的一些朋友都在默默地做慈善,我们是一路人。当志愿者、做慈善光荣![em]e179[/em][em]e160[/em][em]e163[/em][em]e163[/em]
伏惑-若水
还没有看完泪水就出来了!我的泪点很低。人这一辈子不容易。能活着就好!那个年代太多的不公平,太多的冤屈,都不知道去表达!只愿老人家健康长寿!眼儿媚,我有两个事情想问一下:1、老人住在哪里呀?2、他的事情我们可否有其他的渠道可以解决?是否可以通过网络去咨询了?
夏了南城
谢谢你,让我们知道和了解老兵,祝福老兵[em]e160[/em][em]e163[/em]
阿乔
唉
曾夏萍
敬礼抗战老兵
雨花 儿
老人那辈人都太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