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心里面的三个我》
心灵成长转载
每个人,用一张脸一个躯体一个行为方式在世间行走,心灵中却住着三个“我”,就是心理大拿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一个人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的。这三个“我”分享一个人的心理,却性格各异,差别蛮大。
本我,追求快乐为本,他的口头禅是:“我要……”他希望自己喝得爽、吃得饱、玩得开心、人人都爱自己,万人万事都围着自己转……最有意思的是,他的大部分想法不被其他两个“我”准确感知(就是弗洛伊德提到的“潜意识”),就会闹情绪。
超我,最在乎的就是“完美”,他的口头禅是:“我应该……“,他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各种规则符合社会各种要求,希望自己成熟卓越无所不能……超我永远不会满足,他碎碎念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拿出更多的要求摆在自己眼前。
如果把本我、超我和自我的关系比作是三个好朋友的话,那自我在三个人中一定是左右逢源的那一个。他和其余两个我都关系不错。
自我,追求现实为本,他的口头禅是:“这样才好……”自我在感觉、在思考、在判断、在执行……他力求满足来自本我的各种欲望,他力求不触犯超我认为“不应该”的领域,自我如此小心翼翼,目的就是为了让三个我所依附的这个个体能够在所在的世界里,安全、满足的生活着。
在三个“我”中,本我是任性的,超我是严厉的,自我是圆滑的现实的。本我和超我,经常会闹矛盾,发生争执,本我认为超我太正经,超我认为本我太自私。此时,他们就需要自我去调停,判断对错,因为每个人的行为方式是由自我说了算,他会在本我和超我的博弈中选择最合适的解决之道。
本我、超我和自我的斗争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比如说,小A所在的小公司非常喜欢组织团队活动,目的是为了增加员工之间的感情,但这些活动都是在下班后或者周末时间举行。小A是个宅男,他希望自己的私人时间就是在家里懒散着度过,打起精神和同事们一起打羽毛球或者去爬山,他都不喜欢。这是他本我的意思。
小A在这家公司还是个小领导,作为管理者他需要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他的超我出来发表意见了:“这种活动,必须要参加,一来起个带头作用,二来还能乘机多了解一下团队成员。”
在本我和超我的博弈中,自我最终偏向了超我,放弃周末睡懒觉,参与公司组织的活动去了。
再比如说,小B非常讨厌闺蜜的男朋友,在她眼里对方是个自私卑鄙的猥琐男。但闺蜜经常约小B三人行一起去看电影或者吃大餐。每次,小B都收敛自己对闺蜜男友的不满,尽量摆出温和的态度。因为她的超我一直在教导着:“她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就不给她男友面子,我不能因为这样一个男人,伤害了我们的感情。收敛!控制!“
小B的本我却不能忍受明明不喜欢还要摆出很享受的样子,也在不停地和自己说:“他不是什么好人,我干嘛要忍受,他又不是我男友,我何必要迎合他,他让我恶心,别再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在这次博弈中,小B的本我赢了,她不仅因为一言不和和闺蜜男友发生了争执,而且拒绝了闺蜜后来的邀约。
在三个我的斗争中,自我最辛苦,他需要接收来自本我和超我的信息,进行解读和分析,最终作出判断。
如果压抑了本我,欲望没有满足,人就会痛苦,自我要么满足、要么疏通。
如果阻碍了超我,完美没有达成,人就会焦虑,自我要么顾及,要么合理化。
本我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超我是为了让自己更卓越。某些快乐是一时的,某些卓越是不必要的,这里就需要培养一个强大的自我,推动三个我之间建立和睦相处的关系。
这种和睦相处的关系,可以称为三我合一。
本我、自我和超我,目标要一致。其实,这三个我的存在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好,本我注重的是短期目标,即时满足;超我追求的是长期目标,层层递进;自我注重的是平衡状态。
既然大家目标一致,就应该互为关照,没有必要处在对立面。本我需要被适当的满足,超我也不要每时每刻提出可为苛刻的条件。有人说得很有意思:“在上班或者外部的环境里体现超我,在家里就体现本我。”这样的转换,
最辛苦的自我,需要各种充电和提升,让自己的能力变强,更好的满足来自本我和超我的挑战。
文章评论
〖☆○静默○☆〗
信念:
咖啡无糖
[em]e160[/em]
咖啡无糖
[em]e160[/em]
淡雅馨荷
经典[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