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庄子》的哲学

个人日记









纪清子为大王培养斗鸡。大王显然很喜欢斗鸡,希望纪清子能养出一只友霸四方的斗鸡,能够尽快出战。十天过去了,大王就去问这个纪清子:我那只鸡能斗了吗?


纪清子回答说:还不行,因为这只鸡“方虚靥而恃气”,大公鸡盛气凌人,羽毛张开,目光炯炯,非常的骄傲,胸中有股气。我们一般人认为,这个时候斗鸡不是正好吗?但真正懂得训练鸡的人说,这个时候是根本不行的。
  
又过了十天,大王又问。纪清子回答说:还不行。尽管它的气开始收敛了,但别的鸡一有响动,它马上还是有反应,还有去争斗,这还不行。又过了十天,大王第三次去问。纪清子说:还不行。他现在虽然对外在的反应已经淡了很多,但是它的目光中还有怒气,不行再等等。
  
又过了十天,大王来问。纪清子终于说:这回鸡差不多可以了。别的鸡一些响动鸣叫,它已经不应答了。现在它像个什么样子呢?这就引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成语,叫做“呆若木鸡”。纪清子说,这只鸡现在已经训练得像个木头鸡一样,“其德全矣”,就是精神内聚,它的德性已经内化了,内敛了。所以,这只鸡往那儿一站,任何鸡一看见它,马上就会落荒而逃。这个时候的鸡可以去参加斗鸡了。在《庄子》里面,有很多寓言是发人深省的,因为它提供了与我们常人大相径庭的判断系统。



我们通常认为,一只鸡如果去争斗的时候,就像一个将士了阵三通鼓一样,需要趾高气扬,需要踌躇满志,需要有必胜之心张扬显露。而庄子给我们的境界是,当它一层一层把外在锋芒全都消除了,把一切的锐气都纳于内心。这并不是说,它没有真正的斗志了,而是斗志内敛。这种时候,才可以叫全德。真正的争斗,取得胜利,不在于勇猛,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德性。

【原文赏析】纪渻〔音shěng〕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通“骄”字)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通“响”字)景(通“影”字)。”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子•达生篇》

文章评论

懿切[em]e328174[/em]¤随缘¤[em]e328174[/em]

呆若木鸡本来比喻精神内敛,修养到家. 有人从中领司出人生的大道理,认为人的处世如不断绝竞争之心,则易树敌,彼此仇视,如消除竞争的心理,自然滑挑战竞争的对手. 后来"呆若木鸡"的意义演变为比喻人呆木不灵,失去知觉的样子,或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懿切[em]e328174[/em]¤随缘¤[em]e328174[/em]

“呆若木鸡”中说的那只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能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懿切[em]e328174[/em]¤随缘¤[em]e328174[/em]

张狂者,看起来气势汹汹,实则内心发虚。在那种张狂的表现中,也常常暴露了自己,泄尽了自己的内力。有时候那种“呆”或者“发傻”,宛如木头做的鸡一样,没有表现出骄横霸气或者盛气凌人,恰恰是将自己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收敛,从而保全了自己的真气和内力,其内在的气势恰恰是令对手不寒而栗的。同时这种冷静,也为“待时而动”提供了条件。

懿切[em]e328174[/em]¤随缘¤[em]e328174[/em]

中华禅宗智慧将“禅定”视为人生至高智慧,在禅宗宝典《六祖坛经》中说:“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意思是说,当人在认识事物时能够破除现象带给人的幻觉而深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中去的时候,人就接近了智慧。而人一旦明白了事物的真相,就不会被现象牵着走,内心就会平静和淡定。这就是禅定的境界。

懿切[em]e328174[/em]¤随缘¤[em]e328174[/em]

通过这则寓言向我们阐明了“现象的表现形式与本质的存在形态在特定的高度上恰恰是相反的”,而这也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也是道家智慧不同于一般生活认识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