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只可以被理解,不可以被原谅
个人日记
无论是在辅导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声音:“我的父母好可怜啊、我已经原谅父母了”等等。这样的表达听上去似乎也没有问题,似乎很懂事、很孝顺。殊不知,在这样的一份表达里,体现了亲子之间的序位关系。在任何一份关系里,处于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与位置相匹配的行为,如果一个人不能表现出与自己本来位置相应的行为,就会对这份关系以及这份关系里的其他人带来伤害。如同上级与下级之间,如果下级总是说上级的话、做上级的事,那这份关系和关系里人一定会受到影响。
宇宙万物都在遵循一定的规律在运作,生命的传承也不例外。水总是从高处流到低处,无法倒流,那么,在人类的各种关系里似乎也是这样:当你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时,除非你变得谦卑,否则,任何支持者都会感到有某些不妥,或者在内心里感到失衡。谦卑,就是地位进入的状态。当我们能以一份谦卑的状态进入一份关系时,任何对我们支持的给予都会体现一份价值和被尊重,这份关系就会很成功,换个角度去感受:如果某人以一种傲慢的态度要求我们给予支持,在内心里我们是否能做到心甘情愿?傲慢本身是一份我高你低的关系,所以,就会缺乏相应的尊重,因此,带着傲慢的行为不会为别人的付出而感恩。
都说人类是万物的灵长,这是人类给自己的定义!之所以这样定义,其中之一的原因是否有:人类有比较丰富的情感活动、包括接受与被接受、尊重与被尊重、爱与被爱。这不仅体现人类拥有这些能力,同时体现人类有着这样的需求。纵观人类的所有活动,不难看到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不外乎就是生存的需求、情感的需求和价值的需求,这是最基本的需求,如果这个基本的需求被剥夺,不仅是人类,就是其他生命,同样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上的问题。例如,很少被关注的小狗,当它见到陌生客人时,很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并非它本性凶恶,它只是内心的恐惧而本能自发的防卫行为。如果我们闭上眼睛在我们的周围稍微搜寻一下,就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在成长环境中总是被忽略,那么这个人长大之后不是出现一些讨好行为,就是对别人很冷漠,无法与人建立真正的关系。所以,内心的情感需求一旦不能得到满足,这个生命就会出现问题。
情感需求最初、最主要来自哪里呢?就是来自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母。我相信有人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一定是父母,或许每个人的生命里还有其他人给过我们极大的帮助,但是这些都是在我们拥有生命的前提下才变得有可能的。如果我们我们内心无法感受到生命传承过程中的这份爱与温暖,试想,我们的内心是否真正的完整?即使可以在外面呼风唤雨,四面玲珑,我们是否可以与人建立起真正的关系(心理上的关系)并且享受这份关系?所以,在临床心理学的工作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里往往可以看到他与父母的关系(亲子关系)的影子。我们的生命不是父母创造,却通过父母而来,就如同大树不是土壤创造,却通过土壤而来,它们无法离开土壤而自己粗壮成长,土壤给与了大树的营养。我们的生命成长不仅仅需要食物与空气、我们还渴望充满热情与活力,内心喜悦与和谐,我们还渴望成功与满足等等,所以,我们的心灵还需要被滋养,只有心灵的需求被满足以后,我们才可能真正粗壮成长,只有我们完成内在的成长之后,我们才可以称之为“强大”。世界上许多的关系都可以改变,唯一不可改变的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所以,只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东西,我们无法从其他任何人那里得到,除非我们再回到源头。
成长中,如果我们认为父母曾经的一些方式让我们感到被伤害,我们对父母产生一些抱怨、不满、失望、甚至愤怒的情绪,这些使得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受到了影响,可是我们在理性上又认为不该有这样的情绪或行为,因此,我们我们选择原谅,也就是不再计较,不再追究。不再计较、不再追究,并不代表这件事情不存在了,只是我们选择不去关注,不再提起。如果这件事没有真正的被理解,双方很难从原谅的行为了得到真正的释怀,原谅只是你欠我的,但我不再追究与计较,这样的行为可能使对方活在一种亏欠、愧疚或自责之中,在关系里处于被动的位置,以后任何事情都可能处于小心翼翼的状态。
再者,原谅把对方置于被动的位置之后,自己可以拥有操控对方的权利,显然是一个我高你低的序位关系。例如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在内心里把自己置于社会底层、而把某些人置于社会高层,内心就会处于卑微的状态,即使自己有某件珍贵的礼物真心想送给某某人,他就很容易担心别人是否真的看重与珍惜。所以,他无法在全力以赴地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在与父母的关系里,一旦有了原谅,关系里的位置就开始出现变化,当我们把自己置于更高的位置的时候,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我们当作他们孩子来爱了,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开始变得沉默,不再打开自己,甚至在内心里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去爱,让内心的那份情感自然地流淌了。同时,我们或许也感受到了这份关系的微妙变化,情感的流动是否不再畅通。当自己处于更高位置时,躬身索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关系或许会令人尴尬。
前面谈过,每个人心的心灵都需要营养的滋养,因此,生命才可能绽放他的热情与活力。这份营养就是我们的情感需求,在所有的关系里,最重要的情感需求是来自与父母的关系,因为只有这份关系才能真正为我们提供无条件的爱与支持,同时,只有在这份关系里,才能让我们感受生命的美与珍贵,才能真正让我们回归童真的状态体验,因为自己唯一只能在这份关系里成为孩子。但是这一切前提是我们需要放下那份傲慢的姿态,以一个谦卑的心进入这份关系,这样,这份来自生命传承,符合自然规律的、纯粹的爱的流动才变得有可能。
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人,也就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父母,我们的父母也不完美。同时,有几个父母在成为父母之前就已经学习、掌握了所有亲子关系技巧!即使掌握所有的亲子关系技巧,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这些技巧也不见得完全有用,所以他们怎么可能做到每件事情都恰到好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他们的方式完美无缺,因此,我们有责任接受和理解包括我们将来都有可能出现的失误。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同时,只要是条件能允许,我们都没有饿着肚子、光着身子活到现在,已经证明父母想要让我们活下去,并且希望我们活得更好,否则我们不可能活到现在,所以,他们已经做了他们所能做的事情,或者做了他们能够做到、做得好的事情。
其实,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有我们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所以,他们想运用他们知道的方式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或者让我们避免很多危险和挫折失败,或者他们仅仅只是一份担心。这些方式可能缺乏尊重、可能让我们失去一些机会,或者是一份约束等等,都让我们明白了这种方式没有效果,甚至适得其反,这些都让我们懂得了自己成为父母以后怎样做会更好,怎样去支持自己的孩子,父母牺牲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来让自己的孩子获得一份学习,这样的付出或许我们没有看到!如果这些被我们发现,或许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他们的那份珍贵的爱。
所以,父母只可以被理解,不可以被原谅!因为我们是孩子,我们只能做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就可以做他们能做的事情,爱的传递才能变得有可能、心灵才可能被滋养、内心才可能获得满足、生命才可能变得强大。
宇宙万物都在遵循一定的规律在运作,生命的传承也不例外。水总是从高处流到低处,无法倒流,那么,在人类的各种关系里似乎也是这样:当你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时,除非你变得谦卑,否则,任何支持者都会感到有某些不妥,或者在内心里感到失衡。谦卑,就是地位进入的状态。当我们能以一份谦卑的状态进入一份关系时,任何对我们支持的给予都会体现一份价值和被尊重,这份关系就会很成功,换个角度去感受:如果某人以一种傲慢的态度要求我们给予支持,在内心里我们是否能做到心甘情愿?傲慢本身是一份我高你低的关系,所以,就会缺乏相应的尊重,因此,带着傲慢的行为不会为别人的付出而感恩。
都说人类是万物的灵长,这是人类给自己的定义!之所以这样定义,其中之一的原因是否有:人类有比较丰富的情感活动、包括接受与被接受、尊重与被尊重、爱与被爱。这不仅体现人类拥有这些能力,同时体现人类有着这样的需求。纵观人类的所有活动,不难看到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不外乎就是生存的需求、情感的需求和价值的需求,这是最基本的需求,如果这个基本的需求被剥夺,不仅是人类,就是其他生命,同样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上的问题。例如,很少被关注的小狗,当它见到陌生客人时,很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并非它本性凶恶,它只是内心的恐惧而本能自发的防卫行为。如果我们闭上眼睛在我们的周围稍微搜寻一下,就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在成长环境中总是被忽略,那么这个人长大之后不是出现一些讨好行为,就是对别人很冷漠,无法与人建立真正的关系。所以,内心的情感需求一旦不能得到满足,这个生命就会出现问题。
情感需求最初、最主要来自哪里呢?就是来自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母。我相信有人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一定是父母,或许每个人的生命里还有其他人给过我们极大的帮助,但是这些都是在我们拥有生命的前提下才变得有可能的。如果我们我们内心无法感受到生命传承过程中的这份爱与温暖,试想,我们的内心是否真正的完整?即使可以在外面呼风唤雨,四面玲珑,我们是否可以与人建立起真正的关系(心理上的关系)并且享受这份关系?所以,在临床心理学的工作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里往往可以看到他与父母的关系(亲子关系)的影子。我们的生命不是父母创造,却通过父母而来,就如同大树不是土壤创造,却通过土壤而来,它们无法离开土壤而自己粗壮成长,土壤给与了大树的营养。我们的生命成长不仅仅需要食物与空气、我们还渴望充满热情与活力,内心喜悦与和谐,我们还渴望成功与满足等等,所以,我们的心灵还需要被滋养,只有心灵的需求被满足以后,我们才可能真正粗壮成长,只有我们完成内在的成长之后,我们才可以称之为“强大”。世界上许多的关系都可以改变,唯一不可改变的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所以,只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东西,我们无法从其他任何人那里得到,除非我们再回到源头。
成长中,如果我们认为父母曾经的一些方式让我们感到被伤害,我们对父母产生一些抱怨、不满、失望、甚至愤怒的情绪,这些使得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受到了影响,可是我们在理性上又认为不该有这样的情绪或行为,因此,我们我们选择原谅,也就是不再计较,不再追究。不再计较、不再追究,并不代表这件事情不存在了,只是我们选择不去关注,不再提起。如果这件事没有真正的被理解,双方很难从原谅的行为了得到真正的释怀,原谅只是你欠我的,但我不再追究与计较,这样的行为可能使对方活在一种亏欠、愧疚或自责之中,在关系里处于被动的位置,以后任何事情都可能处于小心翼翼的状态。
再者,原谅把对方置于被动的位置之后,自己可以拥有操控对方的权利,显然是一个我高你低的序位关系。例如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在内心里把自己置于社会底层、而把某些人置于社会高层,内心就会处于卑微的状态,即使自己有某件珍贵的礼物真心想送给某某人,他就很容易担心别人是否真的看重与珍惜。所以,他无法在全力以赴地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在与父母的关系里,一旦有了原谅,关系里的位置就开始出现变化,当我们把自己置于更高的位置的时候,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我们当作他们孩子来爱了,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开始变得沉默,不再打开自己,甚至在内心里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去爱,让内心的那份情感自然地流淌了。同时,我们或许也感受到了这份关系的微妙变化,情感的流动是否不再畅通。当自己处于更高位置时,躬身索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关系或许会令人尴尬。
前面谈过,每个人心的心灵都需要营养的滋养,因此,生命才可能绽放他的热情与活力。这份营养就是我们的情感需求,在所有的关系里,最重要的情感需求是来自与父母的关系,因为只有这份关系才能真正为我们提供无条件的爱与支持,同时,只有在这份关系里,才能让我们感受生命的美与珍贵,才能真正让我们回归童真的状态体验,因为自己唯一只能在这份关系里成为孩子。但是这一切前提是我们需要放下那份傲慢的姿态,以一个谦卑的心进入这份关系,这样,这份来自生命传承,符合自然规律的、纯粹的爱的流动才变得有可能。
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人,也就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父母,我们的父母也不完美。同时,有几个父母在成为父母之前就已经学习、掌握了所有亲子关系技巧!即使掌握所有的亲子关系技巧,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这些技巧也不见得完全有用,所以他们怎么可能做到每件事情都恰到好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他们的方式完美无缺,因此,我们有责任接受和理解包括我们将来都有可能出现的失误。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同时,只要是条件能允许,我们都没有饿着肚子、光着身子活到现在,已经证明父母想要让我们活下去,并且希望我们活得更好,否则我们不可能活到现在,所以,他们已经做了他们所能做的事情,或者做了他们能够做到、做得好的事情。
其实,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有我们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所以,他们想运用他们知道的方式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或者让我们避免很多危险和挫折失败,或者他们仅仅只是一份担心。这些方式可能缺乏尊重、可能让我们失去一些机会,或者是一份约束等等,都让我们明白了这种方式没有效果,甚至适得其反,这些都让我们懂得了自己成为父母以后怎样做会更好,怎样去支持自己的孩子,父母牺牲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来让自己的孩子获得一份学习,这样的付出或许我们没有看到!如果这些被我们发现,或许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他们的那份珍贵的爱。
所以,父母只可以被理解,不可以被原谅!因为我们是孩子,我们只能做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就可以做他们能做的事情,爱的传递才能变得有可能、心灵才可能被滋养、内心才可能获得满足、生命才可能变得强大。
文章评论
媛
你说的我都认同并赞成。[em]e179[/em]
金豆儿
我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