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叶笺寄情思
佳作欣赏
德国科隆东方艺术博物馆藏有一套明崇祯十三年闵齐伋刻《西厢记》彩图,其中第三幅即绘有两张形态不同的叶形彩笺。一张为蕉叶形,是蕉叶笺,上面题写着张生在月下的吟诗。另一张为枫叶形,是枫叶笺,录写着崔莺莺的和诗。每张笺旁都有一只蝴蝶蹁跹,仿佛正伴随着笺叶在半空中飘飞。这一精美的画面实在是为明代叶笺做了宝贵的留影。
叶笺这一灵奇的创意大约受益于历史上种种“书叶”的传说。据说,盛唐学者郑虔年轻时颇为贫寒,热爱练习书法却买不起纸,便到慈恩寺中寄住,每日从寺内柿林中采摘柿叶作为纸的代替品,于叶上练字,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名家。不过更动人的是围绕“叶上题诗”情节展开的数则爱情故事。其中流传最广的为宋人小说《流红记》:士人于佑黄昏独自在御沟旁散步,偶然发现一枚大树叶随着水流从宫墙下漂出,浮在河面上,叶面居然题有宫怨诗一首: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于佑为人敏感多情,几天之后竟特意跑到御沟的上游处,把一片亲自书写了诗句的红叶放入水中,让流水将其带入宫墙之内。叶上题诗是:“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直到十年之后,宫女韩氏得到机会出宫,经人做媒与于佑成婚,结果,二人惊异地发现,各自都保留着题有对方墨迹的那片红叶。十年的牵挂,十年的等待,终于一朝花开。
在唐代,“红叶题诗”还有另一个版本,更惹惆怅:一位名为侯继图的文人在秋天登临大慈恩寺的高塔,正在凭栏远眺,忽然有一片木叶随风飘来,落在他身边。叶上题写有抒发相思的诗迹,其中有句为“此字不书石,此字不书纸。书向秋叶上,愿逐秋风起”。带着诗句的木叶不知出于谁手,亦不知何所从来,徒令偶然拾得者倍感迷惘。
正是在唐代,出现了专门为录诗而设的“诗笺”。唐时造纸业十分发达,有染成各种色彩的精美彩纸供文人骚客写信、书诗,但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需要使用时临时把大张色纸裁开。唐中期以后,生活方式更加精雅化,在此背景之下,小张彩笺出现并流行开来。如果记载可信,那么是著名女诗人、名妓薛涛率先想到制作小张彩笺的创意。
蜀地早就以出产精美的彩色纸张而闻名天下,不过,据记载说,薛涛对蜀纸加以了优化改进,不仅督促工匠发展出更为丰富多变的染色,而且将长卷大幅改裁为单叶小张,每一叶小纸上仅仅能够题写一首诗,称为诗笺。
唐人爱诗,更爱作诗,诗人们不管身处哪里,都要身携竹或绢锦制的“诗筒”,一旦灵感忽来,脑海中冒出好的诗句,就要赶紧写在纸上,放入诗筒,以免才思一过,事后难以追忆。独自成张的诗笺恰好最适合放在诗筒里,随时抽出一张,记录自己苦吟的所得。另外,文人雅集时,作诗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这时候,宾主各取一张丽色不一、纹花蹁跹的诗笺,挥毫立就即景生情之作,无疑让集会获得了形式上的雅致与优美。因此,薛涛所发明的小幅彩笺立刻受到文人才子的追捧,随后在整个唐代上层社会风行开来,被专称为“薛涛笺”,因为产于成都的浣花溪畔,又称“蜀笺”,甚至还获得了一个美丽之极的芳名“浣花笺”。据《成都古今记》,蜀笺的色彩多达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十样的变化,其中的精品还会套印上山水林木、折枝花果、飞禽走兽等饰纹。
明代文人的“叶笺”乃是把薛涛笺的悠久传统向前又推进了一步。据高濂《遵生八笺》介绍,这种特型笺纸设计精巧,要制作出专为显现叶脉图案的凸花印花模版,利用传统蜡印花笺的工艺,在红、绿、黄三色笺纸上印出叶脉的纹迹,然后将外缘裁成叶形——红笺剪作枫叶的形廓,绿笺则模仿蕉叶,而黄笺制为贝叶,这样,便得到了一张张宛如树叶的诗笺。
叶笺乃是传统文人用以书写诗作的专用小笺。动人的是,明代文人在出游的时候,喜欢将其作为放情山水的载体,一如《遵生八笺》所述:
若山游偶得绝句,书叶投空,随风飞扬,泛舟付之中流,逐水浮沉,自有许多幽趣。
不管独自还是与友人一起,也不管是空山踏翠还是泛舟碧波,高濂这位《玉簪记》的作者总是携带内函叶笺的诗筒,一旦才思灵动吟得诗句,便题写到叶笺上,然后将片片轻笺抛向空谷或丢入明波,任其随风浮飞,漂波逐流,最终寄身自然。
在当今电子化的时代,纸笔已经变得陌生。其实,或可利用枫叶节、情人节等时机重拾明人风雅,比如枫叶节时鼓励人们用特制的枫叶笺写下自己的诗作或者心愿,挂到树上、枝头;赏荷节时则改为莲瓣形笺、荷叶形笺;情人节来个各色花笺叶笺随意选择,并设立许愿墙供大家张贴带着自己心迹的花叶……这种方式优美但并不靡费,但却可以让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体验在纸面上书写诗式语句的乐趣,重温书写这一人类古老而重要的文化方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