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眼看世界----世界局势的约纵连横

个人日记

 鬼眼看世界

                                           世界局势的约纵连横

-                                                                                                     ---------系统的力量和方法的对比
                                                              文/无限学子 

学鬼谷子首先大家学了很多方法,很多人会掉到对术的探索。如何谈话,如何去采用具体的方法达到目的等。当然,这是鬼谷子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也是价值之一。原文中也给出了许多可直接借鉴参考。或者直接应用的方法。飞箝,內楗,揣摩,这些篇章都很系统地阐述了具体的应用,和坚持的法则。

而鬼谷子真正有力量的地方是系统,也就是说是这些点综合后的总结。这才是约纵连横的核心和最终结果。我们用现在世界局势来简单分析比较一下这两个方面的不同和优劣。我对政治不太了解。仅从我们都看到的信息来简要分析,为了说明鬼谷子系统的价值和力量。不妥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我们都知道。美国现在开始躁动不安了,针对我国采取了一些不友好行为。先是宣布帮助日本协防钓鱼岛。之后不久又开始针对南海宣布要在南海加强军事存在,还有更早一点对印度核研究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之,这都是非常明显针对中国的围堵政策。而且有点毫无顾忌的味道。

如果深入一下看,就知道人家老美是被逼的。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何况是军事经济实力都排在世界第一,而且第一了很久的美国。

不过,如果纵深去比价,就知道,不管美国怎么折腾。我们布的大局已经不可逆转。这就是系统的力量。

这一点,我从上合组织开始说起。这个组织从江泽民时代开始布局。当时很多人猜测:为什么是上海经济合作组织?这个组织会不会演化成军事联盟?很多媒体和西方国家都在评论这个话题,而且带着很大的担心。国内打媒体和相关领导不断出来澄清:中国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上合组织永远不会涉及军事内容。

直到今年的亚投行成立,和巴亚尔港项目确定。很多人才看懂了,大约聪明的美国人也看懂了:原来你们约纵连横的布局,足足用了60多年。(从毛主席时代开始)

我们看这个脉络:

毛主席时代,对外友好的国家开始铺垫的有:非洲诸国,巴基斯坦,以色列。如果说非洲和巴基斯坦是蓄意的外交谋略。(据传巴基斯坦甚至在法律中还有一项:破坏中巴友谊罪。)那么以色列则是中华民族厚德载物品质的因果机缘。我们都知道,二战期间。很多犹太人无处可逃。上海是犹太高层避难所,二战结束后,建立以色列,这些犹太精英自然不会忘记曾经避难的地方。不会忘记一群友好的华夏名族朋友。----此可谓飞箝。

这些国家,在二战后都是欧美看不上的国家。非洲很穷。巴基斯坦和印度比起来。美国更愿意选择更大的印度。大约正是因为这样,毛主席时代的领导人选择了夹缝中开拓外交空间的策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鬼谷子说:不费力而易成者,择而决之。----决篇应用。

因为当时情况,美苏量大阵营,两级对垒冷战。中国选择的是这个两个阵营都不重视的边缘国家。而两个阵营中的任何国家都不会选择中国,同样,美苏的精力也都会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国家。

这个前期的铺垫,为后来的约纵连横打下了外交基础。并且争取了时间。

苏联分解,两级世界结束。实际给中国腾出了空间。上合组织应运而生,你看上合组织的参与国就知道:

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观察员:伊朗、阿富汗和蒙古;对话伙伴:斯里兰卡、白俄罗斯和土耳其;参会客人:土库曼斯坦、独联体和东盟。

基本上整合的是前苏联势力范围内国家

再比较今年的亚投行国家:中国、印度、新加坡、法国、意大利、德国、意向成员国57个,涵盖了除美日和加拿大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

这个体系基本整合的是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北约国家。

分析一下会发现,这样整合的意义在于:这两个体系。因为经济体量的关系,都是以中国为核心,那么就保证了绝对发言权。----------如果加入美国和日本这样的经济大国。中国的核心将被分解。如果仅仅以其中一个组织整合,因为政治原因,缺乏操作空间,而且,更重要的是,一样会分散我们过的发言权。而这样两个分开,即达到整合全球的目的。还能保证发言权,和互相制约。因为两个体系的发言权都是我们。怎么来相互制约,实际上是以符合我国利益为前提的。------这个,学鬼谷子的你懂得。)

这样两个经济联盟,几乎涵盖了全球。-----美日除外。

以上可谓约纵。

而,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项目则是连横。这个连横策略。我们先看一下度娘上对瓜达尔港的介绍:

其地理位置却非同寻常,瓜达尔南临浩瀚无垠的印度洋,西望阿拉伯海与红海,紧扼从非洲、欧洲经红海、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通往东亚、太平洋地区数条海上重要航线的咽喉。瓜达尔距离全球石油供应的主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大约400公里

中国修铁路直达瓜达尔。并修建这个港口。看似在帮助巴基斯坦经济建设合作。实际上这个是个战略突破。军事意义也十分重要,直接突破了所谓的太平洋岛链封锁。钓鱼岛的重要性也就降低了。而且通过模式整合其他国家的军事力量。----美国要想封锁瓜达尔港,必须面对巴基斯坦的军事对抗。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来分析,看中国在这个体系中可以干什么?

1相关国家首先会成为我们过的经济联盟,并加强经济合作。这个经济的加强。对国家外交十分利好。这个利好会增强中国在联合国的发言权。并逐渐有力量孤立美日。----此亦为飞箝。

2如果发生军事冲突。至少减少了敌对国家。这些国家因为经济利益的关系,可能不会和我们一伙来对抗美国。但至少降低了和美国合作搞什么八国联军来打中国。

3人民币国际化。这是最直接,也最可能第一个实现的内容----上合组织和亚投行本来就是金融载体----这也是美国短期最怕的结果。因为人民币国际化。将成为第三个国际化货币,而且针对全球。直接抗衡美元。这样,美元这唯一全球化的“货币股票”将被打回老家。这个损失之大稍有金融常识的都可以估计一下。而“人民币”这个股票的全球上市。带来的红利数额之大。绝对不是现在的几万亿美元储备可比的。------看来前期几万亿的美元储备也是有预谋的。一来遏制美国搞人民币贬值带来的风险。二来在未来的人民币全球化后,即使这些资产蒸发,人民币带来的红利足以弥补。而不管这两个情况那个发生,受损的都是美国。----此可谓內楗

(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假如全世界都开始人民币结算,初期我们只需要让国内货物贬值提高价格。并提高国民收入来平衡,大量印钞票,进口产品相对的非常便宜,后期降低产品价格,而提高社保和服务价格。这样全民受益。----也就是让全世界的劳动者为我们的消费买单了。----就像现在的美国。

举个例子:如:人均工资设底线30000元起步----因为自己国家可以印钞票。物价差可以提高物价来平衡,白菜价格可能将涨到10元一斤。但是,只要外汇兑换不变。如:和日元兑换依然是1:25.那么,日本进口的汽车价格依然会保持10万元不变。但对你以前3000元每月的工资来说。你买的汽车就便宜了十倍。-----那个时候就不要抵制日货了,中日友好将被再次提上日程。)

其他的不说了。只要这个约纵连横的系统架构形成,可做的事情太多了。-----问题是,这个架构已经形成了。而且不可逆转。这就是为什么说美国被逼的去南海搞小动作,和日本搞钓鱼岛协防这样的低级外交。

综合分析:中国这几十年布局。不是和美日抗衡,而是直接统领全球的思维。所以习大大接见美国务卿是说:太平洋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此可谓抵巇。

言外之音:并不否定美国介入南海,如果看不懂系统,这是一种妥协;如果看得懂,这是在争取时间。全球的布局一旦形成。南海只是其中一个小棋子。格局才真正决定谁领导谁。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心血,全球化的大布局,不是美日小打小闹能扭转的。

中央帝国,必然回到中央的位置。

国家如此,组织亦然,公司体系亦然,个人和外界关系亦然。

---------所以。个人和外界的沟通模式决定前途。公司的运用模式决定未来。
   
    最后,学鬼谷子,学到系统层面应用。才开始真正发挥力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