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護持老人往生淨土?定弘法師主講 2013.10.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个人日记
2013/10/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7-114-0001-2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承蒙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的邀請,讓定弘給大家分享「如何護持老人往生淨土」這個專題。因為最近定弘的祖父鍾榮春老居士往生西方,現在還在頭七當中,他是十月九號晚上八點多往生的,我們這次的分享也是他往生頭七的一個紀念。
這次分享的緣起我們要講三點,第一是我祖父的往生,這個事情激發起不少同修對於老人家往生如何護持這個問題的思考。得知我祖父往生很殊勝,所以都啟請讓我來跟大家講一講;第二點講出離事大,出離六道求生西方這個是大事,生死事大;第三是盡孝之要,我們要對父母對老人盡孝,就必須要考慮到如何護持老人往生這個大問題。
我們首先講乙一,我們也做一個科判似的,甲一是分享緣起,乙一是祖父往生。可能很多同修也都知道,我的老爺爺是在廣東省興寧市念佛堂慈光安養院往生的,老人家是在近百位居士洪亮的佛號聲中安詳捨報,蒙佛接引順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的祖父今年是九十五歲,也算是很高壽了,是一九一九年三月出生的,往生的時候基本沒有什麼病,也可以稱得上是無疾而終了,他老人家也是有很大的福報。在興寧念佛堂慈光安養院,大概是住了半年多,今年三月二十號進駐的,跟我奶奶一起進駐,我父親也在那裡,承蒙那邊念佛堂義工們在堂主曾老師的帶領下,對爺爺、奶奶,還有我的父親都非常的護持。在我爺爺臨終彌留之際,身體比較衰弱的時候,從上個月二十號差不多有將近二十天,日夜二十四小時守護在我的爺爺身旁來念佛,也每天組織至少二十多人來給他誦《地藏經》,每天都給他放生,對爺爺的這種護持,真的讓定弘非常非常的感動,比我們自己做兒孫還要盡到這種孝心,我們自己都覺得慚愧。
這次我沒有自己親自到興寧念佛堂去助念,因為事前我就請示過我們師父淨公上人,說我爺爺將要走了,因為他們也把消息傳給我,可能過幾天就要走,我要不要從台灣(我在台灣學戒),要不要從台灣趕赴興寧為老人助念?因為自己曾經也有這樣的一個願望,希望能幫助老人護念他的往生。師父上人的指示就是不必,說你在台灣認真的學戒,因為學戒律將來是希望為護持正法、重建僧團、續佛慧命這個大事因緣,你就好好的學,學了之後這個功德迴向給老人家,就很好了,那邊有佛菩薩照顧。我聽了之後就安心的在台灣學戒。這是兩天前才回到這裡,因為要辦台灣的居留簽證,必須要出境一趟來辦,在香港住幾天,所以才有這個因緣跟大家分享。在此地也表達對師父上人和興寧念佛堂諸位同修,以及正在給老人還在助念的這些同修們,包括興寧的還有各地道場的這些同修們這樣的發心,定弘在此地表示對大家深深的感恩。
現在興寧念佛堂正在打精進佛七,他們準備打二十四小時的精進佛七,專門給老人迴向,聽說已經有幾百人在念了,各地居士好像都在傳手機的短信,我這邊香港也有同修也收到這樣的短信,說要給鍾爺爺迴向,真的是讓定弘非常的感動,也讓定弘真的是感覺到三寶的加持不可思議的。
師父上人在我那時候決定要辭職,從昆士蘭大學辭職,要專職學法、弘法,那個時候就對定弘說過,說你只要真正發心為佛法、為眾生,你就不必擔心家裡人了,你家裡的人有佛菩薩照顧,比你自己照顧要好十倍都不止,現在真的是證明如此。
在興寧的義工們,就在爺爺還彌留之際的時候,就一直的守護、關懷,在生活上照顧,而且最主要的就是一直在勸導老人家念佛,這是非常重要的,勸他要放下牽掛,要一心念佛跟著阿彌陀佛走。我爺爺也是比較老實聽話的人,所以很合作,勸他念佛他也就跟著念,而且是他那個念佛的姿勢也很可愛,自己搖晃著腦袋就這麼念,跟著節奏念。
到九月二十號的時候就不能進食了,人不能進食應該來講也不會超過兩個禮拜,這通常在老人走之前這個時間都會出現,就不能再進食了,他的消化能力已經退了,就是基本上叫瓜熟蒂落的時候了。義工們也問他願不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他很高興的點頭。結果從十月二號開始,晚上開始,他就一直眼睛注視著阿彌陀佛像,到十月三號就連講話都講不出來了,大概也斷食好幾天,好多天了,十幾天,所以也沒有力氣講話。義工們就對他說,說爺爺你如果見到阿彌陀佛,就跟我們揮揮手,讓我們知道你要走了,你要揮手我們就知道。爺爺就點頭,表示知道了,他頭腦很清醒。義工們就一直守候,包括堂主曾老師都天天來看望。
從十月六號,也就是往生前三天,大家勸爺爺念佛的時候,爺爺就點頭,就那時候一直看著佛像,而且很開心,人往生之前都會出現很歡喜的樣子,他經常對著別人笑,而且突然之間跟大家揮了幾次手,說不定那時候就見到阿彌陀佛了,義工就馬上問他,說爺爺你是不是快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了?爺爺就點點頭,然後再次就揮揮手,然後就一直看著阿彌陀佛的像,屋裡都有佛像。到了那天的下午,就是十月六號的下午六點一直到九點,三個小時他眼睛都沒有離開佛像,大概心裡都在念佛。後來義工見到他那麼精進勇猛,都安慰他,說爺爺你放心,你心裡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知道了,我們在身邊給你念,你就安心閉上眼睛休息一下,勸他好好休息休息。爺爺聽了這個話才安心的閉上眼睛睡著了。
第二天,十月七號,爺爺就是已經更虛弱了,那一天基本上是二十四小時都沒睜開眼,大家還是一直的守候念佛,結果就是這樣子差不多休息了一個整天。到十月八號,就是往生前一天,爺爺很清醒,義工也不斷的開示,義工們對於助念非常有經驗,因為興寧念佛堂他們是專門搞助念,可以說是專業的。曾老師是好多年有助念的經驗,送走了很多很多人,這個功德很大,現在專門建立了慈光安養院,也是護持老人往生。他們經驗豐富,開導他,開導老爺爺,說你現在要萬緣放下,一心想著阿彌陀佛,一心想著極樂世界,只要你現在肯萬緣放下,一心牽掛阿彌陀佛,別的都不要牽掛了,那麼阿彌陀佛就會接你去極樂世界,換一個金剛不壞身,有無量的壽命,永遠不會死,就這麼勸他。
這些話定弘過去也常常給他講,所以老人也應該是很能夠理解,很容易接受。老爺爺念佛的時候都是用廣州話念的,因為他是廣州人,阿彌陀佛這麼念法,義工也隨順他,也用方言給他念,老爺爺就念佛的時候,還有時候跟大家揮揮手,很可愛,讓大家都很歡喜。
到走的那天,十月九號到中午十一點左右,爺爺聽到義工們助念,還有給他開導,於是就向大家揮手致意,如果是按照以前這個約定,他應該這時候都已經見佛了。下午五點鐘左右,義工又勸他念佛的時候,他又再次的揮手,可是已經顯得沒有什麼力氣了,因為此時已經斷食將近二十天了,他的呼吸也有點緊促,臨走幾個小時。
據興寧念佛堂他們寫來的紀實報告,我讓他們寫得比較詳細,他們也寫得很好,就說當天的下午,慈光安養院在西邊的天際上就是天空上呈現有好幾道放射狀紫白色光芒,這也是一個稀有的瑞相。而且在安養院裡面有一條西方街,它們那個裡頭的街名就叫西方街,那些居士看到整個西方街都籠罩在金黃色的光明之中。到了晚上七點,義工照例給老爺爺開導,正在此時老爺爺突然睜大了眼睛,看著阿彌陀佛像,而且慢慢的變得滿面紅光,臉上的皺紋也少了,面相顯得很莊嚴,許多義工反應說,見了很多臨終者,都很少見到這個面相變得這麼好看的。
《無量壽經》裡頭也講到,一個人往生的時候,也是色相莊嚴,這個也很相應。於是義工繼續的開導他,說請你現在要萬緣放下,心裡想著阿彌陀佛,耳朵聽阿彌陀佛,眼睛看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在你的面前,極樂世界就在你的面前,阿彌陀佛很慈悲,全身都放光,丈六金身手裡托著蓮花來接引你的,你見到阿彌陀佛就馬上會換一個金剛不壞的身體,會得到無量的壽命,就這麼樣的引導他。此時他聽了之後就反應很大,就很激動,眼睛睜得更大了,看著阿彌陀佛的像,大概這個時候大家已經有預感了,於是就一起跪下來大聲的來祈請,一心奉請大慈大悲阿彌陀佛接引鍾榮春居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是這樣的反覆說了十遍,於是大眾都高聲的念佛。那麼到晚上的八點多,老爺爺就是這樣子,在近百位居士的洪亮的佛號聲中,手結定印安詳捨報。
大眾在他捨報以後,又繼續的給他跪念了三個小時,大家跪著念,很虔誠,在助念的當中很多的同修都聞到了異香,在那個房屋裡頭,而且還見到佛光。據曾老師,念佛堂的堂主跟我講,說他自己也是聞到老爺爺身上放著異香,而且在當時老爺爺往生之後二十分鐘,二十分鐘的時候大家就有感覺,感到每個人助念的人都身體很輕盈,好像浮在空中一樣,都沒有重量了,就很輕安,相信此時是阿彌陀佛正在接引,所以整個磁場都變得非常的殊勝。那天晚上,從傍晚六點多就開始,西邊的天空就呈現著很璀璨的霞光,整個安養院就感覺到好像佛光普照一樣,這都是很好的瑞相。在助念二十四小時之後,也就是第二天晚上,老爺爺依舊是面容很安詳,全身很柔軟,就是給他換衣服的時候,據曾老師的形容說他身體無比柔軟,而且全身冷透頭頂還有餘溫,這就是很典型的往生的相狀。
定弘那時候在台灣正覺精舍,第二天早上才得知老爺爺往生的,我還沒有聽說老爺爺有這麼多瑞相,當然首先想到他有沒有往生。於是趕緊在佛前跪著念佛,祈請阿彌陀佛接引老爺爺順利的往生。念了一段佛之後,我就叩問地藏菩薩,用《占察善惡業報經》那個方法來占察,用第三輪相去占察,這部經當年蕅益大師是非常的推崇,是對末法眾生,就是信心不足的,有很多疑障的,譬如說這個事情我有疑問,老爺爺往生沒有?這是疑問。又沒有天眼通,又沒有這種能力,所以就可以叩問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親自講了這部經,這是釋迦牟尼佛命地藏菩薩宣說的,在這個大眾前宣說,地藏菩薩也發願,如果有這些眾生希望要得知這些事情的話,就可以叩問,用占察輪相,地藏菩薩一定能作回答的。所以我們只要很誠心的去叩請,這個輪相,這種回答是非常的真實,不能有懷疑,否則自己就自生障礙。我占察老人家到底有沒有往生,結果得的第一百五十六個輪相,叫做「觀所患得除愈」,那個患就是憂患的患,意思就是說你所憂患的已經得到解除了,得到除愈,就是已經可以放心了。我所憂患的就是怕他不往生,現在就可以解除了,這地藏菩薩很明確的來答覆我。
到昨天中午,我還是想要再確認一次,你看我這業障很深重,疑妄很多,想要再叩問,地藏菩薩能不能再次的指示我,老爺爺是不是確定往生無疑。於是我又進行叩問,就是按照蕅益大師的行法如理占察,如法占察,得到第一百二十三輪相,叫「觀所避得度難」,就是老人家已經離開了災難,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知道六道輪迴就是我們的災難,現在已經得度脫了,也是很對應的一個答覆,那我就真正心安了。
通過老人的這往生的種種的瑞相,特別是印光大師有講到的,往生者必定是全身冷透,頭頂還有餘溫,身體柔軟,這個是足以證明他是往生了,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還有其他的開示當中都有很明確的開示,這是一個可以說一個很明確的證明。加上他臨終的時都那麼清醒,都一直在念佛,大家這樣的助念,瑞相也是可以做為一種旁證,還有祈請地藏菩薩兩次的證明,都可以足以說明老人家確定往生無疑了。
這是我們這次分享緣起的第一條。正因為有這樣殊勝的緣起,所以我就感覺到協會啟請定弘來講這個專題,如何護持老人往生,我也覺得很有必要,因為這將近二十年來,定弘一直在引導老人慢慢學佛,從不信佛到信佛,到學習淨土,到念佛到最後能往生西方,這二十年的這種努力也算是有一個結果,也想把這個結果跟大家一起來共享。希望大家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堅定往生西方的信心,同時也發願護持有緣的人,首先是自己家人,能夠順利得生西方。
我們這個緣起第二條可以說是出離事大,我們求生淨土這是大事因緣,要把它當作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去看待,自己的往生,父母老人的往生,這都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事情都不那麼重要,都是可以放下的,這個事情不可以、不能夠隨便輕忽的。
印光大師在《飭終津梁》這本書的序文裡面,就特別的講到,《飭終津梁》是李圓淨居士的著作,李圓淨居士是印光大師的學生,也是民國期間的一位居士大德,他也有不少著作,像我現在也正在學習他的《梵網經菩薩戒本彙解》,是很了不起的,他也是往生了。
印光大師對這個書有鑑定,序文裡是這樣講的,說「生佛不二,凡聖一如。佛由究竟悟此心故,徹證涅槃。眾生由究竟迷此心故,長輪生死」。意思就是說眾生跟佛是確實沒有差別的,不二,也就是一如,凡聖一如,差別就是在於一個迷一個悟,佛因為究竟悟明自己的本性,所謂大徹大悟,所以就能夠圓滿證得涅槃。所謂涅槃就是沒有任何煩惱的境界,這個煩惱包括妄想、分別、執著,這些都是障礙我們自性的,這些全部放下了你就證大涅槃,你就回歸到自己本有的佛性之中,得大自在,永離生死。眾生就因為迷了這個本性,所以就虛妄在生死輪迴中流轉。
又說「今者幸聞如來悲愍末劫眾生無力斷惑,特開一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法門,俾一切若聖若凡,同于現生往生西方,實為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就是講我們今天很幸運,聽聞釋迦如來慈悲為我們末劫眾生,就是我們現在末法時代的眾生,來宣說淨土法門。我們這些末法眾生業障都是很深重的,為什麼?無力斷惑,就是沒有能力斷除自己的煩惱業習,妄想那就更很難斷了,你想了生死是非常的困難。好在如來特別給我們開示了這一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這個法門很容易,就是相對其他法門來講,它叫易行道。為什麼?它不是靠自力成就,自己只需要深信切願求生淨土就可以了,這是靠阿彌陀佛大慈悲的願力,接引我們往生西方。這個相對來講,對我們來講就很容易了,我們只要相信,只要發願,念佛最差的你念十句,乃至十念都能往生西方,只要你的信和願是真的。
所以蕅益大師講得好,「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很多人就覺得我自己業障重往生不了,我跟他講這跟你業障沒關係,業障再重可以帶業往生,阿彌陀佛都給你帶業的,你的業再重,比起阿彌陀佛的願力那叫微不足道,很小,肯定能帶,關鍵是你自己相不相信,你是不是真肯發願去,這是關鍵問題。不是你的業障重不重的問題,也不是說你念佛功夫好不好的問題,是你是不是真相信真發願去,這個世界是不是真放得下。相信是不能有懷疑,不能懷疑阿彌陀佛,也不能懷疑自己,自他都不疑。發願是對這個世界,身心世界一切都肯放下,不再去留戀,不再去貪染,就一心一意求生淨土,你有這種心,決定往生。這叫如來特開的方便,真的是大慈大悲,讓我們每一個業障深重的凡夫都得救了。
所以「俾一切若聖若凡」,不管你是聖人也好凡夫也好,都可以用這個法門得度,都能在現生,不用是來生,就是現在,在現生它沒有說年齡,可能你現在十幾歲就聞這個法門了,那你很殊勝,你好好修,將來你能上品上生。那你現在可能六、七十歲,像我爺爺是八十歲才開始聞這個法門的,他也能往生。俾同於現生,就是此生你就可以往生西方,所以這個法門就是不聞則已,一聞必然得度。所以「實為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一代時教是釋迦如來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三藏十二部裡頭都沒有這樣的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叫特別法門。它是三根普被,上、中、下三根的人都適用,上至文殊普賢這些等覺菩薩,沒有人超過他的,他們也修淨土法門,念佛求生西方。下至地獄那種業重凡夫,我們還比他們好一些,他們念佛也能得度,也能往生西方。所以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利根鈍根全都收。
所以你不用再找藉口說我這根性不行,我業障深重,我那根性很差,我不能往生,這是你的藉口,阿彌陀佛沒這個說法,你只要真誠的相信、真誠的發願全部收,沒一個漏網的。像我爺爺這樣的,大家見過他的人都知道,他念佛是很懶散的,有同修還跟我笑著說,你還不知道,你一去看他的時候,他就裝模作樣拿起念珠在那念,你回頭一走他就放下了,你看就是這樣的懶懶散散的念,可是最後阿彌陀佛一樣收走了。這個讓我們信心大大增強,像他都能往生,那我們個個都可以往生。所以我奶奶和我父親現在還在興寧念佛堂,他們都很激動,因為他們的修學還都比我爺爺要精進,他看到我爺爺走得這麼殊勝,他們都信心十足了。我跟我父親說,你好好修,你將來往生你不能差過他的。這個當然是因為老爺爺的助緣很殊勝,你看助念的這麼如法,大家這麼樣的誠心,所以助緣非常重要。
印光大師講,「或修此法,由自力薄弱,無人輔助,或自力充足,臨終被眷屬多方破壞,因茲久經長劫,輪迴生死,縱蒙佛化,依舊徒具與佛無二之心,而不能得與佛同證真常之果,上辜佛化,下負己靈,每一思及,五內如焚」。印祖在這裡就特別的提到要幫助人往生的重要,你要修這個念佛法門,這個法門雖然是易行道,可是對我們凡夫也不是那麼容易,畢竟它是出離生死的大事,無量劫來就這麼一次機會,那也不能夠視同兒戲。如果由於自己自力薄弱。這個力是什麼?信願行的力量,信力不夠,願力不足,念佛的那個功行當然也不夠,這都屬於自力薄弱,不是光指念佛那個功力,這裡特別是包括你的信願的力量。因為你真正信願具足的,你念佛功夫差都沒關係,只是往生品位比較低一點而已,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那就由你念佛功夫的淺深,所以念佛功夫差決定品位低一點,信願具足都能往生。
可是這裡講自力薄弱,是他的信願的力量都不足,我爺爺就是這個問題,為什麼?大概四年前他也是出現這種狀況,臨終那種相狀,十四天不能進食,人也真的要走了。當時我也是請興寧念佛堂的幾位同修到大理去,當時我爺爺住大理,我跟他住了兩年,在那裡每天陪同他一起修學,就給他助念,日夜二十四小時。結果後來,念了十四天他就想吃東西了,想喝水了,慢慢的身體就恢復體力,好起來了,本來他病很重,醫生都搖頭了,結果後來就好起來了。好了之後跟我講,說前幾天念佛的時候,當時日夜給他助念,說他見了阿彌陀佛,而且見了兩次,我就問他,你為什麼不跟阿彌陀佛走?他說我當時沒有反應,反應不過來,沒想到這個問題。我當時就批評他了,我說你這個信心願力都不夠,你看把阿彌陀佛都念來了,你都不肯跟他老人家走,說明你留戀娑婆,信願不足。
確實的也是信願足要教理要很明白,他這個對教理沒有深入,因為文化程度不高,他是小學三年級,讀經也讀不進去,聽教,老法師講的普通話他都聽不明白,他廣州人,他還算是比較能聽我講的廣東話,但是就是不足,所以幸好阿彌陀佛慈悲給他消業障,因為你見到佛了就消業障了。消業障之後給他延壽,延壽你看四年,這四年又給他種善根,讓他慢慢的增加信願,這次就真走了。所以這是自力薄弱要有人輔助才行,如果沒有人輔助,那還是要搞輪迴。或者另外一種情況,自力充足,你對教理很明白,聽《無量壽經》可能也聽了不少年了,也很有信願,念佛也念得不錯,叫自力充足。可是臨終的時候你有冤親債主來,可能你那個在美國的兒子回來了,他是不信佛的,這時候就把你送到醫院去搶救,眷屬多方破壞,這就麻煩了,這時候你的正念就被破壞掉了,所以因茲久經長劫輪迴生死,一口氣斷了又得搞輪迴去了,這就是很可惜。
所以縱然你這一生遇到佛法,蒙佛法化,依舊只是徒然具備與佛無二之心,你的佛性是跟佛無二的,但是你顯現不出來,你還是凡夫,還得搞生死輪迴,還得冤枉受苦,不能夠同佛一樣證得真常之果,你往生西方了你就能證真常了,真的不生不滅,你無量壽,回歸自己的自性,這是無比殊勝的,但是沒有這樣的好因緣就辦不到。上辜負了佛的教誨,下辜負了自己的靈性,所以印光大師講,每一思及,想到這裡五內如焚,內臟好像焚燒一樣,他很痛心。定弘也是有這樣的感受,如果在護持方面不得力,很可能這個人本來是可以往生西方的,但是最後還得把他推到生死輪迴裡面,這真的是讓人痛心疾首的。所以因為這樣的一個因緣,也很有必要跟大家分享這個專題,如何護持老人往生。這是講乙二出離事大。
乙三盡孝之要,這是緣起的第三點。在李圓淨居士所著的《飭終津梁》裡面有這樣的說法,「夫邱山恩重,非牲鼎所能酬,若使親離塵垢,然後子道方全,此出世大孝,非可與俗人言也。」這邱山恩重,是比喻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真的恩重如山,不是牲鼎所能酬報的,牲鼎,就是牲是講肉食,你奉養雙親肉食,好吃的美食,這些奉養口體,並不能夠盡報父母之恩。所以必須是要什麼?幫助父母真正出離六道,了脫生死。所以若使親離塵垢,這個塵垢就是指六道輪迴,他真正出離六道輪迴了,你子道方全,你的孝道才叫圓滿。
所以我們學了佛之後要盡大孝,就是要幫助父母順順利利的出離生死往生淨土,往生淨土就是了脫生死。這是出世大孝,俗人不懂,他沒學佛的人不知道這個道理,講也講不明白。我原來俗家也有一些親戚,他們對這個問題就不以為然,他對我能夠給爺爺奶奶買個房子,請個護工,能夠好好的去買一些什麼食品的供養,他們都很讚歎,什麼學佛什麼往生,他們就都搖頭,甚至有批評,這就不能跟他們講,善根還沒有成熟,你講也講得沒有用,所以你自己心裡要有數,要好好的去做準備。這兩位老人爺爺奶奶往生的事情,我一學佛就開始思考,就開始著手準備了,一直都很留意這個事情,做兒女要有這樣的心。
《飭終津梁》這本書裡說的,「是故念佛人若上有父母、祖父母等尊長輩,自應以吾佛歸元至道,婉順勸進,如其正信難生,則須積以時日,漸次薰習。」所以我們念佛人如果上有父母、祖父母,這些老人家還在世,那我們就要好好的去幫助老人往生。要跟他講清楚淨土法門的道理,要用深入淺出的言語,特別是老人家如果文化程度不高的,像我爺爺小學三年級的文化程度,奶奶是不識字,那你怎麼能夠跟他講淨土道理?你不能端著《無量壽經科註》跟他讀,他也聽不明白,你只能夠把這個道理理解了之後,用很淺白很淺白的道理跟他講,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怎麼回事,那裡永遠不會死的,而且身體也不會壞的,沒有生老病死,念佛,阿彌陀佛很慈悲,你想去他就來接引你,怎麼去?你就相信,發願去,然後就念阿彌陀佛就行了,肯去就能去,就是這麼樣的很簡單的說法,他能聽明白。
這些就是吾佛歸元至道之法,語言雖然淺白,道理是很深很深的,講起來一部《華嚴經》都是在註解念佛法門。你也不用講深了,跟老人家講最淺白的,很婉轉柔聲,用很和順的這種態度跟他來勸導。因為很多老人都很忌諱談死,你講什麼往生,他就覺得很忌諱,這時候你要善巧方便,要懂得察言觀色,就像《弟子規》裡講的「怡吾色,柔吾聲」,看他高興的時候你跟他講一講,他要是聽的覺得煩厭你就別說了,千萬不要硬來,硬來了造成他的反感,造成他的對立,那你就反而更麻煩,所以要婉順勸進。
如果他正信難生,很難生起對淨土的信心,那你也不要放棄,這就是你的孝心,你要想想,你父母在你小時候養你的時候,有沒有因為說你很難養,老是哭老是鬧,甚至還尿床,他就把你放棄了?沒有。父母是很耐心的,自己的骨肉。我們現在要回饋父母,連你看烏鴉都懂得反哺之恩,我們人要是不懂得回饋報答父母,那還是人嗎?所以我們自己也要拿出父母當年對我們的那種耐心來,要好好的勸,所以一次不行你就兩次,兩次不行十次、二十次,一百次、一萬次,都要這樣怡吾色,柔吾聲的勸,乃至十年二十年,一直勸到他往生為止,這種長遠心,永恆的心,這才是你真實的孝心。所以積以時日,要慢慢來,善根的成熟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特別這個事情是大事因緣,不是一蹴而就,所以要有很大的耐心,慢慢的薰習,讓他慢慢的成熟善根。
「又須以自己念佛功德,迴向於親,求佛加被啟發,務使篤意淨修,滅除煩惱,生則優樂餘年,歿則誕登淨土。」這都是講得入情入理,自己除了去耐心勸導父母學佛,相信淨土之外,自己還要好好的修行,用自己念佛修行的功德,給父母迴向,這個事非常重要,父母跟自己一體,你自己修好了,那你也是幫父母消業障。求阿彌陀佛加被能夠啟發父母的善根,使到父母能夠篤意淨修,篤意就是他的信心就很篤實,很真誠,這個善根發現出來,能夠修淨業,就是信願持名,求生淨土。
這樣就能滅除煩惱,這個煩惱最大的煩惱是什麼?就是不信。貪瞋痴慢疑,這個疑障對淨土來講是最大的傷害,貪瞋痴慢這些東西還有得救,要是疑這就比較難,那真的是大業障。所以我們要積極努力的自己好好修,每天要誠心誠意的給父母迴向,令父母在生能優樂餘年,能夠安度晚年。所以孝養父母要孝養父母之身,孝養父母之心,孝養父母之志,還有孝養父母之慧,就是你要幫助他成長法身慧命,這些都要去好好做。讓他現身就很安樂,這樣他對於你說的淨土法門他也就能夠歡喜接受,身安則道隆,身都不安了,你說讓他好好念佛,他念不下去,一定讓他非常的歡喜的安度晚年,這樣子就好,最後走的時候,誕登淨土,誕就是生,就能往生西方。
下面又講,「臨終則邀諸淨侶,率彼眷屬,為念佛飭終,助生西方,以此事親,人天欽贊。」最後走的那一個時刻也是非常關鍵的時刻,在他臨終的時候,你要邀集一些淨土的同修,一起都是念佛人,還有他們的眷屬,家族裡面肯念佛的人都把他邀集來,不肯念佛的,甚至會障礙的,你就不要叫他了。像這次我爺爺往生在興寧,非常好,老家在廣州,到興寧開車還得三、四個小時,所以往生之後二十四小時了,他們才來到,那不信的他也就沒什麼說的了,人都走了,真的要障礙也障礙不了了,要預先做好這些防範。念佛飭終,飭終就是助念,助他往生西方,用這種方式來事親盡孝,這就是盡大孝,人天欽贊,不僅人對你很欽佩、很讚歎,連天人對你都欽佩讚歎,這是真實不虛。我這一大段都是講緣起,因為這個事情很重要,所以就花的時間比較多。
下面我們轉入正題的就是甲二,護持之法。如何護持老人往生西方,要懂得方法,要如理如法,那麼你就能成功。佛在經教裡面,還有祖師大德的開示當中,把這些方法都講得很明白,我這裡也算是一個小小的會集,結合我怎麼幫助老人往生的這些心得經驗來跟大家分享。
大家熟知的《阿彌陀經》裡面就有這樣的經文,說「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彼國就是極樂世界,你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可以少這三種,一個是善根,一個是福德,一個是因緣。你想護持老人往生,那也是要在這三方面積極的去努力來培植。所以護持之法我就從這三方面講,第一是種善根;第二是培福德;第三是修因緣,修好助緣。
首先講乙一,第一點,種善根。善根總說有兩種,一種是世間善根,一種是出世間善根,兩種都重要。下面給大家分別詳細的說明,第一個世間的善根,就是印光大師講的十六個字裡面的前八個字,「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後面八個字?「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後面那八個字是出世間善根,前面八個字是世間善根。
我爺爺可以說稱得上是「敦倫盡分,閑邪存誠」的這麼一個善人。因為現在人走了,古人講蓋棺論定,這一生就可以給他做一個評價了,老人家他一輩子都是農民,在農村耕田,非常的勤儉,非常的老實厚道,對於父母、祖先、妻子、兒女,可以說都是盡到了義務,我對他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他的孝心。雖然他是早年就喪親,他在十五歲的時候,父母就雙亡了,但是他一直每年都祭祖,在我們家鄉叫拜山,就是一年二次、三次上山修祖墳來祭拜。《弟子規》上講「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這點我爺爺算是做得挺不錯的。也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孝心,所以他才感得有這樣的福報。
在晚年兒孫對他都能夠盡孝,孫子,他對我這個做孫子的,都覺得非常的安慰,因為表現還算不錯,對他們都能夠孝養,而且最大的福報就是晚年能聞到佛法,能相信淨土,最後能夠往生西方。那這些福報其實也都是一生培植來的。爺爺對於自己的妻子兒女可以說也是克盡人倫,對於自己的七個孩子,三個兒子四個女兒,都給他們一直養大,扶持養育,一直給他們辦理婚嫁。雖然以前不學佛都是世俗的這些事情,但是都能盡到為人父的責任,就是很傳統的這樣的一種思想,其實是非常好的。
我就特別說一下我自己的由來,這也是要感恩我爺爺的成就。當時我的母親高中畢業了,那時候是遇到文化大革命,所以我母親是屬於知識分子家庭,成分不好,就上山下鄉,就被分配到廣州市蘿崗水西村,就是我爺爺的故鄉,在那裡勞動。當時我爺爺就看中了我母親,覺得這個女孩子很有人品,很有學問,很有家教,就出於這種很樸素傳統的直覺,就感覺到這將來是一個好媳婦,一定能夠養出好的後代,能夠旺家族。於是就親自多次的從農村跑到廣州城裡頭,去我外公家裡上門提親。當時交通工具很不發達,從農村到城市路上都要花好幾個小時,一天回來都是早出晚歸,這樣如是的很多次的去求,結果我外公外婆都被感動了,所以就把這樁親事就促成了,於是我就誕生了,這也要感恩我爺爺的成全。所以他老人家,因為這樣的促成這種姻緣,你看沒想到孫子到晚年來給他介紹佛法,最後讓他往生,這個緣分也是一種讓我們感覺到很特殊的。所以一個人能夠敦倫盡分,實際上他暗中已經培了很多的福報和因緣。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一生任勞任怨,雖然在農村都是很辛苦的,家境也並不是很富裕的,所以難免因為生活問題妻子兒女都會有不理解會抱怨,可是我爺爺是從來沒有怨恨,也沒有那種發脾氣罵人,從來沒有,凡是見過他的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非常厚道,而且是性格很溫順的人。這種性格非常適合修學佛法,這也是他前生的這種善根,從來不自讚毀他,沒有聽說他說某人不好,所以口業還很清淨,平常少言寡語,即使人家罵他他也不出聲,是這麼一種老實人,甚至世間人說他是傻,但是傻人就有傻福。
在年輕的時候他就曾經救贖了一個犯罪的人,自己出錢把這個人贖出來,結果還被那個人誣陷,恩將仇報,可是我爺爺就沒有一點瞋恨,沒有一點報復的心,就說算了。你看沒有學佛,但是他有這樣的心態,這就是說明他有很好的善根,世間的善根就是無貪無瞋無痴,他能夠這樣子忍,無形中就得到很大的福報。所以《了凡四訓》裡面就有這麼一段話說,講到陰陽之善,說「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我爺爺一生做了不少善事,沒有人讚歎他,大家有的甚至不理解,還會批評,還會笑話他,結果其實他已經積了很大陰德。
「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你積陰德的就是人不知道的,天回報你。陽善是什麼?你做的好事,大家都知道都讚歎,都吹捧你,那你只能享世間的名譽,可是名也是個福,福享完了就沒有了,如果享得過分了,也就是什麼?名不符實,你實際上沒那麼善良,你現在別人把你當作聖人一樣的吹捧,那你就反而有禍。所以「名者造物所忌」,天地萬物都忌諱名過高,「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所以陽善也未必是太好,不如積陰德好。「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一個人他沒有犯過什麼過錯,咎就是罪過,沒有罪過就反而被人誣陷,甚至人家恩將仇報,他橫被惡名,或者是被人毀謗,被人笑話,被人侮辱,他能夠忍,「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這《了凡四訓》的這一段話講得真的是特別的好,我感覺到爺爺他也是一生有不少陰德,所以一生他沒有什麼太大的災難,平平安安最後學得佛法,中間也受人侮辱,也受人氣、受委曲,可是子孫往往驟發。
這麼多兒孫裡面大家都認為我是最出息了,在美國拿了博士,水西村裡面唯一的一個留洋的博士,還在美國大學當教授。我們自己知道,我們自己遇到佛法,能夠有這個福報出家修道,能夠跟從我們師父淨公上人這樣的大善知識學法,這都是很大的福報,這個福報也是因為有祖德,子孫往往驟發,我們這個發,就是發在這個學佛上面了,遇到的因緣很殊勝。經教我跟師父學二十年,現在師父又介紹我,推薦我到台灣跟果清律師學戒,果清律師也是在戒律上用了三十多年的功,可以說這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能夠跟他能媲美的。我能跟隨他學戒,這也是大家都說我很有福報,這都是因為父母祖上有德,這就是陰德的庇佑,這是講到世間的善根。世間善根很重要,我們師父上人苦口婆心的勸我們要好好的紮三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這就是世間善根,很重要,沒有這個福報的根基,你學佛也很難有成就。我爺爺之所以有這樣的一個成就,往生西方那就是成就,回思他這一生,前面八十年雖然沒遇到佛法,可是他有世間的善根。
這個出世間的善根那就要好好的去培植。首先我就介紹我自己怎麼樣幫助爺爺培植出世善根,因為這個確實家族裡面就只有我來學佛,我是跟母親學佛,那我父母早年離異,所以度老鍾家的人那就是我自己的使命。所以怎麼幫助自己父母老人來種善根,這一點很重要的。
首先我這裡講,第一點是親近三寶。在三寶門中種植善根,哪怕是修一點點的這些佛事,那都是種植善根。在《法華經》上有講,「乃至舉一手,或複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這《法華經》上這麼講的,就是你種的善根,將來都是有殊勝的果報,乃至你在佛像前只是舉一隻手,還不是舉雙手,那個恭敬心還不夠,可是就這麼一點點的微弱的恭敬,乃至小低頭問訊一下,以此供養三寶,供養佛像,最後這個善因,可能是輾轉多劫之後,你能夠因此而見到無量的諸佛。怎麼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就見無量諸佛,天天可以供養十萬億佛。
我記得在一九九八年,我是一九九二年學佛的,一九九二年學佛之後,我就開始不斷的跟家族裡的人介紹佛法,一開始介紹得比較生硬,他們都比較反感,我一看這種方法不行,好像行不通,怎麼辦?變換一個方法,讓他們寓教於樂,所以我就帶他們去旅遊。那時我一九九五年就出國留學,在美國,每一年的假期我都回來。我回來必定是帶他們去旅遊的,我自己出錢,我在美國勤工儉學積攢一點錢,就回來帶他們去旅遊。一九九八我帶我爺爺、奶奶、父親一行上九華山,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進到寺院就看到像,我就領他們拜佛,看到功德箱就領他們放幾塊錢進去,他們也就跟著這麼做了,就那麼一點點、一點點的就開始種善根,十幾年前二十幾年前,就種了這麼一點點善根,沒想到之後就能往生西方,所以《法華經》說的是沒有錯的。
一九九九年我博士畢業那一年,我暑假回國來探親,當時師父淨公上人正好在香港講經,那時還沒有我們現在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好像那一年剛剛籌備還沒有成立。師父當年正在尖沙咀的街坊福利會講《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早上就講《太上感應篇彙編》。我當時就自己也借了一些錢,錢不夠,我母親也資助給我做為費用,就帶我的爺爺、奶奶、父親還有我的庶母,我叫王姨,還有我的一個姑姑,來香港拜見我們師父淨公上人。當時我也是剛剛博士畢業,向師父上人匯報,我說師父上人,兩年前您讓定弘好好讀書,讀《無量壽經》,現在書已經讀完了,畢業了,跟您老人家匯報。就穿上博士服,帶著我家裡人跟老人家一起,跟師父淨公上人一起合影,一一的跟他們介紹我家裡的人,師父上人也很高興,一一給他們做了開示,勸我爺爺奶奶好好念佛,勸我父親好好的讀《無量壽經》,他們回去都依教奉行,這是親近大善知識就有這樣的加持的效果。所以這都是促成他們親近三寶,佛法僧。佛,我們是讓他們親近供養佛像,這是住持的佛寶;還有住持的法寶,就是我們讓他去讀經典;還有住持的僧寶,我們師父淨公上人那就是僧寶,比丘僧,所以這些都是為他種善根的。
二000年那年暑假,我就帶他們上東天目山,也是這一行人,上東天目山參加念佛堂的念佛,他們的念佛堂從早念到晚,就是繞佛。當時我記得我爺爺因為這樣的環境當中,可能也善根發現,念佛還念得挺精進的,走在裡面,就在裡面繞佛,一繞就繞二、三個小時可以不用出來,我們當時就覺得滿歡喜的。這些都是幫助他種善根。《法華經》上也有這樣的話,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所以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真的是幫人種金剛種子的善根,你即使是以散亂心來念佛,這個散亂心是相對一心而言,你沒有得一心,你沒有功夫成片,你念佛的時候夾雜妄想,在塔廟之中,就是在道場裡面,一稱南無佛,我們稱南無阿彌陀佛,就念一句,這個善根都能讓你皆已成佛道,最後能成佛。你看現在老爺爺往生西方,必定成佛,這就是不退轉的。這都是《法華經》經文的證明。後來我就帶老爺爺到光孝寺去皈依,當時我們的皈依證明師是上本下煥老和尚,他還在世,不過前兩年他往生了,當時他才八十多歲,這是講親近三寶種出世善根。
第二要學習經教,這個種善根就比光是親近三寶,去拜個佛、放點功德箱的錢那麼一點要更殊勝,所以學習經教是很能啟發善根。但是問題來了,我爺爺因為文化程度不高,你讓他讀經不行,他沒有那個耐心,也不太認識那些字,沒有興趣讀,你讓他聽經,師父上人講得那麼好,他也聽不懂,語言有障礙,所以這就是讓人煞費苦心,怎麼辦?那要想種種善巧方便。我們淨土五經裡面最簡單的就是《阿彌陀經》,介紹極樂世界、介紹念佛法門也算是很周詳,可是《阿彌陀經》一千八百多字,他也不是那麼讀得下來,特別是有一些裡面什麼「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這個什麼字,阿後邊什麼字?字他都不認識,他沒有耐心讀,讀到半路都打瞌睡,怎麼辦?我就想一個方法,我就給他做了一個《阿彌陀經》節要。我就依蕅益大師的《阿彌陀經要解》一個科判,盡量的保存《阿彌陀經》的義理,而又盡量的縮減文字,於是就濃縮成大概八百字的《阿彌陀經》節要,我就讓他把這個節要,我就打印在一張紙上,過塑了這張紙,每天就讓他讀十遍,一開始我領著他讀,慢慢他自己會讀了,就用廣州話自己讀,每天在我的監督下就能完成十遍,我不在的時候他就沒有完成,但是我一回來,他就很老實聽話,但是也得這麼督促。這種薰習其實都是在他阿賴耶識裡種善根,非常重要。
我記得二00九年到二0一0年這兩年我住在大理,我把爺爺也接到那邊,本來希望把奶奶一起接過去,可是奶奶住了一個月就覺得不習慣,還是回廣州了,爺爺就待下來了。於是我每天就跟爺爺,還有幾位同修在一起住的,我們就做早晚課,都是以念佛、以淨宗的課本為主的,然後我當時就用粵語來講了不少往生西方,淨土法門這些光盤,我就讓他重複的聽我講粵語的往生淨土的理論與事實這個專題。這個專題也是我比較精心設計,其實也是專為我老爺爺設計的。因為我就在想,怎麼能夠幫助老人用最短的時間能夠了解淨土的大意,而能生起信願求生西方。於是我就設計了這個,一個是理論篇,一個事實篇總共四個小時,依《阿彌陀經要解》蕅益大師的要解,但是用最淺白的語言來說明。還有《臨終三大要》,印光大師所著的,我也用粵語講出來,然後讓我爺爺專門聽這兩個專題,反覆的薰習,一天聽好幾遍。
同時做為調劑也帶他出去進行放生的活動,大理那裡有洱海,我們就到洱海去放生,還有我們登蒼山,老人家有時候出去散散心,就沒有那麼悶,你光是給他施加壓力,他久了他也就煩厭了,還要適當的調節。所以帶他登登蒼山,帶他坐那個纜車一直上到三千米的那個蒼山頂,老人家也挺歡喜,還能走。又參訪當地的崇聖寺,到附近的雞足山,等等,這些都屬於調劑的活動,讓他能夠身心都覺得愉悅,這樣就很好,千萬不要產生煩厭心理。
有時候他也在讀經、聽經的時候也會出現些問題,譬如說他會問我,他說阿彌陀佛接這麼多人往生,現在有在北京往生的,有在廣州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