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黄山初雪晴

个人日记

   
图片
 
               冬游黄山初雪晴
                         --黄山游记(一) 

    我曾四次游黄山,大多是工作之便,而且是在夏秋季居多,对于黄山主要景点并不算陌生,然而冬游黄山,我平生还是第一次。
 
图片 
   
    11月底,正好是越过“小雪”临近“大雪”的这个时候,在北方已经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雪域世界了,可是在南方依然是郁郁葱葱,并无寒意。12月初黄山的一场雪,也会让南方人感觉到冬天确实来了,寒气袭人。为陪同远方几个朋友,我们随团冬游黄山。四个小时的车程,经过池州来到黄山脚下,下榻在黄山汤池镇的“四季风宾馆”。

    图片 
 

 
   图片
 
    
黄山初雪后放晴,远远望去,黄山的天空湛蓝,空气格外清新,薄雾云裳,清烟缭绕,八百里景区,银装淡裹,花花点点,仿佛进入人间仙境。我们一放下行李,草草了结了午餐,就急着问导游“路在何方”?导游小王向我们介绍,上黄山要待到明天,今天下午有两条线可以选择,一条线是自然景观“凤凰源”,离汤池镇20来里地,如果时间允许,在返回汤池镇的途中去“九龙瀑”一游;还可以走另一条线,就是去翡翠谷,看看电影拍摄现场的人造景观。

图片
 
 图片
    
    根据小王的建议,我们选择了欣赏自然景观那条线。我们一行先去“凤凰源”,旅游车直接开到凤凰山脚下。据说这里是凤凰栖息过的地方,传说中二郎神杨戬会三圣母到过此地,二郎神留下的指印点化成石,镶嵌在这山涧中。我们抬头眺望覆盖大山的花花白雪,就像圣母身穿的白绿相间的霓裳,回望山涧的溪水漫流,婉如圣母腰间的白色缎带。凤凰源是黄山周边新开发的景点,村里人为了吸引游客,在这里精修了辕门、亭阁、景观,还特意修建了提供表演的小型剧场,说是凤凰起舞在此山涧,令人啼笑皆非,但能够在旅游旺季招揽游客看演出,倒是一招。因为往来这里的人群,不像去黄山主景区人多,这里景观保持完好,接近原生态,旅游环境整洁而清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回,便捷而轻松。

图片

图片 
    

    从凤凰源下山后,导游兼司机小王按时把我们接送到“九龙瀑”,这是国家AAAA景区,传说中轩辕黄帝派遣云阳先生养龙于龙源,至此数千年不断,历来各方术士在此开设道场,炼丹修道,此处上水连天,风水宝地,得天独厚。后来得道高僧大德在黄山建寺弘法,也来此建庙立寺,一时间佛道两家在此修身悟道,参禅度众,不亦乐乎。据说乾隆皇帝私访来过这里,见此处风水之地,瑞相环生,于是参禅打坐三日,祈福山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人为了纪念皇帝的恩德,在此修建“龙禅院”。后来因文革破四旧,寺庙道观遭到破坏,改革开放后,黄山景区得以恢复重建,许多佛道两家的居士、信众,慷慨解囊,重修龙禅院,建起佛庙《归藏寺》,道院《连山观》,如今香火旺兴,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徽派佛道双修的道场,也是黄山景区重修的第一座千年古刹。

图片

 
 图片
 

     九龙瀑就出自龙源山,山中森林茂密,珍奇树种很多,山涧溪水潺潺,半山中有一“轩辕宫”,是为了纪念轩辕黄帝,龙吟此源而建的。进山步入云梯,拾级而上,便可来到“龙禅院”,院前有座许愿桥,善男信女都会来这里挂上红布条,写上几行字,许下心愿诺言,然后在“九龙壁”前叩拜一番,进庙上香。穿过龙禅院,我们继续前行,便可以看到山泉流淌,步步紧急的飞瀑,我们看到一瀑,二瀑……,一个比一个精彩,当我们拾级而上九瀑的时候,“九龙瀑”的字样便跃然牌上,偌大的山石展现在眼前,但见山泉自上山顶垂直落下,滚滚而来,至巨石半身时,分两路流淌成“人”字形,哗哗作响,再汇入龙潭,顺流而下,于是才有了八瀑、七瀑……,这时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领略到李白诗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意境了。我们开心的看着这情这景,不舍离去,莫奈何天色已晚,原路快速返回,到达景区大门的时候,已经是盏灯时分。

图片
 
图片 
    
    夜晚的汤池镇,霓虹灯和彩灯交相辉映,说这里是黄山的“南京路”并不言过其实,什么山货土特,精美服饰,应有尽有;加上当地的黄山烧饼、毛豆腐,臭鲑鱼,石耳、娃娃鱼,比比皆是;拌合着洗头、足浴、按摩,形成了衣食住行的一条龙服务的旅游风景线。为了明天有精力上山揽胜,我们没有顾及去探寻其中的奥妙,而是一头窜进了黄山初雪情窦的梦幻里。
 
图片
 
图片

     
第二天清晨,叫醒的电话铃响了,我们急急忙忙的地赶上旅行的队伍。负责带队的导游是一位说话快捷的女同志——钱导,普通话中黄山的乡音很浓,她说,黄山一年之中大约只有三十来天的晴好天气,今天让你们大家遇上了,真的是难得的幸运。导游词中她说要做到全程三陪:即陪玩,陪走,陪护,不让一位同伴掉队,安全快乐游览。尤其黄山初雪放晴后,石级、石坡上的积雪没有完全融化,背阳的地方还有冰块,路滑难行,因此安全是第一位的;另外黄山三处索道只留云谷寺至白鹅岭一处在使用,其他两处因为维修和保养,暂停使用,因此从后山云谷寺上山是最安全的路径。再从北海去光明顶,然后经过玉屏峰、迎客松、半山寺直达慈光阁,完成一天数十华里的行程,问大家可有信心,大伙儿交头接耳,叽里咕噜,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大概说的是既来之则安之,不行也得行的话吧。


图片

图片

    跟着钱导从黄山的后山云谷寺乘索道,还算一切顺利。六个人一乘,索道全封闭,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吊厢式索道。人在包厢里,窗外的风景一览无余。索道下起云谷寺景区北侧,上至白鹅岭东北侧,高差775米。沿途可眺望天都峰、莲花峰、佛掌峰、始信峰、观音峰、梦笔生花、猴子观海、清凉台等景点。初雪后的黄山,空气净化清纯,薄薄的轻雾在远处的山涧环绕,近处的青松翠柏,被花花白白的雪点缀着,冬日的阳光,柔和的从山尖斜射,穿过密林,闪烁着细微的光芒,我用相机抓拍到一些镜头,翻过两道山崖便到达白鹅岭索道站。

图片

图片

     白鹅岭是黄山后山的重要景点,在那里登高望远,角度绝对畅快淋漓。是看雾凇、揽云海、观日升最理想的地方,初雪后的云海由远及近,云雾在山间穿越而没有遮盖山尖,山峰异常挺拔雄晖,大概黄山一年之中只有三十多天能够清晰看到这样众多山峰林立的机缘;岭下奇松在白雪的点缀下傲然屹立,格外坚挺;日出半山看斜阳,从山间穿过云层,别有一番情趣。从白鹅岭到达北海宾馆沿途15华里,依然冰雪淋漓,坡道滑溜,大家小心翼翼行走。钱导一路叮嘱大家小心慢行,等大家到达北海宾馆后,在前门广场上再一次鼓励大家,争取中午前赶到光明顶。

 图片  

 
图片
    
    光明顶是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这里因为高旷开阔,日照充分,故曰光明顶。登上观景平台,西海的天都、莲花、玉屏、鳌鱼群峰尽收眼底,虽说光明顶不在黄山三十六峰之列,却算得上群峰之首,难怪明代大师普门和尚在顶上创建大悲院“乃登高望远是也”。如今就在大悲院这个遗址上建造了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气象站——黄山气象站。登顶拍照自然是美不胜收。
 
图片  

图片 
 
    在光明顶的小息是为了到达玉屏峰下,虽说玉屏索道维修免开,但是此景不看等同于没来黄山。玉屏峰介于天都、莲花峰之间,为36峰之一,海拔1716米。取“峰壁如玉雕屏障”,故名“玉屏峰”。明代普门和尚曾在峰上为文殊菩萨建有文殊院,明代徐霞客游记中赞叹:“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楼,两峰秀色,俱手可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真是“面壁玉屏青楼上,纵览石级千百回。”可惜因维修无法登上玉屏石级,空叹而已!

图片

 
    从玉屏楼左侧拾级而下,行走18里就看到了象征着黄山的代言人“迎客松”,这可是举世闻名的活广告,看图就心动,亲眼一见,更是激动不已,近前一看,那偌大的黄山松依偎在青狮石旁,依壁而生,一边朝向,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恰似天使伸掌,双手迎客,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看似饱经风霜,却生机勃勃,郁郁苍苍,朱德苍劲有力的“风景如画”四个大字,展现在青狮石壁之上。黄山迎客松生长在海拔1670米的高山,树高近10米,树枝伸长部分有7,6米,可谓世界一绝,正因为这,迎来世界各国的名人要员,四海宾朋,争相朝见,能以在树下留影自豪,一睹尊容为快,此松已经不仅仅是黄山的代表,也是“国之瑰宝”矣。带着这样的心情,近在树前留影,颇有肃然起敬之感,赫然恬静之美!

图片

图片

 
    下玉屏楼后,需要经过莲花峰西北,在“莲梗”不远便看见两块巨石,一块形如龟,一块形如蛇,平行对峙。穿过石壁便出现一线天,一线天地势险要,只能单人行走穿越,下了一线天就见“百步云梯”,在峭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险峻陡峭的道自然是险而又险,当我们回头看时,下磴道如临深渊,象靠在峭壁上的长梯,十分险要,不少游客在下云梯后两腿直打颤,嘴中叹曰:“上山容易下山难啦”!有诗为证:“云梯百步险处生,曲折婉蜒客心惊。莫道溢关多险境,人生道路更艰辛。”


图片

图片

 
    到达黄山龙蟠坡就见半山寺,此处原名翠云庵,周围奇松密集,山间配有茶社,山峰间隙中可以远眺“金鸡叫天门”的景观。大伙儿行路疲惫,已经无心赏景,想在那儿休整、歇息。钱导断后,急忙赶来提醒,说半山寺离终点已经不远了,五六里路,大家必须坚持,山路弯弯易慢行,切莫久坐难起步。 想来钱导有经验,有道理,于是大伙儿卯足了劲,继续前行,等到达慈光阁时,很多人已经抬不起脚了,没等到达旅行车站,就扒上了山上的公交车。可我虽然也感觉劳累,但回望景区的心没有收拢,最后我还是坚持留下了慈光阁和临近山峰夕阳西下的美景,作为我不虚此行的证照。




图片 


图片



           有诗为证:冬游黄山初雪晴,穿云拨雾踏雪行。

                  白鹅岭上揽群山,光明极顶观玉屏。

                  百步云梯历险境,阅尽沧桑松客迎。

                     峰岚蹈海情未了,夕阳慈光满山城。 
 

           
  图片

 
                                               












文章评论

玉儿

[em]e160[/em][em]e177[/em][em]e176[/em]

あ吻の竹か

待会,再慢慢欣赏老师佳作。[em]e121031[/em][em]e121009[/em]

靳老师

黄山确实不错,1998年夏我去过,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次登山活动。今看了老弟此游记,弥补了我那次游黄山之不足,谢谢!文章记叙有序,描写形象,结合引用古人诗句更添文彩......

杰出

喝着毛峰。偎在沙发里。欣赏着老师的佳作。悠哉悠哉。大美黄山。

梅花傲雪

风景美丽,我们这早就封山了,黄山下雪了也不封山呀,等女儿再大点儿,有时间一定带女儿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好久没来看望哥哥了,真的抱歉,期末了,忙。马上要放假了,得好好陪孩子玩玩了。提前祝哥哥:小年快乐,春节快乐。

精美的石头

冬游黄山初雪情,峻岭高山迎客松。穿云踏雾负离子,健身快乐长寿星。

巧云

黄山很美,在老师的笔下,把黄山描绘的更美,黄山的树,黄山的水,黄山的瀑布,黄山的一草一木可以和九寨沟的风景相提并论。 真的很美! [em]e179[/em] [url=http://a2.qpic.cn/psb?/V11uUkqa3PjZGH/YK6bOVtEx5laCvnsqpAvKMetQG4OeCBWriHFR1RxFVY!/b/dGQ911glQgAA&ampek=1&ampkp=1&amppt=0&ampbo=cQKhAQAAAAABAPQ!&ampsu=02130817&ampsce=0-12-12&amprf=2-9][img,500,334]http://a2.qpic.cn/psb?/V11uUkqa3PjZGH/YK6bOVtEx5laCvnsqpAvKMetQG4OeCBWriHFR1RxFVY!/b/dGQ911glQgAA&ampek=1&ampkp=1&amppt=0&ampbo=cQKhAQAAAAABAPQ!&ampsu=02130817&ampsce=0-12-12&amprf=2-9[/img][/url]

巧云

[url=http://a2.qpic.cn/psb?/V11uUkqa3PjZGH/RAvmKcXlseefXNawNen7pecI0ga92AHLmageP7sOWck!/b/dPtW1FgKQgAA&ampek=1&ampkp=1&amppt=0&ampbo=YgK0AQAAAAABAPI!&ampsu=0160511745&ampsce=0-12-12&amprf=2-9][img,500,358]http://a2.qpic.cn/psb?/V11uUkqa3PjZGH/RAvmKcXlseefXNawNen7pecI0ga92AHLmageP7sOWck!/b/dPtW1FgKQgAA&ampek=1&ampkp=1&amppt=0&ampbo=YgK0AQAAAAABAPI!&ampsu=0160511745&ampsce=0-12-12&amprf=2-9[/img][/url]

精美的石头

我国最有名的山,是 安徽的黄山,安徽的山好,水好、人更好!

精美的石头

[url=http://a4.qpic.cn/psb?/V11uUkqa3PjZGH/xYzLHaPMRkgZY0OtaN51n6LxS4pfDkhU*14dwgLaVqY!/b/dJYNPtF8EwAA&ampek=1&ampkp=1&amppt=0&ampbo=LgHFAQAAAAABAMw!&ampsu=0250178577&ampsce=0-12-12&amprf=2-9][img]http://a4.qpic.cn/psb?/V11uUkqa3PjZGH/xYzLHaPMRkgZY0OtaN51n6LxS4pfDkhU*14dwgLaVqY!/b/dJYNPtF8EwAA&ampek=1&ampkp=1&amppt=0&ampbo=LgHFAQAAAAABAMw!&ampsu=0250178577&ampsce=0-12-12&amprf=2-9[/img][/url]

精美的石头

黄山 我问你 你在我的梦里 我可在你心里 第一回呼唤你 是在我的歌里 点点滴滴的甘露 叮叮咚咚的音符 闻两三只白鹤唱着欢喜 听七八点泉水弹着琴弦 那鱼龙潭蓬莱池桃花溪 给我留下美好的旋律

太阳花

冬游黄山初雪晴,穿云拨雾踏雪行。 白鹅岭上揽群山,光明极顶观玉屏。 百步云梯历险境,阅尽沧桑松客迎。 峰岚蹈海情未了,夕阳慈光满山城!大赞!

笑看风云

欣赏大哥的黄山游记,赞叹黄山的美,有机会一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