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自视阅人无数,却唯独忽略了自己;也有人或可阅尽人间春色,
却未必真正阅读过自己的底色。读别人容易,读自己难,一个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其实就是自己。读别人有各种各样的读法,读自己却不能变换角度,如同照镜子,
无论你怎样晃来晃去,都只能照到你的正面。所以才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人要有自知之明。
一些大家鸿儒,曾将读书归为吞、啃、品三种境界。泛读为吞,精读为啃,细嚼为品。
亦谓之吞文字、啃深意、品韵致。我现在年近花甲,越来越觉得品读自己这本书才是最重要的。
人是可以品读的,自己也是可以品读的。从某个意义上说,人也是一本书,
有的精致,有的粗俗,有的渊博,有的浅显,有的厚重,有的浅薄。
可以说,读自己就是为了了解自己,修正自己, 读自己是不可缺少的功课。
所以,老土也要品读自己。
人最熟悉的是自己,最难认识的也是自己。更难的是品读自己。
我品读自己,回首过去,有过坎坷,充满沧桑,历经沉重,也曾经一路披荆斩棘。
我品读自己,自省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虽不能做到“日三省吾身”,
而抽空像回放电影般阅读一下自己,则不失为一种便当简易的自省方式。
不需道具,没有陪伴,就只有自我的角色,一边品读,一边体验,一边梳理,一边反思。
以自己曾经的得失为镜鉴,观照自己,自省自己。也就是在这样的品读中,我发现自己昔日的缺憾和过失,浅陋和无知,乃至弱点和荒谬,
从而倍加珍惜成长的阅历,完成一次心灵的升华。
我品读自己是一种享受。人生总会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值得留恋、值得回味。回眸过去,生活中的一份浪漫,一段真情,一个久藏心底的思恋,一个得而复失的遗憾,都像一泓蜿蜒清澈的溪水,汩汩注入我的心田,滋养我的情愫。它能使我沉迷时变得清醒,贪求时变得淡泊,软弱时变得坚强,骄纵时变得谦逊,颓丧时变得积极,愁苦时变得欢快,使我的身心得到一次小憩。
回忆也是一种品读自己。唤醒我沉睡的那一部分感觉,培养一片思维的土壤。新的丰收就在歉收后的探索中回归,新的希望就在失望后的思考中实现。
我品读自己,自己的脚印代表了文字。天下“无字之书”才是真正的书。
通过静静思考,我终究明白一个道理: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才叫完全的生活,
我的每一步都是在为这本书增加文字内容,直到离开这个世界才把这本书写完编辑出版。
每走一步都会成为这本书上的一个字符,每过一年就多了一行诗。慢慢的就写成了一本书。
我们用自己的脚印写着这本书上的每一行文字,又在寂静安静和宁静中不停的重复阅读它们。
在品读自己过去的一点一滴; 喜怒哀乐、甜酸苦辣样样俱全。
我品读自己,不是宗教意义上的自我忏悔,也不是对自己的诘难,
而是以一种洒脱的心态,平心静气地同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
我品读自己,同自己心灵的对话,或许是对自己纷乱思绪的梳理,
或许是对焦虑烦闷症结与根由的追寻,或许是对影响自己心情的人或事做理性的再访,或许是对破碎往事的修复与反省。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
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没有比较的基点,因此没有任何办法检验何种选择更好,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临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行排。”
我品读自己的心灵,品读自己的思想,品读与我相关的一切。这个过程犹如一支画笔, 蘸着我的笑声和泪水的墨,从我心灵的隐藏处起笔,一直涂染到我生活的外延。
我品读自己的眼神,品读自己的手掌,品读心里面自己的東西。。。。。
我真正的相信生活是一首诗,每一段生命的路都有美丽的韵脚;
我开始相信生活是一首歌,每一件成功都是好听的音符。
我不仅仅要在快乐和悲伤时品读自己,即使我的心境如一泓秋水,
并没有涟漪或是巨澜时,我也需要品读自己。
我品读自己,其实是阅读我曾经走过的心路历程,品读我人生的一明一暗的资料总结:我发现自己,不是像别人说得那样好,也不像别人说得那样坏。
我品读自己,一点一滴地去认真检点自己,我突然发现:把自己读得不透就起不到真正品读自己的作用,把自己读得太透就容易对自己丧失信心,真正从一生的档案中把自己的经历一点一点地找出来品读,我的这一生就会如同一件精致的玻璃器皿,一失手就会摔得粉碎。
我品读自己,才发现,我这一生从来没有真正清醒过,因为没有清醒,我才没有认认真真地去反思和解剖自己,因为没有清醒,我才在埋怨生活的同时,才会把许多埋怨的话和指责的话扣到别人的头上。
我品读自己把自己读透了,我突然害怕许多东西,许多我一直都在享受的东西,甚至于有时会害怕,试想,能真正地看透自己了,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为难的?
我真正看到自己不是完人,我看到自己曾经走过来的人生路上做过的傻事、荒唐事?
我品读自己,才真正在意生命的价值,才真正地去理解失落的生命内涵,
从失落中回过神来,再看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