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药艾灸系列一:溯本求源
个人日记
主讲:杭州书友路·学宫-客家国医堂堂主邹桥
王朋静整理、二次编辑
上古之人养生讲究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即是要顺应阴阳之道,顺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
《黄帝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体现的就是一个“顺”字。何为顺?顺,理也。理,万物之规律也。世间万物都遵循着、顺应着自然之道理,水往低处流即为顺,火性炎上即是顺。于我们人体,天冷加衣、天热减衣即是顺。白天活动、晚上睡觉,气血经脉各行其道,这就是顺。
王朋静整理、二次编辑
上古之人养生讲究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即是要顺应阴阳之道,顺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
《黄帝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体现的就是一个“顺”字。何为顺?顺,理也。理,万物之规律也。世间万物都遵循着、顺应着自然之道理,水往低处流即为顺,火性炎上即是顺。于我们人体,天冷加衣、天热减衣即是顺。白天活动、晚上睡觉,气血经脉各行其道,这就是顺。
为人做事也是讲究顺的,先去了解事物的本性,再顺着事物的本性去做,那么成功的几率会更大。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古代先贤关于顺的智慧: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乘势利导、顺势而为、因时制宜、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解决了困扰成都平原长期的水旱灾情,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誉。反观人体的疾病,其实就可以理解成不顺的问题,如经络不通了,我们把它打通顺,气血於堵了,我们就行气活血,顺其本性而为。我们就是要把身体不顺的地方引导为顺,这样就是治病,就是养生。
我们说知其常,知其病,医学院校里都是先从生理学学到病理学的,没有颠倒过来学得的。要想探究疾病的机理,得要先明白正常人生命活动的机理,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活人与死人的区别是什么?大家最直观的感觉可能就是摸上去有没有温度。简单来说,就是有无温度的区别。温度在中医上讲就是代表了有阳气,那么活人就是有阳气的人,身体好的人就是阳气充沛的人。《内经》、《伤寒》都提倡阳气的重要性。如《内经》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及“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等经典字句,论述了阳气的生理功能和阳气失常出现种种病理情况来说明阳气在人体的重要性以外,还用阴阳平衡的关键在于阳气的固密,进一步阐明阳气的重要性。《伤寒论》中讲述凡是热邪导致的后果,损伤的首先是阳气而不是阴液,其救治方法首先是温阳扶阳,让脏腑阳气生发气化而阴津液自生,而不是用厚味来填充阴血。其方,除了极少数几个,其余都是扶阳的。
人活一口气,就是阳气。阳主动,动的过程中,推动了气血的流转。判断人的健康就是看阳气怎么样。怎么看呢?中医的望闻问切,如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这些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很多女孩子手脚冰凉,这说明她阳气不足、无力,不足的话,气血都不能充盈到四肢,阳虚则寒嘛。阳气足,经络通畅的话,四肢肯定是暖洋洋的。那么阳气不足,经络不通,怎么办?中医上对此的治疗原则就是温补阳气,通经活络,概括来说,就是要温通!这个时候,艾灸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因为艾灸最大的作用就是温通!
艾用于治病,据考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本草纲目》:“艾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端午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一天,而艾草在这天也是最旺盛最成熟的时候,所以说艾是顺着这阳气的旺盛之势而成的。如果端午前几天,我们去踩倒一片艾草,端午那天再去看,就会发现倒下的艾草上的艾叶还是在往上伸展,往上吸收阳气的。端午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这一天,民间各地有采艾草,挂艾草,做艾饼,泡艾浴,做艾灸等的习俗。这些习俗的形成自然有它的道理,什么道理呢?就是顺着自然界阳旺之势扶人体之内的阳气。端午扶阳,顺势而为,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好的艾多产于江北,称为蕲艾,叶宽而厚,绒毛多,可以制出优质艾绒。李时珍在其著作中曾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我们再来看这个艾字,上面一个艹字,说明它是一种植物,是草类,下面一个乂字,这个乂字和爻相近,就是一阴一阳,说明艾还能交通阴阳。为什么能交通阴阳呢?因为艾有纯阳之性,会自寻阴性,从而交通阴阳。古代行军打仗的时候,水是不可获取的一个资源,士兵都携带了艾草,带艾草来做什么?答案是找水。或许很多人有疑问,这个艾草怎么能帮忙找到水呢?这个时候,士兵就会在不同的地方点燃一小堆艾草。如果有冒烟很大的地方就说明那块地下水量丰富。这就提示了我们艾草会自寻阴处,而且这股纯阳之气是往下沉的。
水曰润下,火性炎上。这是水火基本的特点。但是艾火有些不同,它也有火的一面,但是艾的纯阳之性是往下沉的,这也就是一直以来艾灸时,为什么是放在人身体之上面做的,而不是下面,就是因为艾气是往下沉的。火皆有燥性,那么怎样减少艾火的燥性呢?我们说艾之阳气是往下沉的,不仅是往下沉,还要求陈也,即是陈艾。陈艾即是成熟的艾采摘后存放了几年的艾,一般存贮3年以上的艾就非常好了,时间越长,艾的燥性越小,温和性就越强,更容易被人体接受,更舒服。人也一样,浮躁的时候,都喜欢出去走走,放松心情,沉淀沉淀,沉淀完后,就不会那么浮躁,见识多了,就自然越来越成熟了。这是同样的道理,艾也是需要沉淀的,需要把燥性沉淀下来,变得温和。现在市场上很多艾条,琳琅满目,但是大多都是新艾,燥性大,而且艾绒成分小,还掺杂了其他东西,这样效果就大打折扣。新艾要怎么贮存呢?这也是很讲究的,因为新艾有燥火之性,要放在干燥的地方,不能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但是艾会自寻阴处,难免会沾点湿气,所以每年阳光充沛的时候拿出来晒晒,补充一下艾的阳气,祛掉沾上的湿气。正因为艾有这点特点,所以我们要是常在房间里放一些艾,就会去掉房间的湿气,艾叶芳香,还能驱虫辟邪,整个房间就会显得非常清新,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还能助人睡眠。何乐而不为呢?
艾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药用价值强,采集非常方便。质地柔软、极易加工、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所以古人一直把它作为理想的施灸材料,沿用至今。灸以艾为基础,是灸法历史上一个里程碑。艾灸之人就算不懂经络腧穴也能自己灸,针就不一样了,要讲究找穴精准,讲究得气,这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感觉。通过更简便的艾灸方法,可以让阳气进入体内,去寻找阴凉的地方,所以人的寒气需要以火治,就是艾灸。之前提过,陈艾可以去燥,比较温顺柔和,更适合人体。新艾非常燥,施灸的话,皮肤表面就会有灼烫的感觉,皮肤会抗拒,这时阳气就进不去。艾灸,灸字,下面一个“火”字,就是以火治病。上面一个“久”字,“久”字不仅说的是艾要久一点的好,就是要求是陈艾,而且灸的时间也要久,灸者,久也。古人云:“七年之病,必求三年之艾”即是这个道理。
人活一口气,就是阳气。阳主动,动的过程中,推动了气血的流转。判断人的健康就是看阳气怎么样。怎么看呢?中医的望闻问切,如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这些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很多女孩子手脚冰凉,这说明她阳气不足、无力,不足的话,气血都不能充盈到四肢,阳虚则寒嘛。阳气足,经络通畅的话,四肢肯定是暖洋洋的。那么阳气不足,经络不通,怎么办?中医上对此的治疗原则就是温补阳气,通经活络,概括来说,就是要温通!这个时候,艾灸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因为艾灸最大的作用就是温通!
艾用于治病,据考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本草纲目》:“艾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端午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一天,而艾草在这天也是最旺盛最成熟的时候,所以说艾是顺着这阳气的旺盛之势而成的。如果端午前几天,我们去踩倒一片艾草,端午那天再去看,就会发现倒下的艾草上的艾叶还是在往上伸展,往上吸收阳气的。端午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这一天,民间各地有采艾草,挂艾草,做艾饼,泡艾浴,做艾灸等的习俗。这些习俗的形成自然有它的道理,什么道理呢?就是顺着自然界阳旺之势扶人体之内的阳气。端午扶阳,顺势而为,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好的艾多产于江北,称为蕲艾,叶宽而厚,绒毛多,可以制出优质艾绒。李时珍在其著作中曾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我们再来看这个艾字,上面一个艹字,说明它是一种植物,是草类,下面一个乂字,这个乂字和爻相近,就是一阴一阳,说明艾还能交通阴阳。为什么能交通阴阳呢?因为艾有纯阳之性,会自寻阴性,从而交通阴阳。古代行军打仗的时候,水是不可获取的一个资源,士兵都携带了艾草,带艾草来做什么?答案是找水。或许很多人有疑问,这个艾草怎么能帮忙找到水呢?这个时候,士兵就会在不同的地方点燃一小堆艾草。如果有冒烟很大的地方就说明那块地下水量丰富。这就提示了我们艾草会自寻阴处,而且这股纯阳之气是往下沉的。
水曰润下,火性炎上。这是水火基本的特点。但是艾火有些不同,它也有火的一面,但是艾的纯阳之性是往下沉的,这也就是一直以来艾灸时,为什么是放在人身体之上面做的,而不是下面,就是因为艾气是往下沉的。火皆有燥性,那么怎样减少艾火的燥性呢?我们说艾之阳气是往下沉的,不仅是往下沉,还要求陈也,即是陈艾。陈艾即是成熟的艾采摘后存放了几年的艾,一般存贮3年以上的艾就非常好了,时间越长,艾的燥性越小,温和性就越强,更容易被人体接受,更舒服。人也一样,浮躁的时候,都喜欢出去走走,放松心情,沉淀沉淀,沉淀完后,就不会那么浮躁,见识多了,就自然越来越成熟了。这是同样的道理,艾也是需要沉淀的,需要把燥性沉淀下来,变得温和。现在市场上很多艾条,琳琅满目,但是大多都是新艾,燥性大,而且艾绒成分小,还掺杂了其他东西,这样效果就大打折扣。新艾要怎么贮存呢?这也是很讲究的,因为新艾有燥火之性,要放在干燥的地方,不能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但是艾会自寻阴处,难免会沾点湿气,所以每年阳光充沛的时候拿出来晒晒,补充一下艾的阳气,祛掉沾上的湿气。正因为艾有这点特点,所以我们要是常在房间里放一些艾,就会去掉房间的湿气,艾叶芳香,还能驱虫辟邪,整个房间就会显得非常清新,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还能助人睡眠。何乐而不为呢?
艾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药用价值强,采集非常方便。质地柔软、极易加工、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所以古人一直把它作为理想的施灸材料,沿用至今。灸以艾为基础,是灸法历史上一个里程碑。艾灸之人就算不懂经络腧穴也能自己灸,针就不一样了,要讲究找穴精准,讲究得气,这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感觉。通过更简便的艾灸方法,可以让阳气进入体内,去寻找阴凉的地方,所以人的寒气需要以火治,就是艾灸。之前提过,陈艾可以去燥,比较温顺柔和,更适合人体。新艾非常燥,施灸的话,皮肤表面就会有灼烫的感觉,皮肤会抗拒,这时阳气就进不去。艾灸,灸字,下面一个“火”字,就是以火治病。上面一个“久”字,“久”字不仅说的是艾要久一点的好,就是要求是陈艾,而且灸的时间也要久,灸者,久也。古人云:“七年之病,必求三年之艾”即是这个道理。
艾灸治病靠的是温通的力量,扶阳,把体内的阳气扶起来。《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个正气就是以阳气为主,阳气充沛,抵抗力强,外界邪气根本很难进入体内导致疾病发生。药王孙思邈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不干”的意思是指艾柱直接放在足三里穴位上点燃,气血温通,灸到化脓,就是要保持足三里湿湿的,这样才是最好的效果。得胃气生,失胃气死,长灸足三里,温养胃阳,胃气充盈才会吃得好、吸收的好,身体才会强壮。民以食为天,很多癌症病人到最后没有胃口,吃不下饭,再一摸脉,空虚无力,这就是胃气将绝的表现。《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一篇中记载:“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更有歌曰:“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笺寿算更如何。”重灸关元,每年灸300壮,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古代的灸法,大多都是直接灸,也就是艾柱直接放在身上灸,数量上也讲究极多为妙,少则百壮,多则千壮。这种方法在现代几乎很少有人去用,因为很花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很痛,所以现代人更倾向于艾条悬灸。但是直接灸的效果可以说仍是最好的。
我们在用艾条悬灸的时候,必须要掌握好火候的控制,因为皮肤是有温度的,有它自己的特性,人怕冷,也怕热,过冷,皮肤就会收缩,过热,皮肤也会不适、会抗拒,这是人的本能,自我保护机制。所以说艾条的温度要刚刚好适应皮肤所能感觉最舒适的温度,这样艾的阳气才会顺着皮肤进入体内。过冷和过热,阳气都很难进入皮肤。陈艾和药艾灸,有一个特点,就是药力比较温和,都比较适合人体,人体很容易接受,因为他们产生的温度更贴近人的特点,人们在灸的过程中也会感到越来越舒服,是很放松的,艾灸的阳气顺着经络不断进入,气机顺畅,人就会想睡觉,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平时失眠的人在做被灸的时候睡的很舒服。
妇科用艾较多,因为艾归肝、脾、肾三条阴经,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大,常用于虚寒性的月经不调、经血过多、崩漏、妊娠下血及腹痛等症,再加上现在的女孩子生活饮食习惯不好,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灸就非常适合。客家妇女在坐月子的时候,最常用黄酒、艾梗蒸鸡蛋。黄酒性热,是水谷之精,配合温性暖宫的艾梗和客家土鸡蛋,就能对产后的身体恢复起到很好的作用。客家人平时也经常用黄酒炖艾梗喝,这种温热之性就会通经活络,还能祛除体内的寒湿。
妇科用艾较多,因为艾归肝、脾、肾三条阴经,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大,常用于虚寒性的月经不调、经血过多、崩漏、妊娠下血及腹痛等症,再加上现在的女孩子生活饮食习惯不好,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灸就非常适合。客家妇女在坐月子的时候,最常用黄酒、艾梗蒸鸡蛋。黄酒性热,是水谷之精,配合温性暖宫的艾梗和客家土鸡蛋,就能对产后的身体恢复起到很好的作用。客家人平时也经常用黄酒炖艾梗喝,这种温热之性就会通经活络,还能祛除体内的寒湿。
前面提到过药艾灸和陈艾的特点,就是药力很温和,火力不燥。客家药艾灸在艾绒里又加了客家中草药配方,通过其他药物配伍加强了陈艾温通的力量,传感力更强,药力通过经络渗透到肌肉、筋骨之中,所以用药艾灸的效果比单纯使用艾的效果会更好。在艾灸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客家医者在实践中不断的继承和完善药艾灸配方,提倡以顺为本,扶阳为根,温通为要,客家药艾灸就这样应运而生了,成为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
知艾者福,善艾者寿;
因艾结缘,传递健康! 客家国医堂在行动!
客家国医堂(生之堂)倡导以生生之心,养生生之气,治生生之病的理念,这是对我们自己的要求 ,也是对病人的要求,以生生之心是给大家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从锻炼,饮食,心情,习惯去以改变,去执行,并通过传播养生功法达到养生生之气的目的,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个生生之气,就是我们的常说的免疫力,通过这种传统中医的理念和方法去调和众灵,治生生之病,服务大众。
生之堂中医诊所,对疼痛(肩颈腰腿疼痛),内科,妇科炎症,眼科近视,眼疲劳,痔疮等都有独特的疗效,提倡针刺,中药,客家药艾灸等传统中医疗法并用。
健康热线:0797-5627105
敬请关注客家国医堂,中医薪火传承
王朋静|蜀艾子微信号:aaronhoo18
文章评论
针艾一生~(廣西)少本
邹医生15年几时开培训班,非常渴望去你那里学习
针艾一生~(廣西)少本
看了你日志知道你的艾条很特别,养生方式和理念深深吸引着我,希望我也是你团队中的一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