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老建筑之 关东都督府篇

个人日记

    
    
一、关东都督府的历史变迁 
         东都督府建筑,建成于1900年,位于大连旅顺友谊路59号。
       俄统治时建设的旅顺市营旅馆,日俄战争中,这里曾沙俄兵营。
       190
6年9月,关东都督府就是在本文介绍的这栋建筑内 成立。
       
关东州一名起源于沙俄,1898年沙俄租借了旅顺和大连一带辽东半岛3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区域,因这里地处山海关之东,遂称之为关东州,并设立了关东总督府。1905年日俄战争后,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其中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沙俄割让长春以南东清铁路线支线的经营权,二是将旅大地区的关东州租借权让渡给日本。日本在1905年5月在辽阳设立了关东总督府,主要是行使占领区的军事管制职权。此后在1906年9月,随着政局逐步趋稳,日本取消了战时的军事管制,转向了以民政为主的阶段。根据这个转变,日本取消了关东总督府,仿照治理台湾的模式,建立了关东都督府,下设陆军部和民政部,借此强化民政职能。当时的关东都督府就是在本文介绍的这栋建筑内成立的,此后,这里就成为了日本关东州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地。关东总督府的首任总督为陆军大将大岛义昌,变为关东都督府后,大岛义昌也成为了首任的关东都督府都督。大连中山广场,就是当年大广场上的雕像,就是在1914年为祝贺其63岁生日而树立的。
      
1919年4月,日本对关东州的机构进行了彻底的军政分离。关东都督府的建制被取消,在原民政部的基础上,组建了关东厅,全力实施关东州境内的民政管理。由此关东厅成为了日本关东州的最高行政机构,这栋建筑的门牌自然也换为关东厅
 
图片
 图片 
      

       1934年改称关东州厅,其管辖范围和地域有所缩小。
1934年的时候,东北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关东军迅速占领并控制了东北及河北的承德地区。1932年3月,日本扶植的“满洲国”在长春成立,溥仪成为“满洲国”执政。在渡过其后两年“满洲国”初期的混乱交织后,1934年3月,“满洲国”改为帝制,溥仪成为满洲皇帝。这时的东北政局已经基本稳定,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等东北的军政首脑机关,大多也都迁往了作为“满洲国首都新京”的长春。为了适应“满洲国”成立后的管理需要,日本在新京设立了关东局,作为日本政府统治“满洲国”及关东州所有东北全境的最高行政首脑机关。

        原来位于旅顺的关东厅不仅管理着关东州境内的民政,南满铁路沿线诸多满铁附属地内的很多民政事业也是由关东厅管辖的。经过新设关东局的机构改制后,原来的关东厅更名为关东州厅,其管辖范围缩小于关东州境内,而以往诸多满铁附属地的行政事宜皆交由关东局直接管辖,关东州厅也成为了关东局下辖的直属机构。当时关东局的长官由关东军司令官兼任,由于关东军司令官同时还兼任着日本驻“满洲国”大使,其成为了事实上东北的最高军政首脑,而那个“贵为皇帝”的溥仪着实只是个木偶般的傀儡而已。就这样,位于旅顺的这个关东厅建筑大院门口,1934年12月后牌子也就换成了关东州厅。
       1937年日本关东州厅迁移大连后,这栋老建筑成为了日本人开办的旅顺师范学校的所在地。
       1945年日本战败、苏军进驻旅顺后,此建筑成为了苏军的军官之家。
在其中设立了住宿、餐饮和娱乐设施。这栋建筑东边的礼堂,也是一个不错的演艺和聚会场所。
图片
     
 1955年4月,在这栋建筑里,中苏两国海军代表签署了《辽东半岛协议地区海军防务交接证书》,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接管了旅大地区的陆海空三军防务。为了纪念此举,在礼堂东侧,修建了一座胜利塔,此塔至今仍是旅顺地标性的标志构建物之一。
     二
关东厅都督府的建筑风格
     
此建筑的风格是俄式巴洛克建筑风格。
        
大门上方陡斜的方形穹顶,墙上明显“木刻楞”特色的凹饰横条,都体现出浓郁的俄罗斯风格。建筑主体颜色为白色,颇有南欧地中海风情。 

图片

图片

     
  穹顶正面两侧边角的洋葱顶状装饰,使建筑的主立面无论从正面还是侧面,都显得生动活泼,富于韵律感。

图片

图片

 扁方壁柱柱头变体为支托,装饰以毛莨叶和涡旋饰。

图片

图片

 镂空的女儿墙,很雅致图片

 铁质的花式窗棂,于变化中体现美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