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为何也要打着改革的旗号?
个人日记
涨价为何也要打着改革的旗号?
[转载]
[转载]
据媒体报道,继去年七月增量气实现定价改革,中国天然气定价改革如今迈出第二步。2013年 7月,非民用天然气价格上涨 0.4元/立方米后,此次该品种再次上涨 0.4元/立方米。根据此前国家发改委计划,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调整分 3年实施,这次非居民用存量气价格调整,是分步理顺存量天然气价格的第二步,计划 2015年到位。此番调整,三大油企每年至少多赚 448亿元人民币。
这种所谓的改革,实际上就是涨价,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诸如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这样的垄断企业。此前,电力企业和供水企业也借改革之名,一次又一次涨价,最终为垄断暴利买单的是所有国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之后,中国的改革脱离了原来的运行轨道。表面上看,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但这个国家在不知不觉中被既得利益集团所垄断、被绑架,连政治路径也被既得利益集团所把持或控制。中国的改革彻底背弃了改革初始的全民契约,变成了一种不受监督、不受制约、不需要全民共识的官僚利益集团和垄断利益集团双赢的格局。
健忘的国人大概还记得,今年上半年,俄国斯总统普京率庞大的能源代表团访问中国,一举签订了数千亿美元的天然气采购大单!人们原本以为,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供给,会直接受惠于所有国人,没想到,俄罗斯天然气尚未到来,涨价的号角就已吹响,当初,为普京到来而喝彩的国人不知作何感想?
这些年,央企国企靠行政优势和垄断优势,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但在管理模式上仍是官僚作派,除了靠涨价靠政策敛财之外,对国家对出资人的回报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可以说,从上个世纪利改税特别是所得税所有企业一律平等以后,央企国企就将巨额利润占为己有,成为内部分肥的私田,上百万亿的国有资产早已变成少数人掠夺敛财的工具。
特别是近些年垄断企业的涨价行为,发改委都是打着改革的旗号,让国人感触颇深也深受其害。从石油、燃气、电力、自来水、通讯、邮资、食盐等等,大凡涉及民生的领域,基本上都让国人尝够了苦头。一名国资委官员曾坦言:“央企的利润是怎么来的?大概 50%靠涨价!”
垄断国企打着改革的旗号涨价由来己久,最狠的“三桶油”为了跟国际油价接轨,油品价格在过去十多年出现持续暴涨,仅以 93号汽油为例,从 2003年的每升 3元涨至现在的 8元高位,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己高于美国、甚至台湾,而发改委和垄断企业仍一再宣称涨价还没有到位。
十年前启动的电力改革初衷也很美好,改革提出厂网分开、主辅分离,成立区域电网并最终实现输配分开、竞价上网,形成市场化竞争的格局。然而事与愿违,原本计划进一步完成输配分开的国家电网公司,反而打着支持基础产业的旗号不断坐大,在金融、电信、矿业等多个领域扩张,并大力拓展海外业务,成为钳制电力市场化形成的巨无霸。连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前副主席邵秉仁也感慨:电力改革成了“对上绑架政府,对下挤压民间投资、民营企业和消费者”的游戏。
而历时更长的电信市场化改革,也只是变独家垄断为几家垄断,因而电信资费一直居高不下!去年,一则关于中国移动在香港推出 68港币廉价手机资费套餐的微博,在网上引起一片哗然。这个名为“3G Lite”的套餐每月仅需 68港币就能享受1700分钟通话、10000条短信及本地无限上网流量等服务,而反观内地市场,中移动、联通及电信三大运营商,现有的手机资费套餐,却难以达到如此低廉的程度。由于几大通讯运营商完全垄断了国内市场,因而,中国的通讯资费远高于欧、美等国,乃至周边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垄断国企的改革刻不容缓!但改革不能成为涨价的借口。垄断国企每年巨额的利润,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福利,只是成为少数权贵分肥的私田和敛财的工具。国企高管享有高工资、高奖金和高福利,加剧了全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公,而垄断国企财大气粗的产能扩张、资本扩张,严重挤压了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
所谓全球最赚钱的银行、全球最赚钱的通讯公司、全球最大的石化企业,对于全体国人来说,除了垄断形成的涨价风潮以及被掠夺之外,几乎没有给最大的股东任何正常的回报。就连社会上普遍提议的大幅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用于补充社会保障资金缺口,也遭到国企的反对。至于规范国企高管薪酬待遇政策,更是遭到了国企高管的强烈反对,这是多么可悲的现实。
文章评论
大地
[em]e163[/em][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