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后的相遇

个人日记

 四十年后的相遇

图片 

偶然的一个机会,通过别人的介绍她加入了他的团队,和大伙儿一同翻山越岭来到异地他乡观光游玩。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协调、符合常规。一路上说说笑笑,无拘无束。烟花柳影、壮美河山、欢声笑语赶走了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

她是一位气质女性,沉默、稳重、不善言谈,当别人大肆宣扬自己的收获时,她却在那里静静的观赏着周围的一切,并用一架普通的相机,记录下了旅行中的点点美好和份份情谊。

他呢!群友都称团长。我则称为师,因为他善言谈,说出的句句语言都很在理、而且属有哲理。一生的行程载满了他的内心,无论走到那里他都了如指掌。他就是一本万能字典,也许只有学问高深的学者才会有此本领。

 图片

烟花的绚丽是短暂的,生活还得回归原位。短短的旅游时间一晃而过。旅途中的朋友们回到家里,只能坐在屏前嬉戏打闹、相互交流、倾诉友谊。文中的他、她很自然成了痴心交流的伙伴。他们谈家庭、论生活、讲政治,唯独没有谈个人经历。有一天他们再次面对面坐在一起叙述友情时,坐在对面的她向他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你是不是曾经在某个小山村里当过知青?”听了此话,他为止一惊。

看到他震惊的样子,她道出了原委。听了她的讲述,他陶醉的像个小孩子。事情过后傻乎乎的他拿起电话给我分享了这个令他高兴万分的事儿。他问我:人生能有几个四十?四十年后遇上故人会是什么感觉?面对他的提问,我懵了,不知如何回答。

事情是这样的:她曾经是这个小山村里的一名小姑娘,这年她只有十五、六岁。头扎两根长长的小辫,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圆圆的脸蛋白里透红,粗布土衣、千层底的鞋子;亭亭玉立、宛如出水芙蓉。十五、六岁的花季年华,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清纯、稚气,集于一身。

 图片

这年他也只有十八、九岁。年轻帅气、阳光英俊、识文断字、能说会道、勤劳踏实,深得众人的喜爱。就在这一年,他积极响应“知识青年下乡”的号召来到了这个小山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来到这里,他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睡土炕同过节。每逢过节,和农民一同杀猪、蒸馍馍、焪洋芋,和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众多的知情中,他表现最突出,深得生产队干部的赏识,便把他留在了伙食管理部门专管伙食。这种工作比较清闲、不用下地干活,还有油水。因为他工作的特殊性,很多人都愿意和他交往做朋友。在众多的往来朋友中就有十五、六岁的她。

十五、六岁岁,懵懂的年华,纯真烂漫,情窦初开,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朝气。面对帅气的知情小伙儿心情荡漾,含露的眼神充满了敬仰。任凭一颗心儿信马由缰、纵横驰骋。面对着她,他也并不无动于衷……

结束了“上山下乡接受教育”,他回到了城市。回城后,曾经的一段时间里,他深深地记忆着那段难忘的岁月,和那些难忘的人。

图片 

时过境迁,生活不可能处处充满鲜花,人生总会留下遗憾。美好的事情总得要结束,记忆还得要刷新。

后来的日子里,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终于鲤鱼跃龙门,就在他所在的这座省城里,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事业。从此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现已熬成正果,退居二线,静享晚年。就在其间,他和她竟然碰了个照面……

一对曾经的故人回忆着走过的历程。四十年里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历历在目。激动的他告诉我这件事情时明显带着哽噎……

相遇是缘,相思很甜;四十年后的巧遇更是缘,人生短短几十年,应该随缘惜缘、快乐绵绵!

原创文字 蕙兰

 图片

 




文章评论

青松

[em]e179[/em] 美文乐事是奇缘。

无动于衷

故事生动离奇,叙事看此平淡,打动了我

爱心~心悦

故事平淡而美丽,相遇在刹那间领悟——原来,轮回,只在蓦然 回首间。重相逢,鬓如霜!此文打动我心,谢谢![em]e179[/em] [em]e160[/em]

山间流云

应该是真人真事,主人公我就不说了。[em]e120[/em]

秋雨

图文并茂,真挚感人。又一篇美文,一气呵成,朗朗上口。祝福青青君![em]e179[/em][em]e160[/em]

华州散人

孟夏时分,己甚是懒惰,亦谓之麻木,少了阅读,没了为诗的情趣。散人以为,诗文宜有感而发,勿蓄意为之。求诗于羽中,得诗于书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时下二者俱无。没了见识,少了感悟,颇觉还是歇歇好。既然言之无物,兹唯聊表闲话。 诗言志,文载道。陶情寄意,载道劝世,乃为诗为文之责。 夫诗者真也。大之而山川日月,风云变幻;小之则虫鱼鸟兽,草木荣枯,皆不容一毫伪于其间,故后诗之脱俗去媚,不失童心,真性情,风骨存然。诗写性灵,唯吾所欲。诗人以天地为心者,其襟怀宜大,眼孔宜大,思想宜奇,情感宜正宜真。谋道不谋食,若乃奔走于权势利禄之中,号泣于饥寒衣食之内,非诗人也。 诗虽无用之物,小之可以涵养性情,大之可以转移风化。故善诗者,当先自立而后立人,当先自觉而后觉人。 诗不忌粗,不忌拙,而最忌俗。粗可以改,拙可以学,唯俗不可医。诗贵朴实,戒晦涩虚浮之风。忌卖弄与显示,重自然流露。用意精深,下笔平淡,淡而味深。 在胸为志,发言为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古文人,一付睥睨天下舍我其谁的派头。至于诗者称之为骚客,骚人,大概忧愤于胸,孤愤难舒,寂寥无奈,于是乎言志寄怀之作层出。另者,若东篱陶潜,笑傲权贵,后而菜蔬田园,以诗酒自娱。杜少陵心存家国,乱世无门,腹含民苦,史诗存焉。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松间明月常如此,身外浮云何足喻。”这年月物欲横流,浮躁日甚,为文者宜心境平和,贵在修心,继而达传承发扬民族之传统文化之功。天地人神,浇花弄草;日月诗酒,慧心怡情。古文言诗词之语境,终非今时之文化主流,属欣赏鉴赏之趣列。纯粹之内心修行,终将与名利无关,自娱散心而已。 华州散人稳泰 雅和斋2014.5

梦之雪

四十年的偶相遇,记忆送回四十年前的往事,那么美丽,一段藏在心里的情美丽而甜蜜,让这纯真的缘在四十年后而遇,真是让人感慨,美丽的相遇。

老军工

相遇是缘,相思很甜;四十年后的巧遇更是缘,人生短短几十年,应该随缘惜缘、快乐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