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儿的碎碎语

个人日记

 


   整五点,下课铃响了,秋儿匆匆把摊在课桌面上的书本卷子收拾进书箱,然后忙不跌的冲出教室,一路连跑带颠朝家里奔,夏日的骄阳把个柏油路烤的吱吱冒油,时不时的沾着秋儿的鞋底儿。秋儿全然不理会这些,她要尽快赶回家做晚饭。
  以前,在生产队的时候社员们都是按上班的钟点到队部点名、派活儿,然后扛起铁锨、锄头、钉耙一系列的工具慢悠悠,张家长李家短的,连说带笑的走向地头。傍晚时分收工,干不干混下一天的工分算完。夕阳西下的时候也正是那些娘儿们忙的最欢的时候。又要抱柴做晚饭,又要抻直了脖子,扯开了嗓子唤自家的狗娃,猫娃,鸡鸭还有那不听话的铁蛋回家。喧嚣声中袅袅炊烟夹着草木的香气在霞光中慢慢升起。
  如今,分田到户了 ,村民们有了干劲,毕竟自己的付出真正和收成直接挂钩了。村民由此也改变了作息时间,不再像以前循规蹈矩的按着不变的时间规律。夏天,四五点中东方刚泛白便到了自留地里,除草、捧地,起拢,浇田,间苗,摘瓜果,,,一直忙活到日上三竿,九点左右才肯收了手底下的活儿回家吃早饭。早饭也是昨晚的剩饭,泡了热水,菜就是自家腌的咸菜,饭后再温一觉回笼,身子即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也躲过了阳光最毒的时候。下午四点多,温度开始下降,然后再扛起家把式儿继续没完的活儿。直到傍晚,月上梢头,满天星斗蚊子咬的受不了才收了工。自然,晚饭的时间也就错后了。于是那炊烟也是从傍晚延时到了半夜。
  秋儿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每天放学后赶着跑回家点炉子做饭。学校离家也很近,秋儿一路小跑只五六分钟的样子。菜是母亲早晨回来顺便从自家地里捎回来的,新鲜环保,菜底下总是有四个甜的蜜一样的大桃子。秋儿的父母种了两亩多地的果树园子。各色果树都栽上几十棵,树底下间中些菜蔬草莓,足够自家食用。只是这秋儿独爱桃子,从名为五月仙的桃子刚下来到十月收尾每天母亲都会给秋儿捎回四个。秋儿的手和嘴总是并用,桃子吃完了饭也就出锅了。匆匆扒啦几口饭秋儿再跑回学校上晚自习。
  秋儿的小厨房非常小,说起来并不是厨房,只是用作储物间的小西房的一个角落。房子是土坯的。在农村有这样的说法:有钱不盖东厢房。可见那时候夏天夕阳有多毒。据父亲说,盖这房子的时候连遇几场大雨,土坯被雨冲的塌了一次又一次,父亲再把塌下来的泥垛回墙上。到最后墙就成了泥垛成的了,怎么看也看不出土坯的层次。别看矮小,却结实得很。里面装满了农具,还有年下里就坨好的煤饼子。一个小小的炉子紧挨着烟道安放着。那时候大多数农户都是烧柴和,秋儿家也有大锅,除了冬天,其他季节很少烧火。一是母亲闲弄的屋里太脏,草灰飞的满屋子都是,呛得鼻子眼里总是黑黑的。二是秋儿一个人做饭忙不过来。虽然秋儿还有个比她大两岁的姐姐,可这姐俩性格正好相反,秋儿是内敛少言辞。姐姐是外向疯了个疯,像只没尾巴的风筝。小学刚毕业就不再上学,出去找工作,可这姐姐聪明伶俐竟然在供销社找了份美差。下了班家里是看不到她的身影的,更别说做饭。
  每次跑回家,秋儿总是先把炉子点着,做上水壶,趁着缓炉子的空档,秋儿会摘好菜,等炉火旺了,水也就开了。正好趁了旺火蒸上米饭。一切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等待饭熟的时候,秋儿会坐在房檐下听一段悦耳的京胡。
 
 
傍晚的胡琴声


  不知什么时候,那清脆的京胡声传进了秋儿的耳朵。
  她知道那是和自家隔了一条胡同的邻家传出来的。秋儿能想象出那个盘着腿,坐在炕沿上眯着眼 ,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演奏中的男人的样子。才四十几岁的人,牙几乎都掉光了,下颌因牙床变形微微向上翘着,永远的微笑状。秋儿也从未见过这男人发过怒,他只是通过自己的京胡宣泄内心的感受。他的身旁永远放着一张小炕桌,桌子油腻的看不出本色。上面放着酒壶和一个盛着热水的大茶缸子,他说白酒必须要筛过喝才不会伤胃,无论是啥季节。酒壶的旁边摆着一碟花生米或是一块酱豆腐一根大葱。他不下田,在村里的铁厂里当会计。上面生了三个闺女,用自家女人的话说都是赔钱货,女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是这么破口大骂的。最小的儿子还小,只有女人一个人种着全家六口人的自留地,有水田有菜地。
  因为好酒又好戏, 男人会约一些票友们回家。男人的京胡演奏非常娴熟,至少秋儿是这么认为的。当高亢刚劲的胡琴声响起的时候,仿佛一切的疲劳都远离了村庄。也许,人们更喜欢接受传统的东西,尽管夏天温度很高,可这胡琴声并不会让人感觉出丝毫的躁。不像现在的音响放出的音乐,稍微声音大了便会被当做噪音,遭到旁人的投诉。秋儿更惊叹前人的创造力,仅仅两根弦就能演奏如此多的旋律,再配上那些精美的唱腔,任何时间听起来都是一种享受。
  偶尔,男人的胡琴声也会响彻到深夜,旋律凄凉委婉,如诉如泣,这声音会搅的秋儿辗转难眠。
  可秋儿在男人的旋律中听到更多的是女人的吵骂声 。秋儿听得出女人总是在指桑骂槐,无论是骂谁,画外音都是指向自己的男人,大抵就是嫌自己的男人不下地干活,担子都落在自己身上,祖上又没留下什么丰厚的家当罢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胡琴声依然每天响起,女人的吵骂声也从不曾间断。两个人像是在斗法,在较量,看是他的琴音是否盖过她的吵骂声,还是她的吵骂声能盖过他的琴音?就这样,日子如流水般过着。
  后来,女人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疯了。白天黑夜的吵骂,声音总是声嘶力竭的,四方邻里听得更真切了,只是少了男人胡琴的伴奏。男人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护女人,做饭、洗衣,依然不下地,儿女们已经长成。只是男人再没有心情拉起他的胡琴。
  再后来,女人先一步男人走了,终于解脱的男人依然没有拉响他的胡琴,小村庄从此静了下来 。。。



 
 



 
 梅
2013、12、22 


 

文章评论

幸运儿

生活咏叹调。祝福写手![em]e163[/em][em]e100[/em]

老酒

一副苍凉的农村写照,故事情节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然而细细品味中却也是娓娓道来,让人在拜读之中竟然不自觉的走进故事之中,这样的小村,我们是那样的熟悉,小村之中的那些人和事,好似就在我们的身边亲切可见。一首音乐“夜深沉”又是那样让人生出许多感慨,通篇文字流畅清新,好似一气呵成。一直喜欢这样乡土气息浓厚的文章,总是觉得这些紧贴地气的文字才是我们根须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和营养所在,非常欣赏。建议好友把空间文字适当调整大一些,免得别人欣赏时瞪大眼睛,反正又不会浪费你的纸张,你说是不?顺祝圣诞快乐!

雪人

故事结尾情节如果在细腻一点描述人物心里会更好。节日快乐!

老酒

拜读文字心沉重 耳畔传来夜深沉 盘点流年琐碎事 酸甜苦辣皆人生

&飞燕

[em]e179[/em] [em]e160[/em] [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