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小白楼
个人日记
文/大唐
那幢两层楼的平顶房,因外墙沾满了白色的碎石子,久而久之,人们就称它为小白楼了。
小白楼名字光鲜,但其实就是筒子楼,住户没有单独的卫生间,也不通自来水。 在楼的左侧,孤零零一段黑色铁管竖起的公用水龙头,偶尔看去,像一条突然发怒的眼镜蛇,让胆小的人怦怦心跳。
多数时候,这里很安静,但麻雀常来啄食,稍有响动,就“噗”地一声,飞到旁边的苦楝树上,踮脚张望。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到来,可见麻雀的生活是多么小心谨慎哦。到下班时间,这里就热闹了。挑水的,淘米的,还有洗菜的,各种各样的器皿摆在一起,形成一道有趣的风景。
水龙头旁边,有个米把高的水泥台子。天气晴朗时,很多人来这里洗被子。拧干的被单,晾在树干间扯起的尼龙绳上,散发出好闻的皂角香,花花绿绿的,像舞台上的幕布,把小楼辉映得五彩斑斓。孩子们嬉笑玩耍,在被单下穿来穿去,而大人担心弄脏被单,不停地叫喊,这种轻松与紧张并存的场面,如今是见不到了。
楼里的人,只要在家,从不关门,人从过道上走,屋里说话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随便往哪扇门里瞟,屋里的摆设一目了然,但大家都不在乎。大白天的,还关着门,怪怪的,反而不好意思。不像现在,人一进屋就“砰”地一声把门关上,震得人心寒。
最难忘的,是楼下的马叔和楼上的李大娘。马叔整天板起个脸,样子很凶,而且还莫名其妙地给我起了一个“半桶水”的绰号。因此,我见到他不是躲就是跑。李大娘和他不一样,笑眯眯的,说话轻声细语。即使看见我们偷摘楼前还没有成熟的橘子,也只是细声细语地劝说:“崽啊,莫摘啰,橘子还没熟,吃不得呢!”
李大娘没有工作。上班时间,整栋楼就她一人。谁家的衣服晾在外面,突然下雨了,她会帮忙收进屋。谁家来了亲戚走在门外,她会热情地接待。我忘了带钥匙,进不了屋时,就喊:“大娘,借你的阳台过一下。”她家和我家隔壁,阳台相连,那时候的阳台既没有封闭,也不装鸽子笼似的防盗网,可以攀爬过去。“崽啊,慢点哦,掉下去不得了呢!”见我安全地翻过去,她才松了口气,揉揉胸口,仿佛有块石头从那里落下。
笑眯眯的大娘也有烦恼。在阳台上,我曾见她偷偷地伤心抽泣,是为萍姐的事。萍姐是大娘的女儿,农转非时,过了年龄,户口一直在农村。眼看年龄越来越大,城市户口还没有着落,婚姻大事要耽误,大娘心急啊。后来,萍姐嫁给了一位中学老师,是我妈妈做的媒。再后来,萍姐顶了婆婆的职,也当了一名小学老师。
去年我们回老家扫墓,巧遇萍姐。这时的萍姐,已经做了奶奶,有一个幸福的家。她惊喜地扑进我妈妈怀里,激动地哭了起来——我们已经几十年没见面了。
李大娘搬走后,楼上只剩我们一家。楼下马叔的爱人怕我们冷清,一到晚上,就喊我们去他家看电视。那时候,有电视机的人家很少,看电视是稀罕事,但想到马叔那张脸,我总是犹豫。马叔呢,这时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满脸笑容,而且热情幽默。电视屏幕上,有雪花点,马叔就在电视机上轻拍两下,说:“这电视机啊,贱人一样,欠揍!”逗得我们嗤嗤傻笑。在马叔家,我看了当年很多有名的电视剧,觉得那些都是世上最好看的电视剧了。但前两年,电视台重播那时看过的一部电视剧,我看了两集,就不想再看了。
想起来和马叔还真有点缘分,我们现在又在同一个城市,而且,居住的地方相隔不远。有一次,我在河边散步,遇见了马叔。他头发全白了,但精神矍铄,腰板子挺硬朗的。“马叔,还认识我么?”马叔迟疑了片刻,突然爽朗地笑起来:“哈哈,你不就是半桶水吗?”马叔的爱人,用胳膊捅了他一下,嗔怪道:“人家都是孩子的父亲了。”在马叔心里,我仍然是当年那个调皮的孩子。
现在小白楼所在的地方已经被一栋高高的电梯楼房取代了,但那消失的小白楼,是那样地让我不可忘怀。
小白楼名字光鲜,但其实就是筒子楼,住户没有单独的卫生间,也不通自来水。 在楼的左侧,孤零零一段黑色铁管竖起的公用水龙头,偶尔看去,像一条突然发怒的眼镜蛇,让胆小的人怦怦心跳。
多数时候,这里很安静,但麻雀常来啄食,稍有响动,就“噗”地一声,飞到旁边的苦楝树上,踮脚张望。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到来,可见麻雀的生活是多么小心谨慎哦。到下班时间,这里就热闹了。挑水的,淘米的,还有洗菜的,各种各样的器皿摆在一起,形成一道有趣的风景。
水龙头旁边,有个米把高的水泥台子。天气晴朗时,很多人来这里洗被子。拧干的被单,晾在树干间扯起的尼龙绳上,散发出好闻的皂角香,花花绿绿的,像舞台上的幕布,把小楼辉映得五彩斑斓。孩子们嬉笑玩耍,在被单下穿来穿去,而大人担心弄脏被单,不停地叫喊,这种轻松与紧张并存的场面,如今是见不到了。
楼里的人,只要在家,从不关门,人从过道上走,屋里说话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随便往哪扇门里瞟,屋里的摆设一目了然,但大家都不在乎。大白天的,还关着门,怪怪的,反而不好意思。不像现在,人一进屋就“砰”地一声把门关上,震得人心寒。
最难忘的,是楼下的马叔和楼上的李大娘。马叔整天板起个脸,样子很凶,而且还莫名其妙地给我起了一个“半桶水”的绰号。因此,我见到他不是躲就是跑。李大娘和他不一样,笑眯眯的,说话轻声细语。即使看见我们偷摘楼前还没有成熟的橘子,也只是细声细语地劝说:“崽啊,莫摘啰,橘子还没熟,吃不得呢!”
李大娘没有工作。上班时间,整栋楼就她一人。谁家的衣服晾在外面,突然下雨了,她会帮忙收进屋。谁家来了亲戚走在门外,她会热情地接待。我忘了带钥匙,进不了屋时,就喊:“大娘,借你的阳台过一下。”她家和我家隔壁,阳台相连,那时候的阳台既没有封闭,也不装鸽子笼似的防盗网,可以攀爬过去。“崽啊,慢点哦,掉下去不得了呢!”见我安全地翻过去,她才松了口气,揉揉胸口,仿佛有块石头从那里落下。
笑眯眯的大娘也有烦恼。在阳台上,我曾见她偷偷地伤心抽泣,是为萍姐的事。萍姐是大娘的女儿,农转非时,过了年龄,户口一直在农村。眼看年龄越来越大,城市户口还没有着落,婚姻大事要耽误,大娘心急啊。后来,萍姐嫁给了一位中学老师,是我妈妈做的媒。再后来,萍姐顶了婆婆的职,也当了一名小学老师。
去年我们回老家扫墓,巧遇萍姐。这时的萍姐,已经做了奶奶,有一个幸福的家。她惊喜地扑进我妈妈怀里,激动地哭了起来——我们已经几十年没见面了。
李大娘搬走后,楼上只剩我们一家。楼下马叔的爱人怕我们冷清,一到晚上,就喊我们去他家看电视。那时候,有电视机的人家很少,看电视是稀罕事,但想到马叔那张脸,我总是犹豫。马叔呢,这时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满脸笑容,而且热情幽默。电视屏幕上,有雪花点,马叔就在电视机上轻拍两下,说:“这电视机啊,贱人一样,欠揍!”逗得我们嗤嗤傻笑。在马叔家,我看了当年很多有名的电视剧,觉得那些都是世上最好看的电视剧了。但前两年,电视台重播那时看过的一部电视剧,我看了两集,就不想再看了。
想起来和马叔还真有点缘分,我们现在又在同一个城市,而且,居住的地方相隔不远。有一次,我在河边散步,遇见了马叔。他头发全白了,但精神矍铄,腰板子挺硬朗的。“马叔,还认识我么?”马叔迟疑了片刻,突然爽朗地笑起来:“哈哈,你不就是半桶水吗?”马叔的爱人,用胳膊捅了他一下,嗔怪道:“人家都是孩子的父亲了。”在马叔心里,我仍然是当年那个调皮的孩子。
现在小白楼所在的地方已经被一栋高高的电梯楼房取代了,但那消失的小白楼,是那样地让我不可忘怀。
文章评论
3066356924
其实,微笑也是生命的一种使然,
心烛〈不聊天〉
新年快乐、幸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