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父母如何与孩子有效地沟通
个人日记
同时初中阶段也是孩子学习压力较大的一个阶段。初中中考的竞争相当激烈,老师家长都倍感压力。
在座的都是初一新生的家长,在与孩子沟通上的矛盾可能还不是很尖锐。但我想你们一定听到别的家长的埋怨“怎么孩子越大越难管呢”“怎么一点都不听我们的话呢?”“回来什么事都不和 我们说”真可谓是十万个为什么。
其实这些都是步入青春期孩子的典型表现,如果我们的家长又不懂及时有效的沟通,就很可能造成孩子回家不愿和父母说话的局面。
以下是一个叫文文的女孩的哭诉:从我记事起,记住的第一件事就是我被爸爸像拎小鸡一样从饭桌的这一段拎到那一端,然后被爸爸妈妈大骂,因为我没有背下规定的古诗。
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所以爸爸妈妈对我也非常严厉。我觉得爸爸妈妈爱天下所有的人,唯独不爱我。
我曾不止一次想到过自杀。我曾经站在马路的中央,希望有一辆车把我撞死。
爸爸的一句:别哭了,你怎么会想到死呢,我们都是为你好呀。可以说表露了父母的内心。
初中孩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年龄一般是10岁—20岁,青春期的特点是逆反。青春期逆反的原因是孩子要独立。
他不了解初中孩子的特点,不知道初中孩子因为希望独立,所以渴望被尊重的需求。
不要孩子一回到家里就三句话:回来了?快做作业。吃饭了。久而久之孩子怎么会跟你有共同语言,怎么会和你说他的心里话。碰到问题、困难怎么会想你求助呢?
设想一下,如果你想倾诉,你希望你的听众……?没错,首先默默地听,有的时候没有反应是最好的反应,这是一种无声的鼓励,因为它传递了一个最重要的信息——接受。
然后接受孩子当时的状态。孩子诉说高兴的事,父母应表示共鸣;孩子诉说难过的事,父母应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
我的朋友听了之后非常后悔。如果她一开始对孩子的行为产生认同,慢慢再创造机会沟通,肯定孩子的优点,客观分析老师的不足,赢得孩子的信任。产生认同感后,其余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从“有效的倾听”开始做起,你将发现一个奇妙的变化:亲子之间有了更多的互相关注,更多的彼此了解。
遇到事情只替孩子出主意,不帮孩子做决定,留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往往能促进父母和初中生孩子的有效沟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