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门与二十二根

个人日记

依次第三,三性分别门。
前者“有对无对门中”之五根、五境十界,除去“色、声”二界,所余眼耳鼻舌身及香味触八界为无记性,另外十界通三性。
三性是指:善、恶、无记性。
颂曰:此除色声八无记   余三种。“此”是指前面说的五根五境之十界;“除色声八无记”就是除去色声外的八种,是无记性;“余三种”是说十八界中,八种所余的十界通善恶无记三种。
颂疏云,“言三性者,一善,二不善,三无记。若法可赞置白品中,名为善性;若法可毁置黑品中,名为不善性;非可赞毁,名为无记,亦解不能记异熟果,故名无记。”
为什么色声通三性呢?这是因为色声二界成身语二表业,故此通于三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