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游记(图文)
家乡介绍
五一游记(图文)
2014年的五一到了,正值雨后初晴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极宜野游。但去远处其景点路远人多不愿耗,于是我选择"家门口"的景点一游--携部分家人再次去瞻仰红十五军成立纪念地暨革命英烈园以及连成一片的永安大水库,使我们进一步了解革命了解自己美丽的家乡。
红十五军纪念地离我们县城约15公里,位于我们黄梅县三大水库之一的永安大水库之滨--黄梅县大河镇吴祥村牛头山,占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168平方米,四周花坛环抱,松柏掩映。入口处是高大的花岗石雕花牌楼门,横额镌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诞生地”,系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亲书。塔身高15米,屹立于犀牛山顶,座北朝南,花岗石台阶202级,每级都由两块1.5米花岗岩石块铺成("15"之数均象征红十五军)。塔正面是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元帅手书碑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诞生纪念碑。”背面是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原红八军军长何长工的题词:“英雄业绩,与世长存”,湖北省委省政府撰写碑文,并由省政府和县政府拨专款于1985年经中央军委批准修建。
一九三零年十月十六日,红八军第四、五纵队根据党中央指示,在黄梅县大河镇吴祥村成立红十五军。军长蔡申熙,政治委员陈奇。军部设置参谋处、政治部、军需处、后方医院、修械所(后方医院、修械所旧居尚存),下辖两个团,共约2000余人。十月底,奉命北上与红一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这支工农红军是长征时第二支主力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中还保留二个团的番号。这支英雄队伍曾转战大江南北屡建奇功,为新中国诞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我们一行边走边看并拍了不少照片,均心情舒畅,深感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如今,红十五军纪念碑已被黄梅县人民政府定为“黄梅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瞻仰者长年络绎不绝。巍巍军塔与风光秀丽的水库平湖交相辉映,成为引人入胜的靓丽景点。
黄梅是革命老区、红十五军诞生地,号称“同志三千,群众十万”,享有“小莫斯科”的称誉。据不完全统计,在历次革命斗争中,全县为革命牺牲的干部群众达2.5万余人,涌现出曾追随毛泽东、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的李子芬、宛希俨、宛希先、吴铁汉、邓雅声、沈建华、熊映楚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全县在册烈士达3758人。
去年至今,县政府投入300万元在红十五军纪念地的牛头山又新建了黄梅革命英烈园,迁葬了近600座散葬烈士墓,实现了将分散在全县各地的散葬烈士墓进行集中迁葬、集中管护的目标,也使200余位长年存放在县烈士纪念馆内的烈士忠骨得以入土为安,为祭奠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提供了重要场所。
值得欣慰的是革命先辈为之舍身奋斗的江山,在代代后人的拼搏下,如今处处如画,红军军碑和英烈园周边是山青水秀,牛头山下是碧绿的水湖,这就是黄梅三大水库之一的永安水库。1959年修建的、人称考田平湖的永安大水库,水库大坝筑在考田冲的东西两山之间的永安山。故曰永安水库。坝分东西,坝身内外,全用石块铺就,十分壮观。总库容664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9.3万亩。湖水清澈如镜,清晨日出,即现青山倒影,船走山影亦动,亦是奇观。时有渔帆三五,网起鱼落,水肥鱼跃。成群游客来此观光.
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也是这方利民丽乡雄伟工程的参与者!
以上10张照为5月2日游垅坪库(黄梅三大水库之一)
登斯楼也,依栏临风,目眺碧水青山,万千气象,则有《岳阳楼记》中那种宠辱偕忘,心旷神怡之感...
红十五军纪念地离我们县城约15公里,位于我们黄梅县三大水库之一的永安大水库之滨--黄梅县大河镇吴祥村牛头山,占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168平方米,四周花坛环抱,松柏掩映。入口处是高大的花岗石雕花牌楼门,横额镌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诞生地”,系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亲书。塔身高15米,屹立于犀牛山顶,座北朝南,花岗石台阶202级,每级都由两块1.5米花岗岩石块铺成("15"之数均象征红十五军)。塔正面是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元帅手书碑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诞生纪念碑。”背面是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原红八军军长何长工的题词:“英雄业绩,与世长存”,湖北省委省政府撰写碑文,并由省政府和县政府拨专款于1985年经中央军委批准修建。
一九三零年十月十六日,红八军第四、五纵队根据党中央指示,在黄梅县大河镇吴祥村成立红十五军。军长蔡申熙,政治委员陈奇。军部设置参谋处、政治部、军需处、后方医院、修械所(后方医院、修械所旧居尚存),下辖两个团,共约2000余人。十月底,奉命北上与红一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这支工农红军是长征时第二支主力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中还保留二个团的番号。这支英雄队伍曾转战大江南北屡建奇功,为新中国诞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我们一行边走边看并拍了不少照片,均心情舒畅,深感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如今,红十五军纪念碑已被黄梅县人民政府定为“黄梅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瞻仰者长年络绎不绝。巍巍军塔与风光秀丽的水库平湖交相辉映,成为引人入胜的靓丽景点。
黄梅是革命老区、红十五军诞生地,号称“同志三千,群众十万”,享有“小莫斯科”的称誉。据不完全统计,在历次革命斗争中,全县为革命牺牲的干部群众达2.5万余人,涌现出曾追随毛泽东、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的李子芬、宛希俨、宛希先、吴铁汉、邓雅声、沈建华、熊映楚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全县在册烈士达3758人。
去年至今,县政府投入300万元在红十五军纪念地的牛头山又新建了黄梅革命英烈园,迁葬了近600座散葬烈士墓,实现了将分散在全县各地的散葬烈士墓进行集中迁葬、集中管护的目标,也使200余位长年存放在县烈士纪念馆内的烈士忠骨得以入土为安,为祭奠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提供了重要场所。
值得欣慰的是革命先辈为之舍身奋斗的江山,在代代后人的拼搏下,如今处处如画,红军军碑和英烈园周边是山青水秀,牛头山下是碧绿的水湖,这就是黄梅三大水库之一的永安水库。1959年修建的、人称考田平湖的永安大水库,水库大坝筑在考田冲的东西两山之间的永安山。故曰永安水库。坝分东西,坝身内外,全用石块铺就,十分壮观。总库容664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9.3万亩。湖水清澈如镜,清晨日出,即现青山倒影,船走山影亦动,亦是奇观。时有渔帆三五,网起鱼落,水肥鱼跃。成群游客来此观光.
站在大坝感万千
当年筑坝何辛艰
愚公移山现实版
建出平湖利万年
站在雄伟的大坝上我感慨万千:君只见今日水库如此壮丽,大坝如此雄伟,但也许不知当年筑坝是何等之艰辛!首先是当时没有机械,如此之大的大坝土石方均靠人力肩挑背扛而创造出现实版的愚公移山神话!而当年又是粮食最馈乏时期,民工基本是食不饱腹,数以万计的民工都是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连过大年都不放假回家,才终于筑出水库的东、西两大坝!本人当年虽是孩童却目睹过并依然记得"挑水库"这些往事,我老家离水库工地只几里路,读小学的一星期天我邀一小伙伴去工地"看热闹",我们爬到工地附近的山岭上,望着下面工地是茫茫人海,犹如蚂蚁搬家那样的奔忙着...,此情此景一直刻在我脑海之中挥之不去。之后又常听得许多参与者的讲述,更加深了我的了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年代初本人还亲历过此大坝的培土加固工程!君不见坝下那一行行成荫翠林,原来却是一洼诖河滩,这却影响大坝的牢固,于是政府便组织数千民工仍以肩挑方式从数百米外挑土培坝,经一整冬的苦战便在大坝脚筑成了一条牢固的培坝平台,之后又种下了树苗,形成了当今生机勃勃的碧林(在这前后我还参加了另两座中型水库建设)。当年筑坝何辛艰
愚公移山现实版
建出平湖利万年
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也是这方利民丽乡雄伟工程的参与者!
以上10张照为5月2日游垅坪库(黄梅三大水库之一)
登斯楼也,依栏临风,目眺碧水青山,万千气象,则有《岳阳楼记》中那种宠辱偕忘,心旷神怡之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