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当益壮 不坠青云之志

个人日记

老当益壮 不坠青云之志

———记拜访夏普教授

郝建平
图片

夏普,1948年出生于安徽省亳州市。1977年毕业并留校任教于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1979年曾随南京师大黄纯尧先生进修山水画,1983年于江苏省国画院随国画大师傅抱石次子傅二石先生进修,遂致力于傅抱石艺术的研究,曾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试论傅抱石山水画的皴法美》、《傅抱石笔法论》和《抱石皴纵论》等文章是研究傅抱石山水美学与山水技法的代表作,将傅抱石研究的层次引向了新高和纵深。1991年起,任美术系副主任、主任,1993年评为副教授。1997年起从事焦墨山水画研究,且赋予焦墨画全新内涵,其作品深得傅抱石真髓,又具独特风貌与时代精神。2003年曾担任电影《风雨中国心——傅抱石》的绘画指导并为剧中傅抱石代笔。2007年成立“阜阳傅抱石研究会”并任会长。在对傅抱石艺术的研究与教学中,总结出一整套散笔山水画教学法,用之于教学实践,收到了显著效果。

1996年初,我在一位朋友家中看到1990年香港出版的第九期《名家翰墨》上署名为“夏普”的一篇《傅抱石笔法论》,该文叙述之缜密、文笔之优美、立论之高远,真使人耳目一新。由于当时误认为作者在港台,故而一直未曾想到登门拜访。后来听说夏普先生在安徽阜阳工作,才动了拜识的念头。

200910月,我冒昧地给夏教授寄去一封信,做了自我介绍并希望在学习抱石大师的艺术中得到他的指导。

不久,我就收到了教授发来的第一条短信:“对抱先生艺术的崇爱之情,你我同然,亦为我对您的感佩之处”。 20091111日短信)

后又陆续以手机短信形式对我进行散笔山水理、法的指导:“研习抱石画风及散锋笔法只有先找到感觉,才能通过勤奋学习渐入佳境,不致盲习瞎练。散笔画法是尤重感觉和灵感的,抱先生的画特别感人,即在于此” ;(1128日短信)

“我所言须有传统哲学尤其佛禅修养者,乃‘取法乎上’之意。因其对艺术境界的最后提升至关重要,尤其对散锋笔法深层内蕴的体认更有意义” ;(1129日短信)

“真正的散笔山水是用散笔‘写’出来的,并且‘写’时的笔意基本与书法同。而方法手段则是以练习散锋笔法入手,只练笔法,不求形似,不求结构等等,可说是一无所求,唯是在身心充分放松下的散笔练习。练笔前先悟道理,再如法练笔。不然,只是将笔散开后随意乱画,那将一无是处,贻害无穷!故此种画法的学习须‘慎其始’也”;(1202日短信)

“抱先生是悟性极高之人,研修其艺术,岂可无悟性耶?故而首要在悟。实则悟并不难,唯在破执(执着),先除我执我见,进除法执法见,方入正修之阶,可保无有谬舛矣。散笔画法正应如此悟、修,祈先生三致意焉”;(1203日短信)

“请注意对傅抱石先生作品的赏析与品读,以从感性上渐渐契入,以后实际动手学起来,会顺遂得多” ;(1213日短信)

“‘拖泥带水皴’并非散锋笔法画出,与‘抱石皴’毫无关系。将二者混为一谈之盲点是:抱先生画法中多用水、淡墨或色彩及时去冲破皴笔而形成水墨淋漓的效果,与传统的所谓‘拖泥带水皴’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能因此将二者混淆,更不能认为散锋笔法尤其‘抱石皴’古已有之。你学画如此用心,吾甚为感佩,励志以行,必有成焉!”(1215日短信)

其间,教授先后给我寄来了八盘DVD教学光碟、十幅教学画稿和《散锋笔法歌》、《散锋笔法学习的“三关”“六要”》、《中国画笔法三乘九品表》、《散锋笔法轮相图》以及《笔坚墨晕 体韵双妙——傅抱石绘画艺术抉秘》、《其命维新——傅抱石先生给我们的宝贵启示》两篇末曾发表的论文。

教授还鼓励我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大胆进行散笔山水的技法实践,并推心置腹地和盘托出他的研究心得。“你有了学习散锋笔法的强烈愿望和我的有关资料作参考,不妨亲自动手画画看,相信你能正确理解与掌握的。学习中的感受可告知,我会尽我所知予以解析。盼你学有大成”;(20100112日短信)

“笔法练习不可急切,悟透道理方收功倍之效,你先找一下感觉是对的。有了感觉再勤练,可免盲修之虞”;(0228日短信)

“我的理论均来自我的实践,做不到的我绝不说,说出来的我一定或尽力做到”;(0709日短信)

“我关于散笔山水的理论受启发于抱石皴,深化于自身的实践体验,升华于易学、禅理的淬沥,这是我的研习历程”;(0712日短信)

“我虽欲究散锋笔法于极致,然心存诸法平等之念,此皆获益于佛禅心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难与外人道也!艺近于道,道显于艺,心手相应,道艺互彰;知行合一,不尚空谈,理法双融,乃至双忘,这是我的终极目标,并愿以此与君共勉!”(0720短信)

今年春节后,我给教授寄去一张散笔练习稿并请他点评。他在复信中说:“你的画用笔颇大胆,有气势,但于笔法仍未真正理解,和不少自学傅抱石散笔画法者用笔相类似,而且你用不吸水的矾性纸,难以体会笔墨的变化之趣。但我仍觉得你是具备学傅抱石的感觉与气质的,只是未得要领而已。盼能拨冗勤习,更须精思,相信你会有很大进步的”。(20110405日短信)

其中“但于笔法仍未真正理解”和“只是未得要领而已”两句话让我心绪难宁,我决意尽快拜见教授以当面请教“散锋笔法”。


图片

图片

夏普教授散笔水墨画作二幅)


图片

42526两日,利用北京开会之机,我专程绕道安徽阜阳拜见了久仰的夏普教授。

此间,教授给我讲解了精辟的画理并进行了精心的示范,同时让我当场练习并予以悉心的指导。

教授讲:抱石大师当年用他那燃烧着激情的生命草创了一个“散锋笔法”的王国,这是他对山水画传统皴法的全面继承和彻底反叛、无情解构与深情再现。但他为后人留下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精神遗产后不幸英年早逝。大师在他近200万字的美术理论著述中讲的都是中国美术史论,而对他自己独创的“散锋笔法”则只字未提。“一代宗师仙逝早,散笔山水知音少。世人但爱散笔山,散笔之义解者鲜”(夏普:《散锋笔法歌》)。因此,需要我们后人发掘、整理、诠释和阐发“散锋笔法”的微言大义,并在“抱石皴”、“抱石画风”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超格升华,开创出“散笔山水”广阔无垠的艺术天地。如此,方可告慰抱石大师的在天之灵。

教授说:其实“散笔山水三昧”用一节课的时间就能讲完,甚至将其高度浓缩后就是八个字——真空妙有、散笔中锋。“真空妙有”乃佛禅至理,也是艺术至理;“散笔中锋” 乃笔法极则,也是皴法极则。真空者,谓不立一法,一无所执,道家的“无为”之意近之;妙有者,谓不舍一法,妙用无穷,道家的“无不为” 之意近之。将佛道二家至理合参,便可彻悟宇宙人生之终极真理,况区区之艺术旨趣哉!散笔山水中,笔虽散而意不散,且神完气足;因注重以中锋运笔,故不失中国画以线造型的根本特色;虽不专用侧锋,但由于捻笔时散锋笔毫的纠结盘曲而下笔自具侧意,并可免除侧锋的扁枯悍薄之弊。所以“散笔中锋”的运笔法则可将中锋、侧锋、散锋诸法之优长集于一身,极大地丰富了笔法与皴法的艺术表现力。这种“散笔山水三昧”中的理论与技法看似简单,却又极其深秘玄奥,是我倾三十年心力研悟所得,须真正理解并以大量的艺术实践去切实体悟和消归自性才行。

为此,教授从哲理的高度为我讲解了学习“散锋笔法”时应注意的快与慢、疏与密、理与法、提按与线面、写生与写实、继承与创新、抽象与具象、意识与灵感、禅理与画理、传统笔法与散锋笔法等“十大关系”。

教授认为,笔墨功夫对于一个中国画家来说非常重要,就如同一个战场上的士兵那样,仅凭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是不够的,他还必须懂得“三点一线”的射击要领并能熟练掌握,进而才能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并取得最终胜利。画案前的画家应如同战场上的神枪手那样,既勇猛果敢,又武艺超群才行。

特别是在观看教授演示笔法中的“太极图”原理,以及武术中的形意拳、八卦掌、陈氏太极拳的蓄力、发力、缠丝劲与阴阳相生、刚柔相济的拳法妙理后,才知道教授不仅自幼随名师习武,功夫非凡,而且还能将拳理拳法与画理画法如此圆融地互参互摄,令我大开眼界,感悟深刻。难怪在我提出向他学画之初,他便意味深长地建议我要先学好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哲学,尤其是佛法禅理,否则难有大成。教授不但这样说,而且尽其毕生之力躬身践行。他对于释、道、儒三家精粹,对于《易》学、武术乃至诗词、音乐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与修持工夫,决非装点门面的夸夸其谈。

我根据当时的观摩体会,即兴总结出一句散锋笔法的要领口诀:“笔散神畅中锋健,捻管抱气太极风”,教授欣然认可,并连夸我“好学深思”。

夏教授在示范散锋笔法时,特别强调意识与感觉的关系,他说:古人作画不论中锋或侧锋都是一笔一笔画出,而每一笔之间的联系及过程,都是可由意识控制的。但练习散锋笔法时就不同了,一触纸立即加大压力揿倒笔锋并随即捻转,锋颖散开至笔腹乃至笔根,形成类似数支大小不等的中锋笔,八面散去,状如开花。运笔过程中,虽为一笔之功,可顿收数笔之效。加之不拘一格、不执一法、运笔快速、一气呵成,此时,仅靠意识是不可能控制到每一簇笔毫的,只有靠感觉去观照、统驭。所以,要逐渐学会“空掉意识思维,唤醒心性灵感”,从而达到心、手、笔三者的圆融协调,高度统一。

教授还为我展示了他的多幅 焦墨 大画,面对这批与众不同的画作,似乎让人感觉飘进了恍兮惚兮的宇宙空间,与其说是刺激了你的视觉,不如说是震撼了你的心灵。对此,教授曾讲过:“至于我的焦墨画,也是得力于散锋笔法,只不过靠近了一些抽象理念并加上点儿制作手法或重彩。因是求证散笔画法的适应性及表现力的探索过程,所以并不执著,亦非定型,更不自许自是,然而自以为我的 画法确是与任何人都不同的,算是敝帚自珍吧”(20091128日短信);“对于我的焦墨画法,不论是黑白还是重彩形式,实不满足,因为许多想法、创意由于健康原因(因常年劳累,于去年四月心血管安放四个支架)而未能付诸实施,当从缓为之”。( 1129日短信)

教授还为我的两幅练习稿加工、润色并分别题记为:“与建先生合作写此并记之”和“建先生写散笔山水初具效果为其补成于颍州并记”。

为了让我尽快地找到感觉并进入状态,教授还送了我十二幅教学画稿,并带我参观了“阜阳傅抱石研究会”第三届学员作品展。教授的夫人汪宗敏老师还特意准备了两本教授的散笔山水画挂历让我带回去以便观摩和临摹。临走时,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老师对你是毫无保留的”。对此,我是深有感触和心存感激的。我相信,教授对所有的学生都是毫无保留的。

为了画好散笔山水,教授通过多年的摸索,还研制出了表现力很强的一种专用毛笔。这种毛笔的制作法与唐代制笔大师诸葛高所创“无心散卓笔”的制作法不谋而合,这也许就是某种因缘所致吧。“诸葛法”早已失传,后世至今的毛笔制作法唯是三国时期的“韦诞法”一种了。

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心中只有“散锋笔法”,从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正如郑板桥所说:“精神专一,奋苦数十年,神将相之,鬼将告之,人将启之,物将发之;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图片

图片
(夏普教授散笔焦墨画作二幅)

结束语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教授退休已经三年了,但他退而不休。

他每周日免费为“阜阳傅抱石研究会”的三十几位学员讲授“散笔山水”;

他正在为撰写两卷本十三章三十二节四十万字三百余幅附图的《散笔山水体用全书》(暂名)做多方面的准备;

他还在墨之极致——“焦墨”和笔之极致——“散笔”完美结合的道路上努力地探索着。

26日下午临别时,我望着夏教授的背影,不禁想起王勃《滕王阁序》中的那句名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01151 于成都

[附记]夏教授阅读此文初稿后,立即发来如下短信:“建平先生:粗看一遍你的大作,觉得流畅生动,一气呵成,而又平实亲切,段落结构也很好。真是辛苦你了!依我看无须作大的改动,因作为一篇普通访谈记,其中的专业性内容已经不少,不宜再增加什么了,我的一些观点你也引用得很好。‘真空妙有之理、散笔中锋之法’确是我研究散笔山水三十年的个人体悟,舍此绝然难臻散锋笔法之极致。因你此次来阜时间有限,太多东西未及交流,但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东西我已向你和盘托出了。盼能真参实悟并付诸苦练,不但入门不难,登堂入室又何难哉!”

文章评论

爱与哀愁

[url=http://b73.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94249cbcd15ff60aac68aeaffc909b74a91ba2b49b076de1f05ed103016f1ce3c696aaa535f35259f7eba765dfdd52c8a6090f1dc32e63723e384107529ee176d7436ac50693a4c06f3832a2494a7401cbcffaee&ampa=73&ampb=73][img]http://b73.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94249cbcd15ff60aac68aeaffc909b74a91ba2b49b076de1f05ed103016f1ce3c696aaa535f35259f7eba765dfdd52c8a6090f1dc32e63723e384107529ee176d7436ac50693a4c06f3832a2494a7401cbcffaee&ampa=73&ampb=73[/img][/url]

爱与哀愁

[ft=,4,楷体_gb2312][B]中国人的胸襟恢廓,我看和这山水画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大自然界给予我们的教育是活的,伟大而无异议,而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山水,更足以洗耳恭听涤身心。绘画思想上,写实和自然的适切配合,再根源于前期传统,就非常灿烂地开辟了另一境界。。——《中国结画思想之进展》,1940年;《文集》第231页 [em]e183[/em][em]e160[/em][em]e163[/em][/B][/ft]

做梦的星星

[B][ft=#0066ff,4,楷体_gb2312]有幸坐在这里拜读先生的作品,真是好高兴啊![em]e183[/em]敬仰先生。祝先生天天好心情![em]e163[/em][em]e156[/em][em]e168[/em][/ft][/B]

Dana309

再次拜读,虽然不能全懂,担心存崇敬![em]e163[/em]

菊之韵

[ft=#ff0000,4,]敬佩郝先生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和对艺术的严谨态度,祝郝先生有更多的好作品让我们欣赏!![/ft]

似雪梦兮

[ft=#996600,5,楷体_gb2312][B] [ft=#993300,,]欣喜拜读建平先生大作,感悟极深要想在书法绘画有所为,必先修于禅理,易学,艺理。这三者是相通的。艺近于道,道艺互彰。建平先生之作,让我大开眼界。谢谢,祝先生散锋早日如愿,修成正果。好久不见问候先生,祝好![/ft][em]e183[/em][em]e176[/em][em]e160[/em][em]e100[/em][/B][/ft]

li-舆衆不同

[B][/B] [B][ft=#0066ff,5,][/ft][/B] [B][ft=#0066ff,5,][/ft][/B] [B][ft=#0066ff,5,]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特欣赏这句话。[em]e179[/em] [em]e183[/em]拜读郝先生的文章比让名人签名还要有价值有意思...[em]e182[/em][em]e182[/em] 分享了![em]e113[/em] [/ft][/B]

黄叶子姐姐

[ft=,2,]被老师追求艺术的精神深深感动!真是学海无涯!老师加油!祝你健康快乐![/ft]

li-舆衆不同

[B][/B] [B][ft=#ff0000,5,新宋体][/ft][/B] [B][ft=#ff0000,5,新宋体] 老马伏砺,志在千里。年华渐老,但不改雄心壮志。两位先生的意志和精神,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你们的美好节操可赞可嘉! [url=http://b68.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c28145ef37a2f17da7a8280f345b0074ef9746c87e250bf3e8143d55338987f87e1f9f53715bd24e742bd9e98701903ff3ee13eb1377a7fa69a9cbd602c5c7ed3dc325047e0c9474fe6ed4a97a00a734c055376&ampa=68&ampb=68][img]http://b68.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c28145ef37a2f17da7a8280f345b0074ef9746c87e250bf3e8143d55338987f87e1f9f53715bd24e742bd9e98701903ff3ee13eb1377a7fa69a9cbd602c5c7ed3dc325047e0c9474fe6ed4a97a00a734c055376&ampa=68&ampb=68[/img][/url] [/ft][/B]

白云

[B][/B] [B][ft=#cc0000,6,][/ft][/B] [B][ft=#cc0000,6,]先生的佳作,又一次体现出文学素质之高和锲而不舍求知精神之可贵![em]e179[/em][em]e179[/em][em]e160[/em][/ft][/B]

白云

[ft=#cc0000,6,][B]先生拜师诚恳孜孜不倦和为人谦逊好学的精神,令人敬佩![em]e179[/em][em]e179[/em][em]e160[/em][/B][/ft]

白云

[ft=,5,][ft=,,宋体]我根据当时的观摩体会,即兴总结出一句散锋笔法的要领口诀:“笔散神畅中锋健,捻管抱气太极风”,夏教授欣然认可,并连夸我“好学深思”。[/ft][/ft] [M][ft=,,宋体][B][ft=,6,][ft=#cc0000,,]先生聪颖,内行,好学深思![em]e179[/em][em]e179[/em][em]e160[/em][/ft][/ft][/B][/ft][/M]

文竹

[ft=,5,]敬佩不已![/ft]

丁香花

[ft=,2,]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令人敬佩。[em]e160[/em][/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