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

个人日记

图片 

       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她兄弟姐妹共十人,有三个姐姐和六个弟弟。在父亲的影响下,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公数充和为最。大姐元和,夫婿顾传玠是昆曲名演员;二姐允和,夫婿周有光是著名语言学家;三姐兆和,夫婿沈从文是著名作家;其夫婿傅汉思(HansH.Frankei 1916-2004)乃德裔美籍汉学家。弟弟们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艺术家。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图片

图片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便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在苏州园林中长大的闺秀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蜕变,诗情画意的生活与错综复杂的命运不亚于宋氏三姐妹。大姐元和,喜爱文学,情系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允和与语言学家周有光结为伉俪;三姐兆和因为作家沈从文的追求而名声在外;四妹充和,工诗词,擅书法,成为傅汉思的夫人。她们的绝代风华牵动着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想象。 

图片

         张充和端庄、大方又热情,很有人缘,在人才云集的西南科教界,她广结师友。在重庆她结识了知名人士章士钊和沈尹默等,相互诗词唱和,不乏风雅。充和见贤思齐,仰慕沈尹默的书法,正式拜大书家沈尹默为老师,常乘送煤油的卡车到歌乐山沈宅求教。第一次到沈家,沈让张充和写几个字给他看看,沈阅后,以 “明人学晋人书”评之。得力于这些名流的亲炙,张充和的诗词创作亦更上层楼。其代表作当数《桃花鱼》
 
 
图片                                               图片 
 
              图片

        张充和一生低调,为人谦和,淡泊名利。她曾戏说,她对自己的作品就像随地吐痰,无刻意留存。谁有兴趣谁收藏,谁想发表谁发表,“一切随缘”。 出于敬重,大家都唤张充和为“张先生”。稍稍熟悉民国掌故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一个连缀着许多雅致、浪漫、歌哭故事的名字,在许多仰慕者听来,更仿佛是一个从古画绫缎上走下来的名字。她是已故耶鲁东亚系名教授傅汉斯(HansH.Frankel)的夫人,当今世界硕果仅存的书法、昆曲、诗词大家。自张爱玲、冰心相继凋零、宋美龄随之辞世以后,人们最常冠于她头上的称谓是——“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因为大作家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是她的亲姐姐,她的名字常常会跟沈从文联系在一起——今天湘西凤凰沈从文墓地的墓志题铭,就是出自她的手笔。
 
 
                                    图片                    
 
张充和特别爱穿旗袍,家中衣橱里挂得最多的是色彩、长短各异的旗袍。2004年10月与苏州曲社的曲友们欢聚时,90岁的她面容清秀,举止优雅,身着一袭绛红色的丝绒旗袍,肩披
张充和张充和
一方黑色的披肩,仪态万方地依在雕花栏杆旁,一亮嗓子,博得台下掌声一片。有人惊叹:这是活脱脱的最后的大家闺秀。 
 

1933年,沈从文与三姐兆和在北京结婚,充和去参加婚礼,随后就一直居京。家里人劝她考大学,她也想不妨一试,于是就到北大旁听。当时北大入学考试要考国文、史地、数学和英文。充和见到数学就头大,她在16岁前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几何、代数。她干脆放弃,把复习的精力全用在其他三科上。第二年临考的那天,家人为她备好圆规、三角尺等作图工具。她说“没用”,因为她连题目都看不懂。数学当然得了零分。但她的国文考了满分,尤其是作文《我的中学生活》写得文采飞扬,受到阅卷老师的激赏(充和后来说,作文是她面壁虚构的)。试务委员会资深评委(有人指为胡适,他时为中文系主任——笔者注)希望录取这名优异生。然录取规则明文规定,凡有一科为零分者不予录取。试务委员会向阅数学卷老师施压,希望网开一面(通融一下)给几分。那阅卷先生不吃硬,复判后,仍给零分。试务委员会爱才心切,不得已“破格录取”了她。当时北京报纸在大学新闻栏报道此事,不过说该生名“张旋”——那是充和有意用的假名,连她的中学文凭也是假的,是弟弟宗和托在宁夏当中学校长的朋友帮忙出具的。充和此举一是怕用真名考不取,给张家人丢脸,二是不想让北大方面知道她与兆和是姐妹,从而联想到沈从文。沈从文那时已是名作家,她不想沾光,避嫌。那年代北大中文系名师济济,主任胡适,教授有钱穆、冯友兰、闻一多、刘文典等。名师亲授,使充和受益良多。即令在北大学习期间,充和仍不舍对昆曲的追求。小她一岁的弟弟宗和在清华读书,她常去清华,与弟弟一道去聆听清华的昆曲讲座,不时参加曲友们的演出活动,甚而到青岛拍曲,自娱自乐,好不自在。但好景不长,三年级时充和患肺结核,不得不休学,她无缘得到北大的学位。康复后,《中央日报》的储安平留英,正缺人手,充和就到副刊《贡献》当编辑,写散文、小品和诗词,初露才华。抗战爆发,充和随同沈从文一家流寓西南。在昆明,沈从文帮她在教育部属下教科书编选委员会谋得一份工作。沈从文选小说,朱自清选散文,张充和选散曲。一年后该单位解散,她又在重庆教育部下属礼乐馆工作,整理礼乐。她将整理出来的24篇礼乐用毛笔书写,首次展示了她的书法艺术。梅贻琦的清华日记里对此多有记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蒲公英 摘编于2015-04-07

文章评论

细雨芊芊

第一次听说张充和这个名字,第一次看她的故事,文章篇幅不算很长,却把一个当之无愧的“民国最后一位才女”真实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抽时间一定好好读一下她的作品,这样的心灵鸡汤是必不可少的。

蒲公英

张充和——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蒲公英

[ft=,2,]身处高等学府,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可以坐拥上百万册的书城,莫过惬意之至。隔三岔五,徜徉期间,寻觅佳书,内心充盈,人生快乐莫过如此。某日,翻得一本书,封面女性,那种三十年代文艺女青年的气息,瞬即吸引了我,阅之,竟是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女士的题字选集。遂归家翻阅,对张充和女史之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张充和,祖籍合肥,1913年生于上海。合肥四姐妹之小妹。十岁时师从朱谟钦学古文及书法。十六岁从沈传芷、张传芳等学昆曲。1934年考入北大中文系。抗战爆发,转往重庆,研究古乐及曲谱,并从沈尹默习书法。胜利后,于北大讲授昆曲及书法。1948年结缡傅汉思。1949年移居美国,在耶鲁大学教授书法二十多载,并于家中传薪昆曲,得继清芬。 张充和一生低调,为人谦和,淡泊名利。她曾戏说,她对自己的作品就像随地吐痰,无刻意留存。谁有兴趣谁收藏,谁想发表谁发表,“一切随缘”。此襟怀,值得当今书法界学习。 她是民国时代重庆、昆明著名的“张家四姐妹”之一,集聪慧、秀美、才识于一身,是陈寅恪、金岳霖、胡适之、张大千、沈尹默、章士钊、卞之琳等等一代宗师的同时代好友兼诗友。她在书法、昆曲、诗词方面的造诣,早在三十年代就曾在北大开班讲授,享誉一时。 她的书法各体皆备,一笔娟秀端凝的小楷,结体沉熟,骨力深蕴,尤为世人所重,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在各种出版的昆曲图录里,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这些一代大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白谦慎曾有详细的叙述:“她五岁开始学书,初以颜字打基础,后兼学诸家,于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皆有所擅。少年时,便为人作榜书。二十多岁时所作小楷,气息清朗,格调高雅。流寓重庆时,在沈尹默先生的建议下,研习汉碑、墓志书法,书风转向高古。今天已是九十七岁高龄的她,不复登台表演昆曲,也很少作诗赋词,但依旧每日临池不辍。” 《古色今香----张充和题字选集》集结张充和女史近百幅书法佳作、封面题字等。每一字都像一副面孔,或眉清目秀,或启唇欲语,笔笔稳贴,字字生姿,在纸面呈现出各自的神容。诚书苑之奇葩,字林之精品。白谦慎评价张充和女史题字“多参以六朝墓志笔意,具端庄古雅之致”。 去岁西泠春拍中,有件张充和先生的书法作品,从一万元起拍最终30万元落槌。1993年10月下旬,张先生和她的丈夫傅汉思访问凤凰,祭扫沈从文墓,登山临水,缅怀故人,因作《望江南》五首。这是一件绢本小楷作品,词美书妙,可以说是张充和先生的一件代表之作,因此成为了这个专场众多喜爱张充和书法者们所热追。之所以如此,恐怕与作者本身所具备的文化涵养,不无关系。张充和用诗词、书法、绘画、昆曲和旗袍抒写了她多姿多彩的一生,洵非虚言。(读者心得) [/ft]

蒲公英

博览群书的蒲公英,我为你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