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如果我当老师
手机日志
小编的话:他中学毕业后即投身教育事业,心怀“立国之本,首在教育”的愿望,一生谨守所志;他提倡“为人生”的教育观,他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他主持设计的语文教学体系,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沿用至今。他就是叶圣陶。今天,是叶圣陶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们节选了叶圣陶先生的《如果我当老师》部分内容,希望叶老的教育思想以穿透时光的力度,继续给予心系教育的人们智慧与力量。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如果我当小学教师
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真诚,真心认他们做朋友,真心要他们做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做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
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只有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将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决不马虎了事。譬如门窗的开关,我要教他们轻轻地,“砰”的一声固然要不得,足以扰动人家的心思的“咿呀”声也不宜发出,直到他们随时随地开关门窗总是轻轻的,才认为一种好习惯养成了。又如菜蔬的种植,我要教他们经心着意地做,根入土要多深,两本之间的距离要多宽,灌溉该怎样调节,害虫该怎样防治,这些都是由知识化为实践;直到他们随时随地种植植物,总是这样经心着意,才认为又养成了一种好习惯。这样的好习惯不仅对于某事物本身是好习惯,更可以推到其他事物方面去。对于开门关窗那样细微的事,尚且不愿意扰动人家的心思,还肯作奸犯科,干那些扰动社会安宁的事吗?对于种植蔬菜那样切近的事,既因工夫到家,收到成效,对于其他切近生活的事,抽象的如自然原理的认识,具体的如社会现象的剖析,还肯节省工夫,贪图省事,让它马虎过去吗?
我当然要教小朋友识字读书,可是我不把教识字教读书认作终极的目的。我要从这方面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有一派心理学者说,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所以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一个词儿,不但使他们知道怎么念,怎么写,更要使他们知道它的含义和限度,该怎样使用它才得当。一个句子,不但使他们知道怎么说,怎么讲,更要使他们知道它的语气和情调,该用在什么场合才合适。一篇故事,不但使他们明白说的什么,更要借此发展他们的意识。一首诗歌,不但使他们明白咏的什么,更要借此培养他们的情绪。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
我决不教小朋友像和尚念经一样,把各科课文齐声合唱。这样唱的时候,完全失掉语言之自然,只成为发声部分的机械运动,与理解和感受很少关系。既然与理解和感受很少关系,那么随口唱熟一些文句又有什么意义。
小朋友顽皮的时候,或者做功课显得很愚笨的时候,我决不举起手来在他们的身体上打一下。打了一下,那痛的感觉至多几分钟就消失了;就是打重了,使他们身体上起了红肿,隔一两天也就没有痕迹,这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然而这一下不只是打了他们的身体,同时也打了他们的自尊心;身体上的痛或红肿,固然不久就会消失,而自尊心所受的损伤,却是永远不会磨灭的。我有什么权利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呢?并且,当我打他们的时候,我的面目一定显得很难看,我的举动一定显得很粗暴,如果有一面镜子在前面,也许自己看了也会觉得可厌。我是一个好好的人,又怎么能对他们有这种可厌的表现呢?一有这种可厌的表现,以前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以后的努力不是不产生效果了吗?这样想的时候,我的手再也举不起来了。他们的顽皮和愚笨,总有一个或多个的原由,我根据我的经验,观察剖析找出原由,加以对症的治疗,那还会有一个顽皮、愚笨的小朋友在我周围吗?这样想的时候,我即使感情冲动到怒不可遏的程度,也能立刻转到心平气和,再不想用打一下的手段来出气了。
如果我当中学教师
我如果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犹如我决不将学生入学校的事情叫做“读书”一样。书中积蓄着古人和今人的经验,固然是学生所需要的;但是就学生方面说,重要的在于消化那些经验成为自身的经验,说成“读书”,便把这个意思抹杀了,好像入学校只须做一些书本上的功夫。因此,说成“教书”,也便把我当教师的意义抹杀了,好像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并没有什么分别。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其实是大有分别的:他们只需教学生把书读通,能够去应考试,取功名,此外没有他们的事儿;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这里我不敢用一个“教”字。因为用了“教”字,便表示我有这么一套本领,双手授与学生的意思;而我的做人做事的本领,能够说已经完整无缺了吗?我能够肯定地说我就是一个标准的健全的公民吗?我比学生,不过年纪长一点儿,经验多一点儿罢了。他们要得到他们所需要的经验,我就凭年纪长一点儿、经验多一点儿的份儿,指示给他们一些方法,提供给他们一些实例,以免他们在迷茫之中摸索,或是走了许多冤枉道路才达到目的—不过如此而已。所以,若有人问我干什么,我的回答将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我决不说“教书”。
我认为自己是与学生同样的人,我所过的是与学生同样的生活;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譬如,我希望学生整洁、勤快,我一定把自己的仪容、服装、办事室、寝室弄得十分整洁,我处理各种公事私事一定做得十分勤快;我希望学生出言必信,待人以诚,我每说一句话一定算一句话,我对学生和同事一定掬诚相示,毫不掩饰;我劝诫学生不要抽烟卷,我一定不抽烟卷,决不说“你们抽不得,到了我们的年纪才不妨抽”的话;我劝诫学生不要破坏秩序,我一定不破坏秩序,决不做那营私结派摩擦倾轧的勾当。为什么要如此?无非实做两句老话,叫做“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必须“有诸己”“无诸己”,表示出愿望来,吐露出话语来,才有真气,才有力量,大家也易于受感动。如果不能“有诸己”“无诸己”,表示和吐露的时候,自己先就赧赧然了,哪里有什么真气?哪里还有力量?人家看穿了你的矛盾,至多报答你一个会心的微笑罢了,哪里会受你的感动?无论学校里行不行导师制,无论我当不当导师,我都准备如此,因为我的名义是教师,凡负教师的名义的人,谁都有帮助学生的责任。
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自然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如国文科在训练思维,养成语言文字的好习惯,理化科在懂得自然,进而操纵自然之类;同时我不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就健全的公民。每一种功课犹如车轮上的一根“辐”,许多的辐必须集中在“教育”的“轴”上,才能成为把国家民族推向前进的整个“轮子”。这个观念虽然近乎抽象,可是至关重要。有了这个观念,我才不会贪图省事,把功课教得太松太浅,或者过分要好,把功课教得太紧太深。做人做事原是不分科目的;譬如,一个学生是世代种庄稼的,他帮父兄种庄稼,你说该属于公民科,生物科,还是数学科?又如,一个学生出外旅行,他接触了许多的人,访问了许多的古迹,游历了许多的山川城镇,你说该属于史地科,体育科,还是艺术科?学校里分科是由于不得已。要会开方小数,不能不懂得加减乘除;知道了唐朝,不能不知道唐朝的前后是什么朝代;由于这种不得已,才有分科教学的办法。可是,学生现在和将来做人做事,还是与前面所举的帮种庄稼和出外旅行一个样,是综合而不可分的。那么,我能只顾分科而不顾综合,只认清自己那门功课的目标而忘记了造就健全的公民这个总的目标吗?
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决不专作讲解工作,从跑进教室始,直到下课铃响,只是念一句讲一句。我想,就是国文课也得让学生自己试读试讲,求知文章的意义,揣摩文章的法则。因为他们一辈子要读书看报,必须单枪匹马无所依傍才行,国文教师决不能一辈子伴着他们,给他们讲解书报。国文教师的工作只是待他们自己尝试之后,领导他们共同讨论:他们如有错误,给他们纠正;他们如有遗漏,给他们补充;他们不能分析或综合,帮他们分析或综合。这样,他们才像学步的幼孩一样,渐渐地能够自己走路,不需要人搀扶;国文课尚且如此,其他功课可想而知。
教师捧着理化课本或史地课本,学生对着理化课本或史地课本,一边是念一句讲一句,一边是看一句听一句,这种情景,如果仔细想一想的话,多么滑稽又多么残酷啊!怎么说滑稽?因为这样之后,任何功课都变为国文课了,而且是教学不得其法的国文课。怎么说残酷?因为学生除了听讲以外再没有别的事情,这样听讲要持续四五个钟头,实在是一种难受的刑罚。我说刑罚决非夸张,试想我们在什么会场里听人演讲,演讲者的话如果无多少意义,很少趣味,如果延长到两三个钟头,我们也要移动椅子,拖擦鞋底,做希望离座的表示。这因为听讲到底是被动的事情,被动的事情做得太久了,便不免有受刑罚似的感觉。在听得厌倦了而还是不能不听的时候,最自然的倾向是外貌表示在那里听,而心里并不在听,这当儿也许游心外骛,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也许什么都不想,像老僧入了禅定。教学生一味听讲,实际上无异于要他们游心外骛或者什么都不想,无异于摧残他们的心思活动的机能,岂不是残酷?
我不怕多费学生的心力,我要他们试读,试讲,试作探讨,试作实习,做许多的工作,比仅仅听讲多得多,我要教他们处于主动的地位。他们没有尝试过的事物,我决不滔滔汩汩地一口气讲给他们听,他们尝试过了,我才讲,可是我并不逐句逐句地讲书,我只给他们纠正,给他们补充,帮他们分析和综合。
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凡是在我班上的学生,我至少要知道他们的性情和习惯,同时也要使他们知道我的性情和习惯。这与我的课程似乎没有关系,可是谁能断言确实没有关系?我不仅在教室内与学生见面,当休闲的时候也要与他们接触,称心而谈,绝无矜饰,像会见一位知心的老朋友一样。
他们如果到我家里来,我决不冷然地问:“你们来做什么”。他们如果有什么疑问,问得深一点儿的时候,我决不摇头说:“你们要懂得这个还早呢!”问得浅一点儿的时候,我决不带笑说:“这还要问吗?我正要考你们呢!”他们听了“你们来做什么”的问话,自己想想说不出来做什么,以后就再也不来了。他们见到问得深也不好,问得浅也不好,不知道怎样问才不深不浅刚刚合适,以后就再也不问了。这种拒人千里的语言态度,对于不相识的人也不应该有,何况对于最相亲的朋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如果我当小学教师
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真诚,真心认他们做朋友,真心要他们做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做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
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只有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将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决不马虎了事。譬如门窗的开关,我要教他们轻轻地,“砰”的一声固然要不得,足以扰动人家的心思的“咿呀”声也不宜发出,直到他们随时随地开关门窗总是轻轻的,才认为一种好习惯养成了。又如菜蔬的种植,我要教他们经心着意地做,根入土要多深,两本之间的距离要多宽,灌溉该怎样调节,害虫该怎样防治,这些都是由知识化为实践;直到他们随时随地种植植物,总是这样经心着意,才认为又养成了一种好习惯。这样的好习惯不仅对于某事物本身是好习惯,更可以推到其他事物方面去。对于开门关窗那样细微的事,尚且不愿意扰动人家的心思,还肯作奸犯科,干那些扰动社会安宁的事吗?对于种植蔬菜那样切近的事,既因工夫到家,收到成效,对于其他切近生活的事,抽象的如自然原理的认识,具体的如社会现象的剖析,还肯节省工夫,贪图省事,让它马虎过去吗?
我当然要教小朋友识字读书,可是我不把教识字教读书认作终极的目的。我要从这方面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有一派心理学者说,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所以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一个词儿,不但使他们知道怎么念,怎么写,更要使他们知道它的含义和限度,该怎样使用它才得当。一个句子,不但使他们知道怎么说,怎么讲,更要使他们知道它的语气和情调,该用在什么场合才合适。一篇故事,不但使他们明白说的什么,更要借此发展他们的意识。一首诗歌,不但使他们明白咏的什么,更要借此培养他们的情绪。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
我决不教小朋友像和尚念经一样,把各科课文齐声合唱。这样唱的时候,完全失掉语言之自然,只成为发声部分的机械运动,与理解和感受很少关系。既然与理解和感受很少关系,那么随口唱熟一些文句又有什么意义。
小朋友顽皮的时候,或者做功课显得很愚笨的时候,我决不举起手来在他们的身体上打一下。打了一下,那痛的感觉至多几分钟就消失了;就是打重了,使他们身体上起了红肿,隔一两天也就没有痕迹,这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然而这一下不只是打了他们的身体,同时也打了他们的自尊心;身体上的痛或红肿,固然不久就会消失,而自尊心所受的损伤,却是永远不会磨灭的。我有什么权利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呢?并且,当我打他们的时候,我的面目一定显得很难看,我的举动一定显得很粗暴,如果有一面镜子在前面,也许自己看了也会觉得可厌。我是一个好好的人,又怎么能对他们有这种可厌的表现呢?一有这种可厌的表现,以前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以后的努力不是不产生效果了吗?这样想的时候,我的手再也举不起来了。他们的顽皮和愚笨,总有一个或多个的原由,我根据我的经验,观察剖析找出原由,加以对症的治疗,那还会有一个顽皮、愚笨的小朋友在我周围吗?这样想的时候,我即使感情冲动到怒不可遏的程度,也能立刻转到心平气和,再不想用打一下的手段来出气了。
如果我当中学教师
我如果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犹如我决不将学生入学校的事情叫做“读书”一样。书中积蓄着古人和今人的经验,固然是学生所需要的;但是就学生方面说,重要的在于消化那些经验成为自身的经验,说成“读书”,便把这个意思抹杀了,好像入学校只须做一些书本上的功夫。因此,说成“教书”,也便把我当教师的意义抹杀了,好像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并没有什么分别。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其实是大有分别的:他们只需教学生把书读通,能够去应考试,取功名,此外没有他们的事儿;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这里我不敢用一个“教”字。因为用了“教”字,便表示我有这么一套本领,双手授与学生的意思;而我的做人做事的本领,能够说已经完整无缺了吗?我能够肯定地说我就是一个标准的健全的公民吗?我比学生,不过年纪长一点儿,经验多一点儿罢了。他们要得到他们所需要的经验,我就凭年纪长一点儿、经验多一点儿的份儿,指示给他们一些方法,提供给他们一些实例,以免他们在迷茫之中摸索,或是走了许多冤枉道路才达到目的—不过如此而已。所以,若有人问我干什么,我的回答将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我决不说“教书”。
我认为自己是与学生同样的人,我所过的是与学生同样的生活;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譬如,我希望学生整洁、勤快,我一定把自己的仪容、服装、办事室、寝室弄得十分整洁,我处理各种公事私事一定做得十分勤快;我希望学生出言必信,待人以诚,我每说一句话一定算一句话,我对学生和同事一定掬诚相示,毫不掩饰;我劝诫学生不要抽烟卷,我一定不抽烟卷,决不说“你们抽不得,到了我们的年纪才不妨抽”的话;我劝诫学生不要破坏秩序,我一定不破坏秩序,决不做那营私结派摩擦倾轧的勾当。为什么要如此?无非实做两句老话,叫做“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必须“有诸己”“无诸己”,表示出愿望来,吐露出话语来,才有真气,才有力量,大家也易于受感动。如果不能“有诸己”“无诸己”,表示和吐露的时候,自己先就赧赧然了,哪里有什么真气?哪里还有力量?人家看穿了你的矛盾,至多报答你一个会心的微笑罢了,哪里会受你的感动?无论学校里行不行导师制,无论我当不当导师,我都准备如此,因为我的名义是教师,凡负教师的名义的人,谁都有帮助学生的责任。
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自然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如国文科在训练思维,养成语言文字的好习惯,理化科在懂得自然,进而操纵自然之类;同时我不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就健全的公民。每一种功课犹如车轮上的一根“辐”,许多的辐必须集中在“教育”的“轴”上,才能成为把国家民族推向前进的整个“轮子”。这个观念虽然近乎抽象,可是至关重要。有了这个观念,我才不会贪图省事,把功课教得太松太浅,或者过分要好,把功课教得太紧太深。做人做事原是不分科目的;譬如,一个学生是世代种庄稼的,他帮父兄种庄稼,你说该属于公民科,生物科,还是数学科?又如,一个学生出外旅行,他接触了许多的人,访问了许多的古迹,游历了许多的山川城镇,你说该属于史地科,体育科,还是艺术科?学校里分科是由于不得已。要会开方小数,不能不懂得加减乘除;知道了唐朝,不能不知道唐朝的前后是什么朝代;由于这种不得已,才有分科教学的办法。可是,学生现在和将来做人做事,还是与前面所举的帮种庄稼和出外旅行一个样,是综合而不可分的。那么,我能只顾分科而不顾综合,只认清自己那门功课的目标而忘记了造就健全的公民这个总的目标吗?
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决不专作讲解工作,从跑进教室始,直到下课铃响,只是念一句讲一句。我想,就是国文课也得让学生自己试读试讲,求知文章的意义,揣摩文章的法则。因为他们一辈子要读书看报,必须单枪匹马无所依傍才行,国文教师决不能一辈子伴着他们,给他们讲解书报。国文教师的工作只是待他们自己尝试之后,领导他们共同讨论:他们如有错误,给他们纠正;他们如有遗漏,给他们补充;他们不能分析或综合,帮他们分析或综合。这样,他们才像学步的幼孩一样,渐渐地能够自己走路,不需要人搀扶;国文课尚且如此,其他功课可想而知。
教师捧着理化课本或史地课本,学生对着理化课本或史地课本,一边是念一句讲一句,一边是看一句听一句,这种情景,如果仔细想一想的话,多么滑稽又多么残酷啊!怎么说滑稽?因为这样之后,任何功课都变为国文课了,而且是教学不得其法的国文课。怎么说残酷?因为学生除了听讲以外再没有别的事情,这样听讲要持续四五个钟头,实在是一种难受的刑罚。我说刑罚决非夸张,试想我们在什么会场里听人演讲,演讲者的话如果无多少意义,很少趣味,如果延长到两三个钟头,我们也要移动椅子,拖擦鞋底,做希望离座的表示。这因为听讲到底是被动的事情,被动的事情做得太久了,便不免有受刑罚似的感觉。在听得厌倦了而还是不能不听的时候,最自然的倾向是外貌表示在那里听,而心里并不在听,这当儿也许游心外骛,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也许什么都不想,像老僧入了禅定。教学生一味听讲,实际上无异于要他们游心外骛或者什么都不想,无异于摧残他们的心思活动的机能,岂不是残酷?
我不怕多费学生的心力,我要他们试读,试讲,试作探讨,试作实习,做许多的工作,比仅仅听讲多得多,我要教他们处于主动的地位。他们没有尝试过的事物,我决不滔滔汩汩地一口气讲给他们听,他们尝试过了,我才讲,可是我并不逐句逐句地讲书,我只给他们纠正,给他们补充,帮他们分析和综合。
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凡是在我班上的学生,我至少要知道他们的性情和习惯,同时也要使他们知道我的性情和习惯。这与我的课程似乎没有关系,可是谁能断言确实没有关系?我不仅在教室内与学生见面,当休闲的时候也要与他们接触,称心而谈,绝无矜饰,像会见一位知心的老朋友一样。
他们如果到我家里来,我决不冷然地问:“你们来做什么”。他们如果有什么疑问,问得深一点儿的时候,我决不摇头说:“你们要懂得这个还早呢!”问得浅一点儿的时候,我决不带笑说:“这还要问吗?我正要考你们呢!”他们听了“你们来做什么”的问话,自己想想说不出来做什么,以后就再也不来了。他们见到问得深也不好,问得浅也不好,不知道怎样问才不深不浅刚刚合适,以后就再也不问了。这种拒人千里的语言态度,对于不相识的人也不应该有,何况对于最相亲的朋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