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 近 蓟 县----带 您 游 盘 山 》(十四)
个人日记
又是一处折弯,前面两层十几磴的石阶铺砌的非常规整,高处建一石坊,上书“萬松聖境”。前行不远,又有一座朴素简洁的牌坊,其后的山谷中错落建有各式墓塔,塔身呈方柱形、圆柱形、六边形、八角形、鼓状锥形或仰莲叠涩,或覆钵跌加,有檐的,无檐的,实心的,空膛的,均为花岗岩雕凿。这些塔据说有九十九座之多,整个场面可说是恢弘壮观,殊不知实则是近些年人为造的景,兴许几百年后,也许会真的成了古迹。
倒是这片人造“石林”簇拥着一座造型精美的古塔----太平禅师塔。 太平禅师塔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六角五层砖雕实心密檐塔,通高约十二米左右,建在高大的台基之上。青砖砌筑高大的须弥座,塔身上下雕刻精美的鸟兽花卉纹饰,一层设有砖雕拱形塔门及花窗,正门上方匾额“太平禅师塔”依稀可辨。在一层塔身的六个转角处还各嵌一个五层小塔,塔刹处钻出一株山枣树,由于生长年代很长,已将塔刹裂开一道大缝,使得古塔更添了几多沧桑。有人认为这是天成寺主持太平禅师的墓塔,也有资料证实这是万松寺长老的澄灵塔。
凭吊过太平禅师塔,迎面侧立着一块巨石,上刻着三个擘窠大字“逍遥游”,字体饱满,雄浑遒劲。落款为“大清同治七年戊辰九月既望蓟永盐运分使历城王仲霖雨生氏敬题”。王仲霖就是题写山东济南趵突泉“第一泉”碑刻的那位书法大家,时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长芦天津盐运分使,当他游历盘山被其景色吸引,感觉逍遥自在,神游若仙,当即提笔挥就,勒石成碑。当地人讲,“好多人只知字好,但不知其中还有玄妙”!
倒是这片人造“石林”簇拥着一座造型精美的古塔----太平禅师塔。 太平禅师塔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六角五层砖雕实心密檐塔,通高约十二米左右,建在高大的台基之上。青砖砌筑高大的须弥座,塔身上下雕刻精美的鸟兽花卉纹饰,一层设有砖雕拱形塔门及花窗,正门上方匾额“太平禅师塔”依稀可辨。在一层塔身的六个转角处还各嵌一个五层小塔,塔刹处钻出一株山枣树,由于生长年代很长,已将塔刹裂开一道大缝,使得古塔更添了几多沧桑。有人认为这是天成寺主持太平禅师的墓塔,也有资料证实这是万松寺长老的澄灵塔。
凭吊过太平禅师塔,迎面侧立着一块巨石,上刻着三个擘窠大字“逍遥游”,字体饱满,雄浑遒劲。落款为“大清同治七年戊辰九月既望蓟永盐运分使历城王仲霖雨生氏敬题”。王仲霖就是题写山东济南趵突泉“第一泉”碑刻的那位书法大家,时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长芦天津盐运分使,当他游历盘山被其景色吸引,感觉逍遥自在,神游若仙,当即提笔挥就,勒石成碑。当地人讲,“好多人只知字好,但不知其中还有玄妙”!
这玄妙还真有一段“天机”,说塔的前方有座寺庙,建造年代很早,香火也很旺盛,但缠扰寺中有个不破之谜,就是寺中的历代主持寿不过天命。直到清代,有位堪舆大师路径寺庙看出了风水出在了塔上,告诉和尚们,找一当官的并按他的授意写三个字即可破成风水,正巧王仲霖游盘山至此,和尚百般央求,王仲霖也喜得此事,就在庙里铺纸挥毫,写下“逍遥遊”三字,刻在塔边的一块巨石上。说来也怪,此后的主持不仅熬过了五十岁而且都很长寿。原来堪舆大师授意写字人将“逍遥遊”三个走之旁,写成红缨大刀样子,而且刀锋对塔,这样一来就镇住了风水。解惑玄妙后,看着刻字还真觉得故事有些道理。
其实王钟霖的“逍遥游”题刻,最少有四块存世,泰安的对松山、蓟县的盘山、山海关的角山、济南的开元寺各有一块,当出自同一底稿。但盘山这块刻的不但精美,而且还有一段神奇故事更让人揣摩寻味。(待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