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 近 蓟 县----带 您 游 盘 山 》(十五)
个人日记
过“逍遥遊”一路攀登,看到不远处一片红墙黄瓦的殿宇依山第次而建,接近山门,迎面一堵照壁上嵌有五块方石,上刻“亰东第一山”五个大字。拐过照壁路旁矗立着一峰骆驼形的巨石,前面镌“名山古寺”,后面镌乾隆御制诗八首,其中《万松寺》一诗尚清晰可辨:“田盘到处佳,万松我心写。寺楼坐空翠,天籁披潇洒。”
万松寺旧称“李靖庵”,因唐初名将李靖曾在此归隐,并捐资建庙,故名。清初诗人宋荦认为前贤不宜直呼其名,又因李靖被封卫国公,遂尊称“卫公庵”。清康熙年间才命名“万松寺”,沿用至今,也是盘山七十二禅关最大的一座庙宇。明万历、崇祯和清康熙时扩建重修,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军分区十三团团部驻此,1942年被日军焚毁,万幸佛殿石基和《重修李靖庵碑》保存尚好。1985年复建,大殿及钟鼓楼等得以恢复原貌。
究其万松寺名字的来由,定是与松树结缘,但周边却很少见松林。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数十次巡幸盘山,就有六次来到万松寺。那时,寺庙内外松木参天,乾隆曾吟诗赞道:“天下何处无松?盘山松乃天下松之宗!”但是,乾隆十八年松林发生虫害,大部分松树枯死了。次年,乾隆皇帝巡游盘山,在万松寺见到枯朽的松树,一片凄凉,很是惋惜,便写了一首《惜松歌》,诗中写道:“两年不到万松寺,晓春承兴今来偶。盘龙踞虎纵好在,郁翠流腴较昔丑。僧言去岁即生蠹,所以苍松半枯朽”。真实表露了他对松林遭劫虫害的惋惜之情。
万松寺的几座殿宇不似其他寺庙规制统一,第次而建,而是依山就势,错落分布。天王殿在最下层;中层正殿进深三间,面阔五楹。钟鼓二楼分列高阶之下,两厢对称;最上层建毗卢殿。殿东还建有龙王庙,庙下一口古井。此外,还有祖师殿和吕祖殿。
供奉佛像的万松寺内还有供奉道人吕洞宾像的吕祖殿不可不说是个特例。据说,一次万松寺走水失火,正逢吕洞宾驾祥云打此经过,便降下云头用羽扇搧灭。又得知,寺庙建在高山之上,吃水要到数十里开外驮运。便指点僧人在屡次打井未见一点水的地方掘出甘露。为感激吕祖救寺有恩,僧人们塑吕洞宾像供侍院中,这便出现佛、道合居一处的局面。史载,万松寺香火曾鼎盛一时,寺内原有一口大锅,供灾年舍粥用。据尚健在的寺中和尚说,这口大锅内可以同时坐下十几人打牌。可惜此锅毁于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运动。(待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