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乡情一集收

个人日记

 

 

——序《集北头村书画集》

 


 

初夏时节,刘佳霖先生告诉我,他要编一部《集北头村书画集》,我当即表示赞同;时隔不久,他就拿出了书稿,并将书稿传到我的邮箱里,这却令我惊讶了。逐一欣赏那一幅幅风格各异的书画作品,不禁赞叹这个津南名村,果然是人文荟萃之地了;佳霖先生不失时机地请序,我心中一时犹豫,但很快就答应了。这倒不是我故作姿态,实在是外行写内行,有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之嫌。好在我也有优势,即我也是这个村里土生土长的人啊,心中也怀有一份爱乡之情,那就责无旁贷,动笔写来吧。

有道是:地以人显,人因地兴。我们集北头村是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移民所建,已经有600余年历史了。这的确是一方文化的热土。几百年来,该村武风强盛,文脉不断,书画艺术是村人所好,不仅出现了将军书法家刘之洁、书画奇人刘哑子、书法名家刘毓煊、百岁画翁刘鸿逵这样的书画名流,还涌现了姜建华、刘治国、宗铁锁、刘佳霖等颇有造诣的中年书法家,在他们潜移默化的带动下,村里的书画爱好者更是层出不穷。尽管作者所处时代不同,职业不同,或官或民,或工或军,却都有一颗纯净的艺术之心。他们或参展,或获奖,有的还成为中国书协会员。这都让外人艳羡、村人津津乐道。收集在《集北头村书画集》中的书画作品共有34人的110幅书画作品,是我们这个文化村的书画作者们的一次集体亮相。

应该说,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书法艺术是一束闪亮耀眼的波浪。它总是以不同凡响、赏心悦目,乃至撩人情怀的姿态神韵,向世人展现其深蕴的人文精神和美学意境。盖因为此,我们集北头村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们,用各自的艺术笔触,凝成了这部书画合集,我想,这也是一次书法家和爱好者欣赏、交流、切磋、探索书法艺术精进的良好机缘。书以载道,书以抒怀。选入这部合集中的作品,是编选者从这些书者的众多作品中精选的,最能代表每个人艺术和思想水准的代表性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读到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崇尚和弘扬之心。

透过这些书法作品,我还分明能看到每一位书者的思想火花、品格修养、文化视野、艺术坚守、美学追求,以及自身书法风格的独特意味与优长。值得称道的是,这部合集中看不到飞扬跋扈的“怪体”、自以为是的“创新”,而是每位作者的字皆有所循,那就是传统。有的作者属于“初学乍练”,但能体会到其对于书法这门古老艺术的敬畏;有些作品能做到师古不泥,说明书艺又迈上了一个较高的台阶。读之,颇有清风暖月之感。

读这些书画作品,感觉就是在观赏一片片心灵的丹羽,一朵朵爱之花瓣,倾听一支支恋之骊曲,抑或也是故土与梦魂的乡愁,生命的岁月向往与耕耘寄托。一个以农村作者为主体的书画家群能走进这书画艺术的殿堂,并去尽情领略传递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对生活,对家乡,对乡亲,对未来,对自己追求与寻觅的所爱所思所梦,那该是何等值得珍惜的艰辛与幸福啊!这便是我读这部合集的最切身的感受。

我还想说的是这本合集的主编刘佳霖先生,他是一位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他是一位农民,至今还耕种着十多亩地;他是一位武艺高强的教练,是沧州八卦掌国际培训中心创办人和掌门人,所编著的一部武术专著即将付梓。此外,他还是一位颇有潜力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也在这本集子里得以展现,读者自可明鉴。今年春天,他夫人突然发病,至今生活不能自理。所以,佳霖先生在照顾病人、教授学员、打理庄稼的间隙,编辑整理了这部《集北头村书画集》,并即将出版,其对书画艺术的孜孜以求让人感动,其对家乡文化事业的推崇更是令人赞叹!

墨苍飞紫露,翰墨铸乡情。一部《集北头村书画集》用艺术的形式,展示一个村子的文化底蕴,凝聚着编选者的几多汗水和心血,汇聚了家乡父老对这个伟大时代和对家乡的拳拳之心。说起来,集子里的许多人我都是认识和熟识的,此刻,他们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而读着他们的书画作品,仿佛又看到了他们的另一种风貌,那就是乐观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因此,才疏学浅者如我,只能以一支拙笔,饱蘸一腔爱乡之情,为家乡的文化发展鼓呼、加油!

水平所限,写得不好,相信众多方家以及乡亲们也会原谅和理解的。因此,这篇文字不敢称“序言”,只能充做“小引”了。
                               
                                            2015年8月3日
                    

                      (发于《台湾好报》2015年8月9日“西子湾”副刊)




 

 

中華民國104年08月10日 星期一 (2015年08月10日) 農曆: 乙未年 6月 26日煞北 沖鼠 31歲
   

2015-07-30任大溪調解委員八年 本報特派員陳寶印獲桃市長頒匾

2015-05-215.18海交會養生養老高峰論壇 本報宋社長應邀演講

2015-04-06新文體絕句小說闢新天地 本報大力支持推動

2015-03-18貴陽《小記者》之歌隆重發表 本報宋社長聘為顧問

2014-11-192014武夷山茶博會 台灣原住民「頭角」藝術團演出

2015-03-03關於舉辦第二屆盛京網路文學獎的公告

2015-03-05‘羊羊’得意賀新春 元宵節快樂!

2015-01-15“我的成長我的夢” 全國中學生寫作大賽公告

2015-01-15本報代刊:《世界華人書畫經典》徵稿

2015-01-06臺灣實力作家:曾尚尉 《上海文藝》專版推介

2015-01-01恭賀新禧 元旦快樂

2014-12-20乙未年農民(行事)曆 本報發行公告

2014-12-242014耶誕快樂 闔府平安 Merry Christmas!

2014-12-17中國夢 • 教育教學論文評選大賽件

2014-12-11倜儻風流西子灣/賀敬博

2014-12-03《台灣新聞報》從日據走來 台海雜誌訪本報宋社長

2014-11-26本報記者周紅微參加貴陽“臺灣士林美食節”

2014-10-31貴西行銷論壇文化產業會 本報記者周紅微出席

2014-10-16池州優秀文藝作品頒獎 本報記者紀良發獲獎

2014-10-14第一次看到!《柘枝引 • 台灣好報相贈農民曆》

2014-09-10本報贊助愛心送暖 正德賑災演唱會盛大溫馨

2014-08-30書畫名家李保慶向本報宋社長贈墨寶

2014-08-29本報宋社長蒞臨鄭州渲潤文化交流中心

2014-08-05本報代刊:《2013-2014年中國微散文精品雙年選》徵稿啟事

2014-07-20本報代刊:《中國當代優秀散文精選》隆重徵稿

2014-07-04本報商標獲智慧財產局商標註冊

2014-07-02著名書法家李存立為本報贈墨寶

2014-07-01維護原創作者正義 敬告天下文偷

2014-06-30大溪獨任調解績優 本報桃縣特派員陳寶印連二年獲獎

2014-05-24泰鑫台灣公園美食節 本報社長宋智忱受邀組團參會

2014-04-21書法大師曾尚尉老師為本報題書

2014-03-19蕭寬大師特別為《臺灣好報》更名送墨寶

2014-03-14呼應李克強總理 宋智忱理事長談“進”

2014-02-27本報代刊《中國教育學刊》(北京)徵稿啟事

2014-01-30歸自謠 • 贊《臺灣好報》/閻西群

2014-01-12相互認同支持 蔡英文主席與本報宋社長交流

2014-01-16《臺灣好報》,挺好的,雅氣、親切!

2013-12-27《中國報紙創刊號圖史》 全書正式出版

2013-12-05作家劉希文硯田筆耕 本報宋社長讚文采風流

2013-11-24《中國當代親情詩文選》隆重徵稿

2013-11-24金線蓮品牌論壇 12月廈門舉辦

2013-11-23甲午年農民(行事)曆 本報印製公告

2013-11-19“巧奪天工”杯評委會 本報發行人宋智忱任名譽主委

2013-11-182013武夷山茶博會 台灣原住民「笆札筏」藝術團演出

2013-11-16首屆“巧奪天工”杯全國散文、詩歌有獎徵文大賽

2013-12-12愛台灣 看好報∼「台灣好報」 本報更新報名公告

2013-11-13本報更新報名公告

2013-09-01兩岸優勢可互補 桂圓產業合作“永遠輝煌”

2013-08-18第12屆龍眼文化季 南投中寮鄉龍眼林起灶

2013-06-15海峽論壇‧臺灣特色廟會 大愛森林藝術團「原味」演出

2013-04-21宜縣新聞記者公會改選 本報特派員林明益蟬連理事長

2012-12-17屏縣記者公會改選 本報特派員王榮岸接理事長 

2012-11-11賀!周紅微大作“我和台灣”  入選《中國散文大系》

2012-09-05山東省“棗莊地稅杯”全國稅收徵文大賽徵稿

2012-05-14“台兒莊”大型攝影詩集隆重徵稿

2012-05-11中國【首屆白天鵝詩歌獎】詩歌大賽徵稿啟事

2012-03-082012大陸“兩會”採訪 本報特派副社長黃日郎採訪

2012-01-08宜蘭林姓宗親會改選 本報特派員林明益蟬聯理事長

2011-10-14本報「交流園地」版(欄目)維管說明

2011-09-26「中國報紙創刊號圖史」即將出版 出版界一絕!

2011-09-20本報西子灣副刊感謝海內外作家與讀者

2011-06-24本報發行人參加海峽論壇 宋智忱成媒體焦點

2011-06-10第三屆海峽論壇6/11開幕 本報為支持媒體

2011-05-01參觀信陽茶博會台灣展區 盧展工與台灣客商話家常

2011-04-05聚焦河南新面貌 關注中原經濟區 兩岸記者聯訪

2011-03-022011大陸“兩會”採訪 本報特派員黃日郎膺重任

2011-01-03山東日照“好客山東賀年會”開幕 台商迎日出

2010-11-21武夷茶博、漳州農博 原住民與客家二台灣團隊演出

2010-11-102010青島國際農交會 宋智忱特邀貴賓參加

2010-11-04「號外」!本報65周年復刊號11月1日出刊

2010-10-252010第八屆中國農博會河南鄭州舉行

2010-10-11北港朝天宮董事 本報雲林特派員蘇榮泉當選

2010-10-15本報重大消息:本報商標獲智慧財產局核准審定

2010-05-1413屆武夷投洽會隆重開幕 宋智忱理事長受邀參加 

2010-04-22走進中原尋根河洛 兩岸記者河南省聯合採訪

2010-03-17申請採訪上海世博會 本報順利取得採訪記者證

2009-09-12看中“9‧8”品牌知名度 宋智忱受邀參加13屆廈門投洽會

2009-09-12宜縣記者公會理事長 本報特派員林明益高票當選

2009-08-222009中國茶博會十月相約廈門 本報獲邀媒體協辦

2009-07-04本報創辦人、台灣新聞界教父謝然之 長眠美國洛杉磯

2009-06-26本報獲2009高雄世運媒體採訪邀請函

2009-06-01中華兩岸文經協會徵求會員入會公告

2009-05-31本報協助黃晚成先生尋獲黃海韻小姐!

2009-05-10本報「交流園地」改版 造成不便請讀者見諒!

2009-05-03本報重申:交流園地版請勿不雅留言

2008-12-01成功參加大陸農運會 馬總統感佩!

2008-11-28KK讀者尋獲雨欣小姐 來函感謝!

2008-11-26本報協助香港KK讀者刑事報案

2008-11-10組團參加中國六屆農運 宋智忱收穫滿滿大聲說“讚”!

2008-10-07第六屆中國農運會台灣代表團組團完成

2008-09-02北縣原民局邀本報餐敘 朱清義局長感謝長期支持

2008-07-11本報副社長宋智忱獲聘台中市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顧問

2008-06-30宜蘭部大97期中成果展 本報副社長宋智忱應邀致詞

2008-06-29本報副社長宋智忱獲聘竹北社區大學顧問

2008-06-27范貴山宋智忱會晤 交換陸客來台觀光意見

2008-06-24本報副社長宋智忱拜訪北縣原民局長李玉蕙 

2008-06-23大陸六屆農運 本報獲指定媒體協辦

2008-06-17本報回應「一個妓女的追悼會」一文

2008-04-26ComCareer專訪本報副社長宋智忱

2008-03-28本報交流園地版請勿不雅留言

2008-03-05本報社長、副社長專程北港朝天宮參拜媽祖

2007-09-01南台灣電子報為某[台灣新聞報]出刊訪問本報高社長

關鍵字搜尋: 簡體版   
本報公告
快速連結
交流園地
廣告刊登
聯絡我們
本報為原
「台灣新聞報」
 
翰墨鄉情一集收/張國中 
序《集北頭村書畫集》 
2015-08-09
 
張國中

初夏時節,劉佳霖先生告訴我,他要編一部《集北頭村書畫集》,我當即表示贊同;時隔不久,他就拿出了書稿,並將書稿傳到我的郵箱裡,這卻令我驚訝了。逐一欣賞那一幅幅風格各異的書畫作品,不禁讚歎這個津南名村,果然是人文薈萃之地了;佳霖先生不失時機地請序,我心中一時猶豫,但很快就答應了。這倒不是我故作姿態,實在是外行寫內行,有班門弄斧、貽笑大方之嫌。好在我也有優勢,即我也是這個村裡的土生土長的人啊,心中也懷有一份愛鄉之情,那就責無旁貸,動筆寫來吧。

有道是:地以人顯,人因地興。我們集北頭村是明代永樂二年(1404年)移民所建,已經有600餘年歷史了。這的確是一方文化的熱土。幾百年來,該村武風強盛,文脈不斷,書畫藝術是村人所好,不僅出現了將軍書法家劉之潔、書畫奇人劉啞子、書法名家劉毓煊、百歲畫翁劉鴻逵這樣的書畫名流,還湧現了姜建華、劉治國、宗鐵鎖、劉佳霖等頗有造詣的中年書法家,在他們潛移默化的帶動下,村裡的書畫愛好者更是層出不窮。儘管書中作者所處時代不同、職業不同,或官或民,或工或軍,卻都有一顆純淨的藝術之心。他們或參展,或獲獎,有的還成為中國書協會員,這都讓外人豔羨、村人津津樂道。收集在《集北頭書畫集》中的書畫作品共有34人、110幅書畫作品,就是我們這個文化村的書畫作者們的一次集體亮相。

應該說,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書法藝術是一束閃亮耀眼的波浪。它總是以不同凡響、賞心悅目,乃至撩人情懷的姿態神韻,向世人展現其深蘊的人文精神和美學意境。蓋因為此,我們集北頭村的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們,用各自的藝術筆觸,凝成了這部書畫合集,我想,這也是一次書法家和愛好者欣賞、交流、切磋、探索書法藝術精進的良好機緣。書以載道,書以抒懷。選入這部合集中的作品,是從這些書者的眾多作品中精選的,最能展示每個人藝術和思想水準的代表性作品。從這些作品中,我讀到了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崇尚和弘揚之心。

透過這些書法作品,我還分明能看到每一位書者的思想火花、品格修養、文化視野、藝術堅守、美學追求,以及自身書法風格的獨特意味與優長。值得稱道的是,這部合集中看不到飛揚跋扈的“怪體”、自以為是的“創新”,而是每位作者的字皆有所循,那就是傳統。有的作者屬於“初學乍練”,但能體會到其對於書法這門古老藝術的敬畏;有些作品能做到師古不泥,說明書藝又邁上了一個較高的臺階。讀之,頗有清風暖月之感。

讀這些書畫作品,感覺就是在觀賞一片片心靈的丹羽,一朵朵愛之花瓣,傾聽一支支戀之驪曲,抑或也是故土與夢魂的鄉愁,生命的歲月嚮往與耕耘寄託。一個以農村作者為主的書畫家能走進這書畫藝術的殿堂,並去盡情領略傳遞表達自己對大自然,對生活,對家鄉,對鄉親,對未來,對自己追求與尋覓的所愛所思所夢,那該是何等值得珍惜的艱辛與幸福啊!這便是我讀這部合集的最切身的感受。

我還想說的是這本合集的主編劉佳霖先生,他是一位訥於言而敏於行的人。他是一位農民,至今還耕種著十多畝地;他是一位武藝高強的教練,是滄州八卦掌國際培訓中心創辦人和掌門人,所編著的一部武術專著即將付梓。此外,他還是一位頗有潛力的書法家,他的書法藝術也在這本集子裡得以展現,讀者自可明鑒。今年春天,他夫人突然發病,至今生活不能自理。所以,佳霖先生在照顧病人、教授學員、打理莊稼的間隙,編輯整理了這部《集北頭村書畫集》,並即將出版,其對書畫藝術的孜孜以求讓人感動,其對家鄉文化事業的推崇更是令人讚歎!

墨蒼飛紫露,翰墨鑄鄉情。一部《集北頭書畫集》用藝術的形式,展示一個村子的文化底蘊,凝聚著編選者的幾多汗水和心血,彙聚了家鄉父老對這個偉大時代和對家鄉的拳拳之心。說起來,集子裡的許多人我都是認識或熟識的,此刻,他們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欣賞著這些書畫作品,我仿佛又看到了他們的另一種風貌,那就是樂觀向上、奮發進取的精神。因此,才疏學淺者如我,只能以一支拙筆,飽蘸一腔愛鄉之情,為家鄉的文化發展鼓呼、加油!

水準所限,寫得不好,相信眾多方家以及鄉親們也會原諒和理解的。因此,不敢稱“序言”,只能充做“小引”了。

【作者簡介】張國中,系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滄州市散文學會常務理事、滄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滄州市鄧田夫美術研究會顧問、南皮縣作家協會副主席。散文作品多次獲國家、省、市獎,著有散文集《永遠的向日葵》。 
        







文章评论

一缕阳光

问好雅士,欣赏雅士序之力作![em]e156[/em]

冷姿月

雅仕哥哥,记得天热保暖,冬天凉快哦[em]e113[/em]

海风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雅仕友村里出的都是能人,文人雅仕多,真了不起!

海风

相信雅仕人 写这文章时心里一定是充满自豪感的!欣赏了。问好 夏安快乐!

zy稳行高处

这是一个愉快,充满着那年月故乡的感情的故事,,

晴朗的心

[QUOTE]引自:海风 于2015年08月03日 17时32分35秒发表的评论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雅仕友村里出的都是能人,文人雅仕多,真了不起![/QUOTE] @{uin:364635415,nick:海风,who:1,auto:1}[em]e163[/em] 在我们这里,有一句俗语‘南皮张、北头刘、桃园一窝侯’。都是名家辈出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