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香茗在案头
个人日记
不知为什么,天生喜欢饮茶。大抵茶是中国的本土饮品,国人皆有此好,就象西方人之喜欢品咖啡一样,茶成为我们生活之一部分、习惯之一部分。 小时候饮茶,或是受生活条件所限,基本上是一家人沏上一大壶茶,反复冲泡,需要时从壶中倒出一杯,而茶叶也是比较粗的老茶叶(偶有好茶,尽在父亲的玻璃杯中)。 后来,母亲从茶叶公司学了两招制茶工艺,将新鲜的茉莉花加热与绿茶一道轻焙,一径清香缓缓地浮起,整个院落便在花的气韵中轻盈。 但爱茶之人往往喜欢的是茶的原汁原味,焙过一两次后,父亲依然选择不加“味饰”的绿茶。 长大后,茶叶时常作为提神醒脑的功能饮料陪伴着我,尤其是睡眠欠佳的次日,一杯清茶自是必不可少,哪怕在课堂,哪怕在异国他乡。 茶喝得多了,对茶叶的感受也多了,对茶品质的要求似乎也高了。 我是偏好绿茶的。清明前后,一杯新茶,在细腻的白瓷映衬下,叶片娇小灵动,汤色青翠碧绿,首先便被征服了视觉;而随风飘送的暗香恰如空气中悬浮的分子,挥之不散,跌宕起伏,味觉更被诱得难以自已。轻抿一口,身与心便在这色、香、味中沉醉…… 每天清晨,上班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水沏茶。我虽好茶,饮茶的浓度是有限的,小杯,2-3克,先以极少量开水将茶叶浸润,待叶片泛出青绿,再加少量开水将叶片冲泡开,放置一、两分钟后,将水添至水杯的七、八成,一杯适合自己口味的绿茶便香满案头。搁置这样一杯茶水,但觉一上午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午后,倒掉轻淡的茶卤,重新沏泡,让好心情再体验一回。 可是,新茶再好,一段时间过后也会慢慢改变色泽。父亲告诉我,即使是易拉罐密封包装的,也应放入冰箱冷藏保鲜。尝试着冷藏保管,果然其色不易、其味香浓。 清明节前,一个朋友约了喝茶,顺带将今年新出的品相极好的绿茶递与我,满心欢喜。 七月,去了趟海南。挚友以茶相赠,回汉后便与儿子一一细品。上好的福建铁观音,用沸水冲泡,依然是小杯,下面配有托盘的那种,那醇厚的茶香便扑满面盈满鼻香满口……上好的海南地产绿螺茶,虽不及铁观音之香醇厚重,也让我们领略了南中国海的另一种风味。 边品着茶边与儿子聊着天。 “雅人赠茶,俗人赠珠宝,再俗者恐怕是赠钱。” “反正没人送你珠宝和钱财,你尽可以这样猜测。” 是啊,身非要职,何以有人向我寻租(寻也白寻,本人不吃那一套)?纵使是茶叶,也得看看身份的。一个同窗四年的同学千里迢迢托人带来两盒包装极精美的铁观音,央人送至我单位某厅官处,无奈厅官出差在外,辗转找到我,央我送与厅官——同窗尚且如此,况乎他人? 无论儿子赞不赞成我的观点,他始终承认“雅人赠茶”一说。偶有好茶尽源于好友之手,而且是从无所求的好友。 去年九月在云南,一个朋友得知我到昆明后,当即开车来我入住的宾馆请去一个环境极幽静的园林餐厅进餐。我本是在宾馆就餐后与之联系的,自然吃不进什么,但总归得礼貌性地进食一点。随后,他送我回宾馆,告知我他去办公室一会儿再来。几分钟后,他拿来一块编有字号的七子饼茶,“这块不错,我有两块,回家后支上支架放在茶柜里,放它十年、二十年会价值上万元。”房间的女友嫉妒得要死,“跟你什么关系呀,送这么贵重的礼物?” 什么关系?一面之交,却是彼此欣赏彼此倚重彼此尊敬、一无所求的朋友。 茶喝得多了,在无趣的生活中找乐子的时日多了,寻得的雅趣也多了。 一日,一朋友曰:自京城回汉,不几日,得空可否一叙? 遂约了去一雅致的咖啡厅喝茶。临行前在冰箱拿了手头的好茶拟相赠。 我在点茶之际,朋友心生一计,“要不把你带来的茶叶泡上一壶咋样?” 叫来服务生,被告知要收取茶水费、水具费。“行啊,泡我们带来的!” 服务生送上一只明炉、一只通透的全玻璃的水壶,两只高大的配有手柄的玻璃杯。 “没有小一点的瓷杯吗?”我问。服务生说,“我特意拿的玻璃杯,好看一些。” 朋友无异议,就此作罢。接下来,泡茶的全部工序我一应承担下来。 茶真是很好的茶(早先管一个关系很铁做了高官的同学要的),保管得也好,按自己的工序泡出来,细细的叶芽翠得如刚掐下的牙尖,汤色碧绿,清香四溢……透过玻璃,便看到了被范柳原、白流苏端在手上玩味的“马来的森林”,便感叹服务生的好眼光好情调。 明炉一径燃着,细微的火焰在通透明亮的玻璃壶下燃着,不为将水烧得沸腾,只为给开水维持温度,只为给空间增添氛围。 “不错的选择呢,以后又有了新的品茶方式。”两人皆颇为得意。 生活总归是在无趣的生活中自寻新奇、快乐、欣慰、雅趣的。 得知我嗜茶的朋友极少,手头的好茶终归是有限的。好在自己总会变着法子安顿自己。买上些玫瑰花、杭白菊,让鼻息在玫瑰的气韵中徜徉,让灵魂在白菊的世界里翻飞,一样惬意逍遥呢。 一杯香茗在案头。每天感叹着这七个字,每天便感激生活其实赠与我很多。 前几日,忽然收到一条短信:“日月双星,转飞多少晨昏。天地之大,又有多少知音。不求酒宴多豪情,唯愿清风茶飘香。但有机缘,愿与君闻香一品。名利天下又如何,若无雅士共赏月。中秋之季愿借清风些许祝君快乐。”一面之交,千里之外,以茶相邀,总归是雅人吧? 我不知。谁知?我不解。谁解? 一杯香茗在案头。或许真是唯我的境界呢!
文章评论
天天静听
[ft=,4,楷体_gb2312][B] 写得好散乱。依然是随心所欲。[/B][/ft] [ft=,4,楷体_gb2312][B] 因为茶的缘故,勾起好多联想,连同周杰伦那首歌,“爷爷泡的茶有种味道叫做佳”,起初想安排进去,最后也被排斥在外。[/B][/ft] [B][ft=,4,楷体_gb2312] 可以把它写宏大的,没功夫细琢。[/ft][/B]
艾桦
[ft=#66cc00,4,楷体_gb2312][B]呵呵,就用绿茶的颜色来跟贴。茶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以茶会友也是时下很流行的一种方法,喝咖啡已经没有什么品位了。[/B][/ft]
飘
[B]“一杯香茗在案头”,写得好啊! 一份幽雅和恬淡,品尝人生![/B] [B]似我等,只能是“浊酒一杯喜相逢”了。 哎!差距不可测![/B] [B][/B] [B][/B] [ft=,2,][/ft]
天行健
[B][ft=,5,楷体_gb2312]日月双星,转飞多少晨昏。天地之大,又有多少知音。不求酒宴多豪情,唯愿清风茶飘香。写得好啊!只是很久没有把你的新作拿出来“晒”了![em]e100[/em][/ft][/B]
蒙山醉樵.
[B][ft=#996600,5,]天高地阔莫轻愁,[/ft][/B] [B][ft=#996600,5,]此路不通走别路。[/ft][/B] [B][ft=#996600,5,]看倦繁华回眼望,[/ft][/B] [B][ft=#996600,5,]一杯香茗在案头。[/ft][/B] [B][/B] [B][ft=#003300,4,]以君之‘一杯香茗在案头’之语,造句式写的,见笑了。[/ft][/B] [B][ft=#996600,5,][/ft][/B] [B][ft=#996600,5,][/ft][/B]
-大漠孤烟
[ft=,5,楷体_gb2312]鉴茶、贮茶、玩茶、品茶,从饮茶的习俗讲到品茗的格调,虽信手写来,却也显出作者的人生阅历。一读之下我亦犹如品茗闻香、怡神怡情了![/ft] [ft=,5,楷体_gb2312]真是一篇好文![/ft]
寒 @ 晶
网络就是一座友谊的桥梁,相识或不相识,都无法躲开宽带中那微妙的“缘”,来到你的家园没有带来什么礼物,就送你一句话吧:朋友愿你的人生道路绚丽多彩
如初的美丽
[ft=,3,][ft=,,宋体][B]生活总归是在无趣的生活中自寻新奇、快乐、欣慰、雅趣的。说的真好![em]e163[/em][/B][/ft][/ft]
蓝星星
[ft=,2,]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喝茶是大多人的喜好,如对茶有更深研究和更宽广的理解恐怕不是很多,毕竟老百姓喝茶是不善于将这些茶文化表达纸上的。喝茶能品出一点趣味,说出个一二三来的,必是一种唯我境界。生活激情使喝茶多了份雅兴,让品茶成为时尚,甚至在赠茶与品茶中还透出某些社会现实。听朋友说,曾去过广东南海一带,不知对“功夫茶”的茶道有何感觉,其中有一道“洗茶”工序,整个冲泡茶流程还是挺讲究的。[em]e100[/em][/ft] [ft=,2,]案头一杯香茗,人生几多欢乐。[/ft]
骥知天命
看绿闻香静静听,无语赞三分。
龙吟
[ft=#00cc33,4,]金秋翩临,禅风送爽,坦露在大地上的苞蕾放绽,不是荷花的衣瓣,是我访友的喜悦心。[/ft]
风
[ft=,2,] [/ft][ft=#000066,4,楷体_gb2312] 有救了,茶文化的延续!!![/ft]
俊卿
[ft=,2,]武汉大部分茶庄都不太规范,大约在10年前去过汉口火车站旁边的东方大酒店喝茶,那里茶艺服务员都是经过比较正统的培训,感觉很不错。既然静听同志有那么好的铁观音和普洱,每天在家里用茶具和净化过烧开的自来水泡制茗茶与好友一起品味,那才是独特的享受。但是,需要注意有些铁观音香过头了一定是添加了香料。最好鉴别一下再喝。茶文化源远流长,好在现在中国人品茶的人越来越多,不然丢失了茶文化相当遗憾!有此雅兴的女子不多,佩服![/ft]
太极一指禅
本人对茶一直没有特别的爱好,更不用说品评了,偶有冲泡,亦做牛饮,丝毫不知其中滋味。每每有好友赠茶,几乎都转手易人,毫不吝惜。一次同事从贵州带一包很不起眼的茶给我,说是苦丁茶,对高血压有特殊的缓解作用。遂泡来一喝,入口极苦,回味甘甜感觉很好。于是开始收寻各色苦丁茶来试喝,才发现有的香浓味厚,有的香清味鲜,有的香醇味甘,有的如鲜花香郁味灵,各有千秋、风格奇特。苦丁尚且如此,其他各大名茶之味儿,由此可见一斑。纵观天下饮品,唯我中华茶为上上之极。其文化之深,不可测也!至此方知品茗之人陶醉,绝非做作,其真性流露矣!
搁浅的海豚
[em]e183[/em] [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