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周易》品铁观音
个人日记
悟《周易》跟品铁观音是两档子事,并不挨着。
文友研悟《周易.师卦》有作,赋诗以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几章周易窥阴阳。
坎坤叠卦水浩荡,
习李杖国梦辉煌。
(我读周易)
《易经》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阴阳 。
.
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何出此言?因为《易经》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智慧,在这里面隐藏着生命与自然的密码,难怪孔子如此!
朋友赠高品铁观音,与“表一担挑”品后得句——
(表姐夫在向我传授品茶的学问)
一
闻啜草木铅华尽,
清流常注洗心尘。
二
壶中乾坤混。盏里日月明。
文友研悟《周易.师卦》有作,赋诗以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几章周易窥阴阳。
坎坤叠卦水浩荡,
习李杖国梦辉煌。
(我读周易)
《易经》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阴阳 。
.
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何出此言?因为《易经》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智慧,在这里面隐藏着生命与自然的密码,难怪孔子如此!
朋友赠高品铁观音,与“表一担挑”品后得句——
(表姐夫在向我传授品茶的学问)
一
闻啜草木铅华尽,
清流常注洗心尘。
神水圣水安溪水,
道音佛音铁观音。
慢斟篩禅味,轻语却俗情。
(人在草木之间----子墨拆字)
(茶禅一味)
(识得此中滋味 觅来无上清凉)
(人在草木之间----子墨拆字)
(茶禅一味)
(识得此中滋味 觅来无上清凉)
铁观音妙联佳对欣赏:
茶王百克成天价;
极品一瓯满座香。
——王伯兰先生作
水汲安溪,香色长凝云雾质;
经传陆羽,风流独揽铁观音。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常江教授
千年孔圣庙,名闻遐迩冠八闽;
一泡铁观音,香醉海天誉五洲。
——中国楹联协会会员、福建省楹联研究会名誉会长吴建华
凤举京华,誉饮国家金质奖;
山流茗韵,香飘世界铁观音。
——中国楹联协会会员陈振珠
似诗似画安溪县;
如露如泉铁观音。
——余良瑛
这篇日志内容少点,补几张钢笔字吧
(请你看看我的钢笔字如何)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请你看看我的钢笔字如何)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文章评论
非烟
品茶品味,观人观心。好茶,好水,好人,好诗。[em]e179[/em] 我坐了沙发,老弟该赏我什么啊?
李木子
[ft=,7,黑体][B]道音佛音铁观音。[/B][/ft] [em]e179[/em] [em]e160[/em]
柳泉人家(不加群)
表一担挑,呵呵。
中国山水
[L][ft=red,7,经典行楷繁]七 律 打工久别春日归[/ft][/L] [L][ft=green,7,经典行楷繁]纷纭柳絮沉思惹,喜趁朝曦乡土归。[/ft][/L] [L][ft=green,7,经典行楷繁]小院桃花横逸出,娇姿粉蕊弄斜飞。[/ft][/L] [L][ft=green,7,经典行楷繁]雉儿携母询佳客,珠泪盈襟绝胜讥。[/ft][/L] [L][ft=green,7,经典行楷繁]久别家门回首际,春风不识旧依稀。 [/ft][/L]
荒唐言
[em]e142[/em]
老曼
子墨的钢笔字,不仅在机关,在关系单位都是有名的。几十年啦!
老曼
[ft=,7,黑体][B]慢斟篩禅味,轻语却俗情。[/B][/ft] 好句,好句!
黄叶子姐姐
[em]e113[/em] [em]e113[/em] 你品铁观音,我品你字!好人,好字,好品味!好习惯!好品德!好空间!
宁静
[B][ft=#444444,1,黑体]子墨先生您好!品茶有极高的品味。一壶好茶还需有;好水,最好是泉水!济南趵突泉里的水最好喝。水质很不错!好人,品茶人需要对茶的认识和了解。好字,品茶的同时,如果墙上或桌子上有一副好字,那喝茶的感觉又不一样啦!您说呢?浅见!见谅![em]e181[/em] [em]e113[/em] [/ft][/B]
遇水成仙
[ft=,3,宋体]《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ft] [ft=,3,宋体]呵呵,信不信由你。[/ft]
遇水成仙
[ft=,3,宋体]茶艺。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ft]
遇水成仙
[ft=,5,宋体]雨润千山秀[/ft][ft=,5,"] [/ft][ft=,5,宋体]风和万物荣[/ft]
听海Henson
好一个品![em]e179[/em]
遇水成仙
[ft=,5,宋体]披云炼琼液[/ft][ft=,5,"] [/ft][ft=,5,宋体]坐月观宝书[/ft]
遇水成仙
[ft=,5,宋体]佳气生朝夕[/ft][ft=,5,"] [/ft][ft=,5,宋体]清言见古今[/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