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蚊矛盾
奇闻异事
大家说江南美,可很少见有人提及南方的蚊子如何厉害。南方的水草丰茂,气候潮湿、温暖,很适合蚊子的大量繁殖。历史上的诸葛亮率兵深入南方七擒孟获时,许多北方军士因“瘴气”死亡,其实那都是蚊子传播的疟疾。据报道,世界上每年还有二百多万人死于疟疾,这个数字确实十分惊人。当面对一群蚊子袭来时,人们不清楚它们是否携带病菌,只能设法回避、敬而远之。
人们想了许多方法来躲避蚊子的袭击,窗纱、蚊帐遮蔽的这样严实,还是有许多蚊子能钻进来,到处乱咬。寂静的夜晚,几只蚊子在人的耳边飞来飞去,等你打开灯它们就不见了,这也确实让人十分头痛。
我们厂建在渭河边,河滩里的蚊子很多。在我们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开始了与蚊子的斗争。我们宿舍住了八个人 ,大家早早就设法支起了蚊帐。由于同事张志新没有蚊帐,经常被叮得起一身红疙瘩。他就自嘲着说:“我打算每天多吃一个馍,看它蚊子一天能喝多少血......”今年春天,同事老宫去陕南出差归来,满身都是被蚊子叮出的疙瘩,几乎见不到硬币大点儿的完好的皮肤。六年前我到东莞出差,那里的蚊子就很多。夜里,蚊子咬得我睡不成 只好用毛巾扑打,清晨看那白色的墙壁上,蚊子的尸体和血斑几乎有上千处。用手工扑打蚊子有一个最佳的时机,就是在清晨,喝饱了血的蚊子肚子涨得像个黑皮球,只能附在墙上、窗纱上、蚊帐里休息、消化,这时再打它,肯定是飞不走的。
蚊子相对于人是那么渺小,却为什么要吸食人血。专家们说,这是由于人的血液里含有能使蚊子的卵成熟的物质,也就是丰富的胆固醇、维生素B。雌蚊子吸了人血,可以提高繁殖能力。在人与蚊子这条食物链上,蚊子却领了先,位居在食物链的上端。
虽然蚊子的外形很小,可是飞行时却很灵活。它能在空中盘旋,翻转,有时还突然加速前进、迅疾降落、甚至倒退飞行。据说蚊子的翅膀一秒钟能连续搧动500次左右,以致在雨中能躲开雨点飞行,还可以做到滴水不沾。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打算用手拍打蚊子的时侯,它却能飞快地从指间空隙溜掉。上万年的进化,使蚊子具有了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有行家说,蚊子的触须是化学物质感受器官,可以接受人体分泌的乳酸和二氧化碳的信息,使蚊子能够直接找到攻击的部位。同时,蚊子吸血时还会将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排泄物注入人的皮肤内。这些排泄物使血液更容易汇流到被叮咬处,还兼有麻醉神经的作用,在吸血时使人无法察觉。厉害呀,这不起眼的蚊子真是个可憎的小精灵 !
蚊子吸血大都是在夜晚,这时人看不见,它却能借助触须和腿上的传感器,感知人的位置信息。而且蚊子在飞行中,就能测出人的汗水湿度、温度以及所含成分,来选择合适的被攻击个体及部位。在蚊子的眼睛下面,有六根比头发还细的尖螫针。其中两根针是食道管和唾液管,两根是刺血针,还有两片锯齿刀。嘴的外壳是个收紧器,把六根针夹成刚性的一体,同时刺入人的皮肤、毛细血管内,完成快速吮吸血液的效果。
人们一直在试图了解、研究蚊子的生活特性和规律。至今大家已经知道,蚊子孳生在湿地、草丛和水中,将卵下在水里,之后孵化成孑孓幼虫,接着再成蛹、成虫。因此,治理环境、改造其孳生地,是防止蚊子孳生、繁殖的必要措施。楼下的龙眼树长得特别高大,估计里面可以躲藏成千上万的蚊子。要灭蚊,就要清除潮湿环境和蚊子栖身的阴暗角落。但是为了灭蚊而砍去城市的大片绿化树木,显然是不可能的,看来人和蚊子这对矛盾只能这样你进我退地共存在同一片蓝天下。
为了消灭蚊子,人们长期采用药物烟熏的方法。五十年前,我们家住的是平房,夏天的傍晚,在簸箕里放上锯末,撒上一小包“六六六”药粉,封闭上门窗、然后点燃、用烟熏。这种方法开始特别有效,但是长期使用就不灵了。一些偶尔没有被杀虫剂杀死的蚊子,经过连续几代的培养适应后,就有了抗药性。后来,药物“六六六”只好退出了历史舞台。
宝鸡市曾经搞过“烟海大战”,动员全市人民到处点燃湿柴、青草、垃圾,将全城笼罩在浓烟之中,不留一片死角。其实,总是有没被熏到的地方,那里的蚊子没有熏死,人却呛得无处躲藏。
多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杀虫剂和灭蚊药物,人们在使用中总是存在误区。例如,一盘普通蚊香只能用于一间封闭的卧室,并应该持续点燃,可是人们总爱开着窗户使用,蚊子就会熏不死。后果是由于药物的滥用,导致了蚊子的耐药性越来越强。
蚊子的平均寿命只有一两周时间,但是繁殖速度却很快,这是由于蚊子每次的产卵量,竟多达两千多个。
住在高层住宅是个远离蚊子的好方法,不过总也要有下楼的时候,一旦被蚊子盯上,可能咬得更厉害。不常接触蚊子的人,抗蚊子叮咬的能力是最差的,这就是北方人在南方受不住蚊子叮咬的道理。
人和蚊子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人们在想尽千方百计消灭蚊子。方法不外乎用药物喷洒、蚊香熏燃、高压电灭蚊,效果都不太理想。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不久的将来,也许有一天,科学家能研究出来让蚊子绝种的好方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就像腐败难以根除一样,只是个美好的理想。况且,地球的温度逐年在升高,城市绿化和湿地的面积也在增加,蚊子的生存环境反而有所改善,也是不争的事实。看来,人和蚊子之间的“斗法”,也会是一个持久的斗争。
文章评论
高胡子
[ft=,2,]没有想到您对蚊虫有如此深的研究。我在学校学习时,对微生物寄生虫科目还是比较感兴趣的。雌性蚊虫为了繁殖衍生故叮咬吸吮人血等,这是食物链的必须一节。这种矛盾是不可能调和的。[/ft] [ft=,2,]拜读,享受!![em]e113[/em][em]e179[/em][/ft]
知青缘
[ft=,4,]被蚊子咬容易 消灭蚊子很难[/ft]
鸣鼓秋风
[ft=,2,]看来“人与蚊子”的矛盾还挺难解决喽![/ft]
随缘
[ft=,4,][B] 蚊子的灵敏度特高,你悄悄走近它刚要拍下去,就在一刹那间它却飞啦。晚上就在你的耳边嗡嗡叫,消灭蚊子真是一场战斗啊。[/B][/ft]
忘我(玫瑰姥姥)
[em]e113[/em][ft=,2,]你的观察力厉害哦 把蚊子的一举一动观察的那么惟妙惟肖比如"飞行 翻转 盘旋 前进"呵呵[/ft] [ft=,2,]你太厉害了 [/ft] [ft=,2,]蚊子传播疾病 消灭蚊子是必然的 是持久战[/ft]
镜湖闲云
[ft=,5,仿宋_gb2312] [ft=#9999ff,,]一个大家熟视无睹、司空见惯了的蚊子,被你孵化出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对蚊子的认识有科学依据,有亲身体验,令人信服。虽然文章层次、结构、遣词,用字无懈可击,可我读着似乎身上起了疙瘩。文章的魅力也![/ft][/ft]
Y.X.
[em]e113[/em]真佩服朋友对蚊子的透彻研究,[ft=,4,]写得太形象了![em]e179[/em]看来这人蚊大战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得做打持久战的准备哦![/ft]
君子
[ft=#00cc66,4,]蚊子咬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朋友却对此颇有研究,并述之成文,真心佩服![/ft]
老练....
[ft=#00ff00,6,楷体_gb2312][B]这就像腐败难以根除一样,只是个美好的理想[em]e128[/em][/B][/ft] [B][ft=#00ff00,6,楷体_gb2312]严重支持[/ft][/B]
小鸭扁扁
[em]e114[/em][ft=,5,]俺一直认为蚊子是一种非常有生命力的生物,它绝对不会因为人类对它的围歼而灭亡——从人蚊之战可以预见,即使有一天人类灭绝了,我相信蚊子依然存在![/ft]
寸草伈
[em]e179[/em]呵呵
沈家围子
[ft=,5,]看来朋友对蚊子深恶痛绝,我也最怕啊,下乡时没少挨咬,北方差异,楼房按上纱窗就可以万事大吉,可是你要是去草地,那得把你吃了,不服气?试试,楼主好文笔,写的有趣,还有追求和目标,想消灭蚊子?路漫漫,上下求索?哈哈[em]e179[/em][/ft]
好一片蓝天
[B][ft=#00ccff,4,楷体_gb2312]人类的生活生存无小事!朋友以详实的资料与论证,结合自己的细致关注,将这一生活中的懊恼事道得个清楚明白,趣味横生!人与人对被蚊子叮咬的感应不尽相同,是否存在一个血型与气味不同的问题?看来,只要这星球不毁灭,人蚊大战永无止境。据说,当初上帝塑造出这蚊子,是为了不让人类夏日贪凉睡室外受凉生病。我曾饲养过蚊子(不是现在进口的、叮咬特厉害、有黑白斑纹的伊蚊),雌蚊凌晨在水面一次性产下竖着排列、翠绿色柳叶状的卵为五六十枚左右,当天即能孵化成孑孓。确实,被叮咬后发痒是它注射的稀释与防凝固的液体残留所致。[/ft][/B]
一凡
认识同时代的朋友很高兴,无愧老三届的同仁,深厚的文学底蕴和超强驾驭文字的能力让我敬佩,人蚊大战描写的太棒了,祝您和家人健康幸福![em]e181[/em]
习习
[ft=,2,]没有吸食血液的雌蚊子一般寿命是24小时,保证居家环境的干燥让它自然死亡。家里有几只蚊子用俩个啤酒瓶留一点啤酒,加一点糖,蚊子吃了就飞不出来了。还有每天吃俩-3片VB1体液里有蚊子特别讨厌的气味,蚊子嗡嗡叫,就是不下嘴。吃了vB1胃口特别好。要控制饮食。[/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