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命秘密的《黄帝内经》

个人日记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是讲怎样不得病,怎样不吃药就能健康、能长寿、能活到百岁。《内经》非常重要的思想——“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就是说上等的医生不是去治疗已经得了的病,而要在没有得病之前,就让它不得病。这来得多么彻底!在当今社会,这种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我们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最大的国学经典。中国古代有三大以“经”命名的奇书,第一部是《易经》,第二部是《道德经》,第三部就是《黄帝内经》。

 

       让我们穿越五千年的时光隧道,回到黄帝时代,走进《内经》的神妙世界,来看一看《内经》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对人类健康长寿的指导意义。人类出现以后,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寻求各种医治的方法,所以医疗技术的形成的确远远早于《内经》。但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内经》开始的,所以《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形成以后,就庇佑着我们中华民族,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中华儿女能够战胜疾患、灾难,绵延至今。

 

       《内经》开篇第一段,在黄帝开始问岐伯之前,也就是对人生、对生命、对健康开始第一问之前,先对黄帝做了一个描述: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史记。五帝本纪》里面也是这么描述的。黄帝一生下来就神灵,跟一般人不一样,很神奇。刚生下来就能够说话;幼小的时候做事情非常迅速、果断;长大了之后,非常敦实,非常敏捷;成人了就登上天子之位。很多人一看就觉得这是神话、是传说。其实,这一段话不仅仅是在说黄帝的,也同样是描述我们每一个人的,它不是什么神话传说,而是人生过程的写照。这里把黄帝的一生分为五个阶段,至少前三个阶段我们人人如此。

 

         第一个阶段“生而神灵”。小孩刚生下来是什么一种状态?是哭着来到这个世上的,是手握着拳来到这个世界的。刚出生的小孩握拳有个特点,是把拇指扣在里面,然后握着拳。为什么握着这么一个拳来世上,为什么不是散着手出来,这就是要保持着一个神灵,在胎儿时期就是这么握的。拇指扣着的地方刚好是心经的少府穴,心是藏神的,心主神明,说明婴儿是内含神灵的,神气不外泄。我们再想一想,当一个人年老去世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是“撒手而归”,撒开了手,就没有神灵了,神灵散掉了,所以人就死了。我们想一想,每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是不是都神灵?小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是最有灵气的时候。老子就发现了这个秘密,老子说婴儿“骨弱筋柔而握固”,虽然筋骨柔弱,但握拳却很坚固。

 

         第二阶段“弱而能言”。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是一生下来都能说话,而是指一生下来就能说人话。我们试想一想,小孩生下来刚开始有一点懂事的时候、会说话的时候,都在说什么话?他们总是在问妈妈:“妈妈我从哪里出来的?我从哪里来的?”有的孩子还会问:“妈妈,人会不会死啊?死了之后到哪里去?”总是问这种问题。这是对生命本质的发问,人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这是终极的问题,哲学问题啊。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很小的时候都是关注哲学问题,而不是长大以后问的那些世俗问题。长大之后怎么问?见面打招呼总是问:“吃了没有?”好朋友之间常问:“一年能赚多少钱?”“你住了多大的房子?”总是问这些太现实、太世俗的问题。这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我们幼小的时候的童心和超脱,不再对生命本质进行发问了。

 

        第三阶段“幼而徇齐”。“徇齐”就是“迅疾”。幼小的时候,做事情总是非常快,想要做什么事情就会立即去做什么事情。不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小时候要做什么事情都是很专注的,而且一想去做马上就会去做。可是长大以后,由于社会的竞争这么激烈,选择又这么多,于是有了困惑,选择的时候犹豫不决、左右摇摆。

 

        第四阶段“长而敦敏”。这是人生不同的关键。长大了之后,人就有区别了。关键就在于是不是“敦敏”。“敦”就是敦厚,就是继续保持小时候的纯朴的心。如还能保持住那一份纯朴的心,还能保持住刚生下来那时的神灵,并且做事敏捷,果断,那么就能进入下一个阶段、下一个境界。

 

        第五阶段“成而登天”。对黄帝来说就是登上天子之位。对众人来说不是人人都去做天子,而是达到一个最高的境界,登上人生的最美境界。所以黄帝的一生实际上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理想人生过程,美丽的人生过程。只要我们把握“敦敏”,保持童心,人人都可以走过美丽的一生。 

 
        
为什么叫《内经》呢?既然有《内经》,那么有没有《外经》呢? 有。《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古代医经有七部,第一部叫《黄帝内经》,第二部叫《黄帝外经》,还有《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扁鹊内经》和《扁鹊外经》,还有《旁经》。只是《黄帝外经》和其他医经都已失传,传世的只有《黄帝内经》。《内经》是什么意思呢?不少人认为是讲内在人体规律的,认为是讲内科的,但我认为《黄帝内经》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里求、往内求,所以叫“内经”。也就是说你要使生命健康,比如有了病怎么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么药,实际上《内经》整本书里面只有13个药方,药方很少。它关键是要往里求、往内求,首先是内观、内视,就是往内观看五脏六腑,观看气血怎么流动,然后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所以内求实际上是为我们指出了正确认识生命的一种方法、一种道路。这种方法跟现代医学的方法是不同的,现代医学是靠仪器、靠化验、靠解剖来内求。中医则是靠内观、靠体悟、靠直觉来内求。

 

    《内经》的内求还用于养生,换句话说,养生要靠内求。可是非常遗憾,纵观中国历史,很多人都走偏了,走的是外求的路子。在历代皇帝当中,很多人都是去找灵丹仙药以求得长生。秦始皇派徐福去海外找仙药,结果仙药没有找到,连徐福也一去不复返了。后来还有一些皇帝也去找灵丹妙药,炼外丹、吃外丹。结果呢?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有20多位皇帝吃了外丹仙药而死。他们都忘了内求,忘了真正的上等药物正是体内的精气神——“上药三品,精与气神”。 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内求 。

 

     《内经》告诉我们要内求,是要我们往里求。这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就在自己手中,生命更在你自己的内求当中,光靠外求是不能健康长寿的。现代人为什么对内求这么陌生,有点不舒服,总是马上想到吃药?平常更是想不到内求。原因归结为三个“不”: 第一,不愿意内求; 第二,不敢去内求; 第三,不屑于内求。    

 

         第一是不愿意内求,不愿意内观,不愿意内炼。为什么?因为内求毕竟太困难了,你要自己往里看,我们长眼睛就是要往外看的,往里看能看到什么?往外看多容易啊,往里看太困难了。你看去照一个X光片,做一个CT、核磁共振,多容易啊,还要内求什么?内炼也很苦啊,买点药来吃多么简单,又何必要那么辛苦地自我修炼呢?古代养生大家、历代高寿长者,以及历代的名医、大德、高僧、高道,谁不是内求、内炼的。比如说李时珍就发现《内经》经络的秘密,经络就是内观、反观、向里面看才看出来。所以他有一句名言,经络是“内景隧道,唯反观者能照察之”。    

 

        第二是不敢内求。自己内求,静下心来往里看,一闭上眼睛往里面一看,黑黑的,什么都没有。很容易出现幻觉,心中一紧张,就有点害怕,有点恐惧,所以不敢内求。    

 

        第三是不屑于内求。总是觉得内求是虚的,神神秘秘的,能有什么效果啊。还不如买点药来吃,药物是实实在在的,吃了之后就有反应。内求要自己锻炼,自己调理自己的经络、脏腑、气血,这些东西存在吗?炼了之后有效果吗?一旦看不见,一旦没有立刻的效果,马上就否定它:肯定没有这些东西。久而久之,就越来越偏离了《内经》的思想,越来越丢弃了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稀世珍宝。虽然很多人现在还抱着怀疑态度,甚至于反对它,否定它,但是这都无关紧要,只要来看一看《内经》究竟在讲什么,我们就清楚了。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内经》在治疗疾病,尤其是使人不得病、养生强身这些方面有着重大的效果。

  

       《内经》是对生命追问的经典.《内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叫《素问》,一部分叫《灵枢》。《素问》的“素”字是什么意思?现代有一个词大家都知道,叫“素质”,这个人素质高,那个人素质低。“素”就是指素质,也就是一个人本来的体质,生命的本质。《素问》就是指对生命的体质、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本原进行发问。是黄帝与岐伯等医臣之间在进行的发问、探讨。《灵枢》又是什么意思?“灵”是神灵,“枢”是枢纽,枢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关键。灵枢,意思就是神灵的关键,生命的枢纽。《灵枢》原来称为《针经》,主要是讲经络、针灸的。这说明经络是生命的枢纽、神气的关键。《黄帝内经》一共有162篇,其中《素问》81篇,《灵枢》也是81篇。“九”为阳数之最,“九九八十一”,81表示最大的阳数。

 

      《内经》以一种极为广阔的视野,将人类置于天体运动、宇宙变迁、气象规律、地理方位、物候变迁、自然万物、社会环境、生存条件中来观察,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能够施加给人的各种因素都考虑在内,得出了“天人相应”的结论,并把这一思想渗透到认识人的生理、病理以及养生等的方方面面。同时,把人体这个复杂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重视形神兼养,认为养生的最高境界是精神与形体的健康、和谐是《内经》养生观的又一个特点。养生观的第三个特点是阴阳平衡的思想,反映在养生方面,表现为举凡行事,不论饮食起居,精神情志,还是形劳房劳,均以平衡、协调、无太过、无不及为法度,注重事物的均衡性,行为的适度性。《内经》的这些思想,正越来越多地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这些特点与西医注重从微观结构来观察人体,形成鲜明对照,也是《内经》对生命科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就是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能力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这与《内径》的健康人生思想是完全吻合的,《内经》讲究顺其自然,体现“天人合一、形神兼养、动静结合”的思想,强调形神兼养即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动静结合包括现代医学主张的“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但同时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

 

       《内经》不仅仅是医学的典范,也是生活的指南.有很多理论不仅适用于医学、心理学,也适用于生活和工作.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既重视和遵守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既关注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和思想觉悟,指出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所以读懂《内经》对健康人生的获得与智慧的增长都是非常有益的。

 

        《内经》所追求的是如何把握生命规律,如何遵循自然法则,从而使生命能够完成人类长寿养生的最完美境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其实就是健康人生的最高智慧,是对于生命规律的最好认识,是将养生与健康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贯穿于生命过程的所有细节之中,一起一卧,一食一饮,在古朴与自然中,体现对生命的关爱与养护。《内经》的健康人生思想是我们的祖先历经数千年生活的磨砺及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一点一滴、一代一代积累、总结出来的,在科学知识与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祖先们把自己的身体作为观察的对象,凭借心灵和感官去感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和发生在周围人身上的一切,病痛的折磨与失去亲人的悲哀,使人们格外重视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寻找预防疾病的办法,并把获得的宝贵经验口耳相传,记录下来,流传后世,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些祖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取的经验。

 

        从黄帝开始,我们民族的科学、文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才开始发展,他是华夏文明的共祖,《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 “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药物学和心理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内经》认为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平衡,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自身的阴阳平衡,即天地人、精气神的平衡,所以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养生学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一句名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即一个智慧的人应该防患于未病之前,而不是治疗于生病之后,因此要把养生保健放在比病后治疗更重要的位置,这在讲究“预防为主”的现代人看来,也应当是十分超前的理念了。一部《内经》就总体而言主要讲了两件事情,一个是认识疾病与治疗疾病;另一个就是养生与防病,养生,就是保养生命,而养生学说则是根据中医理论在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健身防病、抗老延寿的理论和方法的学问。

 

      《黄帝内经》的养生总则

 

        有一句话发人深省:“年轻的时候用身体换钱,年老的时候用钱换身体。”但真能用钱换身体吗?我想这是不太可能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少,都应该好好关注自己的生命——生命至重,生命至贵。自己的健康、快乐、长寿的问题是生命的最根本问题。黄帝似乎已经预知到了21世纪他的这些后代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人类天然的寿命应该有100岁。可是令黄帝感到不解的是,上古的人都能度过100岁而形体运动一点都不衰退,还是跟年轻时候一样,现在的人却不是。今人活到50岁的时候,动作就开始衰退了,而且很难活到100岁,什么原因呢?这是世道变了,还是人类自己失去了养生的方法了呢?人怎样才能健康活过100岁,活过“天年”? 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是不是替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问的?黄帝的时候人们是年过“半百”身体就衰落,我们现在不还是如此吗?甚至更严重。我把黄帝提的这个问题称为人生第一问,黄帝替我们现在每一个人向岐伯作了发问。那么,岐伯究竟是怎么回答的呢?现代人真能健康度过“天年”——100岁吗? 我们只要认真听一听岐伯的回答,你就会发现,其实养生真的很简单,“天年”真的可以实现。    

 

         养生总原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记载了黄帝对于生命的第一个问题——古今健康长寿的重大差异究竟是什么原因?是时代不同了,还是养生之道失传了?是天道的原因,还是人道的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的人都会怪罪于外在的条件,认为肯定是现代社会已经与前大不相同了。实际上世道有没有变呢?岐伯的回答是世道并没有变,天道也没有变,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变化了,生活习惯变了,生活方式变了。有一句话:“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说,人是“握拳而来,撒手而去”的,婴儿握拳是握着精气神,不让它外泄,可是我们成年以后却是千方百计在握钱、握权,握那些有形的东西,丝毫不放松。等到撒手的时候,才意识到手里实际上什么都握不住,可是这已经违背了生命之道,违背了养生之道。所以说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是看你手中掌握的是什么。岐伯回答了八个字:“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八个字是养生总原则。上古的人都“知道”——了解并掌握天道、地道、人道——人的长寿之道、养生之道。实际上整部《内经》都在诠释这八个字——“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个“道”,这个总原则,不是抽象的、虚空的,它就实实在在地表现在我们每一个人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当中。黄帝第一问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回答黄帝第一问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就是说,养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什么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就是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按照“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来做。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天天都在经历的。    

 

       第一,食饮有节。上古的人懂得养生之道,饮食是有规律,有节制的。    

      第二,起居有常。起居不仅是起床、睡觉,还包括日常的活动。起居要有常规,是不能搞乱的。    

      第三,不妄作劳。就是说劳动、运动应不过分,要守常规,要适度,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    

      第四,形与神俱。形体和精神是合在一起的。前面三条主要讲的是形,这里主要讲神,讲形神合一,神离不开形,形也离不开神。形是神的依托,神是形的主导。    

 

         饮食、起居、工作和劳动、精神,这四方面是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涉及的。所以养生说到底就是在说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只要这四个方面都能做到,就能像岐伯和黄帝对话当中所说的这样,人人都能活过一百岁。所以说活到一百岁并不稀奇,不需要外求,只需要做好这四方面就可以了。而这四个方面贯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你可能会说了,这不容易吗?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吗?请注意,做到这四点,不是一天两天就行了,而是一辈子,每时每刻都这么做,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所以说养生其实没有什么高深的难度,养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想一想,我们是这样做的吗?我们是不是形成了这么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再看一看黄帝和岐伯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是不是这样?《内经》里是这样描述的,当时的人根本没有像古人那样,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酒为浆”,喝酒像喝米浆、喝汤一样。“以妄为常”,把不正常的当做正常。“妄”就是不正常。比如饮食方面,把不正常的饮食当做很正常,就是把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当成了生活习惯,这是最可怕的,是最有害身体健康的。比如有的人把吃得很饱、喝得很多当做一种习惯,每吃必撑,每喝必醉,这就必然会出问题了。“醉以入房”,入房表面上指入房休息,睡觉,实际上是指行房事。不少人必定是喝醉了之后再进行男女交合、夫妻行房事。这不仅不利于夫妻的健康,而且对由此怀孕而来的孩子也是有害的。“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有了各种各样的贪欲之后,就会慢慢地耗散其“精气”“真气”。看一看现在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当然这与我们现实生活、社会的竞争、社会节奏的加快是有关系的,但最关键还是欲望。欲望是耗散真气的罪魁祸首。“真”这个字特别重要,《内经》第一篇就叫《上古天真论》。我们都听说过一个词“天真”。天真烂漫,这一般都是指小孩子的行为,小孩子保持着“真”,“真”实际上是真气,真气就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先天元气。保持元气是养生的关键。可是现在的人却不是这样,都在耗散人本来的那种真气,都不再“天真”了。“不知持满”,不知道保养精气,不知道使精气充满,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喜好,纵欲泄精。这也是很危险的。进一步就是不知满足,总是贪多,欲望越来越膨胀。“不时御神”,不按时驾驭自己的精神,有悖于生活的节度。按时御神,就是要顺应不同季节、不同月相、不同时辰来调节心神、调节神气。“务快其心”,只是追求自己心里一时的痛快,只要心里痛快,什么事都可以去做。“逆于生乐”,对自己生命的快乐给它搞反了,跟黄帝所说的古代人的生活习惯根本不一样,违背了养生之道。“起居无节”,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平常的作息、劳逸,日常生活都没有节度,没有规律。    

 

         以上是说明不懂养生者的具体表现,正因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导致自己身体不健康,所以过了半百就衰退了。来看一看现在的人,跟《内经》中所描述的当时那些不会养生的人的做法是不是一样?我常常诧异,怎么黄帝和岐伯把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说得这么准确,就像亲眼看到的一模一样?看来在对待生命的问题原本是没有什么时间差异的。因此我们今天来学习、感悟《内经》,就不是仅仅在读一本古书而已。虽然时代前进了几千年,但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照样存在,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内经》提出的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就绝不是过时的。让我们回到黄帝的时代,听一听黄帝和岐伯教导我们的养生总原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岐伯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按照“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总原则去做,我们就能够健康长寿,能活到一百岁。那么这八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法于阴阳    

 

        “法于阴阳”,就是效法阴阳.什么是阴阳? “阴阳”的秘密是古圣先贤发现的。在历史传说中,我们的人文始祖——伏羲氏,“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仰观天象,伏羲氏发现,天上最大的“象”是太阳和月亮。俯察地理,地上最大的“象”是什么?是山和水。再观看人自己的身体,人身最大的阴阳是什么?人分男人和女人,男女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男女生殖器。天上的太阳月亮,地上的山和水,人身上的男根和女阴,它们的共同点是,太阳永远那么大,是实的;月亮在一个月当中却有阴晴圆缺,缺的时候就是虚的。山是实的,手伸不进去;水是虚的,手可以伸进去。男性生殖器是实的,女性生殖器是虚的。伏羲氏从上面这些现象中抽出两个基本符号,一个是一根横线,后来人叫阳爻;另一个是两根短线叫阴爻。阳爻表示太阳,阴爻表月亮;阳爻表示山,阴爻表示水;阳爻表示男性生殖器,阴爻表示女性生殖器。后来有了“阴阳”这个概念。“ 阴阳”这两个字,原本表示背阴的地方和朝阳的地方。山的南边是朝阳的,所以叫“阳”;山的北边是背阴的,所以叫“阴”。我们的祖先又发现气候有寒暖,日月有升降,每一天有白天黑夜,方位有上下、左右、内外,等等,进而发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作用又相互消长的关系。而这些现象都可以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阴阳”的对立、关联和消长正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于是“阴阳”逐渐成为一种中国人认识自然、宇宙和人体生命的思维方式,成为一种区分万事万物的分类标准,它既可以用来区分相互对立、相互关联的不同事物,又可以用来区分同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比如天和地是一对阴阳,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水和火是一对阴阳,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阴阳”是可以不断划分的。如男人和女人是一对阴阳,男为阳,女为阴。男人内部和女人内部也可分阴阳。如躁动的、外向的男人为阳,宁静的、内向的男人为阴。女人也可分阴阳。 

 

         就养生来说,是指内在的阴阳要效法外在的阴阳,也就是日常生活要按照宇宙自然的阴阳规律来做。中医养生很简单,看病实际上也很简单。什么叫有病?有病就是阴阳不和;怎么治病?治病就是要调和阴阳;病治好了,就叫阴阳调和。好多人以此来取笑中医,说你中医怎么就知道阴阳,就不知道别的东西啊?这种看法是十分浅薄的。“阴阳”里面有非常深刻的含义,这反映了宇宙万物的本质规律,当然也反映了人体生命的本质规律。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法于阴阳,实际上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把握生命本质。      

 

          符合天道的养生方法:和于术数    

        
         
和于术数”,术数就是方法、技术,方法和技术都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在中医养生方面,《内经》养生是有很多数字的,它告诉我们一些方法,符合这些方法,就行了,这是总的原则。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和”。“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可以归结为一个“和”。人只要“和”了就能健康,就能长寿。《内经》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和”。“和”字在《内经》里有大量的描述。这四个字表面上看是要跟术数相“和”。其实术数只是天地阴阳的具体体现,真正的“和”是跟阴阳的“和”。“阴阳和”是总原则,包含了精与神要和,身和灵要和,人与天要和。这个“和”字分四个层面。    

 

          一,人跟自然要“和”。也许我们会说:“这一点很容易,我怎么会与自然作对?”可是仔细想一想人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在破坏大自然、破坏生态平衡,这样的事我们还做得少吗?    

 

         二,人和社会要“和”。生活在这个社会,不要什么事都看不惯,总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这样的人怎么能快乐起来。    

 

         三,人跟人要“和”。我们总是要与具体的人打交道的,每个人的性格、个性都是不同的,加上每天遇到不同的事,可能经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心情烦躁,那你和他打交道时,可能会不顺利,不顺心。这时如果你心平气和,如果能为他人想一下,你就不会生气。至少你要想一下:我不能以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样久而久之,你就做到了人与人的“和”。    

 

         四,人的心和身、形和神要“和”。心和身、形和神是不可分的,互相影响的,这一点不仅《内经》,中国其他经典里几乎都是反复强调的。    

 

         这四点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具体表现。“和”了就能健康,“和”了就能长寿。当然如果不“和”,就不会健康快乐,也不会延年益寿。很多人都去过故宫,在故宫的中轴线上,建有前三殿后三宫。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有一个“和”字。太和、中和、保和,实际上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养生文化的精髓,养生说到底就是要达到这三个“和”。太和就是大和,就是要最大的和,最大的和就是达到上面所说的四个层面的“和”,这样才能叫“太和”。“太和”是目标,是最高境界。“中和”“保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要做到太和,就必须按照两条来做: 第一要中和;第二要保和。中和,就是要守中道。中医为什么要叫中医?很多人认为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实际上不对。中医是什么意思?就是中和的医学,要把阴阳调成平衡、中和的状态,“中”是与邪相对的。一个人感受邪气了,就有病了。调到平衡、中和状态了,就没病了。人都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应该怎样处理这个关系呢?也就是做到中和。《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要把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放在一个中庸的状态下,不要过激也不要不及,那就达到了中和。还有更重要的是要保和,要保持住这个“和”。一个人一天两天做到中和,并不困难。难的是始终保持中和。如果说今天按照“中和”去做了,而明天没有这么做,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同样达不到太和的境界,达不到养生的效果。要把“中和”变成一种习惯,养生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的习惯,按照这个“和”来做,都可以达到“顺应自然,调和阴阳”的目的。所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养生的总原则。    

 

        中国式养生的特点

 

      《内经》的养生,具有“四结合”的特点。

 

         一是形神结合。外形与精神要结合起来,但更加注重精神。这一点跟西方的健身有一点区别。西方的健身更注重的是形体,中国人更注重的是精神。在北京西城区什刹海一带,研究老百姓是怎么养生的。结果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这么回答的:“养生就是要精神好,心情愉快。”绝大多数的人将心情快乐作为最重要的养生方法,特别注重精神上的调养。美国人对养生的理解和我们有很大区别。90%的人回答是:锻炼身体,健康食品。锻炼身体就是要健身,要去跑步,或者用器械来健身。他们练的是肌肉,是体格。我们养生的第一个特点是形与神结合,有形的形体运动和无形的精神保养结合。    

 

         二是动静结合。动和静要结合,动是形体运动。但是不能光靠动,还要有静,静主要是指精神的静、心态的静、心灵的静。中国人打太极拳就是外动内静。西方人做运动,可以随便与人聊天,可以说话。可是打太极拳的时候,你不能一面打,一面与别人聊天。太极拳是动与静的结合,形与神的结合,反映了中国式的养生特点。    

 

        三是时空结合。时间既指一天当中12个时辰或者说是24小时,还指一个月当中,随着月亮的阴晴圆缺,我们应该怎么养生。还有一年当中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应该怎么养生。除了时间之外,还需要注意空间。选择什么样的位置,在什么样的场合之下,选择什么方位,怎么布局。这些对人的健康都是有影响的。时间和空间要结合起来,不同的时间要选择不同的方位,或者不同方位里面要体现不同的时间,等等。    

 

        四是药食结合。药物和食物要结合起来。当然对养生来说更重要的是食物,日常生活吃的食品。如果身体的某些部位不太舒服了,有病了,就要用药。    

 

    《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总原则具体地体现出这四个特点。这四点做到了,达到和的状态,就都能健康长寿。

                                                  音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