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话杜甫草堂诗
个人日记
多年前的冬日去瞻仰过杜甫草堂,对那里的参天楠木,蔽日梅竹印象深刻。当我近期再次走进杜甫草堂,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之景,院子内红墙依旧典雅,花径(杜甫当年在“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中提到的花径)依旧清幽,那经历过多次修缮的草堂,也依旧古朴简陋,恬淡幽静。这里是杜甫行踪遗迹地,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更是诗圣精神的承载之地。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门的浣花溪畔。公元七五九年岁末,因避安史之乱,杜甫流亡成都,在这里住了近四年,这是他一生中除长安之外,住过的最久的地方,也是他住过的最安定的地方。
杜甫在草堂居住期间,写下了二百七十一首诗作,占他流传至今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作的百分之二十。这些诗大多反映了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他所能接触到的民间疾苦,表现了他的社会经历和生活情趣,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被后世誉为“诗史”。
如果说杜甫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起过承前启后,寄往开来的重大作用的话,那么草堂时期的诗篇则是使他整个诗歌创作达到艺术高峰的过渡时期。草堂诗词和他其他时期的作品相比也极具特色。
首先,是草堂诗词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人民性。
杜甫一生颠簸流离,饱经忧患,他寓居成都的几年里,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时期。他深刻认识到当时的政治腐朽,社会疮痍和民间疾苦,对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切的同情,对国家的命运有着诚挚的关心。 他在草堂的诗作,咏诵范围极广,有蜀中名胜,山川景物,风土人情,民间习俗,花草树木,有巧取豪夺的官吏,骄横跋扈的将军,粗犷无理的少年,也有热情淳朴的农夫等等,艺术价值极高。如《茅屋被秋风所破歌》的忧国忧民、《野望》的忧国伤时、《病桔》的用意深远、《赠花卿》的委婉讽刺等,这些诗篇, 都是留下了时代痕迹的“诗史”。
杜甫在草堂居住期间,写下了二百七十一首诗作,占他流传至今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作的百分之二十。这些诗大多反映了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他所能接触到的民间疾苦,表现了他的社会经历和生活情趣,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被后世誉为“诗史”。
如果说杜甫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起过承前启后,寄往开来的重大作用的话,那么草堂时期的诗篇则是使他整个诗歌创作达到艺术高峰的过渡时期。草堂诗词和他其他时期的作品相比也极具特色。
首先,是草堂诗词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人民性。
杜甫一生颠簸流离,饱经忧患,他寓居成都的几年里,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时期。他深刻认识到当时的政治腐朽,社会疮痍和民间疾苦,对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切的同情,对国家的命运有着诚挚的关心。 他在草堂的诗作,咏诵范围极广,有蜀中名胜,山川景物,风土人情,民间习俗,花草树木,有巧取豪夺的官吏,骄横跋扈的将军,粗犷无理的少年,也有热情淳朴的农夫等等,艺术价值极高。如《茅屋被秋风所破歌》的忧国忧民、《野望》的忧国伤时、《病桔》的用意深远、《赠花卿》的委婉讽刺等,这些诗篇, 都是留下了时代痕迹的“诗史”。
其次,对各种诗体的运用,也于继承中有创辟之功。
杜甫不但善于灵活应用古典诗歌的各种体裁, 还大胆创新发展。杜甫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开创了中唐时期白居易、张籍等人的新乐府运动的先河。杜甫的七言五言古诗,驰骋笔力,极其变化,拓为千言,亦诗亦史,铺陈有序,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取得了以诗叙事的杰出艺术成就。律诗中的七律是唐代新兴的诗体,杜甫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大量的创新实践,将七律诗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文学艺术宝库中光彩照人、瑰丽雄奇的诗篇。如他这一时期的《蜀相》、《登楼》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这期间他还写作了大量的五律诗,其中也不乏精品。另外杜甫的七言、五言绝句,都是他入川以后才创作的,以抒怀写景居多,描写细致,刻画精巧,独具情怀。杜甫在草堂期间,对各种诗体的应用已达到灵活自如,随意挥洒的地步。
第三,诗歌风格方面的巨大变化。
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多以沉郁顿挫为主。他在草堂期间的诗歌,风格多样,变化颇大,既有千锤百炼之作,又有随意挥洒之篇。 刚到成都之时,他写过一些意境清幽,情趣闲适,调子轻松的作品,如写开建草堂和定居草堂心情的《堂成》,描写浣花溪居住环境,舒展旷放的《狂夫》等。这和他前一阶段描写处于战乱之中人们所受苦难的哀愁凄切,刻画自己拖儿带女,颠沛流离的作品相比,风格有着天壤之别。但他在浣花溪的恬静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过了这昙花一现的欢愉,更多的是生计困窘,疾病缠身,同僚猜嫉以及垂暮漂泊等。所以草堂诗风基本上是以轻松豁达的情调开始,悲凉沉郁的风格告终。
第四,从民歌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诗歌创作。
草堂诗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笔调清新、语言精炼、诗风质朴、民歌气息浓厚。这得益于杜甫受蜀中民歌民谣的影响,并灵活应用于诗的结果。正如杜甫自己所说的”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 。杜甫在草堂期间,大胆尝试用鲜活的民歌情调,民间语言改造六朝和初唐以来,华丽浮艳、僵化过时的诗歌情调及语言,为中国古典诗歌在语言上的通俗化开拓了新路。
最后,杜甫居住在草堂期间,连篇组诗的数量也大为增加。因近体诗受字数、格律、对仗等的限制,要想以单首诗篇来反映繁复的客观景物,反映现实中的重大事件,确实有难度,也不太可能,这就需要连篇组诗。杜甫来成都后组诗数量大大增加。无论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都一气贯珠,首尾衔接,而又各自成篇。有效发挥了组诗的作用,克服了单首诗篇容纳内容不多的局限。
我常想,简陋的草堂何以千年不倒?是什么成就了杜甫的诗圣之名?是什么让他挥毫泼墨,为后人留下如此之多的盈香诗篇?是天赋?还是豪情?今天当我漫步于草堂,凝神于杜甫的塑像前时,想起了那个动乱年代他所受的颠沛之苦,想起了那间小小茅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命运,想起了他寄托了深切情感,寄寓感物思人情怀的《蜀相》,想起了他沉郁忧愤的,概括劳苦人民无穷辛酸和灾难的《三吏三别》,想起他那么多诗作对于乱世的痛恨,对于人民苦难的同情,想起他的时运不济,命运多舛,饱含辛酸的一生。也正应了那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正是因为他的胸怀天下,忧国忧民,忠义感概,忧世愤激,将整个国家命运,人民疾苦装在了心中,他的诗作才得以在名家众多的历史长河里脱颖而出,名垂青史。而“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正是伟大的诗圣精神之所在!
最后,杜甫居住在草堂期间,连篇组诗的数量也大为增加。因近体诗受字数、格律、对仗等的限制,要想以单首诗篇来反映繁复的客观景物,反映现实中的重大事件,确实有难度,也不太可能,这就需要连篇组诗。杜甫来成都后组诗数量大大增加。无论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都一气贯珠,首尾衔接,而又各自成篇。有效发挥了组诗的作用,克服了单首诗篇容纳内容不多的局限。
我常想,简陋的草堂何以千年不倒?是什么成就了杜甫的诗圣之名?是什么让他挥毫泼墨,为后人留下如此之多的盈香诗篇?是天赋?还是豪情?今天当我漫步于草堂,凝神于杜甫的塑像前时,想起了那个动乱年代他所受的颠沛之苦,想起了那间小小茅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命运,想起了他寄托了深切情感,寄寓感物思人情怀的《蜀相》,想起了他沉郁忧愤的,概括劳苦人民无穷辛酸和灾难的《三吏三别》,想起他那么多诗作对于乱世的痛恨,对于人民苦难的同情,想起他的时运不济,命运多舛,饱含辛酸的一生。也正应了那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正是因为他的胸怀天下,忧国忧民,忠义感概,忧世愤激,将整个国家命运,人民疾苦装在了心中,他的诗作才得以在名家众多的历史长河里脱颖而出,名垂青史。而“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正是伟大的诗圣精神之所在!
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出色地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使命。
文章评论
毛毛
浪淘沙·也吟草堂 羁旅四余年,风雨山川。浣花溪畔咏词篇,沉郁怆凉悲疾苦,感世辛艰。 椽笔骋驰间,绚烂文坛。万千诗史古流传。朝圣缅君何处去?工部祠前。
小鱼
[em]e177[/em]毛姐,好久不见,可好?[em]e178[/em][em]e166[/em]
小鱼
[em]e160[/em]学习欣赏杜甫的草堂诗,愿姐姐夏日安好![em]e178[/em][em]e163[/em]
简.美
此篇堪称典范,能诗能词能文,女杜甫毛毛也[em]e179[/em][em]e163[/em][em]e113[/em]
曲水流觞
惭愧,[em]e110[/em]
东方明月
[ft=#000000,2,]《步蟾宫.烟柳》 文/东方明月 摇姿频向湖装扮,轻拂袖,眉飞醉眼。 绿绦飞舞韵犹初,何须辩,鹂莺婉啭。 十年一段情丝乱,更难忘,当时春晚。 满湖烟柳不如她,伤心是,独凭湖畔。 [/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