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思录:(一二八)读书札记(十六)

读书笔记

 

在马雁众多读书笔记中,最引起我关注的是她的“三只小板凳”,有关张爱玲文字的三篇解读,以及这一篇《每一秒钟都知道自己活着》。

上海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在《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一书前言中写了他的几点想法,其中在阅读态度上,他强调“批判性的阅读”。他认为“批判这个词在很多时候被误读,甚至妖魔化了。在他眼里,所谓的“批判”就是边阅读边评断,边理解边质疑,边沉浸边反省。我觉得马雁在写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的读书笔记《每一秒钟都知道自己活着》的时候,就有这种“批判意识”,不膜拜,不从众,有自己独特的解读。原文并不长,我害怕自己的摘录会有断章取义的嫌疑,干脆全文收录于此,然而再作些画蛇添足般的赘语。全文如下:

这本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当然,我承认里面有精彩的段落,但绝非大多数段落都是如此。我更赞赏纪德所写的那一部分,而其他作家的评述在我看来,大多数是缺乏天赋者勉为其难的努力罢了。而尤其糟糕的,我认为是纳博科夫的文章,那完全是一个二流匠人的手眼。他毫无疑问是个二流的匠人,他不清楚真正的价值,也不懂得痛苦的存在。当然,可能并没有什么痛苦,至少对他而言。

对我来说呢,痛苦也许是一种后天的,是信仰带来的,如果有信仰,哪怕只有一点点,只有童年的一丝记忆,也会影响人的一生。因为一个十分完善的价值体系曾经向你敞开,你懂得人可以做到和善、公正和爱,而这些又不是那么容易就做到的。并且是可以比较的,你知道圣徒,即使只在传说中存在,但你知道完美这个概念。必须要花一生的时光,去做朝向完美的努力,或摆脱这个记忆,摆脱这些概念。对于幻想来说,要么去找到它,要么使自己彻底明白它并不存在。这两者都不容易,甚至是一回事。

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这需要一生的力量;或者了解道德并不存在,不怀着对美的崇拜而活下去,这也是需要力量的,而且,可能是需要更大的力量。读再多的神学书籍也没用,你能在瞬间洞察一些奇思妙想,但这种瞬间的体验并不能持续一生,必须要依靠艰辛的努力才能使灵魂,或仅仅是身体(包括大脑、肺、肝、大肠等等),保持旺盛的存活状态,每一秒钟都知道自己活着,选择并负责。

纪德的文章从多方面讲述了他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理解,包括他的创作方式。纪德是深刻理解了陀斯妥耶夫斯基,同时他又是一个懂得小说写作的人,他非常体贴地道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写作的秘密。这使我感到惊喜,我会花时间再去研究这一点。我要找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的秘密。其实秘密已经揭开,那就是认真生活,每时每刻都用自己全部的心灵去洞察,去体会身边人似乎不起眼的感受。同时加以想象。

这样的生活魅力百倍,因为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体验到多倍的生活。但是,也许挑战也在这里,我们也许更习惯于麻木吧,这样一点也不辛苦。像根木头或一块37度的包骨肉一样活着。没心肝的人才会这样呢,即使大脑已经倦怠,我的内脏里至少还有一些良知和智慧。

这篇文章的开头,马雁很清楚写出了最欣赏纪德的那一部分,而否定了其他作家的评述,尤其毫不留情地批判纳博科夫的文章完全是二流匠人的手眼。而问题的实质就在于纳博科夫不清楚真正的价值,也不懂得痛苦的存在。接着下面重点写出了自己对于痛苦的认识与见解。然后再回到纪德的文章,她觉得纪德非常贴切地写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的秘密。那就是“认真生活,每时每刻都用自己全部的心灵去洞察,去体会身边人似乎微不足道的感受,并加以想象。”文章结尾又回归到自我。

读马雁的读书笔记,我总觉得马雁常常把自己放进去,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之间有着一条幽径,马雁在这条小径上,来来去去,收放自如。

 

这段时间,真想穿越到黄生面前,告诉他,“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论断是错误的。是自己的书可以随便折腾,或折页,或圈画,全由自己做主。可是眼前的《马雁散文集》让我陷入一种焦灼状态。所有的都不能做,归根究底,它不属于我。后来,想出了一个最笨的方法。就是看书的时候,准备了一支笔,一页稿纸。把那些发现,用三言两语记录下来,或者干脆抄录一段留给自己。

在这里,我是用着最笨的方法留住记忆。我害怕遗忘。马雁在200584日的日记《记忆有复活的力量》写到了“记忆”与“遗忘”。全文如下:

别尔嘉耶夫那句话“我最希望使自己生活中的光明与创造的时期复活,对于生活中全部有价值的东西,我希望记忆能战胜死亡”,前半句太自私了,或许对于一个有天赋的人确实应该如此,但我想我的天赋是不够的,我并不能做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即使我想那么做。

“对于生活中全部有价值的东西”,我想李安那句话是对的,痛苦在于时间。而书写则是对时间的抵抗,当成功地抵抗住了时间的侵袭,那么痛苦就被克服了。但是,痛苦并不是要被克服的,它可能仅仅是一种生活的内容,这种内容使我们更清楚生活的真相。既然是痛苦,既然也有对痛苦的克服,而痛苦仍旧会按时到来,那么这就是一种安排,一种力量。

对于一切真正的力量,都应怀敬畏。即使是罪恶的力量,即使是人心中最丑陋的部分,只要它有力量,就当敬畏。力量是最伟大的,因为那就是生命。个人的道德微不足道,重要的是如何使生命延续,越来越强。

时间本身也是一种力量。时间是对生命的反对,是力量对自己的微嘲,和最绝对的肯定。

最终,我必定会被遗忘。不论生命有无价值,有多大价值,所有事物的命运都是消逝。痛苦不可避免,但可以抵抗,痛苦不可能被战胜,但它不断挑衅好让我们向它开战。对人来说,这是荒谬的,而思考这些也是幼稚可笑的。十足天真的问题。

但我必须生活下去,这就是答案,关于那个每天出现,时刻折磨我的问题:怎么才能继续活下去?

马雁总在思考,读到这篇日记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她文字的力量,在我觉得文字的力量即是生命的力量。别尔嘉耶夫“希望记忆战胜死亡”,在我们,解决遗忘的最佳办法,也是记忆;而通常记忆的最佳办法则来自于书写。“书写是对时间的抵抗”。

  马雁在写有关《古典学术讲要》的读书笔记《轻装上阵,或者不》里边,我摘录了其中一段话:如果说中国古典传统能提供什么,那就是基于汉字的符号记忆基础——有着丰富的定义和观念系统,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使自己安宁的可以分享的经验与记忆。

时间本身是一种力量。时间的长河里,先人们为此留下了许多可供我们分享的经验与记忆。今天,我在马雁的文字里,似乎也找到了能使我安宁的东西。

 



文章评论

五月平原

我对记忆的理解是,当你再次不小心碰触痛苦的一小根毫毛的时候,它整个的机体都复活了,你在复活了的记忆里,看到的影像恰恰是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