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五月
个人日记
上个世纪,人们都习惯把五月称之为“红五月”,是因为历史上有许多革命斗争和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都发生在了这个月: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4日——“五四”运动纪念日、中国青年节,5月5日——马克思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曾被定为“学习节”),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母亲节,5月9日——战胜法西斯德国纪念日,5月12日——国际护士节,5月20日——“五、二O血案”,5月21日——“马日血案”,5月30日——“济南惨案(五卅)”。追忆往昔,这一件件、一桩桩血染的历史,不仅刻下了太多不屈抗争、流血牺牲的故事,而且也让革命前辈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与艰辛。
记得孩提时的 “五一”,每逢看到街上庆祝游行的队伍,我总是跟前随后,学着大人们的模样,振臂高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上学以后,才逐渐懂得了“劳动神圣”和“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到了初中,经过参加纪念“五四”运动的集会,也渐渐领悟到了“血腥镇压何所惧,我以我血轩辕溅”的内涵;从此,讴歌五月、点赞青春便在我心中增添了一种燃烧不竭的动力。
进入社会,由于长期从事工会工作,为纪念“五一”等节日,每到五月,我和同事们便都派上用场;都会想尽办法、周密安排出一系列具有聚焦感染力、能够点燃大家激情的活动:例如组织讲师团深入企业开展送教育、送技能培训,组织职工技术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咨询、服务、攻关,在重点企业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另外,开展杰出职工的评选与关爱劳动模范活动,定期走访困难劳模,做好调整离退休劳动模范荣誉津贴政策的落实;歌颂劳模精神,借助媒体开辟专栏做好各类先进人物的系列宣传,总结提炼一些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等,也都是我们在五月里必不可少而且必须完成的任务。
随着时代的脚步,“文革”以后,以组织游行为纪念和庆祝活动的方式已基本消失;为秉承传统,活跃职工在五月里的文化生活,我们除充分发挥俱乐部的作用外,还必须要组织几项大规模的集体活动,比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由于这些活动展示的都是企业形象和团队精神,不仅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而且参与面广、人员多,单位领导和普通群众都很重视;所以,组织好这些活动,也就成了我们每年纪念“五一”、弘扬“红五月”精神的一场重头戏。
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一个五月;我们正在县体育场的露天广场举办歌咏比赛。突然间狂风大作、乌云密布,我和同事们心急火燎,正准备启动应急预案;但回头一看:台下大部分的观众却依然不动,任凭风雨肆虐;仍然都在全神贯注地盯着舞台,不时地为参赛队员鼓掌叫好。再看台上几十位参赛队员,个个精神抖擞、英姿勃发;风刮到身上、雨点敲打在脸上也浑然不知;大家手挽着手、直视前方,和着乐队指挥正在高歌《我们走在大路上》。顿时,我们也被那豪迈的气势、强烈的情感所吸引,迎着风雨,禁不住地跟着唱起:“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至今,那一张张感人的画面、动人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进入到了新世纪,灿烂的五月,不但色泽斑斓、繁花锦簇,各种纪念活动也被注入了新的元素。尤其是随着“黄金旅游周”以及“五一”小长假的颁布执行,大家既可以自由自在地去风光旖旎的田野踏春、到美丽舒适的城市快乐地度过;也可以轻轻松松地和家人在电视机、网络面前平静地度过;五月,已经显得十分的温馨与平和。然而,每当回忆起那火红的年代与激情燃烧的月份,眷念和情思还是油然而生,激昂的旋律依旧会在耳边响起。
五月,铭记着我们前进的步伐,也承载了几代人的渴望。为凝心聚力、使劳动者们享有更多的福祉,为早日实现更加美好的“中国梦”;我从内心还是由衷地期望:五月的鲜花更为绚丽,五月的歌声更加嘹亮!,
文章评论
老嫚
我们从哪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走来,特别怀念红五月嘹亮的歌声。
智虎
确实是激情四射啊,我们那时也是过完年就盼红五月的到来,活动太多了,令人留恋。
土粒儿
历史文化中某些优秀的东西需要传承,尊敬互爱,譬如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秋风老师好,小叠拜访,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