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讲座——紫雨老师讲联(1——3章)

学习园地

一.关于对联的基础知识

1、对联又叫楹联,是在我国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独立文体。由于对联相对其他格律文学而言,具有短平快的优势,所以在网络上非常流行。而且,学好对联,对于以后写五律和七律诗非常管用。

2、楹联是传统的格律文学,具有格律性、典型性。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

3、其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每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从形式到内容均为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4.对联的基本要求:
字句对等。上下联句的字数及其句数要相等。
词性一致。上下联句法结构的对应位置用词的词类属性要相同。
结构对应。联文用词的构成、词义的配合、修辞的运用,上下联要对应平衡。
节律对拍。联文语句的语流节拍,上下联要一致。
平仄对立。联文用词缀句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
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

5、关于平仄声调:
现在通用两种:平水韵(古韵),中华新韵(今韵)。可以通用,但在同一副联中不能混用。一般用古韵的须注明。不注明的默认今韵。

6、语句的平仄结构。一般是马蹄韵。即以两字(两个音节)或一字(一个音节)为一个节奏,节奏点在每个节奏的第二字(一字节奏,节奏点即为该字,诵读时隔占一节奏),以此安排平仄重复两两交替。
但在其与句法结构的语意节拍不一致时,平仄结构可据联文表达需求划分为种种相应的语意点顿句式(意节点)。
一副楹联,或依节奏,或依意顿,只用一种方式,上下联要一致.

7、使用领字,在上下联相应位置要一致,词性要相同,允许不拘平仄相反律,且不与被领词语一起计节奏。
8、 词性分类属对。
①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②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
③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④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介词、连介词与助词、联绵字等常见形式;
⑤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9、避忌:
①合掌。(同义词重复)
②不规则重字。
③上联尾三仄、下联尾三平。

这是当今对联创作的基本知识,是被中国楹联通则所认可的基本依据。实战中还有其他高难度的,如朱氏格、长联自对、诗钟、古诗重配、描画古诗意境等等。
最后总结一下: 
字数相等 内容相关 (基础要素)

词性相当 结构相称 (语法要素)

节奏相应 平仄相谐 (声律要素)

 

二.对联基础知识---平仄的运用

在对联和古典诗词(关于近体诗和词牌格,以后讲诗词时再展开)中都要涉及平仄。而在对联中,平仄尤为重要,是学习对联的第一步。
1、什么是平仄?
平仄就是格律,就是平声、仄声安排布局的规律。平仄韵有两种版本,一种是今韵,即中华新韵,一种是古韵,即文水韵。
古韵适用地区的方言。包含入声字。
古今韵通用,但在一副联中不能混用。
所谓混用,就是上下联或者本句中古韵今韵都用,这是不允许的,一副联中,要统一用一种韵。一般用古韵须注明。不注明的默认今韵。
2、怎么掌握平仄:
今韵比较好掌握,凡是普通话发音比较准的朋友,只要掌握汉语拼音的四声法,就可以了。第一二声为平声,第三四声为仄声。
但许多朋友喜欢用古韵,为什么呢?因为古韵中有许多入声字,而入声字是计入仄声的,这样在对联中选词用字就有回旋余地,有利于发挥。
如:笛、竹、结、杰、节、洁、拂,独、读、哭等等,大家读读看,用方言读起来,是没有拖音的,很短促很干脆的,这就是入声字。
所有入声字也不过二三百字,在下面附上今平古仄表,可以用来查对。
3、快速掌握平仄的捷径:
可能有朋友会问,两种韵都不熟怎么办?没关系,这里有工具地址:
http://www.zhgc.com/pz/pz.asp汉字古今四声平仄查询系统
这个工具很管用,你有什么字拿不准平仄的,就去“过律”一下,马上就会告诉你这个字的古韵和今韵的平仄。
还有我们临屏时经常会有出律不出律的争执,这个就是老先生,你把这个老先生告诉你的平仄发上去,马上都认可。很权威的。
不过这个系统有时对某些字(多义字)会给个“通”的解释,这在网络上有两种对待办法:有的网站认可可平可仄,有的网站则要按照联意和词义来分析属平还是属仄。
特别是在对联大赛中,更是要按后者来评判。所以还是尽量慎用“通”韵字。
在对联时把这个网址打开,随时查用。但还是能够熟悉掌握的好,不然临屏应对时,还在那找平仄,四五分钟的时间对一句,就来不及了,黄花菜早凉啦。熟能生巧,用久了自然就会产生语感了。
顺便再推荐一个工具性网址:http://www.zdic.net/汉典  这是本活词典,对写诗填词和对联都很有帮助。其中包括了单字、词、成语的查询。是诗词联曲的很实用的参考工具。
4、对联的平仄格式(马蹄韵)
首先,上下联平仄对立。上联处是平的,下联相同处就仄。好在学联起步总是先根据出句来对的,以后玩的熟练了就会自己创作成联了。现在根据出句对句,只要和上联相反的平仄就是没出律。
其次,平仄结构一般是马蹄韵。就是像马蹄一样,两两交替。即以两字(两个音节)或一字(一个音节)为一个节奏,节奏点在每个节奏的第二字(一字节奏,节奏点即为该字,诵读时隔占一节奏),以此安排平仄重复两两交替。
例如:出句1:日暮秋风起[紫雨]4分钟
       对句1:月盈孤雁鸣(糖糖)
上联格律是:
仄仄平平仄
下联对的时候就格律相反:
平平仄仄平
字数再多,也是按两两交替无限延伸,就不会乱。
有的文章写的很复杂,许多格式,其实没必要记住那么多的,只要记住两两交替。
需要注意的是:在七言句中,还有这样的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也是允许的。理由就不展开了。
再次,可能有朋友要问了,上面例句下联不是
平平仄仄平,而是仄平平仄平啊。
这里就引伸出第三个要求:在马蹄韵的对联里,可以一三五不论,但二四六分明。就是在二四六的位置一定要严格按律。不然就是出律,马上被出局。
这句下联出律的是在一三的位置,这就是允许的。
5、对联的特殊平仄格式(意节点)
对联在其与句法结构的语意节拍不一致时,平仄结构可据联文表达需求划分为种种相应的语意点顿句式(意节点)。
如:空山/入醉/轻如/梦[紫雨]
   夜雨/淋醒/迷中/人[宇宙的光环]
这个意节点和马蹄韵一致,所以就是马蹄韵。
但是:
十八公/道旁/介寿;  
重九节/塞上/称觞。
月/如钩,何人垂钓太湖鱼
这些意节点都破了马蹄韵了,有的是三个字,有的是一个字。其平仄就必须按意节点来定。一般是在长联中用的比较多,所以这里暂不介绍。
和平仄依据一样,一副对联,或依节奏,或依意顿,只用一种方式,上下联要一致。
6、不计平仄的有哪些?
使用领字、有规律的重字和虚词,只要在上下联相应位置一致,词性相同,就可以允许不拘平仄相反律,且不与被领词语一起计节奏。
如:以端午怀屈原入题。
上联:天问/虽/绕梁,怎敌他朝廷昏聩,谗言奸吏,到末了:山河破碎,壮志未遂含泪去!【紫雨】古韵
下联:离骚/却/留世,终成我华夏文明,爱国诗人。从来是:端午伤悲,九歌当哭唤魂归!【紫雨】古韵
这里,上下联都在同样位置按意节点定平仄。下划线的都是领字,可以不计平仄,但要在同一位置。
又如虚词:
上联:九歌离骚,忠骨谏言名载史,竟然滚滚汨罗,血泪沉江:怒水哭,诗人,身殉去!【紫雨】古韵
下联:千年端午,龙舟竞渡粽飘香,只为长长岁月,楚天极目:伤心悲,屈子,魂归来!【紫雨】古韵
兮是虚词,可以不计平仄。而在此联中,又是有规律的重字,所以是允许的。
再如: 古色古香弹古韵【紫雨】 
       新人新事入新词【紫雨】
就是有规律的重字。但是也必须避免三仄尾、三平尾。
7、平仄禁忌:
对联遵循仄起平收,就是上联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 
必须强调的是:上联最后三字不能连仄(如:入美梦,就是三仄尾了)
下联最后三字不能连平(如:夕阳红,按今韵就是三平尾了。这时如果掌握古韵的朋友就可以把夕作为入声字,当然前提是上联也是古韵)。
最后总结一下:本篇主要解决对联的平仄问题,也就是节奏相应,上下联平仄相对,本句平仄相替。整副联语因此就具备了音乐美。
  最后说明一点:对于初学者,多写声律严格的对联有好处。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艺术家每有出格之作,往往是在精通该类艺术创作规则的基础上升华而成。对联艺术同样如此。特别是无论参赛还是临屏PK,格律都是第一标准。当然,一副联的好差最终是意境,但是平仄是必要的基础。 
        三.对联基础知识---词、词性和结构
    这章讲词性相当 结构相称 (语法要素),也就是词、词性和结构在对联中的应用。

    这是对联格律的语法要素,而且是对联格律最关键的要素。 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对联的核心要素。因为在网络上有2种门派,一是沿袭旧的词性分类,即古代的分类。一种是按照现在新的也就是现代汉语词性分类。紫雨倾向于后者,因为 根据《楹联通则》第五条规定: 原则上按现代汉语语法学体系的词性分类属对。所以我们还是以了解现代汉语词性分类等有关的知识为基础。这是需要相当的汉语词学基础。而且由于中国的词汇词性在具体的句子里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应该是形容词,但在这句里却是动词,而且成了诗眼,很生动。所以这第三个要素知识性很强。

    所以,紫雨推荐我的老师玉箫剑气横的文章。他是现代汉语专业的硕士。对此知识是很权威的。为了大家循序渐进,紫雨作了摘编。比较深奥的等我们下一步再学。这篇是我们学对联的最关键最核心的一步。
下面就是玉箫剑气横老师的讲稿摘录:
一、词性相当
    所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具体说来,就是每个词的词性应属同一类别。 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要对仗得好,就必须要明确以下几点,或者说具有以下的常识。 
一、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首先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1、实词:意义比较具体的词。 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 (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大类。
    2、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 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大类。
  二、词组、句式结构对应规则。
    词组按语法结构共分为五类:主谓、并列(也称联合)、偏正、动宾(也称 述宾)、动补(也称述补)。各类词组举例:
    主谓结构:前边词素或词如同主语,后边词素或词如同谓语;前者是被陈述的对象,后者是陈述的对象。如 :  面熟、性急、地震、祖传、 你来、我往、 水流、虎啸、胆怯、 年轻、春风得意、鸟兽飞腾等。
    并列结构:一般是由同义(包括近义)或反义的词素或词所构成。如:声音、朋友、飞腾、 歌唱、甘苦、好歹、土地、学习、攻击、贫穷、美丽 、天地、恩怨、兴亡、难易、山欢水笑、山明水秀、红男绿女、沉浮高低等。
    偏正结构:前一个词素或词修饰后一个词素或词。前是偏义,后是正义。前也叫修饰词、后也叫中心词。如:铁路、春风、晴空、狂欢、微笑、雪白、桃红、炎黄子孙、艰苦创业、大江、佛门、疾弛等。
    动宾结构:又称支配式。前后词素或词组间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宾语。如:司令、革命、联系实际、治国、恨谁等等 。
    动补:又称补充式。 一前偏后正的偏正结构比较而言,也叫前正后偏式 前后词素或词间有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经常以后者来补充说明前者。如:鼓足、提高、好得很、交代清楚、看清、费尽、耗完等等
    此外,词组还可以按词性分类。 举例:
    名词性词组:地震(主谓)、声音(并列)、铁路(偏正)、红男绿女、炎黄子孙等 。
    动词性词组:祖传(主谓)、飞腾(并列)、歌唱(并列)等等。
    形容词性词组: 面熟(主谓)、性急(主谓)、山欢水笑、山明水秀等等。
三、 结构对应规则:
    上下联每个词组的结构和整个联句的句式结构应相同,简称为“结构相称”。 这是词性相当要素扩展到词组、语句结构上的规则。 具体说就是上下联在句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 也即是说,句型要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 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 如果上联是主、谓、宾结构,下联是主、谓、补结构, 就没有对好。也叫做句式失对。
   在要求大的句法结构对称的同时, 小的词组也要做到句法一致, 即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如:送祥和旧岁;迎幸福新春。此联大结构属动宾结构。又如: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此联属并列结构。又如:笔挥千古;文汇五洲。 上下联都是主谓补结构。
    大家看看这联:春艳百花开满地;时祥万事喜盈门。此联结构有问题。问题主要出在后三个字上,“开”、“喜”两个字,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形容词,词性不类;在整个结构上,“开满地”是动宾结构,而“喜盈门”是属于主谓宾式短语,结构不一致。 再看:春回大地诗行绿;日耀长天九万里, 问题也是后三字上,再看:春回大地诗行绿;彩笔喜描画卷红。 问题出在前四字上,春回大地,主谓宾结构,彩笔喜描,主谓结构。
   现在用一名联分析一下它的结构,看是如何进行对仗的:
   墙  上  芦  苇,  头  重  脚  轻      根  底  浅;
   山  间  竹  笋,  嘴  尖  皮  厚      腹  中  空。
   名  方    名      名  形  名  形      名  方  形
    偏正     偏正         主谓   主谓     偏正   形
         ↓                   ↓
       偏正结构           联合结构       主谓结构   
       ↓                  ↓
         ↓                        联合结构   
        ↓                  ↓
    主语部分                   谓语部分  
它们的结构都是对称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副对联无论从词性和句式结构上来说,上下联都是对得非常工稳的。
四、对联中的词性变化
    引下面一副对联:春到草先绿;风来花已知。乍一看,联中有形容词对动词情况,绿与知,这是不是“词性不对仗”呢?  我们说这是对仗的。因为汉语中有很多词在使用中发生了“变性”。如:
    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红、绿、黄、蓝、白等,后面加上一个“了”字,就成动词了,形容词作动词,“草原绿了”、“花红了”、“麦子黄了”等中的形容词都变成了动词。
    表示形状的形容词宽、长、短、高、肥、窄等, 后面加“了”字也可变成动词。
    另外,一些动词后面加了“的”字或“着的”字,也可以变成形容词。 如:断的、 碎的、破的、裂的、开的、熟的、生的等,都成了形容词性的词了。由于对联用语是很精炼的,往往省去了“了”、“的”、“着的”, 然而,还是变了性的词。如 :新壶蒸绿片;破笔绘枯枝。 就是这样。如空字,兼名动形的词性,也应注意运用恰当,这里不作叙述。
    由上所述,在评价对联的词性对仗问题时,一定要弄清楚词的变性问题。
    再就是要注意概念相当。这是在词性相当基础上的进一步的修辞要求,指的是上下联不但词性要相当,而且词语所代表的概念或者说词义也要相当,要尽可能相近或相反。 这是涉及到对仗的宽工问题。若上下联两个词语共同所属概念的范畴越小,对仗就越工,反之则越宽。如: “中国”对“雄鸡”,其共同范畴是事物; “晓日”对“雄鸡”,就缩小为自然物; “小草”对“雄鸡”,就缩小为生物; “骏马”对“雄鸡”,就缩小为动物;“老鸭”对“雄鸡”,就缩小为鸟纲以至家禽。
    其次,若上下联两个词语之间, ,概念关系越互相矛盾(即所谓“矛盾概念”), 对仗就越工, 如“有”对“无”、“真”对“假”、“生”对“死”、“聪慧”对“愚痴”等,就属于工对 。
    但必须注意:对联按其对仗的严格程度可分为两类:
   1、工对:指对仗严格的对联,也叫严式对。 
   2、宽对:宽就是不严的意思。视宽对为不工的说法是欠准确的。 宽对只不过是比工对放宽一些尺度。
    总之,工与宽是相对而言的, 工对不一定都是好对,而宽对也不乏上乘之作。 但有些特殊的词,如:数目类、虚词类和表示动作的动词应是必须严格按照对仗要求,否则就叫失对。 特别是动词,必须与动词相对,否则就会使上下联的句子结构不同,其他词对的再好,也是失对了。失对不是宽对!
    词应用意义相关的同一类的字词对应,而词性的分类古今大不相同。今天的分类法更具严密性和科学性,更切合汉语言的实际。
五、词性对仗的通融
  词性对仗原则上必须是同类词相对应。但由于汉语的词类有些是相近的,且语法功能又是一样的,所以在创作对联时,也允许一定的通融、灵活。 例如 :
   叹词、语气词、象声词之间有时候可以相对仗。名词与代词(代名词)完全可以相对仗。 如:山若有灵就识我;水如无意莫回头。 我与头
   有的形容词与动词可以相对仗。如刚才举的知与绿 又如:莺歌燕舞;海晏河清。当然这还兼自对。
   有时候形容词与数词可以相对仗。 如 ;百家纷踵迹;大隐始著书。百与大都作形容修饰作用。
   有的名词与量词可以相对仗。如:万家灯火;百尺波涛。 这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了,尺与家 。
   有的量词与数词可以相对仗。如:七鸭浮塘,数数三双一只;尺鱼跃水,量量九寸十分。七对尺 
    每当我们写好了一副联,可以用上面所说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先竖着看一看,看词性句式结构是否对仗, 然后横着看一看,看文字是否通顺、语意是否流畅。 然后再看看,平仄是否相谐。 同时,还要考虑炼炼字。
   在实践中,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一般能够虚词对虚词即可。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词性不同一般不能相对。当然,那些词性比较接近的、或者词性能够兼通的实词,还是允许相对的, 如刚才所说的名词和代词、某些动词、形容词、副词之间,甚至个别虚词和实词之间也可以通融。对修饰词语的要求比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比较严格。
    当然,词性相同属工对,词性相近或相通属宽对。这些都在楹联通则中有了明确的规定。同时,我们在平时做联的时候,对仗可以放宽点。但是如果是参加比赛,我们则尽量要按照一般的规则要求去属联。作为联赛,应遵循定论的、主流的理论,参照正规考试的方式,而无法容纳各种学术流派。
附录:一.今平古仄表A:阿凹
B:八捌拔跋魃白伯般剥雹薄逼鼻荸骠憋鳖瘪别钵拨饽泊帛舶箔驳钹勃渤脖鹁博搏膊礴
C:嚓擦糙插察碴拆吃哧出吹捶戳撮
D:哒搭褡答瘩达怛妲打得德蹬滴籴的涤迪笛狄荻敌嫡跌迭叠耋谍喋牒碟蝶督独毒读渎牍
犊度咄掇裰夺铎踱
E:额
F:发乏罚伐阀筏佛幞弗拂伏袱茯黻幅辐福蝠匐服
G:呷割鸽圪疙胳搁葛革阁格隔嗝膈蛤估刮郭聒蝈国帼
H:涸貉合盒劾阂核盍阖黑忽惚鹄斛猾滑混豁劐活
J:击迹积屐绩缉激圾笈及汲级极笈岌即急吉亟瘠疾嫉棘集楫辑 藉籍夹浃荚铗颊嚼角脚
缴觉疖结接揭孑节截杰诘洁劫碣竭捷睫究赳掬鞠局菊桔橘蠲撅孓珏绝噱决诀抉倔掘崛厥蕨獗
矍攫谲爵菌
K:勘棵颗磕瞌壳咳窟诓
L:拉邋疗溜馏噜捋
M:妈抹没谜乜摸膜
N:捏
O:噢
P:拍劈霹泼剖仆扑菩璞
Q:七沏漆戚掐切屈曲阙缺
R:如茹孺
S:撒塞杀煞勺芍舌什失虱湿十石识实拾食蚀倏抒叔菽淑赎孰塾熟刷摔说俗缩
T:塌剔踢贴凸秃突脱托橐
W:挖玩屋喔
X:吸锡膝夕汐析晰蜥腊昔惜息熄悉蟋习席袭媳檄呷瞎辖黠匣侠狭峡暇削楔歇蝎协胁挟撷
戌靴薛穴学
Y:压押鸭轧噎叶一揖荫滢潆拥壅淤曰约晕
Z:杂咋咱脏凿则责帻择泽贼闸铡扎札炸摘宅着蜇螫蛰谪折哲辄辙汁织只侄职摭执直值殖
植掷粥妯轴竹竺逐烛躅著卓桌捉拙灼茁浊酌镯啄琢濯综足卒族昨作怍


二.古平今仄的字:

看忘筒纵撞治(动词)誉(动词)竣闽纫奔蕴漫翰叹患跳泡教(使)望醒胜(承

受)售叟任(承担)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