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普都·隽明鸟虫篆书
书法
以古为新 立象尽意
——读哈普都·隽明和他的鸟虫篆书法
·傅伯庚
哈普都·隽明,赫哲族人,著名书法家,篆刻家。他请我为他新书写评。我有些惶恐,因为为他写文作序的都是国内的大家,他的成就早已被一一道出,并为世人所共识, 为此,我思考了许久,决定写一篇关于他和他的鸟虫篆书法的短文。
写一篇关于哈普都·隽明的文章,必须惊动的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大典。在这本大书里,我点击了两个词,其一赫哲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人口大国里,赫哲人还不足五千人。哈普都·隽明就是这宝贵的五千分之一。这是一个自新石器时期就生活在东北地区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他们聪明、勇敢、纯朴而善良。他们的捕鱼本领和鱼制品生产加工都堪称世界驰名。正是这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把他们的优秀儿子培养成为当代中国第一流的书法家。其二是鸟虫篆。哈普都·隽明的书法严整隽秀,诸体皆精。然近些年来他致力研究并卓有成效的领域是鸟虫篆。有史料记载:“鸟虫篆始见于战国的兵器和乐器,后见于汉印中富有装饰一类文字,印文和笔画都化作虫、鸟、鱼、蛇等形态。”
当两个词条一一查过,赫哲人捕鱼的故事,又一次在我的脑际中闪过,一位英俊的赫哲青年捕鱼能手,用鱼叉捕鱼,百发百中,回到家里妻子却说,扠鱼不要扠在鱼皮上,这样在做鱼衣时,就会有个洞眼,以后扠鱼要扠到分水鳍的中间位置,从此这个捕渔人就苦练本领,后来所捕到的鱼,都是扠在那一点上。
哈普都·隽明正是那位能把鱼扠抛在分水鳍中间的精彩捕鱼者,在漫漫的中国文化长河里,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宝贵子孙,面对濒临失传的鸟虫篆,他勇敢地把鱼扠抛向了这条长河的源头,精准无误的射中了这一国之瑰宝,从此鸟虫篆在他手中开始了备加呵护的健康繁衍,那块先人遗落的文明碎片,在他的手中得以复原光大。
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序》中说,“时(东汉)有六书, 一日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日奇字,古文而异者也,三日篆书,即秦篆书也,四日佐书,即秦隶书也,五日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日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作为中国传统书体之一的鸟虫书,今天已经是少见又少见了,史料留存的非常有限,近代和当代书家稍有涉猎或偶一为之,只有哈普都·隽明死死抓住不放,紧紧拥抱了这颗融汇鸟鱼龙虫的文化明珠。
哈普都·隽明自1996年开始对鸟虫篆的研究,从古籍上搜集资料到研究艺术法则,从执笔到用笔,从临摹到创作,从书写到刻石,不分昼夜,没有节假,他痴迷于这种承载着生命的古老书体,在这种书体里,让他想到了他们民族的生活,想到了大自然的美好,鸟虫篆成为哈普都·隽明近些年来最快乐的创作天堂。
鸟虫篆造型方正,取篆书笔法和结体规则,又有自己的规范,间或用鱼鸟虫之符号在笔画首尾处饰之,或对部首偏旁乃至全字取而代之,同时严格遵循疏密得当,曲直协调,和谐对称,变化统一,又要做到辨认无碍,可以想象其中的难度。古往今来作鸟虫篆者都是选一词或一句,随情来兴至偶然天成或随意为之。哈普都·隽明则不然,他的惊人处在于他可以整首长诗书写,做到信手拈来,一气呵成,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哈普都·隽明像石头一样顽强而坚毅,有人说他不善言辞,然而透过他的书法和篆刻作品你会领悟到他善于和历代书法大家用作品交流。他的整个生命都用来献给了文化和艺术,他的鸟虫篆作品就是他对传统艺术的领悟和解读,是用生命和心血凝成的,是这位少数民族小兄弟献给共和国这个民族大家庭的真诚,也是他献给这个时代和未来的厚礼。他把他写好的鸟虫篆书法和篆刻作品献给朋友,交付展览,或送给素不相识的爱好者。他说,他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他的作品喜欢鸟虫篆,他希望用他有生之年的绵薄之力让这一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永恒灿烂的光辉。
哈普都·隽明的鸟虫篆书法艺术
·胡焰智
哈普都·隽明先生为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第二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擅长篆刻和篆书,铁笔丹篆驰誉海内外三十余年。近十余年来,隽明先生潜心于鸟虫篆研究,其功力之深,用意之精,所得更比他人丰厚。
隽明先生的鸟虫篆书法,直承秦汉鸟虫篆之风绪,兼取东周铭文、秦汉鉨印、瓦当及装饰图案之精华,在文字构形上,总结、提炼出一套全新鸟虫篆书法表现语言,在当代书坛独表风骨。
捧读隽明先生的鸟虫篆书法新作,让人感到有一种君子之风,一如其人。作为后学,岂敢妄议长者。这里我仅就其鸟虫篆书法构形特点谈一点学习心得。
1.隽明先生的鸟虫篆重点取法秦汉,以小篆字形为基础,对笔画进行鸟虫化装饰。
利用篆书笔画可以屈曲宛转的特性,通过笔画盘曲回旋巧妙分布空间,间饰以鸟头、鸟尾、鱼虫,增加象形性,在空疏处,以其独具特色的鸟形调节空间,丰富情趣。表面上看,字形繁复,笔画宛转,如春山雨后,鸟喧花媚,实则字法谨严。以其字形归于小篆,故能轻松实现长篇作品的创作。对于有篆书基础的人而言,识别起来也不太困难。
2.以扁方字型作篆独具特色。
篆书文字通常作长形结构,从甲骨文、金文直至秦代的小篆皆然,鸟虫篆一般也为长形。近代陆维钊参隶书之法写篆作扁形,被沙孟海誉为现代之“蜾扁”体。隽明先生以扁方字型作鸟虫篆,当源于篆刻。汉印中的鸟虫篆文字多数作长形或方形,但是汉印中不乏文字作扁形者。长形与扁形,在篆书中安排线条盘曲回旋占据空间各有特色。隽明先生的鸟虫篆,以横向取势为特色,字型作扁方,有利于横向线的舒展。横向线的重叠易得紧凑茂密之致,弱化较难处理的竖线。结合扁方字型,篇章取字疏行密,在文字较多时仍显得疏朗有致。
3.鸟虫形象生动多趣。
隽明先生精心设计了一套鸟虫形象,在严谨的规则之下,隐含多种变化形式。如鸟头,作长喙小头曲颈,造型优雅舒展,在空间紧促处亦可以作圆头短喙形,间或在鸟头饰以翎羽,作凤鸟、鹭鸟形,增加美观性。在多头聚集时,作适当调节,或减少鸟头数量,或改变方向,或调节大小,使之相互顾盼,错落有致。鸟尾作简洁化处理,注重与鸟头的呼应关系。屈曲盘旋的长线中,适当缀饰羽、尾,颇类装饰画中的缠枝花草造型。
有些特定的字形,巧妙设计,独具匠心。
如“心”字,上面作双龙戏珠形,下面的笔画相应作云气缠绕形;“心”字底,则作三鸟浮水造型,两鸟并行向前,一鸟回盼。在这个生动的造型中,字形被抽象化,已经不能确指某为某笔画,而“心”字形神俨然在其中。
“慧”字笔画较多,将下面调整为左右结构,可谓独具慧心。
“海”字右侧的“每”中部,引两鸟作回旋形,作对称结构。两鸟头一俯一仰,作呼应状,如点睛之笔。
4.隽明先生的鸟虫篆还得力于他深厚的笔墨功夫。那支笔到了他手上,不温不火,随心收发。圆而不媚,流而不俗,得清雅之致。童晏方先生盛赞其“饱满丰茂”,信非虚言。
将鸟虫篆入书、入印,借鉴隽明先生成功经验,或为捷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