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话四则:美的觉悟
个人日记
美的觉悟
美,其实是一种心境。见青山如是,心亦如是之。超然的领悟,全面的接受,直到美在心中被抽象,不再需要特别的对象,心与物和一,淡化了细节,产生莫名的愉悦,才是美的愉悦,才是没有压力的艺术世界。
俯看近处的水,仰望远处的山
拍拍大树,抚抚青草
有人问起:美在哪里
只能答之一笑
没有具体的细节,细节是虚妄的
心在意境里任由美牵引着飞升
美在放大,直至淹没心中,满天满地!
荒野,有浪迹的美
山水,有心灵的美
文,有意境的美
字,有洗炼的美
图画,有计白的美
音乐,有律动的美
有人问僧:佛在哪里
僧一指,无言
问者遂得悟,指前无物,佛亦无物
有人问美,美亦无言
所谓美的觉悟,无法修炼,全在情境中
如何是多福
莫名的喜欢上一个似通非通的句子:如何是多福,一丛竹
语出杭州多福和尚,僧问:“如何是多福一丛竹?”师曰:“一茎两茎斜。”曰:“学人不会。”师曰:“三茎四茎曲。”师于此开悟。
禅家的句子,总要让人参悟。
粗想仿似的几分道理,细品之下又一头雾水,讲得是竹节那清新脱世的高洁,又仿佛是以竹喻平安,以竹喻风雅,还可讲是和谐,是脱俗……
所谓参禅,只怕就是如此参透了也就悟道了吧!
问道于高人,高人定曰:禅机不可泄露。天知地知,汝若想知之,学之!
白受一通教训不说,更加绕得人云山雾障。
好在中华文化里关于福的部分,卷帙浩瀚,
如何是多福,肯定与钱,权,名,利无关,那些带来的更多是烦忧,每日计较盈沉浮,束缚于得失之间,权高者受万人瞩目,又得谨小慎微,可谓惶惶不可终日,何来有福。
《尚书.洪范》把“福”归为五方面,称之为“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又有古人有言六福:夫六福者,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得,五曰佳和合,六曰子念慈
老百姓则说,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家和是福,富贵是福,子女孝顺是福,亏人是祸,亏己是福。……
看来,不同人有不同的幸福观,上面哪条做到了都有是有福之人。幸福是一种绝对的主观感觉,就是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协调。
琐事愈少,人生才愈平安丰富,抚开人生的繁杂琐事,有一颗闲心最有福。远望山,近看水,陶冶性情,淡化嗜欲,远离人生的名利场,何等的福气!
一个人幸福与否,完全是一种自我感觉。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你就是幸福的;
窗明几净,香茗一盏,手捧古卷,心头无事,远离一切颠倒妄想,心无所着,亦无挂碍!
阳光透过西窗,温暖的将我环抱
心栖泊,身安顿
身在福中,焉不知福。
悄悄地,沉入幸福的黑甜乡。
茶中真味
年纪轻轻便爱上了茶!在精心布置过的茶肆里,或论古今,或话家常,缕缕茶香把氛围烘托得高雅许多,话题也越扯越玄奥,初入道者往往摸不着边际,只叹是一场令人尴尬不已的"水厄"
曾经找过一本陆羽的<茶经>细细研读,几千年过去,在现代社会里,这本书也失去了那般清新雅正,保不定野外泉边站着位戴红袖箍的老大妈在收费...想想都可怕,俗事岂能入茶道中……
也只有呆在茶寮,精心布置出一个亭台水榭,古朴质雅的世界,恍惚间才有几分时光溯洄的错觉.。一套年代久远的紫砂,掺杂着中华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一招一式,虔诚而又肃穆,朝圣般的有板有眼,极其熟练又极富美感的过程,便是让人深深进入茶的世界.
茶肆里都有一排展示茶叶的博古架,琳琅满目得让人眩目.小小茶杯里有一个如此大千世界,每片茶叶如同滚滚红尘的芸芸众生,品茶如同品味人生……
茶,不过是青青茶枝上的嫩芽,本无区别.可是只要融入历史,地域,海拔,经纬,气候,诸种因素,便人为的界定了人为的贵贱……
人生如茶.安于现状,尊贵者不得意洋洋,贱者不垂头丧气,释然得失,看淡名利,同于一壶山泉,一方净水中翻腾,舒展,清泉因茶而碧绿,绿茶因水而清香……
人生如茶.没有一片茶叶是相同的,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却同在一盏红尘中相容,携手,默默的释放内涵,共同蕴酿出一番气象.
绿茶仿似君子,释然贫富,清澈碧绿却不妖娆,暗暗中淡淡清香盈鼻,淡若水,深若海。
红茶仿佛豪杰,醇和厚重,简单直接,几片就足已令杯中变色。
黄茶不多,如银针,宛似佳人,亭亭玉立,杯中一段蔓舞,便是美丽的一生。
白茶可比仙家,起伏随性,雾中升腾,置身方外。
黑茶如普洱,正若那关中黑脸猛汉,浓郁而持久猛烈,初极难接近,日久天长就发现已离不开这位直性汉子,遂引为挚交。
茶都很无私.安然于起伏,从一抹新绿到荡尽铅华的苍白,完完全全的付出,为世间留下无穷的回味,而自己,归于尘土,静待来生……
人生其实很简单,一箪食一瓢饮足矣,关键在于过程,如茶的过程,如茶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