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微杂志 第52期

个人日记

更多《麦穗》微杂志请关注 阿珥楠兄弟 QQ88618298   的空间日志:http://user.qzone.qq.com/88618298/infocenter#!app=2&via=QZ.HashRefresh&pos=catalog_list      

《麦穗》微杂志  第52期   卷首语:让我爱而不受感戴

2013-09-26  阿珥楠兄弟禾场

卷首语:让我爱而不受感戴

 让我爱而不受感戴,让我事而不受赏赐;

让我尽力而不被人记,让我受苦而不被人睹。

只知倾酒,不知饮酒;只想擘饼,不想留饼。

倒出生命来使人得幸福,舍弃安宁而使人得舒服。

不受体恤,不受眷顾,不受推崇,不受安抚;

宁可凄凉,宁可孤苦,宁可无告,宁可被负。

愿意以血泪 作为冠冕的代价,愿意受亏损 来度旅客的生涯。

因为当你活在这里时,你也是如此过日子,

欣然忍受一切的损失好使近你的人得安适。

我今不知前途究有多远,这条道路一去就不再复原;

所以,让我学习你那样的完全,时常被人辜负心不生怨。

求你在这惨淡时期之内,擦干我一切暗中的眼泪;

学习知道你是我的安慰并求别人喜悦以度此岁。

      这首诗〈让我爱而不受感戴〉“Let me Love and not beRespected”(圣徒诗歌381首)的作者是法兰西斯(St. Francis of Assisi 1182~1226):法兰西斯于1182年生在意大利。父亲是个富商,自幼过享乐的生活;二十岁时,因一场危险的疾病而归向基督,从此以后献身,过贫穷、慈善的生活。法兰西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性﹐但造就他丰盛生命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对「贫穷」与「和平」的坚持﹐这是他自圣经尤其是耶稣教导的体会。法兰西斯曾对他的同伴们说﹕「一旦我们拥有什么﹐就需要武器保护它们和我们自己﹐这是为什么会有许多争吵﹑战祸及法律诉讼的原因。这些事﹐使我们失去了造物主之爱﹐也使得邻舍反目成仇。对我们这小群人而言﹐我们已完全溶入『不拥有世上任何短暂物质』的生活中。」他又说﹕「造物主已呼召我们﹐过着贫穷和一无所有的生活﹐为要施行他拯救的计划。他为我们与世界立约﹕『我们给世界一个好榜样﹐世界供应我们所需』。让我们坚持这圣洁的贫穷﹐这是一条窄路﹐却是通向完全与永恒之福的保障。」

      这首诗歌的歌词是倪柝声弟兄在一九三○年代译作于上海。这首短诗,无疑地是能说出并代表倪弟兄一生的事迹,为他的一生描出了一个缩影。倪弟兄从不怜恤自己,他一生所思所想就是他所爱的主,和他主儿女的一切权益。一九五二年,倪弟兄在香港,当时很多人都劝他,不要再回去。但是他明知在前面是一个很重的十字架,他却甘心乐意的回上海为主作工,与弟兄姊妹一同受苦,迎接神所给他的苦难。他很清楚神为他所定的道路,不是被提,就是殉道。他回大陆不久后即被捕,一九五六年夏被控诉为资本家,判了十五年监禁。到了一九六七年四月,他服满了十五年徒刑,但他却遭遇到各种压力,被强迫否认他的神,或放弃他的信仰。然而他对他的主由始至终都是至诚的,因他的主是比他的自由更宝贵的。这样,他的刑期就再延长了五年,至终他并没有得着释放。一九七二年五月三十日,他在劳改营逝世前时,留下了一张纸在枕头下面,那是他在心脏病发作的极端痛苦中用非常颤抖的手,写在一张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纸上,上面写的是:

『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为赎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复活,这是宇宙中最伟大的事实。我信基督而死。』

每逢唱此诗时,许多人都深被倪弟兄跟随主的绝对和他里面基督品格的伟大所感动。

                             

请点击底端的“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超级连接界面

对话模式点击右上角小人图标查看更多历史信息

回复输入“长期优惠”“限时优惠”则看到针对微信用户的优惠赠送信息

手机微信点击题目下面的作者:阿珥楠兄弟禾场 然后点击关注

也可以在通讯录右上角“+”里,搜索微信公众号如下:

微信公众帐号:阿珥楠兄弟禾场

新浪微博帐号:阿珥楠兄弟禾场

如果您觉得会造就别人或更好存在在自己的空间里可以转发:请点击右上角的…键或转发箭头键,只有转发的才能同时保存下来

平时阅读或咨询,可以点击进入“订阅号”里,找到”阿珥楠兄弟禾场“

 手机微信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每天都能收到微杂志




微信心:你手中拿什么?

2013-09-26  阿珥楠兄弟禾场

微信心:你手中拿什么?

 

上帝问摩西说:「你手里拿的是甚么?」

摩西回答说:「一只手杖。」

上帝说:「好好用这只手杖为我做事。」

果然因为摩西肯摆上,这只扙在埃及衍生出了无数次的神迹。

 

上帝问参孙说:「你手里拿的是甚么?」

参孙回答说:「一块狮子的股骨。」

上帝说:「好好拿这骨头荣耀我。」

不久后,参孙用这股骨在战上击败了无数入侵的非利士人。

 

上帝问大卫:「你手里拿的是甚么?」

大卫回答说:「一个牧羊时用来赶跑野兽的投石机。」

不久后,巨人歌利亚以压倒性的姿态进攻以色列国,

这个投石机在上帝的使用下出乎意料地将歌利亚一击毙命!

 

上帝问多加说:「你手里拿的是甚么?」

她回答说:「我所有的不过是一枝缝衣针。」

上帝说:「拿好它,为我的缘故好好使用它。」

结果就是这枝不起眼的小针,为约帕当地的穷人缝制了无数的蔽身衣物。

 

到了新约,上帝还在问。

他问马利亚:「你手里拿的是甚么?」

「一罐我用了一年工资换回的香膏。」她谦卑地回答。

很快,因着她的心志,这罐香膏成了流芳千古的「一件美事」。

 

上帝也问寡妇同样的问题:「你手里拿着的是甚么?」

她说:「我只有仅余的两块小钱,但我愿意拿它们服事您。」

结果这两块小钱得了耶稣最大的称赞,还因此鼓励了很多后人。

 

今天上帝也要问你:「你手里拿着的是甚么?」

一个听诊器?一枝粉笔?一枝螺丝起子?一具方向盘?还是一枝麦克风?无论你拿着是甚么,上帝都会交待你:「好好拿着它为我做事!」

 

在工作上荣耀上帝就是最好的服事,最好的见证。也许在你眼中某些职份根本不算得甚么,但上帝却会大大地用它们,让它们发挥出极大的功效。

 

想一想:

 

每一天许多人对你传达需要,要你工作、要你帮忙、要你陪伴、要你支持等等,你都听到了,而且尽力的响应〝我愿意〞即使忙碌,也愿意再忙一点。然而有一个声音,我们必须认真听,仔细听,而且要全心、全意、全力的响应、我愿意,那你就可以成就永恒的事业,喜乐充足。如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当上帝要使用她生下耶稣,面对世界她有许多困难,甚至羞辱,但是她仍然听从,并且说: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祢的话成就在我身上。(路加1:38)

     

只要我们对上帝保持〝我愿意〞的心,不论你手上有什么?都将成就极大的赐福,这是上帝给我们在任何时代的出路。挪亚的世代、亚伯拉罕的世代、摩西的世代、保罗的世代,都是因为听见上帝的心意而愿意献上一生的见证.

 

願神祝福大家!

                             

请点击底端的“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超级连接界面

对话模式点击右上角小人图标查看更多历史信息

回复输入“长期优惠”“限时优惠”则看到针对微信用户的优惠赠送信息

手机微信点击题目下面的作者:阿珥楠兄弟禾场 然后点击关注

也可以在通讯录右上角“+”里,搜索微信公众号如下:

微信公众帐号:阿珥楠兄弟禾场

新浪微博帐号:阿珥楠兄弟禾场

如果您觉得会造就别人或更好存在在自己的空间里可以转发:请点击右上角的…键或转发箭头键,只有转发的才能同时保存下来

平时阅读或咨询,可以点击进入“订阅号”里,找到”阿珥楠兄弟禾场“

 手机微信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每天都能收到微杂志




微教育:耶稣的教育艺术!

2013-09-26  阿珥楠兄弟禾场

微教育:耶稣的教育艺术!

 

     耶稣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救主,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他为我们留下很多教育的原理和原则,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说,他是人类所有教育的典范。

~~~~~~~~~~~~~~~~~~~~~~~~~~~~~~~~~~

一、教师的学习与成长

  耶稣从小就有很好的学习经历,他十二岁就跟随父母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体会神圣节日的意义。节期完毕后,父母离开圣殿回到家乡,而耶稣却仍然留在圣殿里查考圣经,他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

      在成长的过程中,耶稣的智能,身量及神和人对他的喜爱,都不断在增长着。其实,每一位神的儿女都需要这种学习和成长。在智力方面,我们要持续地阅读与深入地研究;在身体方面,我们要注意饮食,运动健身;在生活方面,我们要善于财务规划和时间管理;在社交方面,我们当有良好的友谊关系;在灵性方面,我们当追求更加认识神,亲近神,效法神,效法基督,荣神益人。

~~~~~~~~~~~~~~~~~~~~~~~~~~~~~~~~~~~

二、包容学生的失败

  有一次,耶稣在山上祷告,在祷告的时候变了形象,那时,门徒们正在山下,为一个犯癫痫病的孩子忙得焦头烂额,无论他们如何尽心努力,也不能使正在发病的孩子平静下来。门徒们的“无能”引起在场的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不满,也使那位孩子的父亲的信心大打折扣。在这关键的时刻,耶稣下了山,他赶出了孩子身上的污鬼,医好了他们的病,此事让门徒们有了很深的挫折感,他们暗暗地问耶稣,“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他去呢?”耶稣鼓励他们:“非用祷告(禁食),这一类的鬼总不能出来。”(可9:2-29)面对门徒们的软弱甚至失败,耶稣没有加以斥责,而是温柔地包容,耐心地启发。

   我们再来看彼得,当耶稣被众兵丁押往大祭司处受审时,“彼得远远地跟着”,不敢靠近耶稣一步;在大祭司的院里,当耶稣被人戏耍、侮辱和鞭打时,彼得却以发誓的口吻向人否认他与耶稣之间的师徒关系(路22:54-60)。虽如此无情无义,耶稣却仍然为彼得祷告,并希望他回头(悔改)后能坚固其他软弱的弟兄。因为曾经失败过,所以彼得后来能够体会罪人的感受,体会别人的过错,进而成为初期教会的柱石与栋梁。失败是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小孩子学走路,总有跌跌撞撞,磕磕碰碰的时候。可以说,人只有在失败中才能获得宝贵的经验。

~~~~~~~~~~~~~~~~~~~~~~~~~~~~~~~~~~~~~~~~~~~

三、投入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耶稣对门徒的教导不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实践的要求。他经常在讲完道后如此强调:“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太7:24-25)耶稣拣选门徒,让他们跟从自己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差派他们出去,让他们经历与人谈道的困难,经历赶鬼医病的受阻,以便返回后能更加认真地学习。渐渐地,门徒们逐步深入地认识了天上父神,并且有了赶鬼的权柄,遇到求助的病人,能心生怜悯并伸手帮忙。他们的能力,爱心在实践中不断地增长着,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是最成功的教育方法。

~~~~~~~~~~~~~~~~~~~~~~~~~~~~~~~~~~~~~~~

四、由浅入深,按部就班

 耶稣对门徒的教育不是填鸭式的教育,他说:“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他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16:12-13)耶稣在差派门徒出去工作的时候,曾吩咐他们不要带钱囊,因为他们不会有什么缺乏。可是,后来耶稣自己将要受死,门徒将要受逼迫时,就吩咐门徒要带着钱囊,没有刀的也可以卖衣服买刀了。前后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不同?原因在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处理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了。这正如保罗所说的:“到了什么地步,就照着什么地步行。”

~~~~~~~~~~~~~~~~~~~~~~~~~~~~~~~~~~~~~~~~

五、对学生提出挑战

  因为耶稣经常用比喻讲道,有些门徒对耶稣所讲的不甚明了,或者根本就无法接受耶稣的言论,因此他们逐渐离开了耶稣。这时候,耶稣向十二使徒提出了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你们也要去吗?”彼得回答:“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圣者。”(约6:66-69)。

  有一次,有少年财主来问耶稣:“夫子,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接着,耶稣为他列举了众诫命的内容,少年财主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这时候,耶稣向这位少年得志的财主提出一个尖锐的挑战,他说:“你若愿意做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耶稣的话音刚落,这位年轻的富人即刻变了脸色,最后他忧忧愁愁地离开了,他实在丢不下丰厚的家产(参太19:16-22)。

  挑战的结果不一定成功,但是,作为一名学生,他必须面对挑战,因为只有面对挑战,他才能激发内在的潜能和斗志,或是看出自己的软弱与不足,从而对未来树立起更为远大的目标。

~~~~~~~~~~~~~~~~~~~~~~~~~~~~~~~~~

六、建立沟通的桥梁

 《约翰福音》四章记载耶稣引导撒玛利亚妇人悔改信主的事迹,从耶稣和这位妇人较为漫长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建立沟通的桥梁,乃是以建立共通性,共同性为基础的,耶稣和妇人的共同性是,两个都是干渴之人―――耶稣是肉体的渴,妇人是灵性的渴,双方具有的共同性愈多,就愈能带来沟通的可能性。耶稣突破所有沟通的障碍、种族、性别、宗教、社会地位、道德伦理……让妇人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面对和审视自己的过去。

  耶稣协助撒玛利亚妇人看清问题的所在,让她明白“丈夫”乃是她心里的“病”,然后和她一道寻找解决问题的资源与方法,即是向天父祷告,最后使她认识弥赛亚,从而立即产生具体的行动,向人作见证:“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吗?”(约4:29)妇人得到耶稣的辅导,找到了长久郁积于心中无法解决的问题症结。可见,只有建立沟通的桥梁,才能发挥教育的功效,产生改变人心的力量。

~~~~~~~~~~~~~~~~~~~~~~~~~~~~~~~~~~~~~~

七、超过预期的效果

  希律党人和法利赛人合伙试探耶稣,他们试图用纳税的问题难倒耶稣,抓住耶稣的把柄好把他治死。希律党人偏袒政府,主张纳税;法利赛人则反对政府,主张不纳税。他们预期的目的是:耶稣的回答不管是“要纳税”或“不纳税”,他们都可以将他治死。没想到,耶稣的回答超越他们的预期范围,耶稣拿过一个钱币,指着上面的铸像对他们说:“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参路20:19-26)耶稣的回答何等巧妙,没有给他们留下一点破绽,他们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耶稣的回答出乎人的意料,因此才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预期和冲击力是成反比的,预期若愈高,冲击力就愈低;相反,预期若愈低,冲击力则愈高。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若五年,十年都用同一份讲义和同一种方法教学,就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耐心以及学习的动力。

~~~~~~~~~~~~~~~~~~~~~~~~~~~~~~~ 

八、对于个人的关怀

  当耶稣经过桑树下时,他特地停下了脚步,抬头对树上的撒该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一个向来为犹太同胞所鄙视甚至唾弃的罗马政府的税吏长,竟然赢得身为救主的耶稣的注意,耶稣还表示要和他做朋友,而且到他的家里做客。此举如何不让撒该感动十分,欣喜异常,从而抵家后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把一半的家产分给穷人,先前讹诈了谁,现在偿还他四倍(参路19:1-8)!这就是个人关怀所产生的果效。

  教育必须达到个人化的层次,才能产生如此惊人的效果。耶稣对伯大尼村庄一户三口之家的关怀,也充分体现了这个教育原理。从四福音里,我们可以看出耶稣经常到这个家庭做客。有一次,耶稣又来到这个家庭,姐姐马大如往常一样又忙开了,为了对主的招待能够周到全备,她忙得团团转。看到妹妹马利亚没有过来帮忙她,反倒坐在耶稣的脚边静静地听耶稣讲道,马大心里来了火,她对耶稣说:“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吗?请吩咐她来帮助我。”但耶稣并没有让马利亚过去帮忙马大,而是依然让她留在身边听道,因为耶稣知道马利亚的真正需求和能力,他没有强迫她去做超过她个人能力所及的事。个别差异是教育的重点,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倡导的理想教育方法。

~~~~~~~~~~~~~~~~~~~~~~~~~~~~~~   

九、爱的示范

    逾越节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于是在最后的晚餐间,他屈就自己尊贵的夫子的身份,为门徒们洗脚,服事的精神,圣洁的保守,谦卑的样式,赦免的宽容,这些爱的内涵,耶稣藉着洗脚统统将它们展示了出来,以身体力行亲自作了爱的示范(约13:1-35)。教师的爱与热忱,会让学生铭记在心,门徒愿意跟随耶稣,就是因为他们感受到耶稣的爱。耶稣被钉十字架,在十字架上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为那些钉他的罗马兵丁祷告,求天父赦免他们的罪,爱是永不止息的,耶稣所作的爱的示范,不久既在司提反的身上得到了重新的体现―――在临终之际,他求父神赦免那些用石头打他的人(徒7:54-60)。

~~~~~~~~~~~~~~~~~~~~~~~~~~~~~~~~~~

十、永远的朋友

  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四福音,就不难发现,贯穿和维系耶稣与门徒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并非主人与仆人的关系。乃是朋友之间的关系,因为仆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而耶稣所做的事门徒们却都知道,不但知道,耶稣所吩咐的他们也都能遵行。门徒和耶稣之间好像不存在任何的距离,他们可谓是:“在灵里相契,在爱里相惜”。

       其实,师生完全可以处得像朋友一般,如果师生之情仅限于教室,离开这个空间双方就视同陌路,那么可以说这种关系是失败的。为人师表不必过分道貌岸然,学生也可以指出老师的缺点,毕竟老师的知识,涵养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度,师生间若能坦诚相见,教学相长,一同在人生的道路上成长,则不啻一项好得无比的善举!须知离开教室后,或是二者分开后,亦师亦友的关系,会更加令人怀念。

  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我是学生师,学生是我友。”陶先生能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著名教育家,想必正是因为深谙“把学生当成朋友”之理吧。 

                             

请点击底端的“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超级连接界面

对话模式点击右上角小人图标查看更多历史信息

回复输入“长期优惠”“限时优惠”则看到针对微信用户的优惠赠送信息

手机微信点击题目下面的作者:阿珥楠兄弟禾场 然后点击关注

也可以在通讯录右上角“+”里,搜索微信公众号如下:

微信公众帐号:阿珥楠兄弟禾场

新浪微博帐号:阿珥楠兄弟禾场

如果您觉得会造就别人或更好存在在自己的空间里可以转发:请点击右上角的…键或转发箭头键,只有转发的才能同时保存下来

平时阅读或咨询,可以点击进入“订阅号”里,找到”阿珥楠兄弟禾场“

 手机微信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每天都能收到微杂志




微提醒:“被宠坏”的基督徒

2013-09-26  阿珥楠兄弟禾场

微提醒:“被宠坏”的基督徒  

  

“被宠坏”往往指的是孩子。在计划生育的驱使下,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存在。许多三代同堂的家庭从老到少的次序是双方父母共四位、夫妻二人、一个孩子。这样,孩子在家庭中成为中心。全家,包括四位老人和夫妻二人都会围着孩子转。孩子在这样“受宠”的环境中成长,就很容易“被宠坏”。在这个经济发达的时代里,孩子“受宠”的概率几乎是百分百。很多家里的长辈,对孩子的要求是要什么有什么,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这样就造成对孩子过分保护。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孩子哭闹时,搞得父母及家里所有人都没有办法,最后孩子的要求即使不合理也会屈从。笔者在本地教堂里经常看到孩子们不受管束地到处乱跑,以致聚会受到极大的干扰。

 

“被宠坏”的现象不单只在孩子们身上可见,在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在信徒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可以随处可见。本文,我们从讲台信息到教会整体来看基督徒被宠坏的现状:

 

一、信息传讲,重信徒口味

 

基督徒与非基督徒在生活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基督徒有信仰生活。而对于中国基督徒而言,信仰生活的集中表现就是基督徒每个礼拜到教堂里聚会。当然,聚会程序中最核心的部分当属信息传讲。这样,基督徒生命的成长与其所听的道有极大的关系。

 

基督徒在所听到的信息上是“被宠坏”的第一症状。今日教会中,“民主”已经被高抬,教会权威、教牧权威很多程度上已经被替代。说白了,很多传道人可谓是“雇工”,若从信徒向传道人发“爱心”的层面来说,有些传道人就是信徒“养”的。因此,教会中教牧人员为谋求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妥协于信徒。自然而然地,教牧的权威就被替代,取而代之的就是信徒的意愿。在信息传讲上,传道人渐渐将信徒的口味重于一切。将信徒的口味加上“按时分粮”、“按需分粮”、“信徒灵性需要”等冠冕堂皇的理由。

 

最无奈的也莫过于在教会中“老板基督徒”的兴起。在此,要申明的是,“老板基督徒”本身有许多可取之处,笔者要讲的是过分地重视“老板基督徒”所带来的弊端。今日许多教会“老板基督徒”的复兴实在是不容忽视的,而“老板教会”也已经渐渐成为沿海教会的主流。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老板基督徒”担任堂委主任、执事等要职,在一方面给教会的经济获益良多,但所形成的“老板教会”却是教会的悲哀。当“老板基督徒”在掌控教会之后,教会开始以经营中“名牌”观念作为教会运作的主体。这种现象所引发的,就是全职侍奉的传道人(教牧)在教会中的权威受到威胁。当然,我并不是要去争取教牧权威,但教会的运作和发展中,教牧的地位本身是不可替代的。当“老板基督徒”用他企业经营的非专业(请允许我用专业或非专业来表达)模式来办教会时,教牧人员原本对于办教会的专业理念就被替代了。从此,教牧权威失去,教会权威落在“老板基督徒”身上,唯一可传达的讲台信息也被信徒所左右,基督徒“被宠坏”就是必然的了。

  

二、教会侍奉,忙替代一切

 

按圣经的教导,教会侍奉是基督徒必然的功课,也是一生的功课。在教会中,参与侍奉、提高信徒侍奉的热忱,实在是现代教会发展的必要趋势。然而,基督徒“被宠坏”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以“忙碌”替代一切。

 

沿海许多教会,“老板基督徒”占重要的地位,许多教会会议也由他们来做决策。但“老板基督徒”本身是一群“大忙人”,所以许多工作都会被“忙”所拦阻。在经济发展的今日社会,清闲已不能使人“偷着乐”,取而代之的是“忙碌”的光荣。在教牧权威逐渐失去的同时,忙碌的“老板基督徒”就影响了教会事工的推进。就算不是“老板基督徒”,也不在“老板教会”,许多教会工作也照样因忙碌而裹足不前。在崇尚“忙碌”的时代里,教会工作总是为“忙碌”的基督徒开绿灯。很多基督徒若是想推卸教会工作,只要他说:“我很忙!”就可以置教会工作于不顾,专心忙碌于事业。相对的,虽然教牧权威不能完全,但因“忙碌”的事实,教牧在教会也从来不得清闲。甚至许多传道人自称为“思虑烦忧的马大”。我们处处可以见到,教会邀请一位传道人来驻堂事奉本身不是因为该教会需要有权威的教牧来领导教会的发展,而是教会需要一位“雇工”来帮助忙碌的基督徒(包括“老板基督徒”)“打工”。教牧就是整天忙碌着那些忙碌的基督徒没有“闲工夫”去作的繁杂的事工。这样,就引出教牧没有权威,教牧的选拔以“恩赐”为前提的弊端,因为那些忙碌的基督徒本身都是一些能人,若雇来的传道人不能完成他们原本该做的事工时,就只能卷铺盖走人了。相反,若是所雇来的传道人在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的话,忙碌的基督徒就会想方设法(包括房子、车子、票子)留下他,因为他实在能填补因忙碌而不能侍奉的亏欠。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传道人中大多还是会因为优厚的待遇忙得不亦乐乎。 

 

三、信徒生活,一切得为先

 

经常会听到有信徒反映说:“这间教会的聚会死气沉沉!”“这样的敬拜没有感觉!”“这个人讲道没有得着!”这些问题在表面上当然与教会、敬拜模式、传道人的讲道有关,但在实质上,与基督徒的“被宠坏”密不可分的。

 

以信徒口味为重的讲台信息、以忙碌替代一切的教会侍奉,所带来的必然是功利性的教会文化。这种教会文化的实质就是“得”。“老板基督徒”以“得”为经营教会的目标、“老板教会”以“得”为建立“名牌”教会的动力、忙碌基督徒以雇用传道人“得”为其忙碌的目的、被雇用的传道人因为“得”而忙得不亦乐乎、一般基督徒的生命当然就以“得”为先了。

 

这一切以“得”为先的实质,本身与圣经一贯的原则背道而驰。第一,神的主权是要求人以顺服为前提。第二,神在创造中以荣耀神的名为人类被造的目的。第三,人被救赎成为基督徒以“与神和好”、“活出基督”为目的。所有人类所能“得”的,都在神的主权之下。正如:信主之人,神以永生作为赏赐;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之人,神已经为他们预备了他们所需用的一切;参与聚会的“两三个人”,神以同在为应许。

 

再次重申,以“得”为先的基督徒生命状态本身就是基督徒“被宠坏”的表现。

  

四、教会趋向,走社会潮流

 

在讲台信息上的偏离、在权威上的移位、在追求重心上的不平衡,必然会带来第四个基督徒“被宠坏”的后果,即教会趋向社会潮流,也就是平时经常听到的“教会世俗化”。当然,“教会世俗化”从好的方面来看是可取的,因为它可以被指为教会与世界接轨,能够引导社会回归圣经、与神和好。但此处的“教会世俗化”却是与世界同流合污。

 

不可否认,教会世俗化与以上三个方面有必然的联系。当教会在信息上以信徒的口味为重时,教会信息本身就已经不以“让圣经自己说话”为前提,讲台信息也不能恢复到“先知”的职能上来。反而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信徒的口味。从人的罪性的角度说,在罪中成长、被基督改变之初的基督徒并不能一下子完全脱离世俗,反而带着许多世俗的思想进入教会。无怪乎保罗会教导基督徒“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然而在“心意更新而变化”之前,就需要有传道人用“先知的职能”来教训信徒。讲台信息上的偏离,就导致基督徒不能心意更新而变化,反而照样效法这个世界,世俗化就是必然的了。

 

在侍奉上,基督徒为忙碌开绿灯,所忙碌的都是教会以外的世俗事。教会还加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为教会而赚钱”。相反,在教会决策权上又让这些在世俗上忙碌的人有极大的权威。这样所带来的教会权威的移位,引来教牧权威的失去。世俗的思想和“老板”式的教会运作就自然而然地进入教会,而且被冠以“现代”教会模式的美名,加上“名牌”教会的口号,教会世俗化就指日可待了。

 

在以“得”为先的教会中,“十字架的神学”是不被看中的。相应地,所推崇的就是成功神学。不管是教会运作,或是传道人的侍奉,还是基督徒物质的积累,都以“成败论英雄”。在教会的见证会上,“得”福是主体,而“十字架”却是应当被撇弃的。基督徒无法接受“舍己”和“背起十字架”。在“舍己”和“十字架”面前,基督徒的信仰就变得极其脆弱。但是,我们被蒙在鼓里的是基督不变的教导:“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被宠坏”的基督徒与“被灌坏”的孩子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权威上,受宠的孩子被冠以“小祖宗”之雅号;在生活中,大人们忙碌在孩子的需要周围;孩子本身以“得”到为满足;以上三种情形下成长的孩子及其家庭都是不健康的。“被宠坏”的基督徒本身由于教会讲台信息的偏离开始,进而在教会权威上移位和信徒追求的不平衡而来。真正健康的教会和真正健康的基督徒生命就当以圣经为基础、以教牧为主导、以十架神学为原则。真正实践主耶稣基督生命的平衡成长,使基督徒生命长成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由健康基督徒组成的教会才真是基督的新妇。

                             

请点击底端的“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超级连接界面

对话模式点击右上角小人图标查看更多历史信息

回复输入“长期优惠”“限时优惠”则看到针对微信用户的优惠赠送信息

手机微信点击题目下面的作者:阿珥楠兄弟禾场 然后点击关注

也可以在通讯录右上角“+”里,搜索微信公众号如下:

微信公众帐号:阿珥楠兄弟禾场

新浪微博帐号:阿珥楠兄弟禾场

如果您觉得会造就别人或更好存在在自己的空间里可以转发:请点击右上角的…键或转发箭头键,只有转发的才能同时保存下来

平时阅读或咨询,可以点击进入“订阅号”里,找到”阿珥楠兄弟禾场“

 手机微信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每天都能收到微杂志




微需要:教会急需的三个“彼此

2013-09-26  阿珥楠兄弟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