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養規則 教出自律好孩子!(強力建議為人父母收藏)
个人日记
德國教養規則 教出自律好孩子!(強力建議為人父母收藏)
德國人的嚴謹有目共睹,如此強大的民族性,從何而來?答案是:『教育』。
對德國媽媽來說: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規矩大於寵愛,身教重於言教!
62條德式教養規則,教出自律好孩子!
62條德式教養規則,教出自律好孩子!
你最頭大的『教養問題』,德國媽媽這樣教的:
●● 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
→德國媽媽教養三「不」曲:不提醒、不幫忙、不管他!
●● 孩子花錢如流水?
→給孩子的禮物──對帳本!多花的錢,就扣回來!教會孩子,多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的。
●● 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德國媽媽的饑餓教育:不好好吃飯,就得挨餓!
●● 小孩搶玩具,怎麼辦?
→先到者先得,不然都別玩!教會孩子,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
●● 孩子拖拖拉拉就是不睡?
→說定時間,絕不妥協!父母破壞規則,孩子就會輕視規則。
●● 我的孩子戀愛了?
→德國媽媽尊重孩子的愛情,因為學習愛與被愛是一種可貴的能力。
10條最重要的教養鐵規則
鐵規則1:不要多幫孩子做,而是多讓孩子做
鐵規則2:孩子有十個缺點,父母要為其中五個負責
鐵規則3:教養孩子,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鐵規則4:告訴孩子:跌倒了,自己站起來
鐵規則5:不要在孩子心裡埋下暴力的種子
鐵規則6:學習如何爭辯,是成長的第一步
鐵規則7:學習愛與被愛是一種可貴的能力
鐵規則8:讓孩子在碰撞中成長,而不是在呵護中長大
鐵規則9:不以自己的經驗,取代孩子的感受
鐵規則10:教育孩子:社會沒有絕對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



62條德式教養鐵規則,幫你教出自律好孩子!
1、能力大於成績!──讓孩子成為獨立、完整的個體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更不是父母未完成夢想的接力者。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應該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
規則1:孩子像花也像大樹,需要呵護更要歷練!死知識和活能力,都是學習!
規則2:既要學業好,更要能力強,寵物是最好的老師──教會孩子熱愛生命、付出愛心和動物相處,就是一種學習。
規則3:從小能和動物相處,長大就能和他人相處,擁有柔軟的心,關懷弱勢,善良比金子更可貴!照顧比自己弱小的生命。
規則4:為故事設計不同的結局,訓練邏輯思辨能力,動腦筋,就能克服困難,解決難題。
規則5:從餐桌上學禮貌,隨時隨地機會教育,培養孩子的禮儀。
規則6:放手,是學習獨立的第一堂課!自己能夠完成,就不接受他人幫助。
規則7:不要多幫孩子做,而是多「讓」孩子做。
規則8:環保,不只是口號!就從生活做起,讓孩子從小知道愛護環境、保護自然環保教育,從日常生活做起。
規則9:相信孩子的感受與判斷力,不以自己的經驗,取代孩子的感受。
2、身教重於言教!
關於親子教育,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否則就無權要求孩子這樣去做。
規則10:再怎麽富裕,都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人格養成:教育孩子:不必要的花費,就是浪費!幾塊錢也是浪費!
規則11:閱讀是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
規則12:跌倒了,自己站起來!負責的第一步──告訴孩子:這是你的責任!孩子出了問題,自己要負責。
規則13:以身作則:守規矩,從過馬路做起闖紅燈是小事嗎?再小的事都要以身作則!父母坐得直,孩子就行得正。
規則14:一分或一秒都算遲到,德國媽媽這樣教守時!遲到一分鐘,也要向孩子道歉!為了孩子,父母必須學會守時。
規則15:說到做到!對孩子守信,可不是隨便說說,媽媽,你說話不算話.……父母說話算數,孩子才會守信。
規則16:成為圖書館的常客──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為孩子打開知識的大門。
規則17:家裡瀰漫美妙音樂,是讓孩子喜歡音樂最好的方式,潛移默化的音樂教育,父母喜歡,孩子就會喜歡。
規則18:家庭氣氛和諧,才能教出性格平和的孩子,不要在孩子心裡埋下暴力的種子。
3、尊重優於權威!──不貶抑、不縱容,讓孩子自然成長。
望子成龍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願,然而許多父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不分場合地教訓孩子,全然不顧孩子的自尊心是否受到傷害。
規則19:愛無敵!愛孩子就讓他知道,我不是撿來的……媽媽愛我嗎?愛要大聲說出來,讓孩子知道。
規則20:居高臨下、大聲訓斥、缺乏耐心,只會讓孩子充滿壓力,將孩子視為個體,平等對待、相互尊重。
規則21:不干涉,多鼓勵,讓孩子自主學習。
規則22:即使孩子犯錯,也不能隨便訓斥,孩子也有尊嚴,不是孩子不成器,是教育出問題!
規則23:鼓勵孩子與大人爭辯。
規則24:尊重孩子的發言權,理解孩子的想法,對孩子說話時,要半蹲,眼睛相互對視。
規則25:應該給孩子的是愛,而不是傷害,愛與被愛是最可貴的能力
規則26:尊重孩子的愛情
規則27:缺少體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4、吃苦好過吃補!──適度磨難,是對孩子最好的鍛煉
和其他國家的孩子相比,德國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出了名的強。德國的父母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呢?磨難營是他們的法寶之一──讓孩子參加一些近乎殘酷的訓練活動。或許你會覺得這麼做很殘忍,德國父母卻認為這是對孩子的愛。因為,愛孩子,就要讓孩子懂得堅強。
規則28:讓孩子在碰撞中成長,而不是在呵護中長大,磨練孩子非凡的勇氣和膽量,才能保護自己!
規則29:不讓孩子做家事,是害而不是愛!讓孩子體會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規則30:讓孩子瞭解社會的黑暗面,學會自我保護。
規則31:德國人的饑餓教育:不好好吃飯,就得挨餓!
規則32:給孩子的成人禮:嘗試一個人旅行!
規則33:孩子有十個缺點,父母要為其中五個負責,肯定孩子的優點,也別忘了檢討缺點。
規則34:讓孩子多吃點苦,長大後就不會受苦。
規則35:少量的衣物能保暖,大量的衣物是負擔。
5、規則大於寵愛!──寬容而不縱容,建立規則比說教更有效
如何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許多父母的做法是不斷地說教,但是聰明的德國父母會為孩子立下規矩,從小讓孩子建立規則意識。他們會和孩子協商,制訂一些規則,並且要求孩子遵守這些規則。
規則36:訂了規則,就要堅持下去,讓孩子按照協議行事,才是關鍵!
規則37:孩子自己能做的,家長不要幫忙。
規則38:父母言行一致,孩子才會遵守規則。對待孩子,有兩個原則:事先約法三章,事後毫不妥協。
規則39:建立“能與不能、可以與不可以”的概念。
規則40: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
規則41:父母破壞規則,孩子就會輕視規則。
規則42:禮貌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後天培養的。沒有人會因為表現得有禮貌而出錯。
6、放養優於圈養!──這個不行、那個不准,怎麼教出好孩子?
在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並且必然成為一棵大樹。而在長成大樹的過程中,園丁一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例如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孩子的好性格與好習慣、給予孩子鼓勵、培養孩子的自我及主動爭取表現的精神等。
規則43:教育孩子獨立,不能捨不得
規則44:培養好習慣,就能培養好性格,從小教起,從小事入手。
規則45:告訴孩子,不要斤斤計較、鑽牛角尖。教孩子學會原諒,寬容待人,到底誰對誰錯呢?「原諒」就是解答
規則46:十分是進步,一分也是進步,孩子,你不笨,只是還沒有學會而已。
規則47:鼓勵和肯定是成長必需的雨露和陽光,培養自我意識,教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規則48:如果孩子大聲說“不”,應該為他開心,鼓勵孩子,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勇於拒絕大人的要求。
規則49:不要將謙虛與表現自我混為一談,讓孩子學會表現自我、傳達熱情,教孩子敢於站出來、敢於唱出來、敢於說出來。
7、自由大於限制!──給孩子獨立空間,發展才會無限大
在德國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既不附屬于家長,也不依賴家長。他們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也具備獨立的思維。所以,德國的孩子多以自我獨立發展為成長目標。而身為父母,只要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即可。
規則50:看到自己孩子的特點,也要看到別人孩子的特點,切記!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將兩個孩子的優缺點做比較,會讓孩子失去自我。
規則51:不要把孩子的缺點與其他孩子的優點相比,貶低孩子,會讓孩子的自信歸零!不要貶低孩子,而是要鼓勵孩子向他人學習。
規則52:避開父母主導的教育方式,避免比較式的教育方法,順著個性養,孩子也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案
規則53:多給孩子自由空間,學會對自己負責,家長偷看孩子的日記,等於侵犯孩子的自由!親近大自然,放養的孩子,眼界更開闊!
規則54:孩子要放養,不要圈養。
規則55:做決定前要思考,做決定後要負責,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自己負責,讓孩子自己作主,培養主見。
8、自製甚於控制!──從小建立理財觀,教會孩子存到第一桶金
德國人富有,但是絕對不奢侈,所以德國每年的平均消費都不會很高,這主要得益于德國父母從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在這樣的教育下,德國孩子從小就養成了非常好的理財習慣:不亂花零用錢、隨時去銀行存錢,即便玩遊戲的時候也很節省。
規則56:與其多給錢,不如學會如何用錢。
規則57:二手市集體驗,讓孩子學習交易常識,舉辦兒童舊貨市集,讓孩子體驗買賣過程。
規則58:在遊戲時浪費,現實生活中也會浪費,“你知道一枚導彈的價格是多少嗎?”玩遊戲也要抓機會教育!
規則59:擁有自己的帳戶,存自己的零用錢,為孩子開立銀行帳戶,從小學會金錢規劃,發紅包V.S對帳本的理財觀:教育孩子記帳力量大!
規則60:讓孩子知道,多花的錢是屬於父母的。
規則61:買東西前要想清楚,錢花完了不能再要,帶孩子去銀行存錢,感受儲蓄的氛圍,學習控制欲望,告訴孩子:花每一分錢都要考慮!告訴孩子:亂花錢是欲望的放縱!
規則62:小時候亂花錢,長大就不懂得節儉,帶孩子去銀行,關鍵不是存多少錢,而是擁有儲蓄意識。
相關文章:
1。兒子送到美國竟然被這樣教育(有小孩者好好參考)
2。是愛?還是礙?(深思對自己孩子的教育)
3。歐巴馬給孩子立的九條家規(深值華人玩味參考)
4。解密孩子問題行為(幼兒教育)
5。美國幼兒園給父母的備忘錄(深值參考的幼兒教育聖經)
6。孩子我不欠你的 & 台灣教育沉思(獻給台灣的家長)
7。用光明面激勵孩子成長的良言妙語(每天都用得上)
8。白人婦女教導孩子【何謂黑人?】
9。比分數更重要的事(台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
10。親密的危機-台灣的代理父母(值得為人父母一讀)
11。年輕人少走彎路的十大忠告(Advice to Young People)
12。沒有傘的孩子才會努力奔跑(自勉或勵人兩皆相宜)
13。美國人帶孩子的17個絕招
14。對孩子說人話(是什麼魔法,讓兒子一個月之間長大了?)
15。Affluenza-孩子生命面臨的富裕病毒(為人父母要睜眼看清楚啊)
16 - 一位丹麥父親的「責任教育」省思
17 - 對孩子的相信本身就是一種力量(文章轟動了整個台灣)
18 - 父母做牛做馬又害了子女們
http://user.qzone.qq.com/1064523428/blog/1399255848
19 - 德國教養規則 教出自律好孩子!(強力建議為人父母收藏)
天上如來讚曰(誌於2015.08.02.) qq 1064523428。
1. 人生要幸福快樂的二不和三要:不比較,不計較,要知足, 要感恩,要惜福。
2. 訴苦,訴個不停,愈訴愈苦;抱怨,抱住怨恨,愈抱愈怨。
3. 不要因上帝創造吃人的獅子而生氣,要為上帝沒為獅子裝上翅膀而感恩。
4. 幼稚園放學了,雷雨交加中,媽媽忘了準時去接小女孩。
小女孩只好獨自撐著小傘,獨自走回家,沿途小女孩對著天空笑得好燦爛。
當媽媽到半路接到她的時候,她好高興對媽媽說:
「上帝爺爺一直對我拍照耶!我也很乖,都是用媽媽教我的微笑對著上帝爺爺。」
5. 老太太 到台北的一個朋友家做客,突然地震,大家正驚惶失措,
卻見朋友九十四歲的老母笑嘻嘻地說:「老天爺真開心。」
地震停了,大家問那老太太:「您為什麼不說老天爺發脾氣,要說祂開心呢?」
老太太一笑:「我又沒得罪祂,幹麼想祂生氣呢?祂是開心,一笑一搖,就地震了。」
老太太又笑:「祂是開心得太過火,才害了人驚惶失措,可祂自己也沒想到啊!」
6. 當一個人喊出他討厭黑色的時候,其實他內心就是充滿了黑色。
這就為什麼我們必須時時心中保持正面的,陽光的,喜悅的,向上的,光明的思維,直接喊出我們內心喜歡的顏色。
以惡言惡行,猜忌誹謗侮辱他人的人,道理亦復如是。其人心中充滿惡言惡行,猜忌誹謗侮辱,猶如唾天而自唾也。
7. 個人自己的生存環境, 完全在看自己的心態。在沙漠中,同樣半杯水,生性樂觀的人說:「還有這半杯水呢」、
悲觀的人則傾向認為:「就只剩下半杯水了」。
8. 個人世界環境的完美與否? 完全看自己的認知和心態。心中想法和認知完美,身旁的世界就完美,
身旁的世界就是天堂,身旁的世界就是天國,身旁的世界就是極樂世界。
9. 時間是一個陳舊不堪的老實情,是我們承襲過去生的強烈習性。
天地間,有朝生而暮死者,有夏蟲不能語冰,更有人世間千年才是天上一天的計算方式。
天地間,有朝生而暮死者,有夏蟲不能語冰,更有人世間千年才是天上一天的計算方式。
時間固有其客觀存在的標準,但真正的時間應該是主觀的覺受。
要不然怎麽有伍子胥昭關前,一夜急為白頭,戀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南軻一夢,浮生半百?
金剛經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天上如來斗胆披露時間的秘密。
10. 透露部分藥師佛咒語真義: 治病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用藥物治療肉體及意識層面的疾病,稱為「外藥」。西藥,中藥,手術,化療及放療圴屬之。
第二層次是內藥,方法是打太極拳,聽音樂,練瑜珈,營養,按摩,拔罐,括痧,針灸等治療,讓人身體內分泌平衡,範圍則是屬潛意識範疇,稱為「內藥」。
第三層次是以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對治無意識範疇中的「錯誤概念」,稱為「密藥」。有關「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真義,可詳佛典或大德解釋此處不綴述。具緣大師加持,放生,超度,安慰藥等等方法亦俱是。唯有到達此一無意識層次,才能改變個人的命運(即改變所謂病痛,出生八字、紫微斗數等所說的既定命運之束縛)。
最究竟的第四層次則是以「般若空性智慧」,治療眾生「貪瞋癡等根本無明」,令衆生能夠開悟而入佛知見,證入大智慧海。亦即如有宗的轉五識成五智,淨土宗花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