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抱怨越怨,越诉苦越苦
个人日记
曾有一项心理学统计发现,诉苦的减压作用没有我们想象得好。有些人的诉苦方式,加了许多情绪在其中,越讲越火大,越诉就越苦,怒气的累积反而经由诉苦变成更大的伤疤。忘不了的苦、一直被提起的苦,像阴湿墙角的青苔,过十年还是没消失,还不断地漫延。
世界是残缺的,人生是坎坷的,命运是不测的。因此,每个人都难免有苦恼。所不同的是,少儿的苦恼浅薄些,成人的苦恼沉重些,老人的苦恼无奈些。有脑子,就有人会思索;有良心,就有人会正直;有志气,就有人会奋斗;有苦恼,就有人会诉苦。
有一个女士经人介绍来见寂静法师。可是她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法师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
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要三年!
法师 :那是什么时候的苦? 女士:前几年。 法师:那不是过去了吗?为什么还紧抓不放呢?
法师停了一下,又问:你拉出的粪便臭不臭? 女士:当然很臭啦! 法师:现在粪便在哪里呢?
女士:拉完就冲掉了。 法师 :为什么不把它包起来放在身上?见到人就拿出来告诉别人:我被这东西臭过? 女士:那多恶心! 法师:对呀!苦难也是一样,它已经过去了。回忆和诉苦就如同把粪便拿出来向人展示,既臭自己又臭别人!听懂了吗?
女士:听懂了!法师 :那以后你还要不要诉苦? 女士:不要了! 法师 :记住:。 女士:嗯!……
酒不必多饮,微醉即可;苦不可多诉,心畅就好。我以为,肌体患疾大都与心理失衡有关。欲惜福养身者,若实在不宜积苦于内;但若走上另一个极端,诉苦如大江决堤,滔滔不绝乃至喋喋不休,也非善事。求神求个平安,诉苦诉个心畅。心中郁闷一除,便见好就收,适可而止吧。诉苦对诉苦人来说也许是一种享受,但对倾听者来说就不是什么美差了。诉苦一旦诉到对方胆战心惊、忍无可忍的地步,则会适得其反。须知“苦”虽然可以诉出,却诉不走。手脚才是驱“苦”的最有效的武器。
一种苦不可两回诉。老生常谈,开篇诉旧苦,直诉得泥菩萨三丈火起,好朋友拂袖而去。汤圆是个好东西,但若顿顿汤圆,吃出人命也非什么难事。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新厌旧”绝对是一种共同的心理。因此,对于“苦”来说,它可诉的机会并不多;正如对于人来说,可逢的机遇也不多一样。
诉苦”可以减压,这是被很多人用事实证明过的事情。 当你找到唯恐天下不乱的人诉苦,想减轻一时压力,效果常常和预期相反,压力不减,麻烦的“后劲“倒是力大无穷。
佛语:“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放不下;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执着于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一个人的财富并不是因为他拥有很多,而是因为他要求的很少;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这些简洁而充满哲理的箴言,让我知道了佛并不是消极出世,而是积极入世。于是,我开始小心翼翼地“走入”佛经,细细的品味,仿佛感觉自己置身在了一个一尘不染的琉璃世界中,佛陀的大智慧、大慈悲、大圆满和大愿力神通,让我心怀了无限的敬意,因为我从佛经知道了“佛”并不是神,也不是仙,“佛”实际上是有觉悟的人,谁有觉悟,谁就是佛。所以,佛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心中,佛并不是迷信者的化身,而是觉悟者的称号。
在世间的烦恼中,可谓什么烦恼都有,但以佛的法眼静观,不过是蝎子附在虚幻的花上一般。因为,佛认为世间上的一切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只是一种假相,不值得为这些虚幻不实的东西而去执著。人一生的所能、一生的所得,无论是权倾朝野,还是富可敌国,万般万样都是带不走,百年之后只能是一杯黄土。所以,在短短的人生旅途,要想离苦得乐,就要学会减负前行,放下贪婪心、放下虚荣心、放下执着心、放下嫉妒心、放下嗔恨心、放下攀比心、放下偏执心、放下狭隘心、放下独尊心、放下物欲心、放下色欲心、放下食欲心……属于自己的随缘好了,不属于自己的不去攀缘,不以个人的性情而喜怒,不因自我的利益而悲伤,这样就可以让自己活在清凉的世界中,享受到如鱼得水般不尽的悠悠乐趣。正所谓“放下,立地成佛”,学会放下,就可成佛。
素材/网络 编辑/竹韵琴音
文章评论
冰清玉洁心静如水。
世人皆会有烦恼,诉苦多了快乐少。抱怨越多越痛苦,劝你莫做祥林嫂[em]e100[/em]
彩霞满天
真是一片好文章[em]e179[/em] 拜读了。
彩霞满天
缘来缘去缘如风, 随缘心安好轻松。 世上几人能做到? 争明夺利累一生。 待到命归黄泉时 , 方悟一切都成空 。
阳光里的那些雨
呵呵大实话,燕子说。